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度策略_第1页
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度策略_第2页
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度策略_第3页
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度策略_第4页
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度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度策略1.行情回顾:年中转折,估值回落1.1行情回顾年中出现转折,整体跑赢大盘2021年A股纺服板块上涨3.4%,沪深300指数下跌5.2%,纺服板块跑赢大盘8.6pct。全年来看,纺服板块在地缘政治事件、疫情、气候等因素扰动下,上半年股价整体上行,下半年震荡回调。上半年(202101-202106):随着疫情影响趋弱,国内服装零售回暖,1-6月服装类零售额同比双位数增长,叠加3月新疆棉事件催化,上半年纺服板块股价整体上行。下半年(202107-202112):6-7月局部疫情扩散冲击居民消费,8-12月服装零售同比转负,叠加冷冬气候不及市场预期,纺服行情走弱。纺服板块涨幅在消费行业中领先全行业比较,2021年A股纺服板块涨幅在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6,处于中游水平。由于居民消费复苏相对乏力,2021年消费行情整体表现平淡,纺服板块涨幅在消费行业中相对领先。在消费行业中,纺服板块涨幅(+3.4%)仅次于轻工(+11.6%),高于美容护理(

+0.1%)、商贸零售(-4.6%)、农业(-4.9%)、食品饮料(-6%)、社会服务(-10.3%)、家用电器(-19.5%)。1.2估值:港股服饰龙头估值高位回落,但仍高于A股港股服饰龙头估值高位回落,但仍高于A股。港股品牌服饰龙头安踏、李宁位于高景气体育赛道,估值弹性较大,2020年受益于流动性宽松估值大幅提升,2021年7-8月PE(TTM)达近四年高位(

李宁100X以上、安踏80X以上)。下半年随着服装零售转弱,估值相应开始大幅回调,但仍显著高于A股品牌服饰龙头。截至2022年2月10日,李宁(60X,PE(TTM),下同)>安踏体育(40X)>比音勒芬(24X)>森马服饰(13X)>太平鸟(12X)>海澜之家(11X)。纺织制造龙头估值回调幅度小于品牌服饰。下半年制造龙头同样出现估值回调,但由于业绩相对稳健,回调幅度小于品牌服饰。截至2022年2月10日,华利集团(39X)>申洲国际(38X)>华孚时尚(33X)>百隆东方(11X)。2.品牌服饰:业绩波动,赛道为王2.1服装消费:居民消费复苏受阻,服装消费整体偏弱居民消费复苏受制于疫情反复,社零增速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复苏疲软,局部疫情屡次打断复苏进程。7月疫情扩散导致8月社零同比二次探底至2.5%的水平,8月以来社零同比呈现波动,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服装消费方面,上半年随着疫情影响趋弱,复苏态势较好;但由于服装消费兼具可选消费和社交属性,同时服装行业线下渠道占比较高,因此其对疫情冲击更为敏感,下半年服装消费转弱,且弱于整体消费。2.2上市公司整体:Q1/Q2复苏态势较好,Q3再受疫情冲击我们统计了品牌服饰10个子行业30家A股+港股公司财务数据:营收端:2017-2019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速整体在15%-20%区间,2020年受疫情冲击下滑至-3.1%。2021年以来服装销售呈现回暖,但分季度看由于年中疫情扰动,Q3复苏力度减弱,2021Q1/Q2/Q3行业营收(A股)分别同比+42.5%/14.9%/5.0%、较2019同期分别+5.5%/4.0%/0.5%。净利端:2017-2019年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整体在10%-30%区间,2020年下滑至-18.7%,2021年业绩回升,但受费用上升、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1Q1/Q2/Q3行业归母净利润(A股)分别同比+135.9%/46.3%/55.8%、较2019同期分别减少11.0%/6.5%/20.2%。2.2上市公司整体:Q3毛利率回落,费用率较高毛利率:随着行业逐步调整复苏,2016-2019年品牌服饰毛利率从46.3%升至48.9%,2020年虽然受疫情冲击,但品牌龙头通过渠道、折扣策略调整,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9.5%。2021Q1/Q2毛利率分别为48.7%/49.4%、维持高位,Q3由于疫情影响超出市场预期、部分企业清库存下行业毛利率回落至46.7%。费用率:2016-2019年品牌服饰费用率从29.1%升至31.8%,2020年渠道调整影响下进一步提升至34.8%,2021Q1回落至31.5%(季节性),Q2/Q3部分公司在行业复苏预期下加大费用投入,期间费用回升至36.0%/34.4%。存货端:2021年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高于疫情前水平。2017-2019年行业存货周转天数整体在155-160天区间,2020年升至164天,2021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升至208天。2021年分季度看,由于Q1/Q2复苏态势较好,部分企业加大备货,导致Q3库存压力增加,2021Q1/Q2/Q3行业(A股)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78/196/205天。经营性现金流净额:Q1/Q2同比大幅回升,Q3再回落。2021Q1/Q2/Q3行业(A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同比+11589%/+46.9%/-88%。2.3结构分析:体育服饰、高端女装营收复苏程度领先细分领域横向比较: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恢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大致为:体育服饰(H1)、高端女装、休闲服饰、家纺、电商、男装、鞋、箱包、户外、童装。个股方面,营收复苏力度较大的公司包括:港股:运动服饰龙头李宁(2021H1营收较2019H1增长63.7%,下同)、安踏体育(+50.8%)、特步国际(

+23.6%);A股:疫情后进一步夯实品牌力的高端时尚运动龙头比音勒芬(2021Q3营收较2019Q3增长45.0%,下同)、品牌调整显效&享受新渠道红利的高端女装锦泓集团(+42.7%)、中高端商务服装报喜鸟(+35%)、直播电商星期六(+36.8%)、品质家纺

罗莱生活(+21.9%)等。2021年体育服饰品牌(安踏、FILA、特步、361度)零售流水基本实现中双位数以上同比增长。分季度看,上半年零售流水实现较高速增长、Q3受疫情冲击转弱、Q4呈小幅回升趋势。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各体育服饰品牌零售流水Q1同比下滑,Q2/Q3陆续恢复正增长,总体上前低后高。2021年:基数原因+年中疫情反复,上半年零售流水同比较高,Q3疫情冲击下同比回落、Q4小幅回升。2.4展望2022年居民消费或延续弱势复苏居民收入、消费倾向尚未恢复至疫情前增速水平,我们预计年内消费大环境仍相对偏弱。疫情对中国居民就业造成较大冲击,从而影响收入水平。2019-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复合增速6.9%,低于2017-2019年8.5%-9%水平。2021Q4中国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全年来看较疫情前仍有差距。叠加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将延续弱势复苏态势。国潮带来新的行业机会国潮消费趋势上行,有望为服装行业注入新的发图:2021年国产品牌关注度大幅超过海外品牌展机会。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消费趋势出现明显改变。90-00后人群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2016-2021年国产品牌百度搜索热度从45%升至75%。地缘政治事件催化,国产品牌关注度提升。2021年3月

“新疆棉”事件催化下,中国服装品牌关注度提升了137%。主流媒体引导国风审美,2022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打造系列微电影国风遇见冬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汉服关注度大幅提升。3.纺织制造:龙头扩产,相对稳健3.1行业回顾纺服出口维持景气2021年中国出口延续全球疫情爆发后的高增趋势,主要受益于产能率先恢复的先发优势、以及海外经济陆续复苏过程中从消费品到中间品的需求释放。纺织服装出口方面,2021年以来随着全球防疫物资需求回落、基数效应凸显,纺织制品出口同比一度转负,但两年复合增速仍基本维持在双位数水平;随着海外服装需求逐步复苏,服装出口单月同比保持双位数正增长。2021年国内外棉价大幅上涨棉价上行。由于疫情对供需格局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自2020年4月起开启上涨行情。国内外棉价分别从2020年4月11100元/吨、59美分/磅的低点,上涨至2021年12月22100元/吨、127美分/磅的高位,2021全年国内外棉价上涨幅度分别达48%、50%。棉价上行促棉纺企业收入和毛利率双双提升。以色纺纱龙头百隆东方和华孚时尚为例,华孚时尚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毛利率同比提升5.7pct至8.2%,我们预计百隆东方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毛利率同比提升13.8pct至24.8%。疫情影响趋弱,产能利用率回升疫情影响趋弱,纺织业产能利用率修复。2017-2019年中国纺织业产能利用率在77%-80%,2020Q1受疫情冲击下滑至67.2%、Q2起回升,2021Q1/Q2/Q3/Q4分别为78.3%/80.9%/79.5%/79.2%、已回到疫情前水平。2021年制造龙头产能利用率明显回升。以制鞋龙头华利、色纺龙头百隆为例,2019/2020H1/2021H1华利集团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3%/85.7%/96.9%,2019/2020/2021百隆东方越南产能利用率估计分别为90%/65%/80%。3.2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复苏程度好于品牌服饰在外需景气、棉价上涨、产能利用率回升等因素支撑下,2021年纺织制造企业盈利表现好于品牌服饰。营收端:2017-2018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速在20%附近;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出口,营收同比放缓至9.1%

2020年进一步回落到同比-0.1%

2021Q1/Q2/Q3行业营收

A股

)分别同比+44.2%/28.3%/24.6%、较2019同期分别增长6.6%/16.6%/11.9%。净利端

2017-2018年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4%-15%,2019/2020年放缓至4.0%/5.8%。2021Q1/Q2/Q3行业归母净利润(A股)分别同比+57.0%/69.7%/207.3%、较2019同期分别同比-15.2%/-5.2%/+20.2%。3.3细分行业及个股业绩分化:棉纺织>鞋服制造>印染>无纺布细分领域:由于上下游分布、海外产能占比、订单来源国家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棉价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海外疫情反复的背景下,2021年前三季度纺织制造行业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增幅分化显著,从高到低排序大致为:棉纺织、鞋服制造、印染、无纺布。个股方面:营收复苏力度较大的公司:防疫物资制造商稳健医疗

2021Q3营收较2019Q3增长73.7%,下同)&诺邦股份(+19.9%)、印染龙头航民股份(

+57.8%)、私人订制制造商酷特智能

(+28.3%)、织袜企业健盛集团(

+25.9%)。归母净利润复苏力度较大的公司:受益于产能利用率回升+棉价上行的棉纺龙头百隆东方(

2021Q3归母净利润较2019Q3增长234.8%,下同)&华孚时尚(+157.7%)、受益于防疫物资需求增加的稳健医疗(+96.4%)。3.4展望:产能外迁、集中度提升,强者愈强伴随中国制造业红利的减弱,国内纺织制造产业逐渐外迁。由于东南亚国家人力成本较低、所得税和贸易关税均享有优惠政策,海外扩产进展顺利的龙头企业将持续享有成本优势。以色纺纱龙头百隆东方与制鞋龙头华利集团为例,2015-2021年百隆东方越南产能从40万锭升至110万锭,2017-2019年华利集团越南工厂产量从1.23亿双升至1.83亿双。2021年百隆东方、华利集团越南产能占比分别超过60%、90%。上游集中度提升,制造龙头受益。短期看,疫情冲击加速国内中小企业产能出清,海外疫情反复背景下,全球防疫物资需求增长+生产订单转移至中国,纺织制造龙头深度受益。例如2020年无纺布龙头稳健医疗、延江股份、诺邦股份均实现两倍以上业绩增长。长期看,由于龙头制造商在产能、成本、订单交付等方面具备优势,下游品牌服饰企业在选择合作供应商时也倾向于提升集中程度,上游龙头制造商随之受益。例如NIKE服饰供应商数量2015-2021财年从408家降至344家、前五大服饰供应商采购量占比从36%提升至51%。4.投资分析:不确定环境中寻找确定性4.1下游波动,上游稳健2022年国内服装消费终端需求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倾向的修复过程较缓慢,消费弱势复苏逐渐成为市场共识。考虑到局部疫情反复对服装消费的压制难以完全消除,我们认为2022年国内服装消费终端需求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相较品牌服饰而言,上游制造商业绩表现有望相对稳健。终端需求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品牌服饰仍将面临业绩波动的可能,而上游纺织制造业绩则有望表现稳健,尤其是海外扩产计划明确、下游订单粘性较高的制造龙头。品牌服饰业绩波动的另一面则是潜在的反弹机会。虽然终端消费短期内难言大幅改善,但2021H1的经验表明,若疫情控制得当、服装消费复苏趋势向好,即便尚未实现完全复苏,市场预期也会出现较大改观,此时品牌服饰公司可能出现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改善,股价弹性较高。分红收益率较高的公司相对具有配置性价比。不确定环境下寻找投资的确定性,在业绩判断基础上,过去三年分红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同样值得关注。4.2品牌服饰短期:我们认为2022年国内服装消费终端需求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品牌服饰业绩仍面临波动可能。另一个角度来看,若疫情控制得当、服装消费复苏趋势向好,品牌服饰可能出现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改善,股价具备较大弹性。中长期:服装作为可选消费品,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