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手册_第1页
工程建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手册_第2页
工程建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手册_第3页
工程建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手册_第4页
工程建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各区及主管部门联系电话序号单位名称联系电话1市委总值班室82402323/82402324/传真824013302市政府值班室82826101、82826102工作时间82826001、六点后传真828146463市委宣传部82402440、传真824013724市网信办82796309传真82796746(工作时间)82796761(非工作时间)5市国资委82440300、传真855168006市城建局83330880、传真833507877市公安局交管局电话及传真853958268市应急局82922506、82896506,传真822805809市交通局值班电话、传真6882006910市卫健委85697881传真85697897(工作时间)、82770189(非工作时间)11市城管委82715409、传真8271508912江岸区区政府电话及传真8273472013硚口区区政府电话及传真8362598214江汉区区政府电话65662567、传真6566259315武昌区区政府88081271、传真8831116516汉阳区区政府84843555、传真8484442317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电话及传真6788067418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84743602、传真8474360319洪山区区政府87164276、传真8788744320青山区区政府86842608、传真8684265921蔡甸区区政府69811571、传真6981157222江夏区区政府电话及传真8795248423东西湖区83892223、传真8389176424黄陂区区政府61003422传真6110822525新洲区区政府电话及传真8935130526武汉东湖风景区86779155、传真8677936227地铁集团83481077、83481088传真:83481055、83481057(会议通知)值班电话83481000、83749132(运营控制中心)28运营公司控制中心83749132、8374913329地铁派出所轻轨所:高道口:李金潭:张明金口:祁绪关村:盛鹏口里:胡芷湖:毕祖岭:罗仕新所:黄/p>

附件3:轨道交通工程基坑施工涌水涌沙坍塌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开展人员抢救和初期处置,同时将有关信息上报本单位负责人。(二)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根据各自应急预案,启动相应应急处置程序,对伤员进行救治并拨打120,组织本标段人员、设备设施按照抢险方案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三)一旦人员死亡或事态有扩大的趋势或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立即报告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四)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立即报告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赶赴现场,组织施工单位对事故发生区域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建筑物、管线等实施监测,继续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开始组织周边受影响人员的疏散工作。(五)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协调市水务局、市供电公司、市天然气公司、电信运营商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及时关闭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设备设施,及时抢修事故中损坏的设备设施。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应急处置流程(一)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有关分管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救援。(三)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赶赴现场并按照流程调拨桥隧公司应急抢险队伍及设备设施赶赴现场,组织线路其他标段人员、勘察设计等单位人员及其他标段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在前期应急处置基础上按照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指令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四)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协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组织警员赶赴现场,维护事发标段区域治安秩序,施工监理单位协助配合做好警戒、交通导流管制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五)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应急指挥部随时跟踪事态进展,一旦事态有扩大的趋势或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立即报告集团分管生产领导,集团分管生产领导赶赴现场,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或质量安全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三、集团应急处置流程(一)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集团分管安全领导,集团分管安全领导上报集团主要领导。(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负责人组织其他线路勘察设计等单位人员及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已到达现场的人员、设备物资由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统一调配,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继续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三)集团主要领导了解现场情况,根据事态严重程度研判,决定启动《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示要求所属6个应急救援小组人员、桥隧公司应急抢险队伍及设备设施赶赴现场。(四)技术专家组到达现场后,组织设计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专家召开应急抢险专家咨询会,分析监测数据,对事态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应急指挥部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五)现场抢险处置组继续协调市或区公安、城管、水务、燃气、供电等政府部门,做好现场交通管制、管线管道保护等工作,避免事故扩大或二次伤害;按照技术专家组确定的最佳抢险技术方案,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行动,继续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对需要取证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将现场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集团应急指挥部和其他小组。(六)善后处置组协调市卫健委、医院,协助医院等医疗机构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安排专人接待伤亡人员家属,启动死亡人员善后谈判,按照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给予抚恤、补偿,做好事故善后工作。(七)事故调查组根据集团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协调市应急局、市城建局,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快报,配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外部事故调查。(八)舆情监控组协调市网信办,及时掌握事故有关舆情,一旦有较大影响舆情发生时,协调市网信办进行干预;报请集团应急指挥部同意后,协调市委宣传部按规定程序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及其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舆论动态,组织回复有关质询。(九)综合协调组协调联络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按规定将事故快报上报市委总值班室、市政府值班室、市公安局轨道分局等;及时转达上级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做好集团现场有关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和集团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十)当事态超出集团实际处置能力,现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抢险处置组立即报告集团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是否扩大响应,请求支援并申请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十一)集团应急指挥部指挥长上报市委市政府领导,综合协调组协调上报市政府值班室,事故调查组协调上报市应急局、市城建局,现场抢险处置组协调上报至区政府等相关区级主管部门。(十二)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和响应后,集团、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施工监理单位应急指挥部听从指挥,全力协助配合处置。

附件4:轨道交通工程盾构隧道涌水涌沙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进行初期处置,同时将有关信息上报本单位负责人。(二)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根据各自应急预案,启动相应应急处置程序,组织本标段人员、设备设施按照抢险方案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三)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立即报告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赶赴现场,组织施工单位对事故发生区域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建筑物、管线等实施监测,继续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开始组织周边受影响人员的疏散工作。(四)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协调市水务局、市供电公司、市天然气公司、电信运营商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及时关闭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设备设施,及时抢修事故中损坏的设备设施。二、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应急处置流程(一)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二)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有关分管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救援。(三)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组织线路其他标段人员、勘察设计等单位人员及其他标段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在前期应急处置基础上按照建设总部指令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四)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协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组织警力赶赴现场,维护事发标段区域治安秩序,施工监理单位协助配合做好警戒、交通导流管制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五)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应急指挥部随时跟踪事态进展,一旦事态有扩大的趋势或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立即报告集团领导,集团分管生产领导赶赴现场,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或质量安全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三、集团应急处置流程(一)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集团分管安全领导,集团分管安全领导上报集团主要领导。(二)建设总部负责人组织其他线路勘察设计等单位人员及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已到达现场的人员、设备物资由建设总部主要负责人统一调配,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继续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三)集团主要领导了解现场情况,根据事态严重程度研判,决定启动《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示要求所属6个应急救援小组人员、桥隧公司应急抢险队伍及设备设施赶赴现场。(四)技术专家组到达现场后,组织设计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专家召开应急抢险专家咨询会,分析监测数据,对事态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应急指挥部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五)现场抢险处置组继续协调市或区公安、城管、水务、燃气、供电等政府部门,做好现场交通管制、管线管道保护等工作,避免事故扩大或二次伤害;按照技术专家组确定的最佳抢险技术方案,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行动,继续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对需要取证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及时将现场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集团应急指挥部和其他小组。(六)善后处置组协调市卫健委、医院,协助医院等医疗机构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安排专人接待伤亡人员家属,启动死亡人员善后谈判,按照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给予抚恤、补偿,做好事故善后工作。(七)事故调查组根据集团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协调市应急局、市城建局,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快报,配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外部事故调查。(八)舆情监控组协调市网信办,及时掌握事故有关舆情,一旦有较大影响舆情发生时,协调市网信办进行干预;报请集团应急指挥部同意后,协调市委宣传部按规定程序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及其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舆论动态,组织回复有关质询。(九)综合协调组协调联络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按规定将事故快报上报市委总值班室、市政府值班室、市公安局轨道分局等;及时转达上级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做好集团现场有关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和集团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十)当事态超出集团实际处置能力,现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抢险处置组立即报告集团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是否扩大响应,准备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十一)集团应急指挥部指挥长上报市委市政府领导,综合协调组协调上报市政府值班室,事故调查组协调上报市应急局、市城建局,现场抢险处置组协调上报至区政府等相关区级主管部门。(十二)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和响应后,集团、建设总部、12号线PPP项目公司、施工监理单位应急指挥部全力协助配合处置。

附件5:轨道交通工程矿山法(隧道)施工塌方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开展人员抢救和初期处置,同时将有关信息上报本单位负责人。(二)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根据各自应急预案,启动相应应急处置程序,组织本标段人员、设备设施按照抢险方案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三)一旦有人员伤亡或事态有扩大的趋势或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立即报告建设总部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四)建设总部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立即报告建设总部分管负责人,建设总部分管负责人赶赴现场,组织施工单位对事故发生区域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建筑物、管线等实施监测,继续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开始组织周边受影响人员的疏散工作。二、建设总部应急处置流程(一)建设总部分管负责人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二)建设总部分管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救援。(三)建设总部负责人组织线路其他标段人员、勘察设计等单位人员及其他标段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在前期应急处置基础上按照建设总部指令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四)建设总部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协调市水务局、市供电公司、市天然气公司、电信运营商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及时关闭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设备设施,及时抢修事故中损坏的设备设施。(五)建设总部负责人协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组织警力赶赴现场,维护事发标段区域治安秩序,施工监理单位协助配合做好警戒、交通导流管制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六)建设总部应急指挥部随时跟踪事态进展,一旦事态有扩大的趋势或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建设总部负责人立即报告集团分管生产领导,集团分管生产领导赶赴现场,建设总部分管安全负责人或质量安全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三、集团应急处置流程(一)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集团分管安全领导,集团分管安全领导上报集团主要领导。(二)建设总部负责人组织其他线路勘察设计等单位人员及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已到达现场的人员、设备物资由建设总部主要负责人统一调配,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继续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三)集团主要领导了解现场情况,根据事态严重程度研判,决定启动《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示要求所属6个应急救援小组人员、桥隧公司应急抢险队伍及设备设施赶赴现场。(四)技术专家组到达现场后,组织设计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专家召开应急抢险专家咨询会,分析监测数据,对事态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应急指挥部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五)现场抢险处置组继续协调市或区公安、城管、水务、燃气、供电等政府部门,做好现场交通管制、管线管道保护等工作,避免事故扩大或二次伤害;按照技术专家组确定的最佳抢险技术方案,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行动,继续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对需要取证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将现场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集团应急指挥部和其他小组。(六)善后处置组协调市卫健委、医院,协助医院等医疗机构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安排专人接待伤亡人员家属,启动死亡人员善后谈判,按照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给予抚恤、补偿,做好事故善后工作。(七)事故调查组根据集团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协调市应急局、市城建局,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快报,配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外部事故调查。(八)舆情监控组协调市网信办,及时掌握事故有关舆情,一旦有较大影响舆情发生时,协调市网信办进行干预;报请集团应急指挥部同意后,协调市委宣传部按规定程序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及其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舆论动态,组织回复有关质询。(九)综合协调组协调联络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按规定将事故快报上报市委总值班室、市政府值班室、市公安局轨道分局等;及时转达上级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做好集团现场有关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和集团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十)当事态超出集团实际处置能力,现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抢险处置组立即报告集团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是否扩大响应,准备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十一)集团应急指挥部指挥长上报市委市政府领导,综合协调组协调上报市政府值班室,事故调查组协调上报市应急局、市城建局,现场抢险处置组协调上报至区政府等相关区级主管部门。(十二)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和响应后,集团、建设总部、施工监理单位应急指挥部全力配合处置。

附件6:轨道交通工程起重设备设施倾覆、高架桥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开展人员抢救和初期处置,同时将有关信息上报本单位负责人。(二)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根据各自应急预案,启动相应应急处置程序,对伤员进行救治并拨打120,组织本标段人员、设备设施按照抢险方案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三)现场一旦有人员死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立即报告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立即报告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赶赴现场。(四)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做好现场警戒,继续做好现场抢救工作,组织周边人员疏散。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应急处置流程(一)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有关分管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救援。(三)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组织线路其他标段人员及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在前期应急处置基础上按照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指令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四)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协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组织警员赶赴现场,维护事发标段区域治安秩序,施工监理单位协助配合做好警戒、交通导流管制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五)一旦有人员死亡,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立即报告集团分管生产领导,集团分管生产领导赶赴现场,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或质量安全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三、集团应急处置流程(一)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集团分管安全领导,集团分管安全领导上报集团主要领导。(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组织其他附近项目单位人员及物资、设备设施赶赴现场,已到达现场的人员、设备物资由建设总部、控股公司主要负责人统一调配,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继续落实各项应急抢险措施协助处置。(三)集团主要领导了解现场情况,根据事态严重程度研判,决定启动《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示要求所属6个应急救援小组人员赶赴现场。(四)技术专家组到达现场后,组织专家召开专家咨询会,为应急指挥部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五)现场抢险处置组继续协调市或区公安做好现场交通管制等工作;按照技术专家组确定的最佳抢险技术方案,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行动,继续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对需要取证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将现场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集团应急指挥部和其他小组,经集团应急指挥部同意后上报至区政府等相关区级主管部门。(六)善后处置组协调市卫健委、医院,协助医院等医疗机构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安排专人接待伤亡人员家属,启动死亡人员善后谈判,按照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给予抚恤、补偿,做好事故善后工作。(七)事故调查组根据集团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协调市应急局、市城建局,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快报,配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外部事故调查。(八)舆情监控组协调市网信办,及时掌握事故有关舆情,一旦有较大影响舆情发生时,协调市网信办进行干预;报请集团应急指挥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及其应急救援信息。(九)综合协调组按规定将事故快报上报市委总值班室、市政府值班室、市公安局轨道分局等;及时转达上级领导批示指示精神。

附件7:轨道交通工程高处坠落、火灾、触电等人员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开展人员抢救,同时将有关信息上报本单位负责人。(二)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根据各自应急预案,启动相应应急处置程序,对伤员进行急救并拨打119、120,组织本标段人员、设备设施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三)现场一旦有人员死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立即报告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业主代表、一二级项目经理立即报告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赶赴现场。(四)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做好现场警戒,继续做好现场抢救工作,组织周边人员疏散。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应急处置流程(一)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负责人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二)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有关分管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救援。(三)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立即报告集团分管生产领导,集团分管生产领导赶赴现场,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或质量安全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三、集团应急处置流程(一)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集团分管安全领导,集团分管安全领导上报集团主要领导。(二)当现场事态不可控制时,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负责人组织其他附近项目单位人员赶赴现场,已到达现场的人员由建设总部、控股公司、12号线PPP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统一调配,事发标段施工监理单位继续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协助处置。(三)集团主要领导了解现场情况,根据事态严重程度研判,决定是否启动《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示要求所属现场抢险处置组、善后处置组、事故调查组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四)现场抢险处置组继续协调市或区公安做好现场交通管制等工作;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行动,继续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对需要取证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将现场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集团应急指挥部和其他小组,经集团应急指挥部同意后上报至区政府等相关区级主管部门。(五)善后处置组协调市卫健委、医院,协助医院等医疗机构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安排专人接待伤亡人员家属,启动死亡人员善后谈判,按照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给予抚恤、补偿,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六)事故调查组根据集团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协调市应急局、市城建局,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快报,配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外部事故调查。(七)舆情监控组及时掌握事故有关舆情,一旦有较大影响舆情发生时,协调市网信办进行干预;报请集团应急指挥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及其应急救援信息。(八)综合协调组按规定将事故快报上报市委总值班室、市政府值班室、市公安局轨道分局等;及时转达上级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做好集团现场有关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和集团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

附件8:轨道交通工程特大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应急处置流程(一)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以安全为第一的原则,立即停工并疏散作业人员,切断非应急用电。(二)当可能遭遇6级及以上大风等极端天气时,轨道交通各参建单位组织现场高处作业立即停工并疏散作业人员,设备设施停机停在安全状态、安全位置,并切断非应急用电。(三)施工监理单位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