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习题(M)_第1页
化工基础习题(M)_第2页
化工基础习题(M)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第一章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热量衡算的理论根底是。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概括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根据所遵循的根本原理的不同,可将单元操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在国际单位制中的是__________,而用SI制用本单位表示时,那么为______________。生产过程中,设备内无任何物料累积的过程称为。计算:丙烷充分燃烧时要使空气过量25%,燃烧反响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试计算得到100mol燃烧产物〔又称烟道气〕需要参加空气的物质的量。2的太阳能取暖器,太阳光的强度为3000kJ/(m27.有一个4×3m"h),有50%的太阳能被吸收用来加热流过取暖器的水流。水的流量为0.8L/min,求流过取暖器的水升高的温度。第二章流体静力学1. 理想流体是指_______________;而实际流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表上的读数为0.25MPa=_________kgf"cm-2,真空表上的读数为0.05MPa=________mmHg(真空度)。液柱压力计量是基于______________原理的测压装置,用U形管压差计测压时,当一端与大气相通时,读数R表示的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_。**和**的大气压强分别为101.33kPa和85.3kPa,苯乙烯真空精馏塔的塔顶要求维持5.3kPa的绝对压强,试计算两地真空表的读数〔即真空度〕。有一密闭反响器,在反响前,旧式压力表上显示压强为0.40kgf·cm-2,反响终了并经冷却后,U形水银压强计示数为250mm〔真空度〕,问该反响器内,反响前后的绝对压强各为多大?求空气在真空度为400mmHg、温度为-40℃时的密度。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如下列图,水在管道中流动。为测得A-A′、B-B′截面的压力差,在管路上方安装一U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压差计的读数R=150mm,试计算A-A′、B-B′截面的压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力差。水与水银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和13600kg/m3。用U形压差计测量某气体流经水平管道两截面的压力差,指示液为水,密度为1000kg/m3,读数R为12mm。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改为微差压力计,指示液A为含40%乙醇的水溶液,密度为920kg/m3,指示液C为煤油,密度为850kg/m3。问读数可以放大多少倍?此时读数为多少?思考:如何证明玻璃管内的液位与容器内液位等高?流动根本概念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密度ρ=820kg.m-3,粘度μ=3厘泊的某液体,在内径d=10mm,以流速0.5m.s-1在管中流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__________,其流动类型为______.某长方形截面的通风管道,其截面尺寸为40×30mm,其当量直径de为______.流体体积流量用_____来计算;质量流量用_____来计算;而流体流速用_____来计算。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其粘性系数(粘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流体在园直管内流动,当Re≥4000时的流型称为___,其平均速度与最大流速的关系为______,而Re≤2000的流型称为___,其平均速度为______。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6.流体的粘度指。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对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于液体,温度升高,粘度________;对于气体,温度升高,粘度________。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稳定流动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某液体在套管环隙内流动,大管规格为φ56×3mm,小管规格为φ30×2.5mm,液体粘度为-2-3-1那么该液体在套管环隙内流动的Re=_________。1mN"s"m,密度为1000kg"m,流速为1m"s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由于流体具有粘性,使得___________处速度为零,管的________处速度最大。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1.8kg"s-1,其体积流量为___________.平均流速为__________.流体沿壁面流动时,我们把速度梯度显著存在的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衡算采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响釜中加料。高位槽和反响釜均与-1大气相通。要求物料在管内以1.05m·s的速度流动。假设料液在-1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25J·N,试求高位槽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多少米才能满足加料要求?如附图所示,从高位槽向塔内进料,高位槽中液位恒定,高位槽和塔内的压力均为大气压。送液管为φ45×2.5mm的钢管,要求送液量为3.6m3/h。设料液在管内的压头损失为1.2m,〔不包括出口能量损失〕,试问高位槽的液位要高出进料口多少米?如附图所示,某厂利用喷射泵输送氨。管中稀氨水的质量流量为1×104kg/h,密度为31000kg/m,入口处的表压为147kPa。管道的内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喷嘴出口处的压力。阻力要求向精馏塔中以均匀的流速进料,现装设一高位糟,使得料液自动流入精馏塔中,如附图所示。假设高位槽的液面保持1.5m的高度不变,塔内操作压力为0.4kgf·cm-2(表压),塔的3-1进料量需维持在50m·h,那么高位槽的液面应该高出塔的进-料口多少米才能到达要求?假设料液的粘度为-3Pa·s,密度为-31.5×10900kg·m,连接管的尺寸为φ108mm×4mm的钢管,其长度为h+1.5m,管道上的管件有180°的回弯头、截止阀及90°的弯头各一个。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pf=10kPa。求:用离心泵把水从贮槽送至附图所示表压强为9.807×104Pa的水洗塔中,贮槽液面恒定,其上方为常压。泵入口比贮槽液面高2m,贮槽液面与输送管出口端垂直距离为20m。在某输送量下,泵对每kg水作的功为317.7J/kg,管内的摩擦系数为0.018。泵的吸入和压出管路总长分别为10m及100m〔包括管件及入口的当量长度,但不包括出口的当量长度〕 ,管子直径为φ108×4mm。假设在泵出口处装一压强表,测压处与泵入口间的位差和摩擦阻力均可略去不计,试求压强表读数。-3某工厂将密度为1.1×10kg·m的稀盐酸用真空抽吸装置输送到上一层楼,提升高度h=3m,3当地大气压98.6kPa,储槽有效容积1m,要求2min把它装满。输送管用57mm×3.5mm耐酸钢管,由低位槽到高位槽的阻力损失∑Hf=1m液柱,高位槽到真空泵的压强降高位槽所需的真空度p2(真空度);真空泵的实际真空度;假设该真空泵最大真空度为8.8×104Pa,求最大提升高度z2〔∑Hf变化不计〕。输送设备用离心泵将贮槽中的料液输送到蒸发器内,敞口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料液的密度为1200kg·m-3,蒸发器上部的蒸发室内操作压力为200mmHg(真空度),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内的液面15m,输送管道的直径为ф68mm×4mm,送液量为20m3·h-1。设溶液流经全部管路的能量损失为12.23J·N-1(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假设泵的效率为60%,试求泵的功率。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某化工厂用泵将敞口碱液池中的碱液〔密度为1100kg/m3〕输送至吸收塔顶,经喷嘴喷出,如附图所示。泵的入口管为φ108×4mm的钢管,管中的流速为1.2m/s,出口管为φ76×3mm的钢管。贮液池中碱液的深度为1.5m,池底至塔顶喷嘴入口处的垂直距离为20m。碱液流经所有管路的能量损失为30.8J/kg〔不包括喷嘴〕,在喷嘴入口处的压力为29.4kPa〔表压〕。设泵的效率为60%,试求泵所需的功率。某工段领到一台离心泵,泵的铭牌上标着:流量qv=20m3·h-1,扬程H’e=30.8米水柱,转速n=2900转/分,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7.2m,泵的流量和扬程均符合要求,假设管路的全部阻力为1.8米水柱,当时当地大气压为736毫米汞柱,试计算:(1)输送20℃水时泵的安装高度为多少?(2)输送90℃水时泵的安装高度为多少?选用某台离心泵,从样本上查得其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7.5m,现将该泵安装在海拔高度为500m处(在海拔500m处大气压强Ha2,吸入管的压头损失为2,=9.74mHO)1mHO泵入口处动压头为0.2mH2O,夏季平均水温为40℃,问该泵安装在离水面5m高处是否合适?第三章一、填空题1. 传导传热的傅立叶定律为_____________其各项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热量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热传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随时间而改变。导热是________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对流传热是指________的传热过程。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那么该壁面的热阻就愈________,其两侧的温度差愈______。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假设容器外表温度为500℃,而环境温度为20℃,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1·K-1,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7. 在包有二层一样厚度保温材料的圆形管道上,应该将______________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δ1>δ2>δ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1____R2____R3;各层导热速率Φ1___Φ2___Φ3。〔填>,<或=〕一包有石棉泥保温层的蒸汽管道,当石棉泥受潮后,其保温效果应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中,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__。有两种不同的固体材料,它们的导热系数第一种λ1>>第二种λ2,假设作为换热器材料,应选用____种;当作为保温材料时,应选用____种。多层平壁导热的总热阻等于___________。水垢的热阻较大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2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_________.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______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接近______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提高K值.而要提高K值,那么应提高对流传热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平壁总传热系数K与间壁两侧对流传热系数α1、α2以及间壁导热系数λ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当平壁厚4mm,导热系数为45(w.m-2.K-1)时,两侧给热系数分别为8000(w.m-2.K-1)和600(w.m-2.K-1)时,总传热系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某逆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8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2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m=_______.对流传热牛顿冷却定律为____,其各项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对流传热中的努塞特准数式是____,它反映了____________。对流体传热中普兰德准数式为_______,它反映了___________。间壁式换热器:m1Cp1(T1-T2)=m2Cp2(t2-t1)=K.A.△tm等式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热交换过程中,当间壁两侧流体稳定变温传热时,两流体间的相互流向有:___________。沸腾传热中,保持________沸腾是比较理想的。间壁传热的总传热速率方程为_______.某换热过程中,要求Φ=30kw,K=555(w.m-2.K-1),△tm=25K,那么传热面积为______.二、选择题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热量计算单位的是〔〕。A.kw;B.kcal;C.J对流传热是由〔〕因素产生的。流体分子的热振动;B.流体体内电子的移动;C.流体质点的位移、扰动。对流传热仅发生在〔〕中。固体B.静止的流体C.流动的流体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方式进展的。热传导B.对流传热C.热辐射5.物质的导热系数,一般来说:金属的λ〔〕,非金的λ〔〕,液体的λ〔〕,气体的λ〔〕。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最小B.最大C.较小D.较大列管式换热器内,装设了两块横向折流挡板,那么该换热器为〔〕单程B.双程C.三程D.不确定〔〕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方式。传导B.对流C.辐射间壁传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成正比B.成反比C.没关系在平壁导热中q=λA(t1-t2)/δ,传热推动力是〔〕。A.λ;B.t1-t2;C.δ将1500kg.h-1,80℃的硝基苯通过换热器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30℃,出口温度不超过35℃,硝基苯比热为1.38kJ.kg-1.K-1,那么换热器的热负荷为().A.19800kJ.h-1;B.82800kJ.h-1;C.82800kw;传热速率公式Φ=KAtm中,tm的物理意义是().器壁内外壁面的温度差;B.器壁两侧流体对数平均温度差;流体进出口的温度差;D.器壁与流体的温度差。()是指当间壁两侧冷、热流体之间的温度为1K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由热流体传给冷流体的热能。导热系数;B.对流传热系数;C.总传热系数当冷热两流体无相变且进、出口温度分别一样时的折、错流换热器,其平均温度差△t’都比纯逆流时的△t〔〕。大B.小C.一样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降低B.升高C.不变两流体进展换热时,每一流体在换热器内的任一位置,任一时间的温度皆相等,这种传热称为〔〕。稳定变温传热B.恒温传热C.变温传热16.蒸汽冷凝时,膜状冷凝的α()滴状冷凝的α。等于B.大于C.小于17.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应安装在()。A.α小的一侧B.α大的一侧C.管内D.管外三、判断题1、付立叶定律适用于流体与壁面间的传热计算。〔〕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2、凡稳定的圆筒壁传热,热通量为常数。〔〕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3、换热器的导热管,应选用导热系数值大的材料。〔〕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4、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是指热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与冷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的差值。〔〕5、多层平面壁稳态热传导时,推动力是内壁面与外壁面间总的温度差;总热阻是各层热阻的倒数之和。〔〕6、在一样条件下,采用逆流操作比采用并流操作,所需传热面积要小。〔〕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7、间壁一边流体稳定变温,而另边流体恒温时,其传热平均温度差的大小与流体的流向有关。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8、间壁式换热器内冷,热两流体的传热总热阻必定大于每一个分热阻,因此,总传热系数的数值必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对流体传热系数的值。〔〕9、在稳定多层园简壁导热中,通过多层圆筒壁的传热速率Φ相等〔〕,而且通过单位传热面积的传热速率Φ/A也一样〔〕四、简答题1、在化工生产中,传热有哪些要求"2、传导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者之间有何不同"3、传热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试就锅炉墙的传热分析其属哪些传热方式"五、计算题炉子平壁构造如下:内层为厚120mm的耐火砖,外层为厚250mm的红砖,中间填以厚为1=0.93w·m-1·-1,λ2=0.14w·m-1·-1,λ3=0.7050mm的硅藻土,各层的导热系数为λKKw·m-1·K-1,如果不用硅藻土,而又要不增大热损失,问红砖的厚度必须增加多少"2. 某平壁燃烧炉是由一层耐火砖与一层普通砖砌成,两层的厚度均为100mm,其导热系数分别为0.9W/〔m·℃〕及0.7W/〔m·℃〕。待操作稳定后,测得炉膛的内外表温度为700℃,外外表温度为130℃。为了减少燃烧炉的热损失,在普通砖外外表增加一层厚度为40mm、导热系数为0.06W/〔m·℃〕的保温材料。操作稳定后,又测得炉内外表温度为740℃,外外表温度为90℃。设两层砖的导热系数不变,试计算加保温层后炉壁的热损失比原来的减少百分之几?外径为50mm的不锈钢管,外包6mm厚的玻璃纤维保温层,其外再包20mm厚的石棉保温层,管外壁温为300C,保温层外壁温为35C,玻璃纤维和石棉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07W/(mK)和0.3W/(mK),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玻璃纤维层和石棉层之间的界面温度。4.某平面炉壁,由绝热砖Ⅰ和普通砖Ⅱ组成,绝热砖厚度1=200mm,导热系数λ1=b·-1·-1普通砖外侧温度t3=50℃,普通砖导热系数λ2·-1·-1。周围大气温度0.2wmK,=0.7wmK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t=20℃。炉壁外侧对大气的综合对流传热系数为20w·m-2·K-1,试问:(1)单位面积炉外壁的热损失是多少"(2)如果t1=800℃,求t2及b2;在一内钢管为18010mm的套管换热器中,将流量为3500kg/h的某液态烃从100C冷却到60C,其平均比热为2380J/(kgK)。环隙逆流走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C和50C,平均比热为4174J/(kgK)。内管内外侧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2000W/(m2K)和3000W/(m2K),钢的导热系数可取为45W/(mK)。假定热损失和污垢热阻可以忽略。试求:1)冷却水用量;2)基于内管外侧面积的总传热系数;3)对数平均温差;4)内管外侧传热面积。现某厂准备选一台单壳程双管程的列管式换热器,用绝对压为200kN·m-2的饱和水蒸汽〔汽-1〕来加热某液体。液体走管内,流量为-1,由20℃加热到60℃,化热L=2204.6kJ·kg80t·h液体的平均比热为4kJ·kg-1·K-1。假设换热器的K0=4500w·m-2·K-1,设备的热损失可忽略不计,饱和水蒸汽在饱和温度排出。试求:〔1〕水蒸汽的消耗量kg·h-1?〔2〕要选用多大的传热面积?200kN·m-2的饱和蒸汽温度120.2℃。-17. 流量为2000kg·h的某气体在列管式换热器的管程通过,温度由150℃降至80℃;壳程冷却用软水,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65℃,与气体作逆流流动。两者均处于湍流。气体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远小于冷却水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试求:(1)冷却水用量;(2)如进口水温上升为20℃,仍用原设备要到达一样的气体冷却程度,此时出口水温将为多少度"冷却水用量为多少"管壁热阻、污垢热阻和热损失均可忽略不计。气体的平均比热1.02kJ·kg-1·K-1,水的比热为4.17kJ·kg-1·K-1,不计温度变化比照热的影响。有一壁厚为10mm的钢制平壁容器,内盛80℃的恒温热水。水对内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为-2-1。现在容器外外表复盖一层导热系数为-1-1厚度为的保温材240w"m"K0.16w"m"K50mm,料。保温层为℃的空气所包围,外壁对空气的联合传热系数为-1"K-1。试求:1010w"m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2-1-2;(1)每小时从每m面积所损失的热量kJ"h"m(2)容器内外表的温度T(钢材的导热系数为45w"m-1"K-1)9. 在管长为1m的冷却器中,用水冷却油。两流体作并流流动,油由420K冷却到370K,冷却水由285K加热到310K。欲用加长冷却管的方法,使油出口温度降至350K。假设在两种情况下油、水的流量、物性、进口温度均不变,冷却器除管长外,其他尺寸也不变。试求加长后的管长。-1的甲苯(Cp·-1·-1)由℃10.在一套管换热器中,用110℃的饱和水蒸汽将0.2kg·s=1.84KJkgK30加热到70℃。甲苯在φ25×2.5mm的内管中流动〔钢管的导热系数为45w"m-1"K-1〕。水蒸汽的冷凝对流给热系数为14000w·m-2·-1,甲苯的对流给热系数为1100w·m-2·-1,甲苯KK侧的污垢热阻为0.15×10-22··-1试求所需要的管长。mKw,第六章液体的精馏一、填空题在1个大气压.84℃时,苯的饱和蒸气压PA*=113.6(kpa),甲苯的饱和蒸气压PB*=44.38(kpa),苯--甲苯混合溶液达于平衡时,液相组成xA=_____.气相组成yA=______.相对挥发α=____.某理想混合液,其中一组平衡数据为xA=0.823,yA=0.923,此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α=___________.在汽-液相平衡的t-x-y图中,液相线与汽相线将图平面平分为三个区:汽相线以上的区域称为________,液相线以下的区域称为_________,汽.液相线之间的区域为___________.4. 在y-x图中,以A组份标绘的平衡曲线在对角线的左上方 ,那么表示A组分比B组分的挥发度______.平衡曲线假设在对角线的右下方 ,那么表示A组分比B组分挥发度_____.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别离的过程.是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本质区别。-16. 某连续精馏塔,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0.80x+0.172,且塔顶产品量为100kmol·h,那么馏出液组成xD=_________,塔顶上升蒸气量 V=_______.7. 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3x-0.018,那么回流比R=_______馏,出液组成xD_______,原料组成xf=________.釜液组成xw=_________.8. 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馏出液组成为xA=0.96(摩尔分率).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α=2.5,此时从塔顶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蒸气组成为y2=________.9. 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1.3x-0.018,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α=2.5,当xW=0.06时(摩尔分率),此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精馏塔的作用是。当塔板中___________________时,该塔板称理论塔板。1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汽相露点温度为t1,液相泡点温度为t2。塔底某理论板上汽相露点温度为t3,液相泡点温度为t4。试按温度大小顺序用>、=、<符号排列如下:_______。试比较某精馏塔中第n-1,n,n+1层理论板上参数的大小〔理论板的序数由塔顶向下数起〕,即:yn+1__yn,tn-1__Tn,yn__xn-1,Tn__tn,Tn+1__Tn。〔>,=,<,T为气相温度;t为液相温度〕精馏塔中第n-1,n,n+1块实际板板效率小于1。与xn-1相平衡的汽相浓度y*n-1,那么y*n-1___yn-1,yn___xn-1.〔>,=,<〕某连续精馏塔中,假设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那么:1〕回流比等于___;2〕馏出液量等于___;3〕操作线斜率等于___。〔以上均用数字表示〕已分析测得这四股物料的组成为0.62,0.70,0.75,0.82,试找出Y6,X6,Y7,X7的对应值,Y6=____,X6=____,Y7=____,X7=_____,工业生产中的操作回流比一般是最小回流比的________倍。全回流时,到达一定的别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________;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的理论板数_________。回流是保证精馏过程能_____________必要条件之一。在连续精馏操作中,一般将精馏塔中以加料板以上的局部称为________,加料板以下局部〔包加料板〕称为__________。二、选择题1、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2、蒸馏的传质过程是〔〕A.气相到液相传质;B.液相到汽相传质;C.汽-液和液-汽同时存在3、某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为 0.35,要求馏出液组成到达0.93〔以上为摩尔分率〕,泡点进料,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44,此时的最小回流比为〔〕。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A.1.75;B.1.66;C.1.52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4、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A. 0;B.1;R/〔R+1〕,全回流时其斜率等于〔C.∝;〕。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5、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到达给定的别离要求,所需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的理论板数〔A.逐渐增多;〕。B.逐渐减少;C.不变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6、精馏塔的进料状况为冷液进料时,那么提馏段的液体下降量L'〔〕A.>L+F;B.<L+FC.=L+F7、酒精精馏塔顶产生的蒸汽浓度为89%〔摩尔%〕,在冷凝器内全部冷凝为液体时,那么馏出液的浓度xD为〔〕A.89%;B.<89%;C.>89%8、用y一x图表示精馏塔在某一回流比操作时,其操作线的位置〔〕。A.在对角线之下;B.与对角线重合;C.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9、所谓理想溶液,是指溶液中不同组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一样组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的溶液。A.>;B.=;C.<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那么精馏段液气比L/V〔〕,馏出液组成xD(),釜残液组成xw().A增加B不变C不确定D减小11.假设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要提高xD,可采用〔〕A、减小回流比B、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C、增加精馏段理论板数D、塔釜保温良好12.精馏的两操作线都是直线,主要是基于〔〕A、理论板的概念B、理想溶液C、服从拉乌尔定律D、恒摩尔流假设三、判断题1.用于精馏计算的恒摩尔液流假定,就是指从塔内两段每一层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都相等〔〕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随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全回流时精馏段操作线斜率为无穷大〔〕3.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时,适宜的进料位置应该在跨过两操作线交点的梯级上〔〕4.对于精馏塔的任何一层理论板来说,其上升蒸汽的温度必然等于其下降液体的温度〔〕5.当F、xF一定时,只要规定了别离程度xD和xW,那么D和W也就被确定了〔〕6.在精馏操作中,假设进料的热状况不同,那么提馏段操作线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四、计算题1、某双组分理想物系当温度t=80℃时,PA*=106.7kPa,PB*=40kPa,液相摩尔组成xA=0.4,试求:(1)与此液相组成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A;(2)相对挥发度α。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2、甲醇(A)—水(B)混合液在75.0℃时的纯分蒸汽压数据和y-x数据为:pA*=149.6kpa,pB*=38.5kpa,x=0.4,y=0.729,那么相对挥发度α=〔〕。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3、在连续精馏塔中,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0.75x+0.2075,δ线方程式为y=-0.5x+1.5xF,试求:(1)回流比R;(2)馏出液组成xD;(3)进料液的δ值;(4)当进料组成xF时,精馏段操作线=0.5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处x值为多少"(5)要求判断进料状态。δ4、某精馏塔用于别离苯-甲苯混合液,泡点进料,进料量30kmol·h-1,进料中苯的摩尔分率为0.5,塔顶、底产品中苯的摩尔分率分别为 0.95和0.10,采用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操作条件下可取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40。(1)求塔顶、底的产品量;(2)假设塔顶设全凝器,各塔板可视为理论板,求离开第二块板的蒸汽和液体组成。5、用常压连续精馏塔别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相对挥发度α=3,加料量F=10kmol·h-1,饱和蒸汽进料,进料中易挥发组分浓度为0.5(摩尔分率,下同),塔顶产品浓度为0.9,塔顶蒸汽全凝液于泡点下回流,回流比R=2Rmin,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90%,塔釜为间接蒸汽加热,试计算提馏段上升蒸汽量。6、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别离理想二元混合物,进料为饱和蒸汽,其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为0.54〔摩尔分率〕,回流比R=3.6,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1.25,截距为-0.0187,求馏出液组成xD7、某二元系统精馏塔在泡点下进料,全塔共有三块理论板及一个再沸器,塔顶采用全凝器,进料位置在第二块理论板上,塔顶产品组成xD=0.9〔摩尔分率〕,二元系统相对挥发度α=4,进料组成为xF=0.5〔摩尔分率〕,回流比R=1时,求:(1)离开第一块板的液相组成X1为多少?(2)进入第一块板的气相组成y2为多少?(3)两操作线交点d的气液组成?8、由一层理论板与塔釜组成的连续精馏塔,每小时向塔釜参加含甲醇40%(摩尔分率)的甲醇水溶液100kmol,要求塔顶馏出液组成xD=0.84,塔顶采用全凝器,回流比R=3,在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0.45x+0.55,求:(1)塔釜组成xW;(2)每小时能获得的馏出液量D和塔釜液W。9、某精馏塔在常压下别离苯-甲苯混合液,此时该塔的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分别为y=0.723x+0.263和y’=1.25x-0’.0188,每小时送入塔内75kmol的混合液,进料为泡点下的饱和液体,试求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kmol·h-1〕。10、有一二元理想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精馏。原料液组成50%〔摩尔%〕,饱和蒸汽进料。原料处理量为每小时100kmol,塔顶、塔底产品量各为50kmol·h-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33x+0.15,塔釜用间接蒸汽加热,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试求:(1)塔顶、塔底产品组成〔用摩尔分率表示〕(2)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汽量;(3)塔釜中每小时产生的蒸汽量.11、在连续精馏塔中别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组成为0.6〔摩尔分数,下同〕,馏出液组成为0.9,釜残液组成为0.02。泡点进料。〔1〕求每获得1kmol/h馏出液时的原料液用量F;〔2〕假设回流比为1.5,它相当于最小回流比的多少倍?〔3〕假设原料液加到加料板上后,该板的液相组成仍为0.6,求上升到加料板上的气相组成。〔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3〕12、用一连续精馏塔别离由组分A、B所组成的理想混和液。原料中含易挥发组分A为0.45〔摩尔分数,下同〕,馏出液中含组分A为0.96。在操作条件下,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3,最小回流比为1.65。求:〔1〕q值;〔2〕说明原料液的进料热状况。13、用常压精馏塔别离某二元混合物,其平均相对挥发度α=2,原料液量F=10kmol·h-1,饱和蒸汽进料,进料浓度xF=0.5〔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浓度xD=0.9,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90%,回流比R=2Rmin,塔顶设全凝器,塔底为间接蒸汽加热,求:(1)馏出液及残液量;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2)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3)最小回流比;(4)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kmol·h-1?提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kmol·h-1"14、某连续操作精馏塔如下列图,料液摩尔组成xf=0.2,料液以饱和液体状态直接参加塔釜,塔顶设全凝器,全塔共两块理论板(包括塔釜),塔顶摩尔采出率D/F=1/3,回流比R=1,泡点回流,此条件下物系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4x,试计算xW=?15、在连续精馏塔中别离苯-甲苯溶液,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进料中含苯35%〔摩尔分率,下同〕,进料量为100kmol·h-1,以饱和蒸汽状态进入第三块板。-1塔顶馏出液量为40kmol·h,系统的相对挥发度为2.5,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x+0.16,各板可视为理论塔板。试求:1〕塔顶,塔底的出料组成2〕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3〕离开第四块板的液相组成16、某厂用一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连续精馏浓度为50%〔质量%〕的稀酒液。要求获得浓度为0.82摩尔分率的酒精700kg·h-1,残液中含酒精不超过0.1%〔质量%〕。采用间接蒸汽加热,操作回流比为3.5。试求:(1)进料和残液各为多少kg·h-1?(2)塔顶进入冷凝器的酒精蒸汽量为多少kg·h-1?回流液量又为多少kg·h-1?(3)泡点进料时提馏段操作线方程。附:乙醇分子量46-117、如下列图的回收塔。F=100kmol·h,xf=0.4〔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要求塔顶回收率为0.955,xW=0.05,系统的α=3。试求:〔1〕馏出液组成xD,塔顶、塔底产物流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