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糖类生物化学-课件_第1页
11第十一章糖类生物化学-课件_第2页
11第十一章糖类生物化学-课件_第3页
11第十一章糖类生物化学-课件_第4页
11第十一章糖类生物化学-课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糖类生物化学第二章糖类生物化学一、糖类概论二、单糖三、寡 糖四、多 糖五、结合糖一、糖类概论二、单糖三、寡 糖四、多 糖五、结合糖一、糖类概论(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糖类是生物界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糖类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和H2O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一、糖类概论(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糖类是生物界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糖类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和H2O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植物干重90%细胞壁中结构糖(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植物干重90%细胞壁中结构糖昆虫外骨骼-糖昆虫外骨骼-糖动物干重2%韧带-结构糖结缔组织-结构糖肌糖原-能源动物干重2%韧带-结构糖结缔组织-结构糖肌糖原-能源(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淀粉颗粒糖原颗粒(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淀粉颗粒糖原颗粒(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生物体内碳源物质CO2分解代谢光合作用一切含碳物质糖 代谢(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生物体内碳源物质CO2分解代谢光合作用一切含碳物质糖 代谢(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生物体内碳源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糖蛋白、糖脂、信息糖细胞表面识别标记-糖(一)糖类的分布和生物功能生物体内碳源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糖蛋白、糖脂、信息糖细胞表面识别标记-糖(二)糖类的概念与分类Cn(H2O)n果糖C6H12O6葡萄糖C6H12O6甘油醛C3(二)糖类的概念与分类Cn(H2O)n果糖C6H12O6葡萄糖C6H12O6甘油醛C3H6O3麦芽糖1222(HO糖1222麦芽糖1222(HO糖12221、糖类的概念⑴曾用的概念——碳水化合物通式Cn(H2O)m误认为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故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HOHHCCCHOOHHHOHCOHCHO非糖CHCH2O乳酸C1、糖类的概念⑴曾用的概念——碳水化合物通式Cn(H2O)m误认为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故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HOHHCCCHOOHHHOHCOHCHO非糖CHCH2O乳酸C3H6O3乙酸C2H4O2糖非Cn(H2O)mHCHH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糖非Cn(H2O)mHCHH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除C、H、O外有N、S、P除C、H、O外有N、S、P元素⑵糖类的现代概念多羟基的醛、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⑵糖类的现代概念多羟基的醛、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2、糖类分类⑴单糖(monosaccharides)是最简单的糖,不能再被水解为最小的根据其所含碳原子(C)2、糖类分类⑴单糖(monosaccharides)是最简单的糖,不能再被水解为最小的根据其所含碳原子(C)数目:丙糖(Triose)丁糖(Tetrose)戊糖(Pentose)已糖(Hexose)和庚糖(Heptose)等根据其所含醛基或酮基又可以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⑵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有两到二十的单糖缩合而成的,水解后产生单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纤维二糖⑵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有两到二十的单糖缩合而成的,水解后产生单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纤维二糖⑶多糖(polysaccharides)由多个单糖缩和而成的如按其组成同多糖:相同单糖组成杂多糖:不同单糖基组成如按其分布:胞外多糖、胞内多糖、胞壁多糖之分如按其功能的不同:结构多糖、储存多糖、抗原多糖等如按其 有无支链:支链、直链多糖⑶多糖(polysaccharides)由多个单糖缩和而成的如按其组成同多糖:相同单糖组成杂多糖:不同单糖基组成如按其分布:胞外多糖、胞内多糖、胞壁多糖之分如按其功能的不同:结构多糖、储存多糖、抗原多糖等如按其 有无支链:支链、直链多糖⑷结合糖:如果糖类化合物尚有非糖物质部分,则称为糖缀物和复合糖例如,糖脂、糖肽、糖蛋白、蛋白聚糖等⑷结合糖:如果糖类化合物尚有非糖物质部分,则称为糖缀物和复合糖例如,糖脂、糖肽、糖蛋白、蛋白聚糖等二、单糖(monosaccharides)单糖的种类很多,结构、性质上存在差异不少,但有许多共性葡萄糖(glucose)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其结构具有代表性二、单糖(monosaccharides)单糖的种类很多,结构、性质上存在差异不少,但有许多共性葡萄糖(glucose)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其结构具有代表性㈠、单糖的结构⒈链状结构⑴葡萄糖链状结构元素组成:经验式为CH2O量:180测定D-葡萄糖C6H12O6C㈠、单糖的结构⒈链状结构⑴葡萄糖链状结构元素组成:经验式为CH2O量:180测定D-葡萄糖C6H12O6C6H12O6单糖的链状结构有醛糖和酮糖之分HOHCCCCCCCCCCCHCH2OHHOHHHHHCO(CHOH)nHOHHCH2OHCH2OH酮糖醛糖2CH2OH单糖的链状结构有醛糖和酮糖之分HOHCCCCCCCCCCCHCH2OHHOHHHHHCO(CHOH)nHOHHCH2OHCH2OH酮糖醛糖2CH2OH原子在空间的相对分布或排列称为的构型不对称碳原子的四个取代基在空间的相对取向,两种可能的四面体形式,即两种构型如甘油醛把左旋(-),羟基在左边规定为L-型;右旋(+),羟基在右边规定为D型L-甘油醛 D-甘油醛⑵葡萄糖的构型(configuration)原子在空间的相对分布或排列称为的构型不对称碳原子的四个取代基在空间的相对取向,两种可能的四面体形式,即两种构型如甘油醛把左旋(-),羟基在左边规定为L-型;右旋(+),羟基在右边规定为D型L-甘油醛 D-甘油醛⑵葡萄糖的构型(configuration)D(-)-阿洛糖D(-)-阿卓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古洛糖D(-)-艾杜糖半乳糖塔罗糖L(+)-塔罗糖L(+)-半乳糖L(+)-艾杜糖L(+)-古洛糖L(+)-甘露糖L(+)-葡萄糖L(+)-阿卓糖糖醛糖构型谱系丙糖L(+)-甘油醛D(-)-甘油醛丁糖L(+)-赤藓糖L(+)-苏阿糖D(-)-苏阿糖D(-)-赤藓糖戊糖L(+)-核糖L(+)-糖L(+)-L(+)-来苏糖D(-)-来苏糖D(-)-木糖D(-)-糖D(-)-核糖己糖D(-)-阿洛糖D(-)-阿卓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古洛糖D(-)-艾杜糖半乳糖塔罗糖L(+)-塔罗糖L(+)-半乳糖L(+)-艾杜糖L(+)-古洛糖L(+)-甘露糖L(+)-葡萄糖L(+)-阿卓糖糖醛糖构型谱系丙糖L(+)-甘油醛D(-)-甘油醛丁糖L(+)-赤藓糖L(+)-苏阿糖D(-)-苏阿糖D(-)-赤藓糖戊糖L(+)-核糖L(+)-糖L(+)-L(+)-来苏糖D(-)-来苏糖D(-)-木糖D(-)-糖D(-)-核糖己糖酮糖构型谱系丙糖C=OC=O丁糖C=O二羟基D-赤藓酮糖L-赤藓酮糖C=OC=O戊糖C=OC=OD-木酮糖C=OD-核酮糖C=OL-核酮糖C=OL-木酮糖C=OC=OC=OC=O己糖C=OD-果糖D-阿洛酮糖L-阿洛酮糖L-果糖L-山梨糖L-塔格糖D-塔格糖D-山梨糖酮糖构型谱系丙糖C=OC=O丁糖C=O二羟基D-赤藓酮糖L-赤藓酮糖C=OC=O戊糖C=OC=OD-木酮糖C=OD-核酮糖C=OL-核酮糖C=OL-木酮糖C=OC=OC=OC=O己糖C=OD-果糖D-阿洛酮糖L-阿洛酮糖L-果糖L-山梨糖L-塔格糖D-塔格糖D-山梨糖天然的单糖大多只存在一种构型,例如葡萄糖、果糖(fructose)、核糖(ribose)都是D-系单糖凡在理论上由D-甘油醛衍生出的单糖为D-系单糖,由L-甘油醛衍生出的糖为天然的单糖大多只存在一种构型,例如葡萄糖、果糖(fructose)、核糖(ribose)都是D-系单糖凡在理论上由D-甘油醛衍生出的单糖为D-系单糖,由L-甘油醛衍生出的糖为L-系单糖⑶链式结构相关的概念①镜象对映体(enanthiomer):两类物质彼此类似但不同它们互为镜像但不能重叠这两类结构相化合物称为一对对映体。⑶链式结构相关的概念①镜象对映体(enanthiomer):两类物质彼此类似但不同它们互为镜像但不能重叠这两类结构相化合物称为一对对映体。D-葡萄与L-葡萄糖互为对映体,其他单糖亦如此D-葡萄与L-葡萄糖互为对映体,其他单糖亦如此②差向异构体(epimers):仅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构型不同,非镜象对映体的异构物称为差向异构体。D(+)-葡萄糖D(+)-阿洛糖②差向异构体(epimers):仅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构型不同,非镜象对映体的异构物称为差向异构体。D(+)-葡萄糖D(+)-阿洛糖⒉环状结构⑴环状结构的提出缺少希夫反应,不能与Schiff(品红-亚硫酸)试剂发生紫红色反应醛类能和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而葡萄糖不能①②③不能与两形成半缩醛存在变旋现象醇反应,与一醇反应④⒉环状结构⑴环状结构的提出缺少希夫反应,不能与Schiff(品红-亚硫酸)试剂发生紫红色反应醛类能和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而葡萄糖不能①②③不能与两形成半缩醛存在变旋现象醇反应,与一醇反应④鉴于此,1893E.Fischer提出了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学说即C5-OH与C1CHO形成1→5氧桥Fischer式HHHCCCCCOHCCCCCCCCCCHHHHHHHHHHH或OOCH2OHCH2OHCH2OH鉴于此,1893E.Fischer提出了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学说即C5-OH与C1CHO形成1→5氧桥Fischer式HHHCCCCCOHCCCCCCCCCCHHHHHHHHHHH或OOCH2OHCH2OHCH2OHHaworth式由Fischer写成Haworth式:顺时针画平面,左上右下,氧桥一端反向Haworth式由Fischer写成Haworth式:顺时针画平面,左上右下,氧桥一端反向(2)单糖的α-型和β-型环状结构中由于链内的缩醛反应第一碳原子是不对称状态,与其相连的氢亲和羟基的位置有两种可能的排列方式,因而有两种构型。二者互为异头体(anomer)吡喃型(2)单糖的α-型和β-型环状结构中由于链内的缩醛反应第一碳原子是不对称状态,与其相连的氢亲和羟基的位置有两种可能的排列方式,因而有两种构型。二者互为异头体(anomer)吡喃型呋喃型呋喃型⑶环状结构与链状结构的关系二者是同分异构体,而环状结构更为重要在晶体状态和水溶液中绝大部分是环状结构,在水溶液中而是可以互变α-D-吡喃葡萄糖(37%)β-D-吡喃葡萄糖(63%)醛式(链式)葡萄糖α-D-呋喃葡萄糖β-D-呋喃葡萄糖(括号内数字为摩尔浓度百分数)⑶环状结构与链状结构的关系二者是同分异构体,而环状结构更为重要在晶体状态和水溶液中绝大部分是环状结构,在水溶液中而是可以互变α-D-吡喃葡萄糖(37%)β-D-吡喃葡萄糖(63%)醛式(链式)葡萄糖α-D-呋喃葡萄糖β-D-呋喃葡萄糖(括号内数字为摩尔浓度百分数)⒊葡萄糖的构象(Conformation)指一个中,不改变共价键的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间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的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⒊葡萄糖的构象(Conformation)指一个中,不改变共价键的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间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的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中各原子不同在一个平面上而折成船式和椅式两种无张力的环。其中以椅式主要,而船式极少。随着温度的升高船式比例相应增加,建立两种构象间的平衡椅式船式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中各原子不同在一个平面上而折成船式和椅式两种无张力的环。其中以椅式主要,而船式极少。随着温度的升高船式比例相应增加,建立两种构象间的平衡椅式船式㈡单糖的性质⒈物理性质⑴旋光性:一切糖内都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有旋光性,旋光性是鉴定糖的一个重要指标旋光度attλ=cl样品管长度cm旋光率浓度g/ml㈡单糖的性质⒈物理性质⑴旋光性:一切糖内都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有旋光性,旋光性是鉴定糖的一个重要指标旋光度attλ=cl样品管长度cm旋光率浓度g/ml(2)变旋现象(mutarotation)一个有旋光性的溶液放置后,其比旋光度改变的现象称变旋。变旋的原因:α-Glc链式Glcβ-Glc(2)变旋现象(mutarotation)一个有旋光性的溶液放置后,其比旋光度改变的现象称变旋。变旋的原因:α-Glc链式Glcβ-Glc(3)甜度:(sweetness)各种糖的甜度不一,常以蔗糖的甜度为标准进行比较(4)溶解度:单糖有多个羟基,增加了他的水溶性,尤其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极大,但不溶于乙醚、等糖甜度糖甜度果糖蔗糖葡萄糖木糖173.3(3)甜度:(sweetness)各种糖的甜度不一,常以蔗糖的甜度为标准进行比较(4)溶解度:单糖有多个羟基,增加了他的水溶性,尤其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极大,但不溶于乙醚、等糖甜度糖甜度果糖蔗糖葡萄糖木糖173.313010074.340鼠李糖半乳糖棉子糖乳糖32.532.532.122.616.1⒉单糖的化学性质⑴醛基或酮基参加的反应①单糖氧化碱性溶液中,醛基或者酮基变成非常活泼的烯二醇,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离子如Cu2+等离子,同时糖本身得以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例如血糖的定量测定计根据此原理加热+钼蓝化合物钼酸盐⒉单糖的化学性质⑴醛基或酮基参加的反应①单糖氧化碱性溶液中,醛基或者酮基变成非常活泼的烯二醇,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离子如Cu2+等离子,同时糖本身得以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例如血糖的定量测定计根据此原理加热+钼蓝化合物钼酸盐②单糖还原:醛基和酮基被还原成醇②单糖还原:醛基和酮基被还原成醇③成脎作用:醛基和酮基与苯肼、HCN、羟胺等起加合作用③成脎作用:醛基和酮基与苯肼、HCN、羟胺等起加合作用④异构化作用: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山者通过烯醇式可以互相转化。葡萄糖果糖④异构化作用: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山者通过烯醇式可以互相转化。葡萄糖果糖⑵由羟基产生的性质:单糖有半缩醛羟基和醇性醛基①酯化反应生物化学上重要的糖脂是磷酸酯、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活性形式⑵由羟基产生的性质:单糖有半缩醛羟基和醇性醛基①酯化反应生物化学上重要的糖脂是磷酸酯、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活性形式②成苷作用单糖半缩醛羟基很容易与醇或酚的羟基反应失水而形成缩醛式衍生物,通称糖苷由于单糖有两种形式α型、β型,故有两种糖苷α和β②成苷作用单糖半缩醛羟基很容易与醇或酚的羟基反应失水而形成缩醛式衍生物,通称糖苷由于单糖有两种形式α型、β型,故有两种糖苷α和β③脱水作用:单糖与盐酸作用即产生糠醛能与酚类化合物产生结构尚不明了的各种有色物质③脱水作用:单糖与盐酸作用即产生糠醛能与酚类化合物产生结构尚不明了的各种有色物质④氨基化作用:单糖代称为糖胺。中的羟基被氨基取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氨基糖多以乙酰氨基糖的形式存在如④氨基化作用:单糖代称为糖胺。中的羟基被氨基取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氨基糖多以乙酰氨基糖的形式存在如⑤脱氧作用:单糖羟基之一失去氧即成脱氧核糖,使藻类糖蛋白的成分⑤脱氧作用:单糖羟基之一失去氧即成脱氧核糖,使藻类糖蛋白的成分⒉单糖的化学性质单糖是多羟基的醛或者酮,③成脎作用;④异构化作用⒉单糖的化学性质单糖是多羟基的醛或者酮,③成脎作用;④异构化作用用;④氨基化作用;⑤脱氧作用㈢、单糖衍生物㈢、单糖衍生物糖(oligosaccharides)三、寡由2~20个单糖㈠、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⒈麦芽糖(maltose)淀粉的水解产物,谷类的缩合而成的糖发芽时及在消糖(oligosaccharides)三、寡由2~20个单糖㈠、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⒈麦芽糖(maltose)淀粉的水解产物,谷类的缩合而成的糖发芽时及在消化道中被淀粉酶水解即产生麦芽糖民间常用大麦芽其中含有淀粉酶使淀粉水解变成麦芽糖麦芽糖D-葡萄糖按α(1-4)形成糖苷键,α、β型⑴化学性质:还原性、成脎作用⑵物理性质:溶于水白色晶体、甜度仅次于蔗糖,有旋光度与变旋作用麦芽糖D-葡萄糖按α(1-4)形成糖苷键,α、β型⑴化学性质:还原性、成脎作用⑵物理性质:溶于水白色晶体、甜度仅次于蔗糖,有旋光度与变旋作用⒉蔗糖(sucrose)日常食用的糖主要是蔗糖。甘蔗、甜菜、胡萝卜和有甜味的果实(香蕉、菠萝等)都含有蔗糖蔗糖是由α-D-G和β-D-F各一合失水形成的按α、β(1-2)糖苷键缩⑴化学性质:无游离醛基、不具还原性⑵物理性质:溶于水、甜度高⒉蔗糖(sucrose)日常食用的糖主要是蔗糖。甘蔗、甜菜、胡萝卜和有甜味的果实(香蕉、菠萝等)都含有蔗糖蔗糖是由α-D-G和β-D-F各一合失水形成的按α、β(1-2)糖苷键缩⑴化学性质:无游离醛基、不具还原性⑵物理性质:溶于水、甜度高⒊乳糖(lactose)牛乳含有10%;人乳含有5~7%β-D-L和α(β)-D-G按β(1-4⒊乳糖(lactose)牛乳含有10%;人乳含有5~7%β-D-L和α(β)-D-G按β(1-4)糖苷键形成 乳糖 ⑴化学性质:有还原性,能与苯肼成脎⑵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变旋现象。⒋纤维二糖(cellobiose):是纤维素的基本结的葡萄糖按β(1-4)键型相构。两连而成。⒋纤维二糖(cellobiose):是纤维素的基本结的葡萄糖按β(1-4)键型相构。两连而成。㈡、三糖棉籽糖(raffinose),见于多种植物,尤其是棉籽、甜菜中。果糖+蜜二糖蔗糖酶棉籽糖棉籽糖半乳糖+蔗糖㈡、三糖棉籽糖(raffinose),见于多种植物,尤其是棉籽、甜菜中。果糖+蜜二糖蔗糖酶棉籽糖棉籽糖半乳糖+蔗糖㈢、寡糖链糖蛋白、糖脂等的寡糖链㈢、寡糖链糖蛋白、糖脂等的寡糖链糖(polysaccharides)四、多㈠概述:多糖是多个的单糖或衍生物缩合失水而成的,量很大在水中不能形成真溶液只能形成胶体有些不溶于水,如纤维素无甜味也无还原性,有旋光,无变旋现象糖(polysaccharides)四、多㈠概述:多糖是多个的单糖或衍生物缩合失水而成的,量很大在水中不能形成真溶液只能形成胶体有些不溶于水,如纤维素无甜味也无还原性,有旋光,无变旋现象⒈按功能分作为动物植物骨架的原料,如食物的纤维素(cellulose)和动物的几丁质(chitin);作为贮藏多糖,如淀粉和糖元,在需要时可以通过生物体的酶系统的作用,分出多糖;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的活性多糖:如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s)、血型物质等,⒈按功能分作为动物植物骨架的原料,如食物的纤维素(cellulose)和动物的几丁质(chitin);作为贮藏多糖,如淀粉和糖元,在需要时可以通过生物体的酶系统的作用,分出多糖;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的活性多糖:如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s)、血型物质等,⒉按照组分的繁简同多糖(Homopolysaccharide):某一种单一的单糖或衍生物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杂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由不同类型的单糖或衍生物组成如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等⒉按照组分的繁简同多糖(Homopolysaccharide):某一种单一的单糖或衍生物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杂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由不同类型的单糖或衍生物组成如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等㈡、同多糖⒈淀粉(starch)和糖原(glycogen)⑴淀粉结构:α(1-4)糖苷键有直链淀和支链淀粉之分㈡、同多糖⒈淀粉(starch)和糖原(glycogen)⑴淀粉结构:α(1-4)糖苷键有直链淀和支链淀粉之分直链淀粉(amylose)直链淀粉并不是完全伸直的,而是卷曲成螺旋每圈6个葡萄糖。直链淀粉(amylose)直链淀粉并不是完全伸直的,而是卷曲成螺旋每圈6个葡萄糖。支链淀粉(amylopectin)•玉米和马铃薯.分别含有27%和20%的直链淀粉,其余部分为支链糯米,全部为支链淀粉豆类全部是直链淀粉。••支链淀粉(amylopectin)•玉米和马铃薯.分别含有27%和20%的直链淀粉,其余部分为支链糯米,全部为支链淀粉豆类全部是直链淀粉。••⑵性质直链淀粉冷水中不溶解,略溶于热水,但支链淀粉吸收水分后成糊状。淀粉在酸和淀粉酶解作用下可被降解,最终产物葡萄糖,这种降解产物是逐步进行的麦芽糖无色糊精淀粉葡萄糖红色糊精⑵性质直链淀粉冷水中不溶解,略溶于热水,但支链淀粉吸收水分后成糊状。淀粉在酸和淀粉酶解作用下可被降解,最终产物葡萄糖,这种降解产物是逐步进行的麦芽糖无色糊精淀粉葡萄糖红色糊精2.糖原(glycogen)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由D-Glc以α-1,4和α-1,6苷键相连。糖与支链淀粉的不同在于糖原多、链短、结构紧密。分支2.糖原(glycogen)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由D-Glc以α-1,4和α-1,6苷键相连。糖与支链淀粉的不同在于糖原多、链短、结构紧密。分支3.纤维素(cellulose):地球表面天然有机化合物。棉花、麻、树木、野生植物的;麦杆、稻草、高粱秆、甘蔗渣等。的最丰富的直链键彼此平行,链间的葡萄糖羟基间极易形成氢键,再加上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的粘结作用,使完整的纤维素具有高度的不溶于水等特性3.纤维素(cellulose):地球表面天然有机化合物。棉花、麻、树木、野生植物的;麦杆、稻草、高粱秆、甘蔗渣等。的最丰富的直链键彼此平行,链间的葡萄糖羟基间极易形成氢键,再加上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的粘结作用,使完整的纤维素具有高度的不溶于水等特性⑴结构:葡萄糖借β-(1-4)糖苷键的连接成直链。⑵性质:在酸的作用下发生解水,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最后形成葡萄糖。纤维素纤维素糊精纤维二糖葡萄糖⑴结构:葡萄糖借β-(1-4)糖苷键的连接成直链。⑵性质:在酸的作用下发生解水,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最后形成葡萄糖。纤维素纤维素糊精纤维二糖葡萄糖4.几丁质(chitin)⑴乙酰糖胺以β(1-4)糖苷键缩合的均一多糖。4.几丁质(chitin)⑴乙酰糖胺以β(1-4)糖苷键缩合的均一多糖。⑵性质:不容易水,在浓的碱处理后脱去乙酰基形成壳聚糖,可以溶于稀酸溶液⑵性质:不容易水,在浓的碱处理后脱去乙酰基形成壳聚糖,可以溶于稀酸溶液㈢杂多糖水解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和单糖衍生物糖氨聚糖、果胶物质、半纤维素、琼脂、角叉聚糖、藻酸和树胶等⒈糖氨聚糖(glycosaminoglycan),粘多糖,氨基多糖和酸性多糖⑴透明质酸(hyaluronic㈢杂多糖水解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和单糖衍生物糖氨聚糖、果胶物质、半纤维素、琼脂、角叉聚糖、藻酸和树胶等⒈糖氨聚糖(glycosaminoglycan),粘多糖,氨基多糖和酸性多糖⑴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分布于结缔组织、眼球的体、角膜、细胞间质、关节液、恶性肿瘤组织和某些一细菌的细胞壁。细胞间粘合物质、有润滑作用、对组织起保护作用。结构:葡萄糖醛酸同乙酰葡萄糖胺以糖苷键连成的二糖相连。后者糖苷键与另一两个糖结构:葡萄糖醛酸同乙酰葡萄糖胺以糖苷键连成的二糖相连。后者糖苷键与另一两个糖⑵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软骨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筋腱、心瓣膜,唾液中含有其重复同透明质酸类似,含有硫酸基。⑵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软骨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筋腱、心瓣膜,唾液中含有其重复同透明质酸类似,含有硫酸基。硫酸软骨素组成糖苷键硫酸酯键软骨素-4-硫酸(A)葡萄糖醛酸N-乙酰半乳糖胺β-1,3C4软骨素-6-硫酸(C)葡萄糖醛酸N-乙酰半乳糖胺β-1,3C6硫酸软骨素组成糖苷键硫酸酯键软骨素-4-硫酸(A)葡萄糖醛酸N-乙酰半乳糖胺β-1,3C4软骨素-6-硫酸(C)葡萄糖醛酸N-乙酰半乳糖胺β-1,3C6⑶肝素(heparin):肝中的肝素含量丰富。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和体液中。猪胃粘膜中含有十分丰富,肺、脾、肌肉和动脉壁、肥大细胞肝素含量较高肝素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具有血液凝固的特性,目前输血也广泛以肝素为抗凝剂,临床上以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⑶肝素(heparin):肝中的肝素含量丰富。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和体液中。猪胃粘膜中含有十分丰富,肺、脾、肌肉和动脉壁、肥大细胞肝素含量较高肝素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具有血液凝固的特性,目前输血也广泛以肝素为抗凝剂,临床上以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⒉琼脂红藻门石花菜属或其他属海藻中提取,琼脂糖和琼脂胶。琼脂糖(agarose):D-吡喃半乳糖和3,6-脱水-L-吡喃半乳糖通过β(1⒉琼脂红藻门石花菜属或其他属海藻中提取,琼脂糖和琼脂胶。琼脂糖(agarose):D-吡喃半乳糖和3,6-脱水-L-吡喃半乳糖通过β(1,4)糖苷键形成二糖单元,α(1,3)聚合而成,琼脂胶(agaropectin):琼脂糖的单糖残基被硫酸化、酸化、甲氧基化取代食品,生化制品等领域广泛应用3.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由β-1,4-D-甘露糖醛酸(M)和α-1,4-L-古罗糖醛酸(G3.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由β-1,4-D-甘露糖醛酸(M)和α-1,4-L-古罗糖醛酸(G)组成的一种线型聚合物,是海藻酸衍生物中的一种,所以有时也称褐藻酸钠或海带胶和海藻胶。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高物质以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增稠性、成膜性、稳定性、絮凝性和螯合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领域。、食品等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高物质以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增稠性、成膜性、稳定性、絮凝性和螯合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领域。、食品等五、结合糖糖与非糖物质如脂类或蛋白质共价结合,分别形成糖脂(glycolipids)、糖蛋白(glycoproteins)和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总称为结合糖和复合糖五、结合糖糖与非糖物质如脂类或蛋白质共价结合,分别形成糖脂(glycolipids)、糖蛋白(glycoproteins)和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总称为结合糖和复合糖㈠、糖蛋白⒈定义: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一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相连构成的;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其上糖链不呈现双链重复序列。⒉分布:糖蛋白在动物植物中较为典型,微生物中不具糖蛋白。这类糖蛋白可被它包括许多酶、大进入体液或作为膜蛋白。蛋白质激素,血浆蛋白、全体抗体、补体因子、血型物质、粘液组份等。㈠、糖蛋白⒈定义: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一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相连构成的;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其上糖链不呈现双链重复序列。⒉分布:糖蛋白在动物植物中较为典型,微生物中不具糖蛋白。这类糖蛋白可被它包括许多酶、大进入体液或作为膜蛋白。蛋白质激素,血浆蛋白、全体抗体、补体因子、血型物质、粘液组份等。⒊糖肽键⑴N-糖肽键:多指β-构型的N-乙酰葡糖胺一位碳与天冬酰胺的γ-酰胺N-原子共价连接而成的N-糖苷键;Asn多处于Asn-X-Thr/Ser序列,弱碱稳定,强碱水解;细菌中存在GalNAc-Asn;Glc-Asn⒊糖肽键⑴N-糖肽键:多指β-构型的N-乙酰葡糖胺一位碳与天冬酰胺的γ-酰胺N-原子共价连接而成的N-糖苷键;Asn多处于Asn-X-Thr/Ser序列,弱碱稳定,强碱水解;细菌中存在GalNAc-Asn;Glc-Asn连接形式。⑵o-糖肽键:单糖的异头碳与羟基氨基酸的羟基O原子结合而成的糖苷键。①Ser/Thr共价形成:碱不稳定;GalNAc-、Gal-、Man-、Xyl-、AraAc-、②羟赖氨酸共价形成:碱稳定;β-Gal-Hyl和β-Ara(糖)-Hyl⑶半胱氨酸(Gal-Cys,Glc-Cys);Asp羧基形成糖肽键⑵o-糖肽键:单糖的异头碳与羟基氨基酸的羟基O原子结合而成的糖苷键。①Ser/Thr共价形成:碱不稳定;GalNAc-、Gal-、Man-、Xyl-、AraAc-、②羟赖氨酸共价形成:碱稳定;β-Gal-Hyl和β-Ara(糖)-Hyl⑶半胱氨酸(Gal-Cys,Glc-Cys);Asp羧基形成糖肽键N-聚糖:10-15糖,五糖N-聚糖:10-15糖,五糖高甘露糖型复杂型杂合型高甘露糖型复杂型杂合型天线连接的多样性天线糖链的复杂性天线连接的多样性天线糖链的复杂性⑵O-聚糖:糖链结构简单,目前无非常明确的结构共性,连接形式多样⑵O-聚糖:糖链结构简单,目前无非常明确的结构共性,连接形式多样IgG等特殊蛋白的活性的活性黏附和稳定识别作用和细胞请阅读6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