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的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1页
吸氧的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2页
吸氧的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3页
吸氧的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4页
吸氧的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一般1-2L/min)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一般1-2L/min)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吸氧时应先调节好流量,再给病人吸入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起燃烧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将至0.心血管系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2.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重度缺氧:4-6L/min吸氧的注意事项目的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适应症1.呼吸系统:肺源性心脏病、哮喘、重症肺炎,肺水肿、气胸等2.心血管系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2.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3.中枢神经系统:颅脑外伤、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等4.其他严重的贫血,出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药物及氰化物中毒,大手术后、产程过长等注意事项1.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油、放热2.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3.氧气筒应置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距明火至少5米,距暖气至少1米,以防引起燃烧4.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起燃烧注意事项5.吸氧时应先调节好流量,再给病人吸入6.停氧时应先取下鼻导管,再停止流量开关7.中途改变流量时同样要先将氧气管与湿化瓶分离,调节好流量再接上注意事项8.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将至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9.对已用和未用的氧气筒及时悬挂“空”“满”标志,以便及时更换,也便于抢救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10.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注意事项11.长期给予鼻导管吸氧的病人,鼻导管应每日更换两次以上,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12.鼻塞给氧应每日更换注意事项13.用氧过程中应及时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时监测病人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其精神状态,皮肤颜色,体温、呼吸方式等14.可测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以便选择合适的氧浓度中浓度给氧为35%-60%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油、放热氧中毒: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干咳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起燃烧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氧气筒应置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距明火至少5米,距暖气至少1米,以防引起燃烧氧中毒: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干咳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对已用和未用的氧气筒及时悬挂“空”“满”标志,以便及时更换,也便于抢救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呼吸系统:肺源性心脏病、哮喘、重症肺炎,肺水肿、气胸等吸氧的副作用氧中毒: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干咳肺不张: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呼吸抑制调节流量无二氧化碳潴留者:1.轻度缺氧:1-2L/min2.中度缺氧:2-4L/min3.重度缺氧:4-6L/min4.小儿:1-2L/min二氧化碳潴留者: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一般1-2L/min)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氧中毒: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干咳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呼吸系统:肺源性心脏病、哮喘、重症肺炎,肺水肿、气胸等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用氧过程中应及时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时监测病人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中浓度给氧为35%-60%轻度缺氧:1-2L/min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油、放热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将至0.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中度缺氧:2-4L/min中途改变流量时同样要先将氧气管与湿化瓶分离,调节好流量再接上中浓度给氧为35%-60%心血管系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2.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长期给予鼻导管吸氧的病人,鼻导管应每日更换两次以上,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吸氧时应先调节好流量,再给病人吸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一般1-2L/min)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中度缺氧:2-4L/min中浓度给氧为35%-60%其他严重的贫血,出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药物及氰化物中毒,大手术后、产程过长等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一般1-2L/min)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氧气筒应置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距明火至少5米,距暖气至少1米,以防引起燃烧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重度缺氧:4-6L/min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小儿:1-2L/min呼吸系统:肺源性心脏病、哮喘、重症肺炎,肺水肿、气胸等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起燃烧对已用和未用的氧气筒及时悬挂“空”“满”标志,以便及时更换,也便于抢救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将至0.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重度缺氧:4-6L/min中浓度给氧为35%-60%中途改变流量时同样要先将氧气管与湿化瓶分离,调节好流量再接上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氧气筒应置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距明火至少5米,距暖气至少1米,以防引起燃烧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一般1-2L/min)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将至0.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将至0.中度缺氧:2-4L/min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吸氧时应先调节好流量,再给病人吸入氧气筒应置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距明火至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