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练习与常考题和中等题(含解析)_第1页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练习与常考题和中等题(含解析)_第2页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练习与常考题和中等题(含解析)_第3页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练习与常考题和中等题(含解析)_第4页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练习与常考题和中等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练习与常考题和中等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A.-寻X2+y=0B.y=4x2-1C.y^—D.y=3x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B•函数y=|x|+3不是一次函数C•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D.在y=kx+b(k、b都是不为零的常数)中,y-b与x成正比例下列函数关系中,一定是一次函数的是()A.y=x-1B.y=-x2C.y=3x-2D.y=k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一定是正比例函数;速度一定,路程s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圆的面积是圆的半径r的正比例函数.A.1个B.2个C.3个D.4个•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个数为()A.3个B.1个C.4个D.2个•若函数y二(m-5)x+(4m+1)X2(m为常数)中的y与x成正比例,则m

的值为()A・m八+B-m>5ce诗D・m=5•若函数尸山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A.2B.-2C.±2D.18•函数kx-y二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它的图象是下图中的()9•由A(3,2),B(-1,-3)两点确定的直线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函数y=-mx(m>0)的图象是()11•直线与直线y2=kx+k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可能是图(12•已知一次函数y=(k-2)x+k+1的图象不过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围是()A.k>2B.k<2C.-1WkW2D.-1Wk<213•若ab<0,bc<0,则直线ax+by=c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共11小题)14.当k二时,y=(k+1)J?+k是一次函数;当m二时,y二(m-1)是正比例函数.TTOC\o"1-5"\h\z•已知正比例函数y二(m-1)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的值为,函数的解析式为..根据一次函数y=-3x-6的图象,当函数值大于零时,x的围是.•已知一次函数y=-2x+3中,自变量取值围是-3WxW&则当x二时,y有最大值—.•函数y=-2x+4的图象经过象限,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周长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20.若一次函数y=ax+1-a中,它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则|a-aa象限为第—象限.•若三点(1,0),(2,P),(0,-1)在一条直线上,则P的值为_..已知a、b都是常数,—次函数y二(m-2)x+(m+3)经过点(idb,ibp),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三.解答题(共16小题)•已知a+l+(b-2)2=0,贝g函数y二(b+3)x-a+1-2ab+b2是什么函数?当x二-号时,函数值y是多少?•已知函数y二-2x-6.求当x=-4时,y的值,当y=-2时,x的值.画出函数图象.如果y的取值围-4WyW2,求x的取值围.•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2x+1,y=3x的图象.•(1)判断下列各点是否在直线y=2x+6上.(是的打"V”不是的打"")(-5,-4),;(-7,20),;(^"‘1),;(寻,了*'-(2)这条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29•求直线2x+y+1=0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图形的解析式••已知点Q与P(2,3)关于x轴对称,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且与y轴的交点M与原点距离为5,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点B(3,4)在直线y=-2x+b上,试判断点P(2,6)是否在图象上.•已知一个一次函数y=kx+b,当x=3时,y二-2;当x=2时,y二-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1)k和b的值;(2)当x=-3时,y的值.•已知AABC,乙BAC=90°,AB二AC=4,BD是AC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C、AB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求直线BD的函数关系式.直线BD上是否存在点M,使AM二AC?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4•如图,已知点A(2,4),B(-2,2),C(4,0),求厶ABC的面积.35•如图,已知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AB上有

一点Q在第一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2.1)求点A、B、Q的坐标,⑵若点P在坐x轴上,且PO=24,求△APQ的面积.36•如图,一次函数y=-*+3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RtAABC,乙BAC=90,求:(1)A、B、C三点的坐标.(2)四边形AOBC的面积.37•若直线尸寺对2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点P是该直线上的一点,PC丄x轴,C为垂足.求厶AOB的面积.⑵如果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厶AOB的面积的一半,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已知,直线尸冷■齢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

第一象限作等腰Rt^ABC,ZBAC=90°.且点P(1,a)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求三角形ABC的面积S;△ABC请说明不论a取任何实数,三角形BOP的面积是一个常数;⑶要使得△ABC和厶ABP的面积相等,数a的值.•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的顶点为O(0,0),A(1,0),B(1,1),C(0,1).判断直线y=-2x+寺与正方形OABC是否有交点,并求交点坐标.将直线y=-2x+斗进行平移,平移后恰好能把正方形OABC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求出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求直线AB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及△AOC的面积.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练习与常考题和中等题(含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39A.-寺X2+y=0B.y=4x2-1C.y二D.y=3x【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求解.【解答】解:A、由-|x2+y=0,可得y二吕X2,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1函数,错误;B、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函数,错误;C、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函数,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在函数y=kx+b中,当k、b为常数,kH0,且自变量x的次数为1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该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与b的取值无关.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B•函数y=|x|+3不是一次函数C•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D.在y=kx+b(k、b都是不为零的常数)中,y-b与x成正比例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选项一一进行分析.【解答】解:A、当b=0时,一次函数图象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B、函数y=|x|+3不符合一次函数的定义•故此选项正确.C、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故此选项正确.D、在y=kx+b(k、b都是不为零的常数)中,y-b与x成正比例,符合正比例函数定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3.下列函数关系中,一定是一次函数的是()A.y=x-1B.y=-x2C.y=3x-2D.y=kx【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条件解答.【解答】解:A、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函数;B、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函数,C、是一次函数;D、当k=0时不是函数.故选C.【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条件:k、b为常数,kHO,自变量次数为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一定是正比例函数;速度一定,路程s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圆的面积是圆的半径r的正比例函数.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利用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后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正确;一次函数一定是正比例函数,错误;速度一定,路程s是时间t的关系式为:s=vt,是一次函数,正确;⑷圆的面积是圆的半径r的平方的正比例函数,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比较容易掌握.•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个数为()A•3个B.1个C.4个D•2个【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由一次函数的定义知,(1)(2)是正比例函数,也是一次函数;自变量次数为-1,不是一次函数;是一次函数;自变量最高次数为2,不是一次函数.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y二kx+b的定义条件:k、b为常数,kHO,自变量次数为1.注意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若函数y二(m-5)x+(4m+1)X2(m为常数)中的y与x成正比例,则m的值为()A.m>—B.m>5C•m=-—D.m=544【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5H0,4m+1=0,再解不等式和方程即可.【解答】解:•••函数y二(m-5)x+(4m+1)x(m为常数)中的y与x成正比例,二m-5H0,4m+1=0,解得:m=-*•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HO)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若函数尸山+力/朋T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A.2B.-2C.±2D.1【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令2m2-7=1,且m+2H0求出即可.【解答】解:•••函数产是正比例函数,•••2m2-7=1,且m+2H0,/.m2-4=0,且m+2H0,(m+2)(m-2)=0,且m+2H0,二m-2=0,解得:m=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是掌握①正比例系数H0,②自变量次数=1.8•函数kx-y二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它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分析】将原式转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整理为y=kx-2•••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又因为图象过2,4,3象限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9•由A(3,2),B(-1,-3)两点确定的直线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此两点的直线,即可判断出不经过的象限.

543235解答】解:如图所示:-5543235解答】解:如图所示:-5-4-3-2-1^(1/2345a-由图象可知不经过第二象限.【点评】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可用图象法表示的题用图象法比较简便.10•函数y=-mx(m>0)的图象是()【分析】根据m>0判断出-m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m>0,则-m<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y=-mx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k<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二、四象限;k>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一、三象限.•直线与直线y2二kx+k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可能是图()

【分析】根据题意,联立两直线的方程可得,解可得,【分析】根据题意,联立两直线的方程可得,解可得,x=-2,即两Ly=kx+k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且两直线的斜率同号,即倾斜方向一致分析选项,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联立两直线的方程可得,广2:Ly=kx+k解可得,x=-2,即两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且两直线的斜率同号,即倾斜方向一致,分析选项,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要求学生会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判断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已知一次函数y=(k-2)x+k+1的图象不过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围是()A.k>2B.k<2C.-1WkW2D.-1Wk<2【分析】若函数y=kx+b的图象不过第三象限,贝眦函数的k<0,bMO,据此求解.【解答】解:•••—次函数y二(k-2)x+k+1的图象不过第三象限,•°.k-2<0,k+1MO解得:-1Wk<2,故选D.【点评】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几象限,取决于x的系数是大于0或是小于0••若ab<0,bc<0,则直线ax+by二c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要求直线ax+by=c不经过的象限,需先将直线改写成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即为y二-刊+吕,再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及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判断-bb,子的符号,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判断直线y二-子x+子经过bbbb的象限,从而得出直线ax+by=c不经过的象限.【解答】解:直线ax+by=c即直线y二-令+吕•bb•••ab<0,「.a与b符号不同,.•.皀<0,.•.一皀>0,bb•••bc<0,.b与c符号不同,二直线y二-令+寻经过第一、三、四象限,bb即直线ax+by=c不经过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不等式的性质及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难度中等•用到的知识点:两数相乘,异号得负;两数相除,异号得负;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一次函数y二kx+b经过的象限由k、b的值共同确定:①<>0,b>Ooy二kx+b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②k>0,b<Ooy二kx+b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③k<0,b>Ooy二kx+b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④k<0,b<Ooy二kx+b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二.填空题(共11小题)•当k=1时,y二(k+1)J’+k是一次函数;当m二-1时,y二(m-1)定是正比例函数.【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k2=1,k+1H0,即可求得k的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得m2=1,m-1H0时原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⑴根据题意得:k2=1,k+1H0,解得k=1;(2)根据题意得:m2=1,m-1H0,解得m=-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以及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二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H0,自变量次数为1;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是:k为常数且kH0,自变量次数为1.•已知正比例函数y二(m-1)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的值为—-2,函数的解析式为y二-3x•【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k为常数且kHO,自变量次数为1,即可列出有关m的方程,解出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5-m2=1,解得:m=±2,又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m-1<0,m<1,二m=-2,y=_3x.故答案为:_2,y=_3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概念的掌握.•根据一次函数y=_3x_6的图象,当函数值大于零时,x的围是x<_2.【分析】根据题意画出一次函数y=_3x_6的图象,再根据函数图象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函数y=_3x_6可知,此函数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_6)、(_2,O),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围,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函数的图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已知一次函数y=-2x+3中,自变量取值围是-3WxW&则当x=-3时,y有最大值9.【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其取值围解答即可.【解答】解:t—次函数y=-2x+3中,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自变量取值围是-3WxW&•••当x=-3时,y最大二(-2)x(-3)+3=9.故答案为:-3,9.【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及一次函数y=kx+b(kHO)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y二-2x+4的图象经过一第一、二、四象限,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周长为6+2T5_.【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直线y=-2x+4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再确定直线y=-2x+4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两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解答】解:Tk=-2,b=4,•直线y=-2x+4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4),•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丫/+护=2'污,二三角形面积=lx2x4=4,周长=2+4+2打=6+2蔦.故答案为第一、二、四;4;6+2•污.【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y二kx+b(k、b为常数,kHO)的图象为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原点.【分析】由于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所以当x=0时,y=0,由此即可确定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什么点.【解答】解:•••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当x=0时,y=0,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原点.【点评】此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如何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原点.•若一次函数y=ax+1-a中,它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则!a-1|+.■參二1.【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求得a的取值围,然后根据a的取值围去绝对值、化简二次根式.【解答】解:•••一次函数y=ax+1-a中,它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11-且>0解得,0<a<1,则|a-1|+.;且2=1一a+a=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二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直线过原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解答】解:由图意得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y随x的增大而增大,比例系数大于0.•若abc<0,且函数y二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则点(a+b,c)所在aa象限为第四象限.【分析】先根据函数y二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判断出a、b,c的符号,aa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函数y二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aa.丄>0,一2>0,aa•「abc<0,••a、c异号,a、b异号,•••当a>0,b>0,c<0时,a+b>0,•••点(a+b,c)在第四象限;当a<0,b<0,c>0时,a+b<0,与abc<0矛盾,不合题意.故答案为:四.【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若三点(1,0),(2,P),(0,-1)在一条直线上,则P的值为1•【分析】先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把点(1,0),(0,-1)代入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把(2,p)代入求出p的值即可.【解答】解:过点(1,0)(0,-1)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kH0),.k+b二01,解得•此直线的解析式为y=x-1把点(2,p)代入得,p=2-1=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已知a、b都是常数,—次函数y二(m-2)x+(m+3)经过点(“七二―),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5x.【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从而得到经过的点的坐标为00),再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m的值,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a-bM0且b-aM0,解得aMb且bMa,所以,a=b,所以,点七'b-a)为(0,0),代入一次函数y二(m-2)x+(m+3)得,m+3=0,解得m=-3,所以,m-2=-3-2=-5,因此,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5x.故答案为:y=-5x.【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从而得到经过的点的坐标是(0,0)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6小题)•已知a+l+(b-2)2=0,贝函数y二(b+3)x-a+1-2ab+b2是什么函数?当x二-号时,函数值y是多少?【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把ab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判断出函数的种类,再把x的值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i而+(b-2)2=0,所以a二-1,b=2.所以y二(2+3)x-(-i)+1-2x(_1)x2+22,即y=5x+9,所以函数y二(b+3)x-a+1-2ab+b2是一次函数,当x=-|■时,y=5x(-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定义,要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解答,初中非负数有三种:绝对值,偶次方,二次根式.一次函数y二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HO,自变量次数为1.26.已知函数y=-2x-6.求当x=-4时,y的值,当y=-2时,x的值.画出函数图象.如果y的取值围-4WyW2,求x的取值围.【分析⑴直接将x=-4,y=-2分别代入函数方程式,即可求得y和x的值;由(1)可知函数图象过(-4,2)、(-2,-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由此可画出函数的图象;由y=-2x-6,-4WyW2,可得出-4W-2x-6W2,解之即可求出x的取值围.【解答】解:(1)当x=-4时,y=2;当y=-2时,x=-2;(2)由(1)可知函数图象过(-4,2)、(-2,-2),由此可画出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3a斗53a斗5(3)Ty=-2x-6,-4WyW2•••-4W-2x-6W22W-2xW8-4WxW-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27•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2x+1,y=3x的图象.【解答】解:函数y=2x+1经过点(0,1)、(-寺0);函数y=3x经过(0,0)点,斜率为3.作图如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考查了函数图象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28.(1)判断下列各点是否在直线y=2x+6上.(是的打"V”不是的打“")(-5,-4),V;(-7,20),x;1),x;(等皆),V.(2)这条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3,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Q6).【分析⑴先将各点的横坐标代入y=2x+6,分别计算出对应的y值,再与各点的纵坐标比较,如果相等,则该点在直线y=2x+6上否则,就不在直线y=2x+6上;(2)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将y=0代入y=2x+6,解出x的值即可;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将x=0代入y=2x+6,解出y的值即可.【解答】解:⑴把x=-5代入y=2x+6,得y=2x(-5)+6=-4,则(-5,-4)在直线y=2x+6上;把x=-7代入y=2x+6,得y=2x(-7)+6=-8H20,则(-7,20)不在直线y=2x+6上;把X二-*代入y=2x+6,得y=2x(-*)+6=-1工1,贝(-*,1)不在直线y=2x+6上;把x=|■代入y=2x+6,得y=2x号+6=7寺,贝伶7寺)在直线y=2x+6上;(2)当y=0时,0=2x+6,解得x=-3;故直线y=2x+6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3,0);当x=0时,y=0+6=6;故直线y=2x+6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0,6).故答案是:V,x,x,V;(-3,0),(0,6).【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函数图象上的点,必满足函数的解析式,反之,也成立;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29•求直线2x+y+1=0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图形的解析式.【分析】先求出所求直线上的两个点,然后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再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系数的值,再代入解析式即可.【解答】解:设所求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kH0),■/2x+y+1=0,:诃=-2x-1

当y=0时,x二-寺,即图象过对称轴上(-寺0)点,显然这一点也在y二kx+b上.在2x+y+1=0上任取一点P,如x=2时,y二-5,则可以知道P点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p(2,5).•••(-寺0)(2,5)都在所求的直线上,-4k+b=°、2k+b=5Ib=l•••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并与一次函数的性质及解方程组结合起来,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已知点Q与P(2,3)关于x轴对称,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且与y轴的交点M与原点距离为5,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求出Q点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vQ与P(2,3)关于x轴对称,•••Q点的坐标为(2,-3);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H0),•••函数与y轴的交点M与原点距离为5,•••b二±5•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故2k+b=-3.当b=5时,2k+5二-3,解得:k=-4;当b=-5时,2k-5=-3•解得:k=1;故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二-4x+5或y=x-5•

【点评本题要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设出解析式,再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出未知数.•已知点B(3,4)在直线y=-2x+b上,试判断点P(2,6)是否在图象上.【分析】先把已知点B(3,4)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b的值,进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再把点P(2,6)代入解析式即可.【解答】解:把点B(3,4)代入直线y=-2x+b得4=-2x3+b,解得:b=10,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二-2x+10.把点P(2,6)代入得:6=-2x2+10=6,故点P(2,6)在函数图象上.【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比较简单.•已知一个一次函数y=kx+b,当x=3时,y二-2;当x=2时,y二-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1)k和b的值;(2)当x=-3时,y的值.【分析】根据题意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把已知条件代入,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1)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把当x=3时,y=-2;当x=2时,y=-3代入得第:二解得:,故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x-5.⑵把x=-3代入得:y=-3-5=-8.【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比较简单.•已知AABC,乙BAC=90°,AB二AC=4,BD是AC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C、AB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求直线BD的函数关系式.(2)直线BD上是否存在点M,使AM二AC?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设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求出B、D两点坐标,代入求得直线BD的函数关系式;(2)直线BD上存在点M,使AM二AC,①点M和点B重合;②点M和点B不重合,设M的坐标为(a,-2a+4),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M的长,建立方程,求出问题的解.【解答】解:(1)设直线BD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因为AB=AC=4,BD是AC边上的中线,所以点B、D坐标分别为(0,4)(2,0)代入:y=kx+b,

得:y=-2x+4;⑵存在点M,使AM二AC,点M和点B重合,所以点M为(0,4);点M和点B不重合,如图,连接AM,过M作MN丄y轴于点N.令点M的坐标为(a,-2a+4).由AM二一■/+(-殳且+4)乙AM二AC可知吋+〔-2且+4)壬4,解得ai=0,a2=¥所以点M、M为(0,4)、(芈,莘),1255点评】此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点的存在性,渗综上可知点M的坐标为点评】此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点的存在性,渗综上可知点M的坐标为M(0,4)、M(¥■,丄•1255A、'、D\Cx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图,已知点A(2,4),B(-2,2),C(4,0),求厶ABC的面积.

【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B的解析式,再确定直线AB与x轴的交点D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以Sa=Sa-Sa进行计算.△ABC△ACD△BDC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把A(2,4)、B(-2,2)代入得2k+b=4-2k+b=2'解得,lb=3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二寺x+3,当y=0时,y=^x+3=0,解得x=-6,则D点坐标为(-6,0),所以S=S-SaABCaACDaBDC二丄x(4+6)x4一丄x(4+6)x2=10.【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先设出函数的一般形式,如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先设y=kx+b;将自变量x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进而写出函数解析式.35.(2016春•南江县校级月考)如图,已知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AB上有一点Q在第一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2•1)求点A、B、Q的坐标,⑵若点P在坐x轴上,且PO=24,求△APQ的面积.【分析】(1)首先求出A,B点坐标,再利用直线AB上有一点Q在第一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2,得出点Q的横坐标为2,即可得出Q点坐标;(2)根据当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当点P'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分别求出即可.【解答】解:(1)v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y二0时,x=-2,x=0时,y=4,故A(-2,0),B(0,4),由直线AB上有一点Q在第一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2•得点Q的横坐标为2,此时y=4+4=8,所以:Q(2,8);⑵由A(-2,0)得OA=2由Q(2,8)可得△APQ中AP边上的高为&当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AP=OA+PO=2+24=26,S=1x26x8=104;△APQ当点P'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AP'二P'O-OA=24-2=22,S,二x22x8=88•△APQ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36•(2016秋•沐阳县月考)如图,一次函数y=-弓x+3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RtAABC,乙BAC=90,求:A、B、C三点的坐标.四边形AOBC的面积.【分析⑴分别将x=0、y=0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与之对应的y、x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点B、A的坐标,进而得出AO、BO的长度,再由△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角的计算即可得出乙ABO二乙CAD、AC=AB,利用AAS即可证出厶AOB^^CDA,根据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点C的坐标;(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B的长度,由S边形=S+S结合三角形的面四边形AOBC△AOB△ABC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⑴当x=0时,y=3.二点B(0,3);当y二-#x+3=0时,x=4,二点A(4,0),•••AO=4,BO=3••••△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二AB,乙BAC=90°.过点C作CD丄x轴于点D,如图所示.vZBAO+ZBAC+ZCAD=180°,ZABO+ZBAO=90°,z.ZABO=ZCAD•rZAOB=ZD=90°在厶AOB和厶CDA中「/怔0二ZCAD,;AB=CA•••△AOB二ACDA(AAS),•CD=AO=4,DA=OB=3,••OD=AO+DA=7••••点C的坐标为(7,4)•(2)在RtAAOB中,AO=4,BO=3,ZAOB=90°,•AB=理岸+阮?=5•S=S+S二LAO・BO+lAB・AC=Lx4x3+Lx5x5二-•四边形AOBC△AOB△AB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1)利用AAS证出△AOB^^CDA;(2)将四边形AOBC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2016春•校级月考)若直线尸+齢2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点P是该直线上的一点,PC丄x轴,C为垂足.(1)求厶AOB的面积.⑵如果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厶AOB的面积的一半,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分析(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求得与坐标轴的交点,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2)设P(m,寺m+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解答】解:⑴由y二寺X+2可知A(-4,0),B(0,2),.•.OA=4,OB=2,.••S二丄OA・OB=4;△AOB(2)设P(m,*m+2),•••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厶AOB的面积的一半,S=4,△AOB•••四边形PCOB的面积为2,•兮(|£m+2|+2)(|m|)=2,当m>0时,m2+8m-8=0,求解并舍去负值得m=2*6-4;当0>mM-4时,m2+8m+8=0,求解并舍去不是这个区间的值,得m=2i'2-4;当m<-4时,討二4,解得m二土"(都不合题意,舍去)解得m=2i或m=2i2-4,•••P点坐标为(2立-4,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