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护肝药的分类和应用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护肝药的分类和应用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护肝药的分类和应用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护肝药的分类和应用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护肝药的分类和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yàoxué)部王旭峰201602保肝药物分类

及其临床(línchuánɡ)合理应用第一页,共六十五页。保肝药物(yàowù)的概念

保肝药是指具有肝脏(gānzàng)保护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gānzàng)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的药物。2第二页,共六十五页。保肝药物(yàowù)的分类解毒类药物肝细胞再促生类药物促能量代谢类药物利胆类药物促进(cùjìn)蛋白质合成类药物中药制剂(抗炎类,降酶类)3第三页,共六十五页。解毒类药物还原性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葡醛内酯青霉胺4第四页,共六十五页。1,还原性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三肽,含有巯基(-SH)。t1/2约24小时,在肝、肾、肌肉分布最多。它是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与(cānyù)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5第五页,共六十五页。还原性谷胱甘肽适应症:化疗患者:包括用顺氯铵铂、环磷酰胺、阿霉素、红比霉素、博来霉素化疗,尤其是大剂量化疗时;放射治疗患者;各种低氧血症:如急性贫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败血症等;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药物毒性、酒精毒性及其他化学物质毒性引起的肝脏损害(sǔnhài)。亦可用于有机磷、胺基或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辅助治疗。6第六页,共六十五页。还原性谷胱甘肽不得与VB12、VK3、甲萘醌、泛酸钙、乳清酸、抗组胺药、磺胺药及四环素混合使用,与泮托拉唑钠接触产生(chǎnshēng)乳白色沉淀。溶解后室温下可保存2小时,0-5℃保存8小时。7第七页,共六十五页。2、硫普罗宁新型(xīnxíng)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降低ATP酶活性,增高肝细胞线粒体内的ATP含量,保护肝线粒体,改善肝功能通过巯基与自由基的可逆结合,清除自由基8第八页,共六十五页。硫普罗宁适应症:1)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ɡānyán)的肝功能;2)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重金属的解毒;3)用于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4)用于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9第九页,共六十五页。硫普罗宁禁忌:1)对本品成份过敏的患者。2)重症肝炎并伴有高度黄疸、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chūxiě)等并发症的肝病患者。3)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者。4)孕妇及哺乳妇女、儿童。5)急性重症铅、汞中毒患者。6)既往使用本药时发生过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者。10第十页,共六十五页。3,葡醛内酯在酶的催化下内酯环被打开,转变为葡萄糖醛酸而发挥作用。

葡萄糖醛酸是体内重要的解毒物质之一,能与肝内和肠内含酚基羟基羧基和氨基的代谢产物毒物和药物结合,形成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随尿和胆汁排出(páichū)体外,起到解毒的作用。11第十一页,共六十五页。4,青霉胺青霉胺能络合铜铁汞铅砷等重金属,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的复合物由尿排出体外,避免(bìmiǎn)大量的重金属在肝脏沉积,保护肝细胞12第十二页,共六十五页。促肝细胞再生(zàishēng)类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línzhī)酰胆碱注射液13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此类保肝药物能加速(jiāsù)修复肝细胞,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14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1,促肝细胞生长素刺激新生肝细胞的DNA合成;促进损伤的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恢复;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肝细胞的修复,恢复肝功能,改善肝脏枯萎细胞的吞噬功能,防止来自肠道的进一步损害;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和Na+k+-ATP酶活性抑制因子活性,同时具有降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和缩短凝血酶原时间(shíjiān)、抗肝脏纤维化等作用。15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促肝细胞生长素适应症:用于各种重型病毒性肝炎(ɡānyán)(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ɡānyán)的早期或中期)的辅助治疗。促肝细胞生长素研究进展:用于晚期血吸虫病重度腹水16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2,多烯磷脂(línzhī)酰胆碱注射液提供高剂量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在化学结构上与重要(zhòngyào)的内源性的磷脂一致。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修复细胞膜。缓解肝脏的能量失调,从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17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多烯磷脂(línzhī)酰胆碱注射液生理功能通过(tōngguò)直接影响膜结构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组织再生;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

18第十八页,共六十五页。多烯磷脂(línzhī)酰胆碱注射液适应症: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肝中毒、急慢性肝炎、肝昏迷(hūnmí),肝坏死,胆汁堵塞,预防胆结石复发,中毒,妊娠中毒,包括呕吐,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放射综合征,肝胆手术。禁忌:由于注射液中含有苯甲醇,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19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多烯磷脂(línzhī)酰胆碱注射液

注射液严禁与电解质溶液(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合用,只有(zhǐyǒu)葡萄糖注射液可用来稀释本药,缓慢静脉注射。20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促进(cùjìn)能量代谢类药物维生素类辅酶(fǔméi)类降血氨类21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1,维生素类水溶性维生素C复合(fùhé)维生素B(VB1,VB2,VB6,烟酰胺,泛酸钙)脂溶性

维生素E22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维生素类: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减轻(jiǎnqīng)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糖原合成,而复合维生素B则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机体的代谢;23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2,辅酶(fǔméi)类辅酶A激发三羧酸循环(xúnhuán),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辅酶Q10使肝脏组织超氧化歧化酶的活性升高,增强肝脏组织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24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25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

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同时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xíngshì);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以利于修复被损坏的肝细胞。门冬氨酸对肝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的间接促进作用,促进了肝细胞内的能量生成,使得被损伤的肝细胞的各项功能得以恢复。26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门冬氨酸鸟氨酸

产生俩种氨基酸-鸟氨酸和门冬氨酸,作用于俩个主要的氨解毒(jiědú)途径-尿素合成和谷氨酰胺合成门冬氨酸钾镁

参与三羧酸循环和鸟氨酸循环;补充电解质谷氨酸钾

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形成无害的谷氨酰胺;补钾27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五页。门冬氨酸鸟氨酸适应症:因急、慢性肝病(如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炎后综合症)引发的血氨升高及肝性脑病。禁忌症:对氨基酸类药物过敏及严重的肾功能衰竭(shuāijié)(血清肌酐﹥3mg/dL)患者禁用。28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利胆类药物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茴三硫托尼耐酸(naisuān)29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1,熊去氧胆酸亲水性有细胞保护作用(zuòyòng)无细胞毒性30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熊去氧胆酸刺激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分泌胆汁,并抑制其重吸收,减轻肝脏胆汁淤积清除自由基抑制炎性反应,改善中毒(zhòngdú)肝受损症状注:不应与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替泊(降胆宁)以及含有氢氧化铝和/或蒙脱石(氧化铝)等抗酸药同时服用。31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五页。下列情况(qíngkuàng)下禁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胆道阻塞(胆总管和胆囊管):如果胆囊不能在X射线下被看到、胆结石钙化、胆囊不能正常收缩以及经常性的胆绞痛等不能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32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五页。33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五页。腺苷蛋氨酸

腺苷蛋氨酸可使巯基化合物合成增加(zēngjiā),但不增加(zēngjiā)血循环中蛋氨酸的浓度,34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五页。腺苷蛋氨酸抗胆汁(dǎnzhī)淤积的活性归结于:1)转甲基作用→调节细胞膜流动性→抗胆汁淤积。

2)转巯基作用→促进解毒→抗胆汁淤积。35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五页。腺苷蛋氨酸不良反应:昼夜节律紊乱(安眠药),有血氨增高病人应注意血氨水平,抑郁症患者使用本品出现自杀(zìshā)意识/观念或行为者极为罕见。配伍禁忌:注射剂不可与碱性液体(如碳酸氢钠液)或含钙离子液体(如林格氏液)混合,不可与高渗溶液(如10%GS、50%GS)配伍。36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五页。3,茴三硫能促进胆汁的排出,使胆酸、胆色素、胆固醇等固体量的分泌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增加胆色素的分泌;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有效地促进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恢复具有保护(bǎohù)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代谢解毒消除自由基及胆汁排泄等功能37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五页。4.托尼耐酸(naisuān)复方利胆药,促进胆汁分泌,抗炎及护肝

抑制酒精中毒引起的肝细胞坏死(huàisǐ),与烟酸的酯化可缓解伴有炎症的胆道痉挛所致的疼痛α-萘乙酸

肝内脂肪经血转移到肝外脂肪库内,对酒精中毒所致的肝细胞破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8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五页。促进(cùjìn)蛋白质合成类药物人血白蛋白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yùnshū)及解毒;营养供给支链氨基酸复合氨基酸胶囊甲硫氨酸维B139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甲硫氨酸维B1甲硫氨酸是构成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参与蛋白质合成甲硫氨酸在体内与腺苷三磷酸(ATP)结合生成(shēnɡchénɡ)S-腺苷甲硫氨酸可以促进肝细胞膜磷脂甲基化,减少肝内胆汁淤积,转硫基作用加强通过提供甲基,促进胆碱合成、肝脂肪代谢,具有保肝及解毒作用40第四十页,共六十五页。甲硫氨酸维B1维生素B1在体内与焦磷酸结合成辅羧酶,参与(cānyù)糖代谢中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是糖类代谢所必需。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41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甲硫氨酸维B1适应症:改善肝脏功能(gōngnéng),对多数的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其是对脂肪肝有较明显的疗效,能改善肝内胆汁淤积;可用于乙醇、巴比妥类、磺胺类药物中毒时的辅助治疗。42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甲硫氨酸维B1配伍禁忌:不可与碱性液体(如碳酸氢钠液)或含钙离子液体(如林格氏液)混合。禁忌:1.肝昏迷患者禁用(jìnyònɡ)2.对维生素B1过敏的患者禁用。43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五页。中药制剂抗炎类苦参(kǔcān)、甘草酸类、水飞蓟素、降酶类

联苯双酯、双环醇44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抗炎药1.苦参抑制肝星状细胞(xìbāo)的增值而起到抗肝纤维化保护肝、免疫调节、抑制癌细胞、抗病毒苦参碱氧化苦参碱45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抗炎药苦参

苦参素主要成分即氧化苦参碱,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及(yǐjí)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低下症46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抗炎药2.甘草酸类

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磷脂酶A2,抑制花生四烯酸水解,从而抑制PGs的合成和释放(shìfàng)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胺异甘草酸镁47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抗炎药甘草酸类禁忌:1)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血钾症患者(可加重低血钾症和高血压症)。2)有血氨升高倾向的末期肝硬化患者(该制剂中所含有的蛋氨酸的代谢物可以抑制尿素合成,而使对氨的处理(chǔlǐ)能力低下)。48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抗炎药3.水飞蓟宾1)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增强生理性抗氧化物质活性,减轻有毒物质引起的过氧化物及肝细胞损害;

2)抗炎症(yánzhèng)反应:抑制由酶介导产生的炎症介质(LTB4、PGE2等)

3)对肝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抗脂质过氧化反应

49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抗炎药水飞蓟宾4)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与雌二醇受体结合并激活,增强肝细胞核内RNA聚合酶Ⅰ的活性,促进酶及结构蛋白等的合成,并间接促进细胞DNA的合成。5)双重抗肝纤维化作用:抗氧化和直接抑制各种细胞因子对HSC的激活实现抗纤维化作用。既可逆转肝纤维化,又可延缓肝硬化的进程水飞蓟宾还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性和癌坏死(huàisǐ)因子(TNF)等的表达,而具有抗炎抗纤维化的作用50第五十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抗炎药适应症:(1)各种类型的急性(jíxìng)或慢性肝炎;(2)肝硬化早期治疗;(3)酒精性肝损伤;(4)脂肪肝。51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降酶类保肝药1.联苯双酯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一种中间体降酶迅速,应用方便,罕有不良反应用于迁延(qiānyán)性肝炎的主要症状如:肝区痛、乏力、腹胀等改善及长期ALT异常者

其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与病人的病情有关,急性肝炎的疗效最佳,其次是轻度慢性肝炎,对中度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无效,甚至加重肝损伤。52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五页。中药(zhōngyào)降酶类保肝药2.双环醇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的作用,且能不同程度地减轻(jiǎnqīng)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改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及肝脏脯氨酸含量,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53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五页。保肝药物(yàowù)的选择54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五页。一、病毒性肝炎(ɡānyán)1、急性病毒性肝炎(ɡānyán)多为自限性肝炎(ɡānyán)。

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时休息,合理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临床治愈。

保肝药物一般给予维生素,可再选用一种保肝药物。

55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五页。一、病毒性肝炎(ɡānyán)2、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迁延,病毒难于清除,肝脏损伤与自体免疫(miǎnyì)反应相关,抗病毒治疗为主,保肝治疗为铺。

选用抗炎保肝药物,适当辅以营养补充类药物和中草药。比如予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可选一种中药方剂辅助治疗。56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五页。二、自身(zìshēn)免疫性肝病1、首选激素和免疫(miǎnyì)抑制剂,保肝药物选用类激素作用的抗炎类为佳,如甘草酸二胺和甘草酸胺等;

2、本类疾病多有胆汁淤积表现,须加用利胆类药物如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

3、中药有辅助治疗作用。57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五页。三、药物(yàowù)性肝炎发病机理包括药物直接损伤肝细胞和过敏反应等,往往伴肝内胆汁淤积,重症须应用糖皮质激素。

较轻者选抗炎类药物如甘草酸胺等和利胆类药物为主,同时可加用解毒(jiědú)类药物如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肝泰乐等,减轻药物毒性,促进药物排出。58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五页。四、脂肪肝,酒精肝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或酒精摄入过多造成肝损伤(sǔnshāng),多因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导致

以低脂肪饮食、戒酒等为主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