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祁丽艳二00九年四月1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6.1基本概念及分类6.1.1综合交通的基本概念及分类6.1.2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及发展规律6.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6.2.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6.2.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6.2.3城市道路的分类6.2.4城市干道网类型6.2.5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6.2.6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6.2.7城市停车场库6.3城市对外交通规划6.4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录026.1.1综合交通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城市综合交通: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以分为:城市综合交通对外交通——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包括市际交通和市域交通)城市交通——道路交通、城市轨道和城市水上交通(市内交通)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城市交通系统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管理与控制)36.1.2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两大特征: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综合交通和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更为清晰。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规律现代城市交通重要表象是“机动化”,其实质是对“快速”和“高效率”的追求。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机动交通比例不断提高,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行人步行交通的矛盾不断激化,机动交通与守法意识薄弱的矛盾日渐明显。交通需求越来越大,而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就数量而言,永远赶不上城市交通的发展,这是客观的必然。现代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迅速发展也势必对人的行为规律和城市形态产生巨大影响,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也会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现代城市交通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对城市交通要进行综合性的战略研究和综合性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为城市和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发展做好准备。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46.2.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对外交通联系自然地理条件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35基本概念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具有的道路长度。道路面积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466.2.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骨架”要求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用地;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用地;组织城市景观(交通功能道路宜直、生活性道路宜自然)。满足交通运输要求道路功能同毗邻用地性质相协调;道路系统完整(各级道路级配合理),交通均衡分布;适当的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8—15%;20—30%)主干道间距700—1200米;次干道350——500米;支路150——250米。有利于交通分流(快速与常规、交通性与生活性、机动与非机动、车与人)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不越级衔接,尽量正交;交叉口道路不超5条,交叉角不小于60°或不宜大于120°)与对外交通衔接得当(内外道路有别,城市道路与场站之间联系方便)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576.2.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满足环境的要求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废气扩散、最好能避免正东西方向;夏季通风、冬季抗御寒风。过境交通的布置;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对景、借景结合现状,节约用地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管线综合;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68注:吉林市道路数据根据吉林市市政公用局市政建设处提供材料整理;路网密度根据吉林2005年现状城市建设总用地130.57平方公里计算。国家标准引自《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各级道路级配严重不合理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796.2.3城市道路的分类

城市道路的规划分类:快速路联系组团间、中长距离、快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快速路设有中央分隔带,布置4条以上的行车道,采用立体交叉控制车辆出入,一般应布置在城市组团间的绿化分隔带中,不宜穿越城市中心和生活居住区。快速路应与两侧城市隔离,国内一些特大城市由于现状条件的限制,在城市中心区的边缘采用主(快速)、辅(常速)路的形式修建“快速路”,疏解了城市交通,但也带来了交通管理复杂、两侧交通联系不便、局部交通阻塞、影响城市景观等问题。主干路常速交通道路主要为城市组团间和组团内的主要交通流量、流向上的中、长距离交通服务,也是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通道。次干路组团内、主干道之间、较低速度,集散交通。支路汇集交通量。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810交通通性性道道路路是以以满满足足交交通通运运输输的的要要求求为为主主要要功功能能的的道道路路,,承承担担城城市市主主要要的的交交通通流流量量及及与与对对外外交交通通的的联联系系。。其特特点点为为车车速速大大,,车车辆辆多多,,车车行行道道宽宽,,道道路路线线型型要要符符合合快快速速行行驶驶的的要要求求,,道道路路两两旁旁要要求求避避免免布布置置吸吸引引大大量量人人流流的的公公共共建建筑筑。。根据据车车流流的的性性质质,,交交通通性性道道路路又又可可分分为为::货运运为为主主的的交交通通干干路路,,主主要要分分布布在在城城市市外外围围和和工工业业区区、、对对外外货货运运交交通通枢枢纽纽附附近近;;客运运为为主主的的交交通通干干路路,,主主要要布布置置在在城城市市客客流流主主要要流流向向上上;;客货货混混合合性性交交通通道道路路,,是是交交通通干干路路之之间间的的集集散散性性或或联联络络性性道道路路,,或或位位于于用用地地性性质质混混杂杂的的地地段段。。生活活性性道道路路满足足生生活活性性交交通通要要求求((步步行行、、自自行行车车))道路路两两旁旁多多布布置置为为生生活活服服务务的的、、人人流流较较多多的的公公共共建建筑筑及及居居住住建建筑筑,,要要求求有有较较好好的的公公共共交交通通服服务务条条件件城市市道道路路的的功功能能分分类类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9116.2.4城城市市干干道道网网类类型型方格格网网式式道道路路系系统统适于于地地形形平平坦坦城城市市,,有有利利于于建建筑筑的的布布置置。。由于于平平行行方方向向有有多多条条道道路路,,交交通通分分散散、、灵灵活活性性大大,,但但对对角角线线方方向向的的交交通通联联系系不不便便,,非非直直线线系系数数大大;;增增加加放放射射道道路路,,又又产产生生复复杂杂的的交交叉叉口口和和三三角角形形街街坊坊。。交通通穿穿越越中中心心区区。。环行行放放射射式式道道路路系系统统以广广场场组组织织城城市市,,利利于于市市中中心心同同外外围围市市郊郊联联系系。。环行行干干道道利利于于中中心心城城区区外外的的市市区区和和郊郊区区之之间间的的联联系系。。放射射形形干干道道易易把把外外围围交交通通引引入入市市中中心心,,环环行行干干道道促促使使城城市市呈呈同同心心圆圆不不断断向向外外扩扩张张。。自由由式式道道路路系系统统因地地制制宜宜,,不不规规则则布布局局,,非非直直线线系系数数较较大大。。较易易形形成成活活泼泼、、丰丰富富的的景景观观效效果果。。混合合式式道道路路系系统统方格格网网+环环形形放放射射式式的的道道路路系系统统,,是是大大城城市市发发展展后后期期形形成成的的效效果果较较好好的的一一种种道道路路网网形形式式,,如如北北京京等等城城市市。。链式式道道路路网网,,由由一一两两条条主主要要交交通通干干道道作作为为纽纽带带,,串串联联较较小小范范围围的的道道路路网网而而形形成成,,如如兰兰州州等等城城市市。。非直直线线系系数数::公公共共交交通通线线路路首首未未站站之之间间实实地地距距离离与与空空间间直直线线距距离离之之比比。。环环行行线线的的非非直直线线系系数数按按主主要要集集散散点点之之间间的的实实地地距距离离与与空空间间直直线线距距离离之之比比。。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012优点点::有有利利于于市市中中心心区区与与各各分分区区、、郊郊区区、、市市区区周周围围相相邻邻的的各各区区之之间间的的交交通通联联系系,,非非直直线线系系数数较较小小。。缺点:交交通组织织不灵活活,街道道不规则则,市中中心区交交通易集集中。适用于::大城市市和特大大城市伦敦———环行放放射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113是大城市市发展后后期形成成的效果果较好的的一种道道路网形形式北京———方格网网+环行行放射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214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315混合式道道路系统统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4166.2.5城市各级级道路的的衔接城市道路路衔接的的原则::低速让高高速;次次要让主主要;生生活性让让交通性性;适当当分离高速公路路与城市市道路的的衔接::不得直接接与城市市生活性性道路、、交通性性次干道道相连。。对于特大大城市,,可以直直接引到到城市中中心地区区边缘,,连接城城市外围围高速公公路环路路,再由由此环路路与城市市快速路路相连。。对于较大大城市,,通过立立体交叉叉引出联联络交通通干道,,与城市市快速路路网连接接。对于小城城镇,通通过立体体交叉引引出联络络交通干干道,与与主干道道连接。。公路与城城市道路路的衔接接:可以直接接与城市市外围干干道相连连,要避避免直通通城市中中心。把公路与与城市交交通分离离开来,,有两种种方式———立交交、公路路绕城改改道。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5176.2.6城城市道道路系统统的技术术空间布布置1城市市各级道道路的交交叉口间间距道路类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车速(km/h)≥8040~6040≤30交叉口间距(m)1500~2500700~1200350*~500150*~250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618城市干道道网密度度=干道(快快速路、、主干路路、次干干路)总总长度/城市用用地总面面积规范大城市为为2.4—3km/km2,中等城城市为2.2——2.6km/km2建议大城市为为4—6km/km2,中小城城市为5—6km/km2城市道路路网密度度=城市道路路总长度度/城市用地地总面积积规范大城市为为5—7km/km2,中等等城市为为5—6km/km2建议7—8km/km2道路红线线用地包包括车行行道、步步行道、、绿化带带和分割割带,实实际宽度度根据周周边用地地功能、、交叉口口而发生生变化。。快速路60—100、、主干路路40——70、、次干路路30——50、、支路20—30米((建议值)2城市市道路网网密度及及道路红红线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719城市道路路交通规规划设计计规范((GB50220-95)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820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9213道路路横断面面类型((p294)一块板道道路———适合机机非交通通量一方方较大、、另一方方较小;;或两方方都不大大的状况况。能适适应“钟钟摆式””交通流流。两块板道道路———车速大大于50km/h时((高速公公路、快快速路));景观绿化要求求;有高差的分割带带;机非分离;交交通干道道布置有有产生大大量交通通量的一一侧,设设置辅助助道路。。三块板道道路———机非分分道行驶驶、景观观效果;;对向机机动车互互相影响响;适用用于机动动车交通通量不十十分大而而又有车车速、畅畅通要求求,自行车交交通量较较大的生活性性道路或或交通性性客运干干道。四块板道道路———解决对对向机动动车互相相影响;;交叉口口问题多多;占地地、投资资大;一一般不宜宜采用。。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022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123交通性主主干路横横断面示示意图城市交通通性主干干路的横横断面应应该是机动车((准)快快车道与机非混行行的慢车车道的组合形形式,而而不是常常采用的的机、非非分行的的四块板板横断面面形式。。快车道与与慢车道道的交通通在交叉口实现转换换。为避避免对快快车道的的干扰,,车行道分分隔带应应该通长长布置。慢车道快车道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1246.2.7城城市停停车场库库1停停车场分分类配建停车车场公共停车车场2停停车场库库规模公共建筑筑配建停停车位指指标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225公共停车车场城市道路路交通规规划设计计规范((GB50220-95),城城市公共共停车场场的用地地总面积积按规划划城市人人口的0.8——1.0㎡进行计算算;机动动车占80%-90%,自行行车占10%-20%。停车场服服务半径径:市中心«200m;一般地区«300m;不得«200m;宜为50-100m机动车非机动车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3266.4城城市市公共交交通城市公共共交通系系统由轨道交通通、公共共汽电车车和准公共交交通(小公共共汽车、、出租车车和合乘乘小客车车)组成成。公共汽车车、无轨轨电车、、有轨电电车各有有利弊。。步行适宜宜的出行行范围为为400~~1000m左右,自行车适适宜的出出行范围围为4~8km左右,公共交通通适宜的的出行范范围在20km以内,小汽车适适宜的出出行范围围约为10~40km。迅速———缩短行行车间隔隔、建立立公交专专用道准点———是判断断公共交交通运营营好坏的的主要标标志方便———合理布布线,提提高覆盖盖率舒适———改善候候车和换换乘条件件考核公共共交通服务务质量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427优先发展展公共交交通,公公交车辆辆配备达达到大城城市每800——1000人、中小小城市1200—1500人一辆标标准车。。公交线路路密度达达到市中中心区3~4公里/平平方公里里,边缘缘地区2~2.5公里/平平方公里里。市区公共共汽车与与电车主主要线路路的长度度约为8—12公里,特大城市市不宜超超过20km。乘客平均均换乘系系数大城城市不应应大于1.5,中、小小城市不不应大于于1.3。乘客平均均换乘系系数:衡衡量量乘客直直达程度度的指标标,其值值为乘车车出行人人次与换换乘人次次之和除除以乘车车出行人人次。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528不同规模模城市的的主要公公共交通通方式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629现代城市市公共交交通系统统结构示示意图现代化的的城市公公共交通通系统结结构:以以公共交交通换乘乘枢纽为为中心,,以轨道道和市级级公交快快车线路路为骨干干,以组组团级公公交普通通线路为为基础的的配合良良好的完完整系统统。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730公交站场规划车场枢纽站停靠站综合性管理、车辆保养和停放的“中心车场”大修厂、保养场、中心站客运换乘枢纽(三条以上线路,占地1—2公顷)首末站(一条线路占地1000m2、三条占地3000m2)到发站(占地规模不超过1000m2)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半径300m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半径500m计算,不得小于90%。一个公交站台可以停靠3条公交线路,长度约为20m;超过3条线路就需设置第2个站台。同向换乘距离不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方向迎面错开30m平面立交或立交交叉口设置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一般交叉口处的公交停靠站应该布置在交叉口出口50m以外的位置,不宜布置在交叉口进口前的位置,特别是左转公交线路的停靠站不能布置在交叉口进口前。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831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2932公交组合合换乘站站示意图图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3033公共加油油站规划划服务半径径:0.9~1.2公公里分布:大大型停车车场附近近、主要要交通干干道、城城市主主要出入入口道路路等。要求:不不影响交交通畅通通和不妨妨碍道路路交通安全,,同时方方便加油油。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3134交通发展展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