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A、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B、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C、时间限度: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讨论: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流动吗?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4、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5、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7、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城市→城市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二战以后19世纪以前原因迁入地区迁出地区特点时期意义(1)国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二战以后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19世纪以前原因迁入地区迁出地区特点时期意义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空间分布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二战以后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19世纪以前原因迁入地区迁出地区特点时期意义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空间分布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经济发展快;石油输出国招募大量外籍劳工调整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无论是19世纪以前,还是二战之后,始终都是人口迁出地的大洲:;始终都是人口迁入地的大洲是:;拉丁美洲由人口变为人口;欧洲则相反。亚洲、非洲北美洲迁入地迁出地2.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C.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D.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答案】
B【解析】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当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大批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地区,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从东部沿海省区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当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大批迁移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改革开放政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内地—沿海及工矿区农村——城市山区——平原贫困区——发达区国内人口迁移①气候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1.自然环境因素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
(一)环境1.自然环境因素②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荒漠化与移民
荒漠化和干旱迫使人们离开家园,以寻找更好的生存之地。据估计,全世界有1.35亿人(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人口总和)由于荒漠化而面临迁移的问题。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1.自然环境因素攀枝花1.自然环境因素⑤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迁移。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因旱涝、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移民现象。2.经济因素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3.政治因素①政策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如“三峡移民”“知青下乡”“民工潮”…..3.政治因素②战争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阿富汗难民流入巴基斯坦3.政治因素④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
以英格兰清教徒为例,因为清教徒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变革,导致国王对清教徒不满,因此下令将清教徒驱逐出境,否则逮捕清教徒,造成清教徒不得不离开英国,寻觅新天地,从而有了美国的建立。
4.社会文化因素①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社会文化因素②家庭和婚姻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1935—1939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6—1939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二)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2002年赴NBA打球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家庭婚姻文化教育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小结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及迁出地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迁出地:①缓解人口的压力;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迁入地: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②加速城市化进程;③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等问题。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
宗教;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较优越;人口数量较少,人口密度小;经济发达,个人需求等。迁移时间迁移原因迁移特点第一次19世纪中期第二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三次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第四次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北战争东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乡村城市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东北部老工业区西部和南部新工业区老工业区的重建和改善新工业区老工业区乡村城市“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
“二战”以后,美国人口主要是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因而与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无关;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二战”以前,与战后人口迁移无关。【答案】
B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①战争因素②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③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④经济格局的变化2、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原因有:3、美国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为有大量新兴工业和新资源而成为“阳光地带”,吸引大量移民。(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________”迁移。(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________工业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的影响。阳光地带东北部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国内气候因素和环境污染
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BA当堂训练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城镇某年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若四个城镇人口规模相当,则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排序为 ()A.乙丁甲丙B.乙甲丁丙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2.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AD
下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1.有关甲、乙、丙三个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2.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DB上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A.原始农业B.种植业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2.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BC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南京千星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卫生系统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6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实时语音合成系统的构建与性能提升-洞察及研究
- 2025北京市延庆区教育委员会第二批招聘教师8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贸易合同风险控制方案解析
- 业务流程再造及效率提升专项方案
- 医疗资源分配与经济发展-洞察及研究
- 七年级语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方案
- 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方案及教案
-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洞察及研究
-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崔一民-北京大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DL∕T 502.2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第26部分:亚铁的测定啉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 TD/T 1065-2021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正式版)
- 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课件
- CIM登峰系列方冰制冰机技术服务手册
-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可行性方案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质量控制计划QCP
- 七田真1000图记忆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