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练_第1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练_第2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练_第3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练_第4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回忆录的特点。能力目标;理解传主的精神品格及形象,品味文章中个性化细节描述塑造传主的作用。情感目标:感受一个不一样的鲁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回忆录体裁的特点。2、感悟萧红笔下鲁迅的品格,实现"读人"到"做人"的思想飞跃。3、品味萧红涌动在文字下对鲁迅的爱戴、敬仰、怀念之情。教学难点:鉴赏高度个性化的细节描述以及全文蒙太奇式的片段拼接结构手法。【教学方法】自主搜集资料,对比阅读,对文本深入阅读,对文本质疑的地方,大胆交流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研读、探究。一、课前预习:⑴鲁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中国家、家、家。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小说集:散文诗及散文集:杂文集:⑵萧红,中国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笔名、、。被誉为。1933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1935年发表成名作(开始用笔名萧红)。在东京写下散文,长篇组诗。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二、文本熟悉1、本文写得比较琐碎,请概括一下文章写了鲁迅先生那些事情?这些材料组合有什么特点?2、总结萧红笔下展现的萧红的形象?3、作为一篇回忆录,这篇课文在语言和结构等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三、导读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隔膜(mó)捕捉(bǔ)细腻(nì)咳嗽(ké)B.竭力(jié)抹煞(shā)疙瘩(gē)解剖(pōu)C.荸荠(bí)虔诚(qián)气喘(chuǎn)闷热(mèn)D.颤抖(chàn)耽搁(dān)稀疏(shū)遮盖(zhē)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病愈纽扣淅沥油漆B.疲倦嘈杂卧倒祈祷C.混浊剪裁坦荡夸耀D.大慨门闩唠叨训斥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许先生从鲁迅先生病起,更______地忙了。(2)这种事情许先生是偷______就做的,夏天就开始预备着冬天的,冬天就做夏天的。(3)一位的士司机遭到了3名自称是“城管”的男子的殴打。事后,虽有警方到场______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此事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A.过度功夫处治B.过渡功夫处置C.过度工夫处置D.过渡工夫处治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对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5.(2009北京高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凿、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7.把下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儿或扁一点儿②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得方便③就是这包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④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卷了一个圈⑤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A.①⑤③④②B.④②①⑤③C.①②⑤③④D.④⑤①②③8.填空。(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3)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鲁迅先生在4月里,曾经好了一点儿,有一天下楼去赴一个约会,把衣裳穿得整整齐齐,手下夹着黑花包袱,戴起帽子来,出门就走。许先生在楼下正陪客人,看鲁迅先生下来了,赶快说:“走不得吧,还是坐车子去吧。”鲁迅先生说:“不要紧,走得动的。”许先生再加以劝说,又去拿零钱给鲁迅先生带着。鲁迅先生说不要不要,坚决地就走了。“鲁迅先生的脾气很刚强。”许先生无可奈何的,只说了这一句。鲁迅先生晚上回来,热度增高了。鲁迅先生说:“坐车子实在麻烦,没有几步路,一走就到。还有,好久不出去,愿意走走……动一动就出毛病……还是动不得……”病压服着鲁迅先生又躺下了。7月里,鲁迅先生又好些。药每天吃,记温度的表格照例每天好几次在那里画,老医生还是照常地来,说鲁迅先生就要好起来了,说肺部的菌已停止了一大半,肋膜也好了。客人来差不多都要到楼上来拜望拜望,鲁迅先生带着久病初愈的心情,又谈起话来,披了一张毛巾坐在躺椅上,纸烟又拿在手里了,又谈翻译,又谈某刊物。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鲁迅先生大概看出我的不安来了,便说:“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儿。”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儿?”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明朗的。从七月以后鲁迅先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人虽是瘦了,但精神是好的。鲁迅先生说自己的体质是好的,若差一点儿的,就让病打倒了。这一次鲁迅先生保持了很长的时间,没有下楼更没有到外边去过。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那张画,鲁迅先生未生病时,和许多画一道拿给大家看过的,小得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那画片差不多。那上边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记得是一张苏联某画家着色的木刻。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有人来问他这样那样的,他说:“你们自己学着做,若没有我呢!”这一次鲁迅先生好了。还有一样不同的,觉得做事要多做……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30年。又过了三个月。1936年10月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17日,一夜未眠。18日,终日喘着。19日,夜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9.为什么作者说“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且表现在什么方面?10.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不断看着的。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11.在这一部分中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和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回答。12.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13.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这么可怕?你是如何认识鲁迅的作品及其为人的?结合选文来谈一下。24.(2009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18)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________________,懂得进退攻守,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不愧思想权威②一生最恨帮闲③临死也不宽恕④莫做空头文学家⑤岂仅文坛闯将⑥敢于嬉笑怒骂25.我们在《鲁迅书信》中看到,鲁迅先生给不同的人写信,落款是不一样的。请你选用供选落款,填入下面不同的通信情况中。(只填序号)供选落款:A.迅上B.师鲁迅谨订C.鲁迅(即周树人),并且加上“鲁迅”印鉴D.后学周树人启上,并且加上“周树人”印鉴不同的对象:(1)给自己的学生发出邀请,请其赴宴,落款使用__________(2)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__(3)给自己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__(4)给自己在报刊上的论敌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__《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答案二、预习检查:1.填表:作品/名言所体现的人物品格或精神阿累《一面》对青年的关怀、谦逊、和蔼《早》珍惜光阴、勤奋《拿来主义》思想睿智、目光犀利、幽默《一件小事》善良、自谦、勇于自我解剖“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谦虚、无尽的追求、超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浓郁的爱国之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憎分明、无私奉献“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执着、坚毅、勇敢2.整体理解:(1)阅读文本后,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1、人之父的鲁迅一个理解相信儿子的好爸爸(品尝鱼丸海婴的问好)2、人之夫的鲁迅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包饺子简单的饮食生活的朴素与俭约许先生的精心护理)3、人之友的鲁迅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好客……(对穿衣裳的看法;对X先生的感情;对文学青年的关怀)4、生活中的鲁迅节俭、潇洒、幽默、极富生活化、可亲、可敬……(2)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是如何来刻画鲁迅的?回忆录的特点之一:萧红以细腻的感受捕捉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细节,随意点染,写活了鲁迅。三、导读练习:1、C2、D3、C4、B5、A6、B7、A8、答案:(1)俯首甘为孺子牛(2)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9.因为鲁迅正在病中,作者没有来打扰鲁迅;但作为一个多次受到鲁迅指点与关照的年轻人来说,长时间不来看望鲁迅,又显得自己不近情理,不知是否会受到鲁迅的责怪,所以作者“有些心不安”。表现在: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有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10.参考答案:这幅画是鲁迅本人的写照,在狂风中抗争,仿佛在不断地憧憬与追求,追求自由与爱。这是自由的象征,战斗的象征,爱的象征,美的象征,健全而活泼的生命的象征,是鲁迅灵魂最深处的神圣女神,也是鲁迅精神的底蕴所在!11.参考答案: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看出萧红的不安,同她开玩笑;宽容:对萧红一个月没有到自己这里来,毫不介意;坚强:忍受病痛的折磨。追求自由:鲁迅临死前屡屡深情地关注木刻画12.鲁迅平时主要在夜间写作。现在鲁迅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了,永远安息了。“休息”在这里作为全文结语,似乎很平静,很自然,“大哀”以一种平静的方式表达,显得格外深沉。13.以前学生接触鲁迅,主要的渠道就是课本,这些书中对于鲁迅的介绍是比较刻板的,强调的是鲁迅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很少或者根本不涉及鲁迅的个人生活。学生往往通过鲁迅的文章来想象他的为人,或者把他神化,把他看得高不可攀,或者出于逆反心理,把他看成一个睚眦必报、很不宽容的人,总之,都不把他看做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现实的人。属于经典的东西,对于后世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都是有距离的,包括对他所属时代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隔膜,都可能成为阅读障碍。我们不可能像读当下流行小说那样顺畅轻快。但要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还是要学习经典。选文对鲁迅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表现了鲁迅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14.沉默寡言;勤奋刻苦,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关注国家与民族命运。15.第④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鲁迅学习的求真以及独有的个性。第⑨段,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以抒情的笔调,充分地表现了鲁迅在获得新知识时的兴奋与喜悦。16.进化论学说使鲁迅认识到了社会也是变革发展的,于是他感觉到民族的危机、家庭的危机和个人的危机,而危机使他意识到人一定要自力,自强,自立,自主。正是由于这被唤起的人类的自觉意识,推动他奔向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的前沿。17.答案示例:李大钊、茅盾、叶圣陶、朱自清、郭沫若、郁达夫等。解析:题干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