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的诊治和预防课件_第1页
腹泻病的诊治和预防课件_第2页
腹泻病的诊治和预防课件_第3页
腹泻病的诊治和预防课件_第4页
腹泻病的诊治和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泻病的诊治和预防一、腹泻病控制概况二、腹泻病分类三、腹泻病的病原四、腹泻病的诊断五、腹泻病的治疗六、腹泻病的预防七、附件:消毒、灭蝇方法腹泻病控制概况腹泻病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4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1978年制订了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执行。全世界曾有126个国家与地区参与了规划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把腹泻病控制规划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和我省,腹泻病是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各级政府重视腹泻病的管理、控制和预防。多年来,霍乱一直被卫生部门列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随着腹泻病控制工作的逐步深入,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主要腹泻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腹泻病的病死率处于低水平。但是,腹泻病的形势仍是严峻的,1988年卫生部在全国21个省市进行的腹泻病发病和医疗机构治疗情况的抽样调查及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山东、福建两省开展的腹泻病发病和家庭治疗情况入户调查结果均表明,我国腹泻病的平均发病率为0.7次/人年,而5岁下儿童发病率高达每人每年1.9次,我省1989年监测全人群发病率0.4次/人年,5岁以下1.1次/人年,1999年的监测结果:全人群发病率为0.2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率仍然为0.77次/人年,2001年5岁下儿童发病率0.73次/人年。目前在广大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腹泻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腹泻病病例的处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腹泻病的病原(一)细菌1.霍乱弧菌(1)O1群霍乱弧菌:分为古典、埃尔托两个生物型和小川、稻叶、彦岛三个血清型。埃尔托生物型又可分为若干个噬菌体一生物型(2)非01群霍乱弧菌:能引起肠炎、类似霍乱与痢疾样疾病,目前分为18群、86型。2.其他致病性弧菌:包括河弧菌、拟态弧菌、副溶血弧菌(称嗜盐菌)等。3.志贺氏菌属:分为志贺氏、福氏、鲍氏和宋内氏4个群和若干型。4.沙门氏菌属:常见致肠道病的有20多个型。5.病原性大肠杆菌:主要是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6.其他致腹泻的病原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金黄鱼葡萄球菌、霉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二)病毒包括轮状病毒、成人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和冠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小圆病毒等。(三)寄生虫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毛滴虫及隐孢子虫等。腹泻病的诊断腹泻病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一般称作急性肠炎)。腹泻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人或病人家属〈或儿童看护人〉提供的病史、体征,必要的化验、致腹泻病病原的分离或快速检验,参考当地和邻近地区既往及现在的疫情资料等。急性肠炎可根据大便性状、粪便镜检、发病季节及病人年龄等估计最可能的病原,以供选择用药时参考。众多人群发生的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如果发生在秋冬季节,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多发的,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较大,如果发生在5~6月份成人多发的,要考虑是成人轮状病毒肠炎。如病人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可考虑为细菌性痢疾。此外,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一)诊断依据(一)诊断依据有条件进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病原明确后应按病原学进行诊断。夏秋季节,病人出现水样便或米汤样便,剧烈腹泻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要考虑霍乱,粪便培养检出霍乱弧菌方可确诊。如病人持续性高热一周以上而不能排除其他原因,或伴有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出现玫瑰疹者,要考虑伤寒和副伤寒,应转送有条件的医院测定血清肥达氏反应或做血、骨髓、尿、粪便培养以分离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进行确诊。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不容易诊断,发现疑似病人应及时报告和采样检验。(三)、脱水的评估分类一二三1.望诊一般情况、眼窝、眼泪、口舌、口渴良好,正常有潮湿、饮水正常、无口渴*烦躁,易激惹、下陷少或无、干燥、*口渴想喝水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明显下陷、无非常干燥、*只能少量饮水或不能饮水2.触诊:皮肤弹性捏起后回缩快捏起后回缩慢(小于2秒)捏起后回缩(2秒以上)3.诊断无脱水轻至中度脱水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一个*所示的体征,丢失水份占体重的3~10%重度脱水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一个*所示的体征,失水份占体重的10%4.治疗采用方案一采用方案二采用方案三五、腹泻病的治疗(二)治疗方案二: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脱水患者,用口服补液盐液及时纠正脱水。

1.口服补液盐液:口服补液盐液是在1000毫升冷开水或饮用水中加入氯化钠3.5克、无水葡萄糖20克、柠檬酸钠2.9克、氯化钾1.5克。

2.鼓励母亲继续用母乳喂养患儿。对于4个月以下非母乳喂养的患儿,在这段时间内每天应额外给100~200毫升白开水。五、腹泻病的治疗(三)治疗方案三适用于重度脱水患者。1.静脉输液:重度脱水患者需要立即静脉输液。第一阶段用等张液,第二阶段用2/3张液或1/2张液,也可用541液。2.补钾补钙:低钾病人一般采用氯化钾每天每公斤体重100~300毫克,分3~4次口服,或配成0.15~0.3%浓度的液体在病人有尿后由静脉均匀输入,速度切忌过快。佝偻病患儿在输液同时即给口服钙片或钙粉,每次0.2克,每日3次。3.一旦患儿能饮水,应尽量改用口服补液盐液,6小时后重新评估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案(一、二或三)继续治疗。-4.鼻饲管补液:如无静脉输液条件可用此法。每小时鼻饲点滴口服补液盐液每公斤体重20毫升,连续6小时(总量每公斤体重120毫升)。(四)腹泻病的药物治疗腹泻病人的治疗要慎用各种抗菌药物,禁止使用各类止泻药物。水样便腹泻患者多为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补液治疗,患者可以自愈。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选用抗生素治疗。如为霍乱或疑似霍乱、伤寒和副伤寒或粘液、脓血便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应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能太长,霍乱病人一般连服3天,痢疾疗程1周,伤寒和副伤寒疗程2周。常用药物:复方新诺明、痢特灵,PPA、强力霉素、氟哌酸、鲁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腹泻病的预防降低腹泻病发病率的根本措施是改善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七项,即母乳喂养、断奶期的合理喂养、饮水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使用厕所、粪便处理和接种麻疹疫苗。落实这些预防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一)卫生健康教育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腹泻病的危害性、预防方法和发病后的处理办法,是控制腹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1、卫生健康教育的形式

2、卫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腹泻病的危害性〈2〉腹泻病的预防办法宣传防止病从口入预防腹泻病的卫生知识〈3〉患病时注意事项:腹泻病人继续进食和增加液体补充的意义与方法(二)、搞好饮水、饮食卫生和粪便处理1、搞好饮水卫生2、母乳喂养3、断奶期的合理喂养4、洗手5、搞好食品卫生6、加强城乡粪便管理按传染病防治法和山东省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规程要求进行疫情监测和报告。认真做好医疗单位的腹泻病门诊工作,对就诊的腹泻病均按有关规定内容逐人填写腹泻病门诊登记表,以便查找和统计。发现水样便的腹泻病人,或集体聚餐引起的腹泻病人,或来自霍乱疫区〈发现病人、带菌者的自然村、居委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腹泻病人,村卫生窒要及时报告并转诊,医疗单位要采集吐泻物或其污染的物品,作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或其他检验诊断。对发热三天以上原因不明的病人,村卫生窒要及时转诊,医疗单位要尽快明确诊断。医疗单位要按规定时间和内容统计上报就诊腹泻病人的有关情况。如出现就诊腹泻病人数量突然增多时应尽快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传染病疫情按有关要求时限报告。(四)、加强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五)、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