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说明书名称 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余热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余热的直接利用、余热发电和余热的综合利用。余热发电通常利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发电。开源节流是解决能源供需的可靠办法,考虑到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二次能源,所以运用余热锅炉是利用二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温烟气)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节约能源。通过此次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设计,充分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加以实际利用。课程设计是专业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专业课程和有关选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1弓I言 1.1目录 1.2余热锅炉概述 2设计参数 3设计方案 3.1平均温差(温压)的计算3.2换热量的计算……3.3流通截面积计算•……3.4换热管的设计计算•…4计算汇总表 5结论 6体会 参考文献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1.2余热锅炉概述根据结构形式,余热锅炉可分为管壳式和烟道式余热锅炉。管壳式余热锅炉的结构与管壳式换热器无差别,并同样有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及U型管式。烟道式余热锅炉的结构域普通锅炉的相似,有耐火砖砌成炉膛,炉膛内装设管束,高温气体通过炉膛,将管内流动的水加热汽化。换热器的设计即是通过传热过程计算确定经济合理的传热面积以及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以完成生产工艺中所要求的传热任务。换热器的选用也是根据生产任务,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由于参与换热流体特性的不同,换热设备结构特点的差异,因此为了适应生产工艺的实际需要,设计或选用换热器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一系列的选择,并通过比较才能设计或选用出经济上合理和技术上可行的换热器。

给定量:(1)额定饱和蒸汽量 ((2)额定饱和蒸汽压力(3)给水温度 20(4)排污率 2%(5)烟气的体积流量 -(6)排烟温度 180⑺烟气温度 500(8)管长 4.9m2设计参数0.5MPa11500m 3/h采用阳泉无烟煤WMar=5.0% Aar=19.0%Car=68.9%Har=2.9%Oar=2.4% Nar=1.0%采用阳泉无烟煤WMar=5.0% Aar=19.0%Car=68.9%Har=2.9%Oar=2.4% Nar=1.0%Sar=0.8%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空干水分Mad=1.0%灰熔点=1400空干水分Mad=1.0%灰熔点=1400C干燥无灰基挥发物Vdaf=9.0%3设计方案3.1平均温差(温压)的计算

(3.1)(3.2)(3.3)?T=((3.1)(3.2)(3.3)逆流最大温差:?tmax=t?'-t2''逆流最小温差:?tmin=t1”-t2'以上式中:t?':烟气温度,C;t1'':排烟温度,C;t2':水的进口温度,C;t2'':出口温度,由p=0.6MPa查参考文献[1]附录9,C3.2换热量的计算热测烟气换热量:C?=C?-?t?-MPKJ/s (3.4)冷测水换热量:Q2=1000D[(lsh.s-lf.w)+Pb.w(ls.w-lf.w)]/3600 KJ/s(3.5)换热器换热量:Q=(C?+Q2)/2 KJ/s (3.6)烟气质量流量:M?=(V?-p?)/3600KJ/s (3.7)换热效率:n=(Q2/Q1)*100% (3.8)以上式中:C?:热测烟气比热容,按热侧平均温度(t?'+t1''/2查参考文献【1】附录6,KJ/(kg.K);C2:冷侧水比热容,按冷侧平均温度(t2'+t2'')/2 查参考文献【1】附录9,KJ/(kg.K);p?:烟气密度,按热侧平均温度查参考文献【1】附录6,kg/m3;V?:烟气体积流量,n3/h;Ish.s:饱和蒸汽焓,由Tsh.s=159C,p=0.6MPa查参考文献【2】附表2,kJ/kg;Is.w:饱和水焓,按p=0.6MPa查参考文献【2】附表2,kJ/kg;

If.w:给水焓,按给水温度tf.w=20C查参考文献【2】附表1,kJ/kg;D:蒸发量,t/h;Pb.w:排污率,%3.3 流通截面积计算烟道流通截面积:A仁V?/3600/um2(3.9)管子流通截面积:A2=M2/WP2m2(3.10)换热器换热面积:F=1000Q/?T/Km(3.11)以上式中:u:烟气流速,参考文献【3]354页(7-13m/s)取定,m/s;M2水的质量流量,M2二D*1000/360Qkg/s;W水的流速,参考文献【3]354页(不小于0.3m/s)取定,m/s;P2:水的密度,按冷侧平均温度查参考文献【1]附录9,kg/m3;K:传热系数,取定[范围:10—100W/(川.k)],W/(M2.k);3.4 换热管的设计计算横向管距s1=dw*2~3m(3.12)纵向管距S2=2Rm(3.13)管数n=4*M2/ p2/3.14/dn2/W热管长度L=F/3.14/dw/nm(3.14)管长l"=l'-3.14R+Rm(3.15)管程Np=L/l'(3.16)总传热管数Nz=2Np(3.17)烟道宽度a=l"+2*cm(3.18)烟道深度b=S1+2*cm(3.19)烟道截面积F仁abm2(3.20)

以上式中:dw:管子外径,由参考文献【4】187页表格2取定,m;dn:管子内径,由参考文献【4】187页表格2取定,m;取定管厚3m;4计算汇总表名称表4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结果符号单位公式及计算工作压力PMPa给定条件0.5蒸发里Dt/h给定条件0.5烟气温度t?'C给定条件500排烟温度t1''C取定(小于200C)180冷侧进口温度t2'C给定条件20冷侧出口温度t2''C由p=0.6MPa查参考文献[1]附录9159热测温差?t?K?t?=t?'-t1''320冷测温差?t2K?t2=t2''-t2'139逆流最大温差?tmaxK?tmax=t?'-t2''341逆流最小温差?tminK?tmin=t1''-t2'160温压?TK?T=(?tmax-?tmin)/ln(?tmax/?tmin)239热测烟气比热容C?KJ/(kg.K)查参考文献【1】附录61.134冷侧水比热容C2KJ/(kg.K)查参考文献【1】附录94.175烟气密度P?kg/m3查参考文献【1】附录60.457水的密度P2kg/m3查参考文献【1】附录9965.682烟气体积流量V?m3/h给定条件11500烟气质量流量M?kg/sM?=(V?•p?)/36001.460水的质量流量M2kg/sM2=D*1000/36000.139饱和蒸汽焓Ish.skJ/kg查参考文献【2】附表22756.660饱和水焓Is.wkJ/kg查参考文献【2】附表2670.670给水焓If.wkJ/kg查参考文献【2】附表183.800排污率Pb.w%给定条件2

热测换热量Q?KJ/sQ?=C?•?t?•M?529.754冷测换热量Q2KJ/sQ2=1000D[(lsh.s-lf.w)+Pb.w(ls.w-lf.w)]/3600372.861换热器换热量QKJ/sQ=(C?+Q2)/2451.308换热效率n%n=(Q2/Q1)*100%70.4换热器换热面积Fm2F=1000Q/?T/K23.58传热系数KW/(M2.k)取定[范围:10—100W/(m.k)]80.0烟气流速um/s参考文献【3]354页取疋8.0水的流速Wm/s参考文献【3]354页取疋0.3烟道流通截面积A1mA仁V/3600/u0.40管子流通截面积A2mA2=M2/W/p20.00048管子外径dwm参考文献【4]187页表格20.024管子内径dnm参考文献【4]187页表格20.018弯曲半径Rm给定条件0.040横向管距S1ms1=dw*2~30.048纵向管距S2mS2=2R0.080管数nn=4*M2/p2/3.14/dn/dn/W1.9管数取整n2热管长度LmL=F/3.14/dw/n156.481管长l'm取值4.900l"ml"=l'-3.14R+R4.814管程NpNp=L/l'31.9管程取整Np'取整数32总传热管数Nz2Np'64外侧管距墙体距离cm0.040烟道宽度ama=l"+2*c4.894烟道深度bmb=S1+2*c0.128烟道截面积F1m2F仁ab0.63烟道截面积校核F2m2A1+2*dw*l"0.63换热面积校核Sm2s=3.14*Nz*dw*l'23.63换热系数校核kW/(m2.k)Q/s/?T*100079.85结论本次课程设计,按任务书的要求,从确定余热锅炉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开始,到换热器的设计参数计算,直到最后的汇总,计算方法符合要求;在进行计算时,计算误差均小于2%的要求。计算结果、总体设计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余热利用一一换热器设计》的任务。6体会为期两周的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使我获益匪浅。首先这种综合性和实际性较强的设计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我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我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以前学习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从而得到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充分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进一步地培养了我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并且为我大四的毕业设计和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最后我要由衷地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老师,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她追求完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是我今后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