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_第1页
第六章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_第2页
第六章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_第3页
第六章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_第4页
第六章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6.1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的一般性问题6.1.1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分析需求是以微观的个别简化模型(家庭经济行为模型)为基础,在市场范围内进行的。具体地讲,需求是由人的欲望所产生的,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可能的各种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并能够购买的数量。如果只有购买的能力而没有购买的欲望,或者说虽有购买力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都不能产生有效的需求,不可能在市场上形成实际的购买力。马克思认为,商品需求,就是“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某种数量的一定社会需要,要满足这种社会需要,就要求市场上有一定量的某种物品。”因此,无论是马克思的需求原理,还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都是在市场经济的范畴内,具体考察社会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作为商品的森林资源,有与一般商品相同的需求属性,其需求受消费者的欲望和购买力的影响。因而对森林资源的商品需求,也是指森林资源消费者在森林资源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具有购买森林资源欲望和购买力的数量。但是,由于森林的存在和生长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效益,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除表现为一般的森林资源物质产品的需要和购买外,还表现为对森林资源公益效益的追求。由于森林资源公益效益表现和发挥作用的特殊性,这种公益需求,不表现为物质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直接转移,因而脱离了一般商品的经济关系,无法在传统的市场需求理论中进行讨论。为了便于分析,相对于森林资源物质商品的市场需求,我们称这种对森林资源公益效益的直接需求为社会需求,或“软需求”。它是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而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都必不可少的需求。6.1.2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与社会供给西方经济学在研究供给理论时.是从个别供给(厂商生产量)入手的。厂商(企业)是一个从事生产,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经营单位。它可以小到一个商贩,也可大到一个跨国公司,可以只有一个生产单位,也可以拥有工厂、农场、矿场、仓库、运输、批发、零售等多个生产单位。供给就是指一定时间内,厂商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数量。如果由于价格太低,厂商不愿意出售,即使有产品也不能在市场上形成有效的供给。因此,“供给”一词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处在市场上的产品,或者能够提供给市场的产品。”它是由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把不断生产出的商品陆续在市场上出售形成的。这些商品以一定的量出现在市场上,它们都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但它们都还是处于售卖者手中的待售商品,是供给消费者购买的物质准备。供给的商品,只有和购买能力相当,才能销售出去。因此,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商品需求才能有商品供给,有商品供给才能满足商品需求。供给是为了需求,需求又引起供给,它们两者之间既相分离,又相联系,由此组成市场商品的矛盾运动统一体。与森林资源需求相对应,森林资源的供给也应划分为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供给和森林资源的社会供给两大类。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是在一定的森林资源价格下,森林资源生产商(企业)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森林资源数量。它是同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相对应,为满足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而生产井提供的。因而,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性质及其影响的诸因素:与一般商品的情况大体相同,但又有其自身特点。森林资源的社会供给,是同森林资源的社会需求相对应,满足社会需求.即人类对森林资源公益效益的需要而生产并提供的。由于森林资源社会供给满足社会需求是在生产者和社会之间自发进行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连接没有直接的经济关系,因而森林资源的社会供给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给。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共同构成社会森林资源总供给,以满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总需求。6.1.3森林资源的派生需求由于森林资源产品(林木产品)不能直接进入消费,森林资源的生产(这里指商品性林木资源)主要是为木材生产商(企业)提供生产资源,因而无法直接考察出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而只能通过社会对木材产品的需求量来反映,而社会对木材产品的需求,大部分也并不是直接性需求,而是从住房、家具、玩具、纸张等成千上万的由木材等制品制成的物品的销售量或期望销售量衍生出来的需求所构成的。这种由木材制品的需求而派生出对木材的需求,进而派生出来的社会对森林林木资源的需求,称为派生需求。派生需求的研究方法可用图6—1来描述和说明。在图6—l(a)中,D为某地区对新增h住房的需求曲线,S|为其供给曲线,两者都是以住房使用面积(m2)作为计算单位的。在h现在需求和供给条件下,决定了该地区对新增住房的供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和(a) (b)图6—1木材派生要求房的各生产要素(如水泥、钢筋、砖、砂石、玻璃、油漆、资金及其他内部装修物资)的总和供给曲线。现在,从住房需求曲线D中,减掉除成材以外的各项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S),就ho可导出用于住房建筑的成材需求曲线。图6—1(b)即为相减后所得的结果,此结果就是该地区用于住房建筑的木材需求曲线D。L在图6—1(b)图中,S为建筑用成材的供给曲线。它是由住房供给曲线s,和成材以外l

的其他所有生产要素供给曲线的差所构成的曲线。因为成材供给曲线和其他生产要素供给曲线总和正好等于住房建筑供给曲线,所以,在图6—l(b)中,就不再有其生产要素曲线了。和其他商品供求曲线一样,成材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可以确定出成材市场均衡价格(P)。L有了建筑用成材的需求曲线,便可以根据森林资源的出(成)材率来推导出该地区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建筑住房用)。如图6—2,图中D即为L推导的该地建筑住房的森林资源派生需求曲线。推导派生森林资源需求曲线时,我们作了一定的假定条件。有了这些假定条件以后,沿派生的成材需求曲线(等同于沿派生的森林资源曲线)移动时,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像供给曲线(s)那样变化。o派生需求分析的一个固定的假设是各项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在该例中,即意味着住房建筑需要固定比例的成材,砖、水泥、砂石、油漆、玻璃等建筑材料。这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技术和住房结构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是可能的。但就长期来看,这个假设就有些不大符合实际了。关于派出需求弹性,还有如下四个命题:被分析的生产要素越是必不可少,越无弹性;对最终产品需求越大,越无弹性。进人生产要素的总成本系数越小.越无弹性;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的无弹性值越大,越无弹性。如果按以上四个命题,上面所举的建筑住房用材的需求也就几乎没有弹性。6.1.4森林资源商品供求与价格森林资源商品供求与价格是商品性森林资源流通中的两个侧面。森林资源商品作为用于交换的物质产品,都有一定的价格,没有价格的森林资源就不能出售,不成其为商品,也就不能形成商品的供求,而森林资源商品的供求量则是森林资源价格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内容。因此,森林资源商品的供求和森林资源商品的价格也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不可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发生作用。在森林资源商品的供求发展过程中,供求量必然会随着价格的发展而变化。同时.在森林资源的市场竞争中,森林资源商品供求与价格又互为对方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即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化推动着森林资源供求量的变化;而森林资源供求量的变化又推动着森林资源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森林资源供求状况与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动符合一般商品供求与价格的变动定律。即:第一,价格推动供求变化。如果森林资源商品的价格升高,会使森林资源经营者积极地销售他们的森林资源,从而增加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量.此时,由于价格上升,对森林资源商品的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减少需求量;反之,如果森林资源商品价格下降,则森林资源商品供给量会减少.而对其需求量相对地又会增加。第二,供求推动价格变化。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森林资源的供给量,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现象,从而造成价格的下降,因为若不降价就有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如果森林资源供给量下降,就会引起森林资源价格上升,原因是此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在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森林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森林资源价格上升,相反地,对森林资源需求量减少,会引起森林资源价格的下降。第三,森林资源供求与价格变动的基础是森林资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劳动的凝结,森林资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森林资源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森林资源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影响森林资源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原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影响其价格变动的原因就很多,如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动,流通中货币量的变动以及替代品价格的变动和人们的消费心理的变化,都会引起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化。所以,森林资源价值和森林资源的价格在数值上一般是不同的,价格或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但森林资源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的轴心上下波动的。就长期来看,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低于价值的部分正好抵消,价格和价值基本相等。森林资源供求与其价格变动的关系可用图6—3形象地描述出来。图6――3森林资源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示意图6.2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特点由于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公共福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森林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普通商品,森林资源公益效用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使得人们除对森林资源具有一般物质商品的物质效用需求外,还具有公益效益的社会需求。森林资源本身的特点及其经营的特殊规律性,决定了森林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6.2.1森林资源需求具有多样性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既有物质的,又有非物质的、功能的。即使是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直接需要森林主产品,即林木资源;有的需要森林副产品,即森林内的各种野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林木资源而言,人们对不同林种、树种和不同材质的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随着生产的发展,中小径木直接进入木材行业,使得中十幼龄林木资源的需求成为现实。林木资源的需求,已发展成为多林种的、多树种的、多林龄的综合需求。林副产品的需求也随着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森林动植物的发现而发展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从一般食用植物资源、食用动物资源,发展到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需求,以及可供轻化工业作原料的各种经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需求。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非物质效益的需求,正在随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社会对森林各种公益效益的利用正在逐渐地从无意识转向有意识,从破坏型转向保护型。由于森林公益效益多种多样,因而,人们对森林各有用效益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一般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功能效益的需求外,可能还有许多是人们现在尚未认识到的新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需求是无限多样的。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这种需求的多样性,是所有其他物质产品和资源没有的。同时,这种需求多样性的存在,决定了森林资源经营决策有多重制约因素。人们为某项需求的满足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必须考虑该项需求的满足所造成的其他的由于该片森林资源的存在而得到满足的需求的损失。6.2.2森林资源的供求是短缺的可培育再生资源的供求森林资源是短缺资源,森林资源的短缺既有来自于森林资源需求的过度,也有来自于森林资源供给不足的成分。由于森林资源的物质产品的多效用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尽管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替代产品出现,但森林产品在作为某些生产用品上的特殊的品质和特性是其他替代物质难以比拟的,较大的森林资源物质产品的需求,造成了森林资源供给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地球上能提供给人类利用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许多地区的天然森林资源远不能满足本地区的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供给的严重不足和需求的巨大压力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短缺。从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效益上来看,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源于生态环境需求的、对森林资源公益效益的派生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就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总体来看,森林资源还是相当短缺的。由于森林资源需求的多样性和森林资源供给的局限性,造成了森林资源的长期短缺,即从一个长远的时期来看,森林资源的总体需求总是大于供给的。另一方面,由于森林资源具有可培育的特点,因而森林资源的供给也具有生产的扩大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生产也会不断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产出量和供给量。通过一定的劳动支出和生产技术投入,依靠森林自身的生长过程可以使森林资源得以永续地经营,保证连续的无限期的供给(在短缺的情况下),这是一般资源产业不可企求的。但由于可用作森林资源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林业用地毕竟有限,同时森林资源自然生产力具有客观的约束性,森林资源培育的扩大和供给的增加具有一定的限度。有限的供给性和需求多样性构成了森林资源短缺的绝对性。6.2.3森林资源的多种供给性森林资源的多种供给性是指一种森林资源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特性。它是由森林资源具有的多种功能和效益的特点所决定的。同一片森林资源,不论其经营的主要目的如何,它都可以随时自发地、伴随地向人类提供满足主要需求以外的其他一些需求的效益。对人们经营的商品性森林资源而言,生产用材林木是人们的主要目的.它可以满足人们对木材及其木材制品的需求,但同时它也在不断地向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大量氧气,也发挥着保持林区水土和涵养水源功能。另外,大片的商品用材林基地,还为野生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大片森林营造了适应各种经济植物生存的环境,从而满足了人类对林副、林特产品的需求。就人们经营的公益性森林资源而言,也都是如此,如水土保持林,除加固土壤结构、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地面而造成土壤流失外,同样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城郊森林公园内森林资源除具有供人们进行森林游乐、休养生息外,同样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对森林内务林分进行必要的抚育和卫生间伐,也可得到一定的木材和薪材,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因而.同一片森林资源,总是具有多种供给以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特点。6.2.4供给能力随价格变动的延迟性森林资源供给能力随价格变动的延迟性是指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森林资源的可供给量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期。这是由森林林木资源生产长周期的特点所决定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变化.均是指稳定变化,而非波动性林木的变化。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还是会促进或抑制森林资源的供给量的。众所周知,森林资源具有生长周期长的特点,一片用材林从营造到成熟可以采伐利用,长的可能上百年.最短的也在二三十年。森林资源的自然生产过程使得人们徂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生产量.或采用减产的办法来快速适应价格的变化从而保证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例如,当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本材的需求量大量增加时,可能会造成木材价格的增长,因而森林资源的价格也会相应地上升,在短期内,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可能会采用扩大采伐龄限、大量供给中近熟龄林的办法来获得超额利润.但这只能造成后期森林资源的更加短缺.从总体的角度来看,这种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森林供给量不可能是稳定的。因为,这些增加的供给量不是来源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增加,而是来源于增加现有森林资源的消耗。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也不可能用扩大森林资源(营造林)的办法来及时地提供价格增长时的供给,这是由森林资源成熟周期客观要求所约束的。另一方面,当科学技术产生重大飞跃、市场木材替代品大量出现时,必定会对木材的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对商品性森林资源需求的减少,森林资源价格的降低。在短期内,森林资源经营者可能会采用拒绝出售其生产品,减少供给的办法来避免因价格的降低而减少的收入。但当价格降到一定限度并成为稳定格局后,森林资源经营者在不可能再等来价格再度回升的情况下,也只能按该价格出售其森林资源商品了,否则他将会面临更大的损失。因为森林资源的进级是自然的规律,成熟林进入过熟,就会带来更大的枯损量。同时,长期保留成熟森林资源也会带来大量的资金积压,这对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当然,随着森林资源价格的降低,森林资源经营者可能压缩其生产规模,但这只能是新造林分投资面积的减少,而已成林的林分生产能力是不可能停滞。因此,无论价格上升,还是下降,所引起的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的增加或减少,都具有一定的延迟性。6.2.5供给方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般商品的生产和供给,主要取决于生产和供给过程中的收益的可取性.只有在经济效益较好、收入可以抵消支出并能取得—定盈利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该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但森林资源的供给不同,森林资源供给的方向既要取决于生产和供给中的经济因素,又要考虑社会及公众的心理追求因素,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公益效益的需求和发挥。在我国木材供求矛盾相当突出.商品性森林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还划出了众多大片的森林自然保护区,这正是出于社会需求的考虑。尽管将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划归自然保护区,进人公益性森林资源经营的行业,会损失大量的商品性森林资源收入.还要投入更多的经营管理费用,从经济上考虑是“不经济”的。但这又是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当然,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进行森林资源的生产经营决策.也必定会受社会的需求与公众呼声的约束和影响,把森林资源经营的经济目标转向公众不满的极小化。6.3森林资源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6.3.1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因素6.3.1.1。"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宏观因素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考察.从宏观上来看,主要受再生产过程中的下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一,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一方面影响森林资源商品购买力的形成,从而决定森林资源市场商品需求量的大小。另一方面又影响商品性森林资源规模的形成和发展,决定森林资源商品市场可供量的多少。当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较高时,经济加速建设和社会消费的不断提高都会对森林资源产生更高的要求,导致需求量的增加。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商品化、集约化和科学化,从而可以在更高的基础上来提供社会消费所需的森林资源。第二,受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影响。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不同,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的需求量。森林资源产品,既可作为生产资料,也可作为消费资料,还可直接作为生活资料。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不同,直接地影响着森林资源产品在社会生产中的分配比例。由于各部类生产对森林资源产品的需求不同,因而生产部类比例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森林资源总需求量的变化。第三,受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影响。社会总产品经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后,通过财政预算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及其在社会生产中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直接地影响着森林资源商品的可供量。当社会积累基金的比例增大,或积累基金在林业生产部门分配比例增大时,可以使森林资源生产的规模得以扩大,从而增加生产能力,形成较高的供给。国民收入分配于林业生产部门生产积累资金的大小,是决定森林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的关键因素。第四,受货币流通状况的影响。“商品流通是以货币的存在为前提的”刑,货币流通的状况会影响商品供需关系的变化。近几年的“紧缩银根”政策对森林资源需求和供给所产生的影响就是一个较好的例证。尽管社会生产急需森林资源产品,但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的不足致使对森林资源产品需要的欲望不能转化为具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从而影响森林资源的社会需求量。此外,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还受本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资源政策的影响。6.3.1.2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微观因素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微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森林资源的价格。森林资源价格是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同一般商品一样,森林资源商品的供给量会随着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森林资源商品的需求量也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即森林资源的供给量与森林资源价格成正比变化,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与森林资源价格成反比变化。第二,相关产品的价格及其供给量。相关产品价格及其供给量的变化,同样会直接地对森林资源商品需求产生影响。相关产品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产品。正相关产品指与森林资源商品具有互补关系的产品,如建筑用水泥、砖块等产品,当其价格降低且供求量增加时,必然导致森林资源商品供求量的增加;负相关产品指那些与森林资源商品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如塑料制品、铝合金窗架门等产品,当其价格降低且供给量增加时.必然冲击木材产品市场,从而导致对森林资源需求的减少。第三,森林资源消费者收入的变动情况。森林资源消费者(企业)收入的变动将直接地影响其购买森林资源商品的购买力,从而造成森林资源商品需求的变化。此外,森林资源生产者(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其效率、森林资源消费者(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其生产效率、森林资源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变化等,都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3.2森林资源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6.3.1.1森林资源的个别供给函数与曲线森林资源的个别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个森林资引经营者(企业)所能向社会提供的商品性森林资源的数量,用Q 表示。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是否愿意向社会提供森林si资引商品及愿意提供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森林资源产品的价格(p),相关产品价格(Pr)•对i未来森林资源价格的预测值(P)等因素。未来价格的预测值,可以对短期内的森林资源价e格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价格看涨,森林资源经营商(企业)就会囤积居奇、待价而沽。当把森林资源供给量口f同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函数关系来表示时,称这个函数关系式为供给函数(supplyfunction)。即即:Qp,p,p(6—1)sirei—般地.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着重研究各因素对森林资源供给量Q的影响。s如:供给价格函数:Q P (6—2)s11供给的相关产品价格函数:Q P (6—3)s2r2i供给的预期价格函数:Q P(6—4)s3e33(6—3)式中,p指第i种相关产品的价格。ri上述几个函数中,最为重要的是供给韵价格函数(PriceFunctionofsupply)。它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专门研究森林资源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其供给量的影响。—般地,在谈到森林资源供给函数时,除非加以特别说明外,主要指森林资源供给的价格函数。在—定的时期内.某个森林资源经营商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森林资源商品数量,用图形表示出来,即为森林资源供给曲线,如图6——4。田中,横轴代表因变量Q,纵轴代表白变量P。P图6—4森林资源个别供给曲线示意图6.3.2.2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函数和曲线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量是指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上所有生产者(企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森林资源总量,也就是各个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可能提供量的总和,用函数关系表示为:QQQQQsssss123n•••QS(6——5)ii1表示在曲线图上如图6—5所示。图中,只列出了有三个森林资源个别供给情况下的森林资源市场供给情况示意曲线。S为第一个森林资源经营者的供给曲线,S为第二个森林12资源经营者的供给曲线,S,为第三个,5则为森林资源市场供给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市场供给曲线上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上的切线斜率均小于相同价格水平上的任何个别供给曲线上切线的斜率。

图6—5森林资源市场供给曲线示意图6.3.3森林资源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6.3.3.1森林资源的个别需求函数和曲线森林资源个别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一消费团体或家庭在一定的森林资源销售价格下愿意井能够购买的森林资源数量,用Q表示。一般来看,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主要取di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森林资源产品价格(P)、相关产品价格(P),预期森林资源价ri格(P)、团体或家庭收入(M)、消费团体或家庭的个别偏好(F)等。森林资源产品的价格、e森林资源相关产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情况对森林资源需求量的影响S,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对未来价格的预测,也可能对森林资源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行情看涨,森林资源消费者可能大量抢购,扩大森林资源产品的生产资源储备量;如果行情看跌,森林资源消费者可能会适当减少森林资源的购买量,控制森林资源产品的生产,待价格进一步下跌后再购买,再组织大规模的生产。个人偏好对森林资源需求量也有明显的影响,个人对森林资源产品的偏好的增强或减弱,对森林资源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强或减弱,从而对森林资源商品的需求也间接地产生影响。把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上述影响因素的关系用函数关系式表示:

QfQfppMF

d, ri ,(6—6)p、M等因素ri式中:Pr—为第p、M等因素ri在经济分析中,一般也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着重研究P、对Q」分别的影响,d,即:i需求价格函数:QfP(6—7)d111需求交叉函数:QfP(6—8)d22r需求收人函数:Qd3f3M(6—9)在各种需求函数中,最重要的是需求价格函数(Pricefunc—tionofdemand)。它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专门研究森林资源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除非特别指明,需求函数在一般情况下是指需求价格函数。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别团体或家庭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量.用图形表示出来即形成森林资源的需求曲线,如图66所示。图中横轴代表因变量(Q),纵轴代表自变图6—6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函数曲线示意图量(P)。6.33.2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函数和曲线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量是指森林资源市场上所有团体或家庭对森林资源产品的总需求也就是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上所有个别需求量总合起来构成的需求量,即:QQdd1Qd2QQdd3nnQdi•••(6—10)i1即: Q Fdpfpi(6—11)函数式6—11)反映的是森林资源的市场总需求量与价格的相互变化关系,称之为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函数。表示在图形上即如图6—7所示。图中,假定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上只有三个需求者,其需求曲线分别为D,D、D•则它们总合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o由团可123知.森林资源需求曲线上任一价格点上切线的斜率也均小于相应价格点的任何个别需求曲线上切线的斜率图6—7森林资源市场需求曲线示意图6.3.4森林资源供求弹性6.3.4.1森林资源需求的价格弹性森林资源需求的价格弹性(用Edp表示)是指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置的相对变动。是用森林资源商品需求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的比值来表示的,即:QWQpEdp—p^~~P^ (6__12)―d式中:Q――商品性森林资源需求绝对量;dQ:――商品性森林资源需求量的变动量;dp--森林资源商品价格绝对量;p--森林资源商品价格变动量。由于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化,因而Edp—般为负值。习惯上都省去负号,研究其绝对值|Edp|。由于森林资源产品大多是用于生产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或用作基本生产资料,因而从理论上看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从而可以推导出商品性森林资源需求价格弹性也是不足(或缺乏)的,即0 |Edp|1o但由于森林资源的严重短缺,短期内还有许多必需的由森林资源产品加工制造的生活用品(如高档组合家具、地板块等)被当作豪华奢侈品,因而,短期内森林资源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会出现富有弹性状况,即|Edp|1o两种状况

下的需求曲线分别如图6—8和图6-9所示。从图6—8中可以看出,在正常情况下,需求量减小幅度比价格增加幅度要小些,所以,森林资源价格增加有利于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收益的增加。因此,在森林资源经营中,为获取较好的经济收益,森林资源经营企业宜采用高价政策。从图6—9中可以看出,在森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价格较小幅度增加可以导致森林资源需求量的较大幅度下降,从而有利于森林资源供求矛盾的缓和。6.3.4.2森林资源需求的交叉弹性森林资源需求交叉弹性,是某种森林资源相关产品价格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是用森林资源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来表示的。即Q-QJy QP6——13)Exy十十b6——13)p■曲 xi dyxi图6—8正常状况下森林资源商品需求曲线弹性示意图式中:E式中:E——森林资源需求的交叉弹性;xyPxi

P—Pxi

P—xiQdy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xy资源)可作为森林资源的替代—相关产品X的价格变动量i相关产品X的价格绝对量;i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的绝对量。Q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的绝对量。dy根据E的大小,就能够测定一种相关产品(或资源)X的价格变动对森林资源商品需求xyi量的影响程度,并可以根据交叉弹性的正负号来判断所考察的相关产品与森林资源商品的关系。即:当E 0时,所考察的相关产品(或资源)与森林资源商品是替代关系,即X产品(或i图6——9品使用。由于可以互相替代,X产品(或资源)价格上涨,消费者就会将—部分本来准备购i买X商品的支出转向购买森林资源,从而增加了森林资源的需求量。i

当E 0时,所考察的相关产品(或资源)与森林资源商品成互补关系,即所考察相xy关产品必须与森林资源同时或按一定比例使用。若相关产品X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减少对i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同时减少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当时。E 0所考察产品(或资源)与森林资源几乎没有相关关系,即X商品与xyi森林资源商品互为独立商品关系。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与其他商品价格变动关系可用图6—10来表示。6.3.43森林资源需求的收入弹性森林资源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图6—10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与其他商品价格变动关系示意图森林资源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其数学表达式为:QQQQMm MdM~^Q~Md6——14)式中:E――森林资源需求收入弹性;M——消费者收人的变动量;M——消费者收入的绝对量;Q、Q——同前。dd根据E的大小,可以测定消费者收入变动对森林资源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由于森m林资源产品大多属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必需资料,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动时,需求量变动较小,因而森林资源需求收入弹性一般为大于0小于1,即0E 1。m6.3.4.4森林资源供给价格弹性与森林资源需求价格弹性相类似,森林资源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森林贤源商品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即其供给量的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之比率,用公式表示为:QEspQTEspQT~PP^eQ-6—15)由于森林资源的供给量在通常情况下是与其价格成正比变化的,因此供给弹性系数一般为正值。就短期来看,森林资源经营者可以通过扩大供给龄限或暂时贮存成熟林分的办法来调整供给,因而其供给的弹性系数通常是大于i的;就长期来看,由于森林资源生长的长周期性和林业生产用地的局限性,以及森林资源生长规律的客观性约束,森林资源的供给通常是缺乏弹性,即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是小于1的。分别用图6—11和图6—11表示。6.3,4.5森林资源预期价格弹性在此之前讨论的弹性都属于静态状况,接下来讨论一个属于动态的概念,即供求的预期弹性。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动后,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会对此做出自己的预期: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是否能稳定,是继续上涨、或者再次下跌,还是出现恢复、或者就此稳定,以便做出自己相应的购买或销售森林资源商品的决策。森林资源商品预期价格弹性是指人们根据目前森林资源价格的相对变动,来预期将来价格的相对变动,是用预期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与目前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来表示的,公式表示为

图6—11森林资源商品短期供给曲线弹性示意图图图6—11森林资源商品短期供给曲线弹性示意图图6—12森林资源商品长期供给曲线弹性示意图6—16)pP6—16)如果人们预测目前森林资源价格变动是暂时的,今后会恢复现有价格,则p0eE0,此时,为完全无弹性。目前的供求量不会有什么变动。ep如果人们预测未来森林资源商品价格会一直保持在目前变动的水平上,则:eE1,为单一弹性,目前的供求量不会有什么异常变动。e如果人们预期目前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提高以后,即使将p也可能多少回跌一些。则卞-E如果人们预期目前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提高以后,即使将p也可能多少回跌一些。则卞-El,为缺乏弹性,e来不完全恢复现有价格,目前供求量会比应有的变e动小些。P如果人们预期目前森林资源价格提高以后,将来还会进一步提高•则屮-E1.为富有弹性.则目前的供求量将与供给法则成反向变动。即需求量将急剧增加.出现抢购,供给量反而会显著减少,供给者会待价而沽.从而造成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的严重矛盾。6,4森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6.4.1森林资源供求的变动与森林资源供求量的变动由于森林资源的供求量除受森林资源市场价格决定外,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影响森林资源供给量(或需求量)的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时,仅由森林资源市场价格决定的供给量(或需求量)也就会发生变动.从而使得整个供给(或需求)曲线发生移动。这种由于影响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供给(或需求)的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变动而使整条供给(或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变化,称为森林资源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即原供给曲线S向左移动到S。图⑹表示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所导致的森林资源需求的变动.即原需求曲线由D向右方移动到D。森林资源供给(或需求)量的变动则是指由于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或需求)

数量的变动。供给(或需求)量的变动是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或需求)曲线上、下移动的。如图6T4.图(s)表示由于森林资源价格由尸T上升至p2,供给(b)(b)图6—13森林资源供求变动示意图量将由Q,上升到Q即沿供给曲线由A点滑动到B点。图(b)则表示由于森林资源价SS格由P上升到P,森林资源需求量将由下降到Q,,即沿需求曲线由A上移到12dd12B。6.4.2森林资源商品供求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森林资源商品供求矛盾及其运动同其他商品一样有其共性,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森林资源商品的供求关系同其他一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一样,两者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首先,它们都要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实现的条件,投有森林(资源商品的供给去满足其需求。或者说没有森林资源商品的需求去实现其供给.森林资源商品需求和供给都不能实现。因为,森林资源供给决定着森林资源需求盼物质对象,森林资源需求又决定着森林资源供给的目的和发展方向,所以,它们在发展sdsd(a)(b)图6—14森林资源供求量变动示意图过程中客观上要求互相适应。但是,森林资源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又是互相对立的,表现在森林资源市场上供求经常不能相适应。正如马克思指出:“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做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产生森林资源供给和需求不一致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第一,由于森林资源生产和森林资源消费的分离,加之森林资源商品生产具有长期性,森林资源商品需求及大都是由对森林资源产品的振生需求间接推算预测而来,计算过程中受预测技术的限制造成对未来森林资源需求估计不准确,以致生产投入发生偏差,从而使森林资源供求的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还不可能在短期内由生产来调节,因为现在的供给能力是过去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投入形成的,而现在的生产投入只能形成将来某一时期的生产和供给能力。第二,由于森林资源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即使是过去一定时间内对现在需求预测准确,并进行了适量的投入,但由于森林资源在生长过程中的损失,也会造成现在森林资源商品供给能力的不足。第三,由于,森林资源的生产是土地经营业,社会生产一定阶段上能用于森林资源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林业用地有限,因而现在可能形成的未来某一时期的最大生产能力与未来的需求量之间可能就有一段无法弥补的差距,从而必然造成未来森林资游供给不足的矛盾。森林资源供求矛盾的对立,造成市场上森林资源商品供求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一致,表现为森林资源商品市场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这就是供求不平衡的状况。如果森林资源供给和需求相适应了,供求也就达到了平衡。从运动观点来看,森林资源商品供求双方总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由此不断地发展下去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虽然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不平衡会这样接连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