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7-湖南六校联考)《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析:选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两次变革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是私有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错误。.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解析:选C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A.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D.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故D项正确。(2016•佛山质检)1955年3月,内务部、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规定农民的迁徙已经不是自由的迁徙而是需要审批,能否迁徙取决于政府。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反映了()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B.“大跃进”时期工业化建设的要求C.构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要求解析:选C由于我国模仿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对于人口等各种要素纳入国家的计划体制中来,故C项正确。(2016•乐山调研)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购销。这种做法()A.标志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切断了农民与自由市场的联系D.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析:选C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对余粮户实行粮食收购,实际是将农业纳入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切断农民与自由市场的联系,故C项正确。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当时的新中国()A.经济恢复速度超出预期B.重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C.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D.民众对改造积极性高解析:选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超出原先设定的步伐,故C项正确。(2017-合肥质检)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在工商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一提法()A.未突破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B.是符合国情的有益探索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解析:选B1956年中国完成了生产关系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展开全面社会第3页共7页主义建设,但是受历史限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还需要公有制和计划之外的有益补充,故B项正确。8.1961年6月,商业部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小商小贩问题座谈会,决定把此前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清理出去,让其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这说明()A.中央政府下决心要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C.对个体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步子过快D.党和政府要鼓励私营经济的稳步发展解析:选C材料“决定把此前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清理出去”说明之前对个体商贩的改造速度过快,还存在问题,所以要“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故C项正确。.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年份基本建设总额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家预算外投资生产性建设非生产性建设1960384.1亿元297.1亿元87亿元331.9亿元52.2亿元1961123.4亿元89.8亿元33.6亿元105.1亿元18.3亿元196267.6亿元56.6亿元11亿元58.5亿元9.1亿元A.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D.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解析:选D材料中内容显示我国基本建设及生产建设等投资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建设比例,主要是调整工农业发展的比例,故D项正确。10.下表是1961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部分内容。、、、 计划时间、基本建设投资(亿元)钢指标(万吨)原煤指标(亿吨)粮食指标(亿斤)1961年初16719004.3641001961年底788502.7427001962年42.37502.52900此报告的批准表明当时()A.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B.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C.“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解析:选C据材料“基本建设投资”“钢指标”“原煤指标”“粮食指标”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故C项正确。I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A.“左”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B.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D.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解析:选A由材料“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可知,中共中央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故A项正确。(2016•宜春高三一模)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原油100万吨160万吨180万吨210万吨发电量8.7亿千瓦时15.3亿千瓦时17.5亿千瓦时20.8亿千瓦时铁路货运量250万吨410万吨474万吨481万吨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解析:选C大办工业、农业运动处于“大跃进”期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复苏,故A、B、D三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1975年,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
作,开始全面整顿,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与表格相符,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18404128127686.718434172428256.618933367127698.219014264541739.8192044715474210.6193146884510610.9193646962528111.2194954167576510.6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194910.6195918.4196917.5195011.2196019.7197017.4195111.8196119.3197117.3195212.5196217.3197217.1195313.3196316.8197317.2195413.7196418.4197417.2195513.5196518.0197517.3195614.6196617.9197617.4195715.4196717.7197717.6195816.2196817.6197817.9(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2分)(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13分)第6页共7页解析:第Q)问,据材料一中城市化率的数字变化分析发展趋势;结合1840~1893年的时代背景分析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2)问,依据材料三中1949~195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数据变化分析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七届二中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经济(国民经济恢复、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等方面分析概括原因;结合1958~1978年中国经济建设领域出现的重大挫折的史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等)分析概括因素所在。答案:(1)趋势:局部时段有所波动,总体上不断上升。特点:虽有发展,但整体上城市化进程缓慢。因素:五口通商后,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步兴起;对外开埠城市以商业化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或工业化水平整体低,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动力不足);长期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江南城镇破坏很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2)特征:1949至1958年,城市化平稳发展。原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市工业人口大量增加。因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上山下乡”运动使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等。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1、图2,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解析:根据图1中“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等工厂分布情况提取信息,结合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进行说明;根据图2中相关工厂的分布情况来提取新中国时期的工业布局信息,结合造成这一布局的原因进行说明即可。答案:示例一: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通商口岸地区为最;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最。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新中国统一全国,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安师)考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
- 阿拉山口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茂名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一例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查房课件
- 河北省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业主义务考试试题
- 山西省2025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绩效考核管理试题
- DB21-T 1638-2025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总体要求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教学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一章 总论
-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 标签印刷工艺流程
- JB T 6527-2006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
-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至九年级单词汇总表(七年级至九年级全5册)
- 沙漠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