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技术】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技术_第1页
【农业养殖技术】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技术_第2页
【农业养殖技术】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养殖技术】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技术

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经常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叫肠毒血症,因本病死亡的羊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为软肾病。专家解病。⑴病原:本病的病原是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本菌可产生多种毒素,以毒素特性可将魏氏梭菌分为A、B、C、D、E5个毒素型,羊肠毒血症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⑵流行特点: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羊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本病多呈散发性流行。⑶症状:本病的特点为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往往在表现出疾病后绵羊便很快死亡。症状可分为2种类型:a、以搐搦为其特征,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服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往往死于发病后的2-4小时内。b、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其特征,病程不太急,其早期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小时内静静地死去,搐搦型和昏迷型在症状上的差别决定于吸收的毒素多少。⑷剖检病变:病羊死后立即解剖,见到肝脏肿大,暗紫色,切面外翻,质脆,右叶表面有核桃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的坏死。脾脏肿大,质地松软,肾脂肪囊水肿,并呈黄色胶冻状,心外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呈乳白色,结肠淋巴结出血、水肿,肺门淋巴结出血,周围有黄色胶冻状物,大网膜有多处凝血块,大小不一,腹腔约有500毫升血红色液体,暴露空气后则凝成黄色胶样纤维蛋白块,瘤胃部分黏膜出血,真胃黏膜、小肠黏膜全部呈紫红色,为严重的弥漫性出血,膀胱黏膜有密集的针尖状出血点。⑸诊断:本病的确诊,除根据临床症状外,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本病应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加以区别。专家治病。①预防: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避免吃过量结籽饲草;发病时搬圈至高燥地区。常发区定期注射羊厌氧菌病三联苗或五联苗,大小羊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②治疗:对病程较缓慢的病羊,可用:a、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160万单位,每天2次;b、10%石灰水灌服,大羊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