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八下6.3.1黄土高原(第一课时随堂测验含解析)_第1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下6.3.1黄土高原(第一课时随堂测验含解析)_第2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下6.3.1黄土高原(第一课时随堂测验含解析)_第3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下6.3.1黄土高原(第一课时随堂测验含解析)_第4页
初中地理人教八下6.3.1黄土高原(第一课时随堂测验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南抵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西至乌鞘岭,东起(A.大兴安岭B.太行山脉C.贺兰山D.武夷山脉解析:黄土高原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西至乌鞘岭,东起太行山,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2.下列省区中,主要位于黄2.下列省区中,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的有(C)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解析:①为陕西省②为江西省③为宁夏回族自治区④为山西省⑤为辽宁省,黄土高原主要跨甘肃、宁夏、陕西、陕西等省区,因此选 Co3.读“聚落景观图该民居主要分布在3.读“聚落景观图该民居主要分布在A.青藏高原B.内蒙古图原

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解析: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4.读“聚落景观图”,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4.读“聚落景观图”,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候特点是(C)A.终年高温B.终年低温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D.终年温和解析: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而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冬暖夏凉。5.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C)A.信天游B.窑洞C.评弹D.白羊肚手巾解析: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6.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C)A.青藏高原

B.内蒙古图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解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目前,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可信的一种假说是(C)A.水成说.冰成说C.风成说D.火山说8.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这说明(A)A.黄土是从西北部的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黄土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的C.黄土不是吹来的,是原来就有的D.黄土土质疏松,不适合种树解析: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这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下列关于图中地形区(阴影区)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确的是(A)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解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其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该地区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B.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海拔在1500~2000米C.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D.该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传统民居是窑洞解析: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在 1000~2000米.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在如图中的(D)A.堀

A.堀解析: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A.①一一秦岭一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②一一太行山一一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③一一贺兰山一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D.④一一长城一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解析:①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②太行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③祁连山是黄土高原西部边界;④长城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1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A.独特的地形类型有堀、梁、加、川等

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C.小麦和水稻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解析: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是黄土堀、黄土梁、黄土嵬;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的侵蚀;谷子(小米)是黄土高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信天游是当地的传统文化,锅庄舞是藏族民间三大舞蹈之一,故本题选A。14.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14.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C)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解析:由图中的地貌景观可看出,该地形区的地形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因此该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故选Co15.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 -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有①土质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茂密④河道淤积(A)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遭到破坏,地表缺乏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就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故A符合题意。16.读“黄土高原局部简图”,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CA.草场退化黄土B.荒漠化黄土C.水土流失D.土地盐碱化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标裸露,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依据题意,应选Co9M9M17.读“黄土高原局部简图”, 枚匕..水*人州检 图中水库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河流源头附近,推断该地水库最突出的作用是(B)A.水产养殖B.拦蓄泥沙C.防洪减灾D.调节径流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读图可知,水库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河流源头附近,由此可推断该水库最突出的作用是拦蓄泥沙,故选Bo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皆河就就局部倒 关于黄河流18.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皆河就就局部倒 关于黄河流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局部图”,经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B)A.①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B.②省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C.③省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D.④省煤炭资源丰富解析:①是陕西省,行政中心是西安;②是河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③

是山东省,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④是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故选B。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坑院”所处地理环境的特征是(B。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坑院”所处地理环境的特征是(B)B.千沟万壑,土层深厚、直立性强C.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D.大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由图可知,“地坑院”是由于这里处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黄土高原,故选Bo20.“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窖”,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读图:“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其建筑特点是:①因地制宜,造价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