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类文体选文特点:1、选文时代感强(1)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2)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选文特点: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1)社科类论文,文章内容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从几个方面分析。阅读时要求:(2)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弄清:弄清文章用什么结构分析什么问题明白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的概念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2、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1)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念及其关系)(2)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三、文章思路明晰(解决“问题”,说明“概念)选文特点:一、无中生有——失之有据;二、偷换概念——移花接木;三、强加因果——牵强附会;四、随意扩缩——以偏概全;五、颠倒错位——以假乱真;1、原因与结果颠倒2、主要与次要颠倒六、悖于事理——不合逻辑;1、已然与未然2、单可与兼备3、肯定与否定4、言此与言彼5、偶然与必然七、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设误方式式1式2式3式4式5式6式7无中生有——失之有据理论:
命题人根据在设置选项时,故意脱离全篇内容,断章取义,捏造事实,架空分析,无中生有,以此来检测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1、来一个似是而非的推断;
2、或者来一个正确判断,但是这一判断不能从原文任何一处信息找到相关依据;遇到这样的选项也不能作为正确答案,因为信息的推断强调的是由此及彼,推断的前提是原文的相关信息,不能失之有据。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理论:命题人巧妙地利用不等值的词语来偷换原文相关信息中的词语,或增加,或遗漏,或更换,移花接木,以图瞒天过海,引人入瓮。
随意扩缩——以偏概全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可以用笔画出来,或者作特殊的标志。颠倒错位——以假乱真颠倒错位2——主要与次要颠倒理论: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颠倒。分清主次,仔细对比原文有悖客观2——单可与兼备混淆悖于事理——不合逻辑理论:
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分清选择还是兼备有悖客观3——肯定与否定混淆悖于事理——不合逻辑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划出肯定否定词有悖客观4——言此与言彼混淆(张冠李戴)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圈出对象,知彼知己
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有悖客观5——偶然与必然混淆悖于事理——不合逻辑常见错误陷阱及标志错因标志句、重点句或思考点内容曲解张冠李戴某某的观点是;在……看来;某某认为……误划类别注意划分的标准是否一致,是否有前提,状语是否前置。指代有误代词,这些、那些、与此相反、上述、按照这种……错因标志句、重点句或思考点不合逻辑无中生有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中有,却在不同位置因果颠倒关联词,因果的位置和原句是否一致;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之所以,条件、因果、假设等关联词
强加因果偷换概念增加减少一两个词,甚至是“的”“了”等改变意思;或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以改变意思。必要当充要只要……就只有……才答非所问明确试题的指向,找到语意重点所在常见错误陷阱及标志有分寸感的词语程度更、最、尤其、特别数量许多、部分、绝大多数、一些、唯一、约、几乎、之一推测可能、也许时间至今、现在、自古以来顺序首先、其次、最后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10广东卷)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旦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夜阅读感悟分享
- 妇联读书活动简报
- 新安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讲解
- 2026届潍坊第一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市普通中学化学高三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其他有色金属冶炼)习题库及答案
- 2026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江山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全国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河南广东联考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文职随机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育婴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安涉警舆情课件
- 品三国论领导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安徽省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技能竞赛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渭南好运旺塑业有限公司农用灌溉设施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左卡尼汀课件
- 2024年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
- 行政复议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