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更换方案计划_第1页
支座更换方案计划_第2页
支座更换方案计划_第3页
支座更换方案计划_第4页
支座更换方案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江六高速公路JL-KFQ1标老桥支座更换和维修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江六高速公路JL-KFQ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五月十目录TOC\o"1-1"\h\z\u一、工程概况 1二、支座更换、调整设计依据 2三、工程量 2四、支座更换设计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 2五、千斤顶的选用 4六、千斤顶与传感器的布置 5七、液压系统布置及顶升高度设计: 6八、橡胶支座维护注意事项: 6九、桥梁顶升支座调整流程: 7十、施工织机构体系框图 8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图 9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9老桥支座更换和维修方案一、工程概况江六高速公路JL-KFQ1标位于扬州南绕城开发区境内,路线起于古运河西侧,起点桩号为K23+700,跨扬子江中桥(即S244)和通港路互通A匝道,沿开发区高架桥向西,止于高架桥西侧,终点桩号为K27+250,路线全长3.550km。标段内有通港路互通K24+主线上跨扬子江中路桥、通港路互通K24+主线上跨A匝道桥以及K26+开发区高架桥,桥梁均为简支板梁桥面连续的结构,桥面大多数为6跨一联的桥面连续结构,其中部分支座有不同程度的脱空、严重剪切变形、开裂等桥梁病害,应业主委托,对其中有病害的支座所在桥台,进行整体顶升,对有病害的支座进行更换、复位、钢板垫实等病害修复处理。二、支座更换、调整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5.《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6.《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7.《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ECS203:2006)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三、工程量支座类型及数量表桥名支座类型数量支座类型数量支座类型数量支座类型数量通港路互通K24+主线上跨扬子江中路桥GYZ200*5644GYZF4200+5856GYZ200*422GYZF4200+448通港路互通K24+主线上跨A匝道桥2K26+开发区高架桥408425717四、支座更换设计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1、工程总目标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一次合格,争取优良。工期目标半幅施工工期为40天。安全目标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本公司文明工地标准,争创文明工地。2、支座更换总体思路通过更换支座、垫实支座、制作复位等病害支座的修补手段,阻止桥梁病害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改善主梁的结构受力,提高桥梁的耐久性。设计和施工方案应方便、可靠,并有充分的安全防备措施。同时,支座更换应尽量减少对既有道路、桥梁的交通影响。3、支座更换后应达到的目标根据对桥梁的结构复核验算及病害分析结果,支座更换后必须达到以下目标:梁主体结构应有的设计受力状态。梁和中间桥墩结构受力的进一步恶化,尽可能改善桥梁的结构受力。座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并适当提高支座的承载能力储备。4、支座更换的设计和施工原则支座更换设计应在完成桥梁检查、检测,确定病害原因,以及对桥梁结构进行复核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支座更换的设计方案应方便、可靠,支座更换后,能有效的改善桥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支座更换的施工方案应完备可靠,有充分的安全防备措施,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并尽量降低对既有桥梁的运营干扰。五、千斤顶的选用顶升点位置型号本体高度(mm)顶升力(kN)行程(mm)数量(台)箱梁底部QFB-10030108100T3020箱梁底部QFB-75167675T1620千斤顶的选用,首先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同时也考虑合适的本体高度,单片箱梁的实际重量在35T左右,九片箱梁的加上上部结构(桥面铺张、护栏等等),约为400吨,单边的提升力(桥台位置)约为200吨。桥面连续的位置提升约为400吨左右,我们将设置18台提升力75吨或100吨的桥梁专用千斤顶,极限提升力将达到1350T和1800T。拥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同时选用的千斤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达到顶升高度后,可以对千斤顶进行液压锁定,有效地实现落梁保护。较多千斤顶的使用,有效地减小了桥台和箱梁在顶升时受到的应力,应力的最大值小于10MPa,远小于混凝土设计应力值。六、千斤顶与传感器的布置护栏路面铺护栏路面铺装层千斤顶箱梁桥台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千斤顶千斤顶橡胶支座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桥墩千斤顶与传感器(百分表)布置七、液压系统布置及顶升高度设计:液压系统通过千斤顶并联使用而实现力同步,同时通过位移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依靠可控截止阀控制左右侧的同步提升,其精度可以达到0.1mm以下的误差(左右侧的高差)。顶升量将控制在5mm左右,一旦支座能够移动安装,即停止顶升。较小的提升量有利于减小顶升期间对路面的影响。八、橡胶支座维护注意事项:1、带四氟滑板的板式橡胶支座,应在四氟滑板的储油孔内涂抹295硅脂。2、空支座将用薄钢板(防锈处理后)进行加高垫实,使所有的支座基本上均匀受力,必要时应进行多次提升,直至达到要求为止。3、重剪切变形的支座,在顶升后作复位处理,没有复位的应及时进行更换。4、支座和钢垫板安装到位后,进行同步落梁,落梁到位后,检查支座,确认没有产生开裂、严重起鼓等问题,进行清场工作。整个支座更换才算结束。九、桥梁顶升支座调整流程:否否更换阶段是否是顶升设施安装完毕位移传感器(百分表)布置开始顶升,并检查系统有无渗漏油情况。结构及支承体系有无可见裂缝局部压破坏和屈曲、局压破坏和屈曲液压锁定千斤顶,好防落梁措施调整支座,安装支座解除自锁,回油落梁检查支座撤离所有设备,清理桥台完成顶升施工试顶升顶升级2mm无开始顶升,千斤顶位移达到5~10mm有十、施工组织机构体系框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陆士平总工程师:吴文迪工程技术部樊春飞综合办公室王小华经营核算部洪林试验室曹忠峰测量队王杨人事财务部李清月安全保卫部吴远见项目副经理:黄日生机械材料部樊廷美桥梁工区成劲松专业支座更换队伍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图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质量保证工作体系质量保证工作计划思想工作体系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组织保证体系对设计图纸的质量审核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材料、机具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施工作业标准化计量工作项目负责人安全质量部班组长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总工程师施工队质检员十二、安全保障措施1、安全保障体系图图4安全保障体系图项目部项目部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法律纪律安全方针、政策工人上岗安全教育施工中教育管理层次项目部管理手段施工队作业班组(工序)规范教育规范活动教育奖惩基础工作实现安全目标安全预防措施班组建设目标:无安全责任事故民主管理行政管理国家监督安全管理安全行为安全制度施工安全管理环境人机人物人安全标准作业职业道德养成各种岗位责任制责任状文明施工活动安全标准作业各种竞赛活动责任制兑现检查评比2、组织措施项目经理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设工程安全负责人,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分为施工管理、安全教育、机械设备、现场维护及日常生活5大部分,各部分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将安全小组的决定落实并向各施工班组安全小组交底并监督。做到安全落实到人,专人专项,职权分明。3、基本原则以安全生产作为标准化管理重点,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及相关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普通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各项规定,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健全、严格执行安全管理3.2.13.2.23.2.33.2.43.2.54、高处作业攀登、悬空作业:4.1.1交叉作业防护4.2.15、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临时设施用电工程的安装、维护、拆除工作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操作时配备相应的劳防用品。建立现场用电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建立安全用电检查制度。电缆离地2.2m以上,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须加防护套管;电缆沿墙布置时,须搭设支架(支架上固定绝缘子,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电缆穿越道路时采用桥架。采用接零保护,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接地电阻<4Ω,每个电箱做好接零保护。动力、照明线路分路设置。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30m,设置在干燥、通风、易于维修处,露天电箱应设固定防雨篷。每台电器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头箱,必须一机一闸,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分配电箱与开头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漏电保护器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校核。手动开头只允许使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的动力电器。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安全装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建立和执行专座专机负责制。潮湿场所选用防水防尘灯,含尘区选用防尘灯。室外灯具距地大于3m,照明灯具金属外壳须作保护接零,严禁使用电炉等电加热器,严禁乱拉电线,做好两级漏电保护。6、消防措施:施工现场应设防火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三级防火责任制。重点部位建立安全制度且制度上墙。严格三级审批制度,操作时带好两证一器,落实好监护人,严格执行“十不烧”制度。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消防放置在通道等醒目部位,重点部位每25m2焊、割作业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