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群的自同构群_第1页
35群的自同构群_第2页
35群的自同构群_第3页
35群的自同构群_第4页
35群的自同构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群的自同构群给定一个群,可以有各种方式产生新的群。比如,给定群G的任何一个正规子群N,就可以产生一个商群GH,它就是一种新的群。本节要讲的自同构群也是一种产生新的群的方法。自同构群的定义:!定理1设M是一个有代数运算的集合(不必是群),则M的全体自同构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称为M的自同构群。证明设6匚是M的任意两个自同构,贝"Na,beM,有bT(ab)=b[T(ab)]=b[t(a)t(b)]=b(t(a))b(t(b))=bT(a)bT(b),即g也是M的一个自同构。这表明,全体自同构关于变换的乘法封闭。又因为VxeM有bb-1(x)=b-1b(x)=x,故b—1(ab)=。-i[bb-1(a)-bb-i(b)]=a-i[Q(b-1(a)b-1(b))]=a-i(a)b-1(b)即b-1也是M的一个自同构。群的定义的第3条成立。另外,变换的乘法显然满足结合律,且恒等变换就是单位元,群的定义的第1、2条也成立。所以,M的全体自同构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注意:前面有M的全体双射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记为S(M),称为M的对称群。定理1表明M的自同构群是S(M)的一个子群。推论1群G(在定理1中取M=G)的全体自同构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这个群叫作群G的自同构群,记作AutG。由上面,如果|G1=n,则AutG<Son例1求Klein四元群K4={(1),(12)(34),(13)(24),(14)(23}={e,a,b,c}的自同构群。解桶eAutK4o由于a是自同构,必有。(e)=e(幺元变成幺元)。又由于a是双射,因此a=feabc),其中*ea(a)a(b)a(c)/a(a),a(b),a(c)是a,b,c的全排列。每个全排列不一定都是自同构,但根据k的运算特点,可以验证这些全排列都是K的自同构。例如,设a(e)=e,a(a)=b,a(b)=a,a(c)=c则可以验证它是K的自同构:a(ab)=a(c)=c=ba=a(a)a(b),a(ac)=a(b)=a=bc=a(a)a(c),•…・由于a,b,c的全排列共有6个,与S同构,因此K的全体自同构也有6个,AutK4三S3o循环群的自同构群定理2(1)无限循环群的自同构群是一个2阶循环群;(2)n阶循环群的自同构群是一个中(n)阶的群,其而(n)是欧拉函数(即小于n且与n互素的正整数的个数)。证明由于在同构映射下,循环群的生成元与生成元相对应,而生成元的对应关系完全决定了群中其它元素的对应关系。因此,一个循环求有多少个生成元就有多少个自同构。例如,i设g=<a〉是由「生成的循环群,则当k是小于n且与n互素的正整数时,ak也是G的生成元,即G=<ak〉。此时,令°k:G—G,ak(a)=ak,则有ak(ai)=aik,且aiAaj时,bk(ai)Aak(aj),a(ai-aj)=a(ai+j)=a(i+j)k=aikajk=a(ai)a(aj),即ak是G的自同构。由于无限循环群只有2个生成元,n阶循环群只有中(n)个生成元,所以其自同构群分别为2阶循环群和中(n)阶的群。例2(1)求G=<a〉,Ia1=4,4阶循环群的自同构群。解,(4)=2,两个生成元为a,a3,从而AutG={&a},其中ree=ke一、a3是恒等置换,a3j一、a3ajree=ke一、a3是恒等置换,a3j一、a3aj中⑸=4,4个生成元为a,a2,a3,a4,从而AutG=%,。「气,%},

其中,e是恒等置换,bb=e回"b:xTaxa-1,(VxeG)是G的一个自同构,称为G的内a自同构;G的全体内自同构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称为G的内自同构群,记为Inn其中,e是恒等置换,bb:xTaxa-1,(VxeG)是G的一个自同构,称为G的内a自同构;G的全体内自同构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称为G的内自同构群,记为InnG;(InnGAutG。证明(1)易知ba是g的一个双射变换。又b(xy)=a(xy)a-1=(axa-i)(aya-1)=b(x)b(y),中心就是与G的所有元素都可交换的元素组成的集合。根据中心的定义,显然有C(G)G。<1定理4.GC(G)三InnG.;AutG是p-1阶的群,且AutG=<Z*,->o这里Z*={1,2,,p-1},乘法指模p乘法。证明略。G的一个特征子群,即VQeAutG都有a(N)qN。例3,任何群G的中心C(G)都是G的特征子群。证明只需证明VaeAutG都有a(C(G))qC(G),亦即VaeAutG,VxeC(G)都有a(x)eC(G)。验证:VaeG,a(x)a=a(x)a(a-1(a))=a(xa-1(a))=a(a-i(a)x)=a(a-i(a)x)=a(a-i(a))a(x)=aa(x),所以a(x)eC(G),结论成立。注意:显然,特征子群一定是正规子群;但反之不成立,即正规子群不一定是特征子群。例如,取G=K4={e,a,b,c},N={e,a},则NG(K是交换群)。取a:K—K,a(e)=e,a(a)=b,a(b)=a,p(c)=c,则前面例1已验证a是K4的一个自同构,对此自同构!a(N)={e,b}⑦N={e,a},所以K不是特征子群。(2)全特征子群:设H<G。如果h对G的所有自同态都保证明由定理2知,这两种群的自同构群都是2阶群,2是素数,所有2阶群都彼此同构,都与2次单位根群同构。注意:定理2说明一件事实,即不同的循环群其自同构群可以相同。内自同构群定理3设G是一个群,aeG,则所以。是G的一个自同构。a(2)设气与气是g的任何两个自同构,则VxcG,bb(x)=b(b(x))=b(bxb-i)=a(bxb-1)a-1=(ab)x(ab)-1=b(x),即有b"仍是一个内自同构,此表明InnG关于变换的乘法封闭。又易知(b>i=bcInnG,且b=£是幺元,结合律显然成立,所以hnG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3)VieAutG,V气cInnG,VxcG。令…⑴=>,即心)二x,贝qTbT-i(x)=ib(y)=i(aya-1)=i(a)i(y)i(a-1)=i(a)xi(a)-1=b(x),由x的任意性有TbT-i=bcInnG,所以InnGAutG。<l注意:设NG,则VacG有aNa-1cN,即b(N)oN,亦即n对G的任何内自同构都保持不变;反之,若G的一个子群有此性质,则它必是G的正规子群。这就是说,G的正规子群就是对G的任何是自同构都保持不变的子群:一NGoVbcInnG,b(N)cN。因此,也常称正规子群为不变子群。群的中心:称C(G)={aIax=xa,VxcG}为群的中心,即群G的

证明利用同态基本定理。令甲:GtInnG,顿a)=a(VaeG),显然,这样定义的中是满射。由定理3知。",即Ker^=ia苗(a)=8,aeg}=ia中(ab)=顿a)中(b),所以中是满同态。又axa-1=x,aeG,Vxeg}="||b=8,aeg}=ia件(x)Ker^=ia苗(a)=8,aeg}=iaaxa-1=x,aeG,Vxeg}="|由同态基本定理,有GC(g)=InnG.注意:定理4表明,要求g的内自同构群InnG,只需求出g的中心C(G),再作商群G,即得InnG,所以求一个群/C(G)的内自同构群相对容易些。但是要求出一个群的自同构群AutG,一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群本身的性质不能转移到它的自同构群上去。例如,由例1知,交换群的自同构群可以是非交换群,AutK4三S3;推论2表明,不同构的群它们的自同构群可以同构。但是,有些群如素数阶循环群的自同构群能够完全确定。定理4.设g=<a>是由a生成的p阶循环群,p是素数,则4。正规子群的推广前面有,正规子群就是对G的所有内自同构都保持不变的子群,将这一概念推广就得到:(1)特征子群:对群G的所有自同构都保持不变的子群叫做持不变,即对G的每个自同态中都有中(H)oH,则称h为G的一个全特征子群。例4证明:循环群G=<a>的子群都是全特征子群。证明由于循环群的子群还是循环群,所以可设H=<as>。例中:G—G是任何自同态,则存在$,使得中(a)=ar。于是PaskeH,有中(ask)=(ask)t=(as)奶eH,所以H是G的一个全特征子群。注意:显然,全特征子群一定是特征子群;但反之不成立,即特征子群不一定是全特征子群。{例如,群的中心总是特征子群(例3),但不一定是全特征子群。例5有理数域q上的2阶线性群G=GL(Q)的中心C(G)={AAeG,A=al,a主0,aeq}(高等代数结论),则C(G)不是全特征子群。证明首先VAeG,即A为有理数域上的2阶满秩方阵,则b―行列式IAI是一个有理数。因此可令IA1=--2〃(A),其中a,b是奇数,n(A)是与a有关的一个正整数,由A唯一确定。设IBI=d-2n(b),其中c,d是奇数。则IABI=IAIIBI=甑-2〃(a)+〃(b),cacbd,ac是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