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斋●赏书画品黑茶活动_第1页
翰林斋●赏书画品黑茶活动_第2页
翰林斋●赏书画品黑茶活动_第3页
翰林斋●赏书画品黑茶活动_第4页
翰林斋●赏书画品黑茶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和谐·翰林斋2010翰林斋·墨韵茶香·赏书画品黑茶活动墨韵茶香写在前面的话――方案策划源起茶香墨韵还忆故里存古风“静挥彩笔写名滕,闲时香茗赏画图”,“且饮清茶阅青史,还忆故里存古风”。茶香墨韵是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精神的饮品,在品茗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从精神上为凡人解渴。茶品是国饮,书画是国粹。茶香墨韵交融在一起,所反映的内容以及艺术特征无不与茶文化密切相关,茶香墨韵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书画艺术丰富的内涵,增添了茶的魅力,提升了茶事的文化品位,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书画艺术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及文脉建构、现代茶文化的更新和重构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书画艺术从茶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茶延伸了书画艺术的价值,书画艺术因与茶的结合而更具有生活气息,茶文化是书画艺术茁长成长的沃土。历代文人墨客、社会名流、浪人才子,多在闲暇时饮茶、品茶,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荡洗人生诸多感慨,传承吟唱民风民俗之厚重故事,情寄浓浓人文情怀于纸墨。悠悠茶文化长河,在不同的历史段代、独特的茶乡生态、独特的茶人群体,沉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内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流派。书画成为茶香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禅意茶香道茶品心心自清手握一杯清清爽爽的道茶,聆听古筝缥缥缈缈在耳边弥漫,茶锋似道家宝剑直直坠落到杯底。从冲泡时的翻滚、冲泡后的坠落到在沸水中的一芽开在两茎上,那种过程,就像经过涅磐过后回归的崭新平静,足以让人把心中一切的愁绪和郁闷都统统抛开。此时,人茶合一,心神俱宁享受简单,其实宁静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的境界了。心就这样归宿在悠悠的淡泊致远的意境里去了。中国茶道的创立,始见于陆羽《茶经》“精行俭德”四字。除了佛家,道家和儒家对茶也是情有独钟。道家讲天地人三才,从茶叶之望闻尝沏中发挥修身养性的内涵,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着重礼法,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以饮茶为契机,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陆羽在《茶经》中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基础。五行相和就能达到阴阳协调,普利万物的作用。历史以来,在茶艺上讲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茶作为至善至雅之物,巧妙地将净化人体,陶冶情操、参禅悟道完美地容于一杯香茗之中。茶更可以助文思、生雅趣。唐代之后的文人墨客不嗜茶者几乎没有,如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孟浩然、陆游等,他们都留下了许多歌颂茶的美妙诗篇。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认为这是个神圣的字眼,是人生的法则,宇宙、自然的规律。在中国,饮食、玩乐等诸多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在日常人生活中践行茶道,不仅能修身养性,增加生活情趣,也能达到最终目的:圆满人生境界。所以茶道是一种至善之道。茶道对于整体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和情操,提高人民的素质有着无以替代的作用。茶香墨韵守候一份淡定与从容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的心态能够进入一种淡定和从容的境界。灵魂安静不下来,思想在心灵深处来回走动,如天马行空,或如野马奔腾。的确,要让一颗浮躁的心逐渐平静是不容易的,需要某种解脱或者大彻大悟,把你凹凸不平的心捋成平静的湖面。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茶道的深层涵义也就是“查道”。茶,神农最初称之为“查”,即查找并清除体内毒素之意。道,指道路。茶道也就是以饮茶为契机,不断实现身心境界的自我飞跃。藉着茶道精神,人们彼此检查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一种参禅悟道的形式,达到人格和精神上的升华。淡定从容是一种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得意时,不必彻夜狂欢;失落时,更无需寻死觅活的悲伤。面对别人的夸赞和外来的诱惑,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付诸一笑;希望的破灭也不会有过多的痛苦,淡淡的。其实,淡定从容是一种宽容的美德。理解别人的做法;原谅别人无心的过错;尊重他人的选择。不会为一点点的不快耿耿于怀。宽容一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用自己的达观豁达和宽容,取得别人认同的快乐。淡定从容更是一种理智。能在喧哗的人群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楚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他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睿智的人,才知道淡才是真的道理。国人讲究中庸,所谓的过犹不及是也。物极必反,只有放下浮燥,才能取得心的平和。年轻才气盛,只有时间和经验的累积,才能取代年经时的浮燥,求得一份安宁。所以,淡定从容是一种智慧的沉淀,是一种经历的累积,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淡定从容是一种群体意识。只有合群的人,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群居动物,都渴望同类的认同和理解。只有群体才能产生具大的能量。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不要让他们失去了集体的温暖。帮助了别人,就是快乐了自己。在历史和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洗去了身心的浮华;在日月的轮转中,剔除浮燥,慢慢沉积一份淡泊的宁静。古语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走过的风风雨雨人世沧桑中,学会与人为善的美德,寻求一份心的平和淡定。以德报怨,宽容他人,沉积一份睿智的从容和达观。

任光阴荏苒,任青丝染成白发,我们要努力去追寻生活的乐趣,你总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发现美丽的风景。但要如何学会从容淡定,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呢?佛说,放下。如果一个人总是被欲望牵着走,鬼迷心窍,那浮躁是不可能避免的。艺术·和谐·翰林斋2010翰林斋·墨韵茶香·赏书画品黑茶活动简案一、活动背景广州恩诚营销策划联合广东省翰林文化传播公司在于2010年____月_____日在广东省翰林斋美术馆(地址:广州十九路军淞泸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展览馆首层),共同举办主题为“2010翰林斋·墨韵茶香·赏书画品黑茶活动!2010翰林斋·墨韵茶香·赏书画品黑茶活动!汇聚文化艺术精品和具有千年历史的黑茶,通过书画艺术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大力发掘中华茶文化的盛世魅力,将是一次独具格调的文化盛会。活动将邀请相关领导和书画界的知名人士、以及茶艺界的专家学者出席活动。书画艺术,乃中华文化之精髓与核心,国家文化形象的表率与象征。和谐盛世,书画必兴。然而,书画艺术的传播,历来依靠着展览馆和纸媒体的平面效应,这与空前繁荣的艺术景象和日益增长的大众需求不尽相称。幸喜,2010年____月____日,首次“2010翰林斋·茶香墨韵·赏书画品黑茶活动”正式启动,一个国粹艺术与时尚生活元素相结合传播方式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一个全新现代化的书画艺术大平台和千年黑茶文化的完美结合。广东翰林斋名家书画众多,均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创新的艺术观念和鲜明的艺术个性,并在国内享有盛誉。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将可感悟到鲜明的艺术性、学术性与生活性。参加此次文化盛宴,可让到翰林斋的来宾饱尝书画的艺术大餐,品味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湖南黑茶!也让我们看到:作为具有健康生活新时尚的香炉山黑茶与广东翰林斋对广州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本着“弘扬书画艺术传统,推动书画艺术普及,打造书画艺术平台,挖掘书画艺术瑰宝”的宗旨,可想翰林斋事业发展,会更加蓬勃。也将越走越宽。我们满怀信心地期望着:“走进翰林斋,品尚人文精华,感受千年茶道,品味黑茶茶韵。”我们相信,“2010翰林斋·墨韵茶香·赏书画品黑茶活动”活动,将会永远融进人们的艺术生活,启迪人们的才智,润泽人们的心灵。二、目的和意义:1、通过活动将文化艺术和香炉山黑茶有机融合,开创新的营销推广方式;2、以赏书画品黑茶活动来展示企业的专业与实力,提升翰林斋和香炉山黑茶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利用“赏书画品黑茶活动”扩大“翰林斋美术馆”和“香炉山黑茶“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4、通过活动,制造宣传话题,提升品牌的地位,实现高定位、高营销;5、提升香炉山品牌的知名度,促进招商和团购;6、通过活动,开拓招商渠道,促进招商工作完成;三、组织机构主办:广东翰林斋美术馆协办:香炉山茶业承办:广东翰林斋文化传播四、活动时间2010年____月____日五、活动地点

广东省翰林斋美术馆六、活动内容1、赏名家书画,感受书画艺术之美;2、书画艺术讲座,并进行艺术文化交流;(建议,视具体情况而定。);3、品香炉山黑茶,感受黑茶之醇厚;4、观茶艺表演,感受千年茶道文化;5、聆听专家讲茶,了解黑茶知识;6、“名家献爱心”书画、“香炉山黑茶”义卖(建议,视具体情况而定。);7、建议名家现场泼墨书画(建议,视具体情况而定。);七、活动流程(简)编号时间项目内容负责人1再次检查会场布置以及展示品布置2工作人员全部到位3请先到来欣赏名家书画观或香炉山展示产品4来宾入座5主持人介绍来宾6介绍此次赏书画品黑茶活动7相关嘉宾致辞8翰林斋领导致辞9对展示的书画进行介绍10香炉山黑茶概述11茶艺表演+品茶12讲茶+品茶13香炉山黑茶推介14…………15活动结束八、活动现场布置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布置、要求如下:1、要注意要符合活动主旨;2、突出“茶香墨韵”的氛围;3、注意书画文化和茶道文化的融合;4、要符合被邀请嘉宾的品味。……九、活动准备编号项目数量负责人备注1方案确定2制定宣传计划3邀请函设计制作4书画名家、嘉宾5媒体记者邀请6与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