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课件_第1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课件_第2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课件_第3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课件_第4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庄福升2007-12-201课程内容提要1白菜类蔬菜概述3大白菜栽培技术2白菜类蔬菜的共性

4课堂小结21白菜类蔬菜概述1.1起源及栽培历史1.2植物学分类3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类蔬菜在我国分布广阔,栽培面积很大,消费量也最多。大白菜是我国秋、冬和春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小白菜在我国南方各地普遍栽培,周年生产,尤其在淡季蔬菜供应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菜薹在长江流域各省栽培的主要是红菜薹,在华南栽培的菜心。薹菜(油菜薹)在黄淮地区有少量的栽培,一般在秋季或早秋播种,冬春供应。1白菜类蔬菜概述5十字花科芸薹属小白菜亚种普通白菜变种乌塌菜变种菜薹变种薹菜变种京水菜变种大白菜亚种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结球变种芜菁亚种白菜类蔬菜1白菜类蔬菜概述1.2植物学分类有明显的叶柄而没有叶翅没有明显的叶柄但有明显的叶翅61-B1-a1-b2-a2-b34小白菜亚种生态型

1普通白菜1-a矮桩型1-b高桩型2塌菜2-a半塌地型2-b塌地型3分蘖菜4薹菜7大白菜分类及进化

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结球变种次级类型82白菜类蔬菜的共性2.1温度要求2.2春化反应类型2.3肥水2.4繁殖2.5病虫害102.2春化反应类型种子春化(一、二年生均可)

属于种子春化型。萌动的种子在10℃以下的低温中经10~30天完成春化,在较高的温度及长日照下抽薹开花。2白菜类蔬菜的共性122.4繁殖异花授粉,种内易杂交。复总状花序,黄色,为虫媒花。种子繁殖,种子无胚乳,近圆形,褐色。可直播,可育苗移栽,因种类和栽培季节而定。2白菜类蔬菜的共性142.5病虫害有相同的病虫害,应该避免重茬连作,宜与豆类、茄果类、瓜类蔬菜轮作。尤其是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三大病害,另外还有白斑病、黑斑病、根肿病等。生理性干心病也较普遍。虫害有:菜蚜、菜螟等。2白菜类蔬菜的共性153大白菜栽培技术

3.1品种分类类型3.2生物学特性3.3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3.4栽培技术3.5病虫害防治163.1品种分类类型(一)卵圆型(二)平头型(三)直筒型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结球变种3大白菜栽培技术17各变种的特点及代表种(1).散叶变种主要在春季或夏季作为绿叶蔬菜栽培,代表品种有北京仙鹤白、济南小白菜等。目前基本不再栽培,曾作为绿叶菜栽培的品种有北京仙鹤白和济南小白菜,生长期30~60天。单株重0.6kg。(2).半结球变种耐寒性较强,生长期60~80天。现在多分布于东北、河北省和山西省北部及西北等高寒地区。代表性品种有山西大毛边、兴城大矬菜等。目前局限在原产地少量栽培,有辽宁的大矬菜和山西的大毛边等品种。生长期80~85天。单株重6.55kg。3.1品种分类类型18四个变种及结球变种之间

互相杂交产生的次级类型(1)平头直筒型:生长期70~90天。适应性强,尤适于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京各地。代表性品种有北京大青口、小青口、抱头青、拧心青等。

(2)平头卵圆型:生长期100~110天。适于温和海洋性气候,适应性强。主要产于山东半岛与内地毗邻地区。近年各地也有引种。代表性品种有山东即墨县的城阳青等。3.1品种分类类型20(3)圆筒型:生长期100~l10天。适于温和海洋性气候。适应性弱,产于山东半岛北部及其它地区。代表性品种有黄县包头、栖霞包头、莱芜包头等。

(4)花心直筒型:生长期约90天。适宜大陆性气候而适应性强,产于山东沿津浦线各地。代表性品种有德州香把子、泰安青芽和黄芽等。

(5)花心卵圆型:生长期100~l10天。适于大陆性气候。产于山东沿津浦线南段各地。代表性品种有肥城花心、滕县狮子头等。3.1品种分类类型213.2生物学特性3.2.2生长发育周期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2.1形态特征3大白菜栽培技术233.2.1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2生物学特性24花——总状花序,完全花。花萼、花瓣均为4枚,为虫媒花。四强雄蕊。花药2室,雌蕊1枚,子房上位,头状柱头。果实——果实为长角果,圆筒形,有柄,授粉、受精后30~40天种子成熟。种子——种子球形而微扁,有纵凹纹,红褐色至深褐色。无胚乳。千粒重2.5~4.0g。3.2生物学特性263.2.2生长发育周期营养生长阶段发芽期(种子萌动—出土)幼苗期(开始破心—第一叶环形成)莲座期(第二、三叶环形成)结球期(产品器官形成期,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休眠期(休眠状态,为转入生殖生长进行准备。)生殖生长阶段返青抽薹期(花薹开始伸长而进入抽薹期)开花期(始花后进入开花期,全株的花先后开放。)结荚期(谢花后进入结荚期到种子成熟为止。)3.2生物学特性27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如果温和季节的日数不够,可以利用幼苗对温度适应性较强的特性,在寒冷或炎热的季节提前播种育苗。幼苗期遇高温(30℃)利于叶原基分化(夏播可长30片叶,春播可长十多片叶)。若5-10℃不结球。半耐寒性植物,生长适温12~22℃。

发芽适温20~25℃;幼苗期适温22~25℃;莲座期适温17~22℃;结球期适温12~22℃;休眠期适温0~2℃;春化适温2~5℃。

3.2生物学特性28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莲座后期适当控水;结球期应大量浇水;结球后期应少浇水。大白菜需水最多的时期是结球时期,但幼苗期和莲座期不能缺水。苗期灌水应“少食多餐”,苗期若缺水,高温易造成根的老化,不仅会影响吸收水肥,还容易感染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大白菜叶片蒸腾失水较多,而且随着植株体的长大,蒸腾作用逐渐增强,但在采收前一周要严禁灌水,为了提高耐贮运性。3.2生物学特性30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轻粘壤土为宜,适于中性偏酸的土壤。

对N的要求最为敏感,N足则产量高,但单一施N而缺P、K的白菜易徒长,结球不紧实,P—促进叶原基分化,K—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叶球转运,缺Ca—心叶边缘不均匀褪绿,逐渐变黄,变褐,直至变干—称为干烧心,缺B—叶柄内侧出现木栓化组织,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片周边枯死,结球不良。3.2生物学特性313.3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露地栽培黄淮流域:春、夏、秋三茬东北大部分地区:春、秋两茬高寒地区:一年一茬设施栽培遮荫避雨栽培华南地区:周年栽培3大白菜栽培技术323.4栽培技术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3大白菜栽培技术33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秋白菜生长期月均温5~22℃之间。华南地区9-10月播种,12月至次年3月采收品种:津白45、津白56、秋绿55、北京小杂61号、京秋56号、京秋80号、北京68号整地施肥3.4栽培技术34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0kg。平畦:适于干旱地区。高垄或高畦:适于多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1.2~1.5m1.2~1.5m1.2~1.8m50~60cm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整地施肥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栽培技术35直播育苗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收获整地施肥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栽培技术36

幼苗期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子叶期和3~4片真叶期进行间苗。团棵时定苗,大型品种株距50~53cm,小型品种株距46~50cm。苗期管理莲座期管理结球期管理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整地施肥定苗后追施一次“发棵肥”,以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莲座后期应适度控水“蹲苗”。

“蹲苗”结束后开始浇水,以后要保持土面湿润,收获前5~8d停止浇水,提高耐贮性。包心前5~6d追“结球肥”。包心后约15~20d追“灌心肥”。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栽培技术37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用于冬贮的晚熟品种,应在低于-2℃的寒流侵袭之前数天收获。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

整地施肥3.4栽培技术38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获品种:夏阳白早50、春夏王、京夏王、京夏2号、夏优王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病虫害多发,选好选准早熟、耐热、抗病品种是夏大白菜栽培成败的关键。3.4栽培技术39旧棚膜卷起后固定在棚顶,随时放下防雨。遮阳网遮光降温。全棚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迁飞。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栽培技术40清洁田园,棚室消毒。播种前造底墒。结合耕地,施入基肥。高垄稀植。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15kg(或过磷酸钙25kg,尿素、硫酸钾各5kg),深翻细耙。20cm60~70cm60~70cm60~70cm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栽培技术41直播(穴播)育苗45~50cm45~50cm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栽培技术42间苗定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栽培技术43

根据市场需求,不必等到叶球充分长成后才采收,一般五、六成心时即可收获上市。可间拔收菜,以提高产量。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获

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栽培技术443.5.1病害: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3.5.2虫害: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3.5病虫害防治三大病害3大白菜栽培技术45霜霉病病原:鞭毛菌亚门霜霉属寄生霜霉菌(Peronosporaparasitica)3.5.1病害46症状识别苗期被害,叶片正面呈褪绿色斑,叶背有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成株期被害,初叶正面有褪绿斑,渐发展成黄褐色,叶背有白色霉层,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甚至病斑互联,病叶枯死。采种株还为害花梗、花器及种荚。花梗受害变形,肿大弯曲,花器肿大畸形,花瓣小而枯黄,结实不良,病部有白霉。3.5.1病害47一般预防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质品种2、实行轮作、倒茬。大白菜的前茬以茄果类、瓜类、葱蒜类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邻作。3、精细整地。彻底清除菜田杂草,以压低病菌虫源数量,减少初侵染源,播前翻地20-25cm,晒15-20天。4、种子处理。采用50℃温汤浸种法进行种子消毒,还可用25%甲霜灵,或用种子重量0.4%的福美双或百菌清拌种。5、适期播种。实践证明,早播病害重,晚播病害轻,但包心不实,产量低,播期选择尽可能适期晚播。3.5.1病害48药剂防治用“五合一”(退菌特、福美双、硫酸铜、洗衣粉、50%二嗪农乳剂)各1000倍液,无药害,效果好,而且能兼治蚜虫、菜青虫、钻心虫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3.5.1病害49软腐病病原:欧氏杆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3.5.1病害50症状识别白菜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病株由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为水浸状半透明,后扩大为淡灰褐色湿腐,病组织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常溢出污白色菌脓,并有恶臭,有时引起髓部腐烂。发病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下下垂萎蔫,而早晚可以复原,后渐不能恢复原状,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也有的从外叶叶缘或叶球上开始腐烂,病叶干燥后成薄纸状。病株易被脚踢倒。大白菜贮存期间,病害继续发展,造成烂窖。带病的种株定植后,继续发病,可导致全株枯死。3.5.1病害51

一般预防措施:(参考霜霉病部分)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始期喷150ppm农用链霉素或200ppm新植霉素3-5次,并结合灌根效果亦佳。还可用70%敌克松500倍液在傍晚或阴雨天施用,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效果也很好。3.5.1病害52病毒病病原: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3.5.1病害53症状识别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疯”等,白菜6叶期以前最易染病。苗期染病,心叶出现明脉,并沿叶脉褪绿,出现花叶,叶片皱缩不平。有的叶脉有褪色斑或条斑。成株期染病,叶主脉扭曲,叶片皱缩不平,黄绿相间,植株明显矮化,叶脉上也有坏死斑,根系不发达,剖切病根呈黄褐色,严重时不能结球。种株染病,花薹抽出晚、畸形、花叶、明脉,下部叶片主脉坏死,花梗上有裂口,果荚瘦小,子粒不饱满,且发芽率低,严重的老薹未抽出即死亡。油菜、芥菜、萝卜病毒病与白菜近似。甘蓝病毒病,苗期叶片出现褪绿圆斑,后期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病株结球迟缓不实。3.5.1病害54一般预防措施:(参考霜霉病部分)药剂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