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试题_第1页
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试题_第2页
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试题_第3页
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试题_第4页
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版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单元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XX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

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

6.草→鸟—→蛇→鹰第二单元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13.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4.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XX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年级:

__

得分:一、填空。1.种子发芽的条件是、、。2.蚯蚓喜欢、的环境。3.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如:、、。4.光沿传播的。5.地震、火山是地球运动引起的。6.地球内部可分为:

、三部分。7.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叫。二、判断题。1.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2.1牛排100克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4.滚动的物体摩擦力大。〔

5.土壤中含有水、空气等。

三、回答题。1.什么叫食物链?2.光的传播速度每秒多少千米?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班级

姓名

一、填空1、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2、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_________作力的单位,简称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3、地球表面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4、风化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_________。5、土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6、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影响土壤被雨水侵蚀的程度。7、产生影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________;〔2要有________;〔3要有__________。8、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9、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_____。10、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_________。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13、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__终止。14、地球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二、选择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不受到阳光照射,也加适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2、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

A、黑暗干燥

B、阴暗潮湿

C、明亮潮湿

3、上午8点和下午2点A同一物体的影子〔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A、太阳

B、煤

C、石油

D、电5、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2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0.5米,那么6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

米。A、2米

B、1.5米

C、3米6、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越多,小车运动的越〔

。A、快;B、慢。7、用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越〔

。A、远;B、近。8、用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的越大,小车行驶的越〔

。A、远;B、近。9、路面越光滑,小车行驶的越〔

。A、快;B、慢。10、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有〔

,不是光源的有〔

。A、太阳;B、月亮;C、没有点燃的蜡烛;D、点燃了的火柴;E、亮着的电灯三、判断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摩擦力。〔

2、摩擦力对我们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小摩擦力。〔

3、1牛≈100克的力。〔

4、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5、菊花的地上部分冬季枯死,用种子来延续生命。〔

6、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收太阳热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7、汽车反光镜是凸透镜,能聚集光线。〔

8、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9、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10、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11、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2、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13、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14、我国地形是西高东低的。〔

15、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

四、连线重力

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弹力

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接触产生的力反冲力

使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的力摩擦力

放鞭炮时让鞭炮向上冲的力五、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1、研究题目: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2、我们的推测:3、实验方法:4、器材:5、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不同的条件:6、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教科版五年级科学试题第一单元1、植物、动物对〔

有基本的需要。2、〔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

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3、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他们所生存的〔

的变化。4、〔

、〔

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

、〔

、〔

。6、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7、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和〔

。8、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

的变化。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

。10、种子发芽需要〔

、〔

、〔

、〔

等条件。1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

。12、香蕉适应〔

的环境,松树适应〔

环境,仙人掌适应〔

环境。13、蚯蚓喜欢〔

、〔

的环境。14、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同时,动物在〔

、〔

和〔

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1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

,〔

。16、〔

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1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1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19、食物链常从〔

开始,到〔

终止。20、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2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它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22、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群落。2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

>第二单元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和〔

。2、像电灯这样可以〔

的物体叫做光源。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

、〔

、〔

有关。4、影子的形状和〔

的形状有关。5、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位置的〔

和〔

的改变而改变。6、光是〔

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

造成的。7、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

、〔

等都是人们对反射原理的运用。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

和〔

。9、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

和〔

。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10、物体吸热的本领与〔

、〔

以及〔

有关。11、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1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1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

的方向相反。14、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15、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

。17、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18、光<

>温度就高,光<

>温度就低。19、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20、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2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

、〔

、〔

的优点。2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

、〔

、〔

有关。23、太阳能热水器基本结构由〔

、〔

>、〔

、〔

和〔

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

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

将热水储存。24、太阳能集热器去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量并转换为热能的〔

和〔

。25、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

有关。影子的形状和〔

>有关。26、光是以〔

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

千米,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

分钟。2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也叫〔

。反射的光也是〔

。28、汽车的反光镜为什么能看到车窗外的情景呢?29、医生的额镜是运用了什么原理?30、照明灯为什么要罩灯罩?331、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22、科学家运用〔

的原理准确的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33、我们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是〔

。34、人们发现〔

和〔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35、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取火,奥运会圣火种就是利用〔

取得的。18世纪英国科学家〔

曾用〔

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

。36、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

度,内部温度高达〔

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

和〔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

,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37、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关吗?宇38、夏天为什么喜欢穿浅色的衣服?39、物体表面反光强,吸收热的本领〔

,物体表面反光弱,吸收热的本领〔

。4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

装置。第三单元1、地球表面〔

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的表面是〔

。2、地球〔

和〔

是形成重塑地形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

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

的过程。4、〔

和〔

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5、土壤包括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以及〔

、〔

和〔

等。6、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7、〔

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8、〔

、〔

、〔

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9、人类活动也会改变〔

,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10、地形包括〔

等。11、深浅不同的〔

分别表示2000~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12、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13、〔

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14、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不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15、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16、岩石在〔

17、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18、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19、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20、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颗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2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2、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23、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24、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水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25、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26、〔

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27、〔

也是流水侵蚀土地形成的。28、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29、〔

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30、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31、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33、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

、〔

、〔

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和地壳运动有关。34、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3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然而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36、十分坚硬的岩石,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发生了变化?3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3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39、为什么土壤是地球上最价值的资源?40、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41、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

>。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第四单元1、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2、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

>"。3、常见的力有:<

>、<

>、<

>和<

>。4、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有关。5、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利用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6、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7、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8、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9、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10、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1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

>。1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13、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1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

><

>"的特征制成的。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

>。1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17、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

>,滑动的摩擦力<

>。18、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19、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转变为<

>的装置。20、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21、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22、怎样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2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2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

>两种方式.2008—2009第一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测试题〔教科版一、填空<每小空2分,共计38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必须具备〔阳光、〔温度、〔水。2、蚯蚓生活在地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的混合物。5、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6、〔流水、〔风、〔冰川、〔波浪〔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7、奥运圣火的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二、判断对错:〔12分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装置〔∨3、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不容易改变,〔×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三、选择题。〔16分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A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A、影响B、不影响C、无所谓影响不影响2、物体都受一个〔A的重力作用。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C平移向上3、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BA小B大C没有4、下列〔B的牙齿最锋利。A草食性动物B肉食性动物C杂食性动物5、<A>的植物特征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A、向光性B、向水性C、向地性6、〔B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A、能B、不能C、可以7、中国的〔A多高山。A、西部B、东部C、南部8、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C大小的工具。A、运动量B、摩擦力C、力四、名词解释:〔9分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2、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五、简答题:〔每小题25分1、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答:〔1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2医生戴了额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2、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答: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