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基础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
一、A11、丧亲者的心理反应阶段持续时间不定,一般约需A、半年
B、1年
C、1.5年
D、2年
E、>2年
2、关于影响丧亲者调适的因素不正确的描述是A、死者为配偶关系,家人调适困难
B、慢性死亡病例,家人易产生自责、内疚心理
C、死者的年龄越轻,家人越易增加内疚和罪恶感
D、家属存在宗教信仰、宠物等且能满足其需要则较易调整哀伤期
E、失去亲人后生活改变越大,越难调适
3、丧亲者的心理反应不包含的阶段是A、震惊与不相信
B、觉察
C、忧郁
D、恢复期
E、释怀
4、对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要点是A、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
B、鼓励家属表达感情
C、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
D、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
E、以上全是
5、进行尸体护理,下列做法不妥的是A、置尸体去枕平卧
B、装上活动义齿
C、必要时用绷带托扶下颌
D、有伤口者要更换敷料
E、各孔道用棉花填塞
6、临床上进行尸体护理的依据是A、医生做出死亡诊断后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心脏停搏
E、意识丧失
7、患者死亡后,护士撤去一切治疗用物是为了A、结束治疗
B、防止尸体僵硬水肿
C、防止资源浪费
D、便于护理尸体
E、防止医用垃圾带出医院
8、尸体护理评估的内容不包括A、死者的疾病诊断
B、死者的身体清洁程度
C、死者家属对死亡者的态度
D、尸体的创口和引流情况
E、家属为死者准备的物品情况
9、对已做好死亡准备的患者,护士应A、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平静地离开人间
B、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和交流
C、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D、劝慰患者不必过度悲伤
E、准备进行尸体护理
10、患者意识丧失、各种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消失、心跳减弱、呼吸微弱、根据这些征象,医学上应诊断为A、临床死亡期
B、濒死期
C、否认期
D、生物学死亡期
E、接受期
11、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抑郁期
E、接受期
12、临近死亡的体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脉搏快而弱、不规则或测不出
B、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C、可出现痰鸣音及鼾声呼吸
D、猝死病人呼吸先停止,随后心搏停止
E、脸部外观改变呈希氏面容
13、临终病人皮肤苍白、湿冷,给予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宜超过A、30℃
B、40℃
C、50℃
D、60℃
E、70℃
14、临终病人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是A、视觉
B、嗅觉
C、触觉
D、听觉
E、痛觉
15、临终关怀的理念是A、以治疗为主
B、以护理为主
C、以对症为主的照料
D、以治愈为主的治疗
E、关怀患者的生活和意愿
16、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E、20世纪80年代
17、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诞生地是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E、沈阳
18、患者,女,28岁。其母因突发心肌梗死死亡。几天后带着悲痛的情绪着手处理后事准备丧礼。根据安格尔理论,此患者的心理反应阶段处于A、觉察
B、释怀
C、恢复期
D、震惊
E、不相信
19、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一般是A、否认期
B、协议期
C、愤怒期
D、接受期
E、忧郁期
20、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在哪里成立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E、福州
21、尸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颜面部
B、枕后及颌下
C、右下腹
D、会阴区
E、足底
22、在临床死亡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的时限是A、大于1分钟
B、大于2~3分钟
C、大于3~4分钟
D、大于5~6分钟
E、大于8分钟
23、尸僵发展至高峰所需时间为A、1~3小时
B、3~4小时
C、4~6小时
D、12~16小时
E、24小时后
24、实施尸体护理的时间为A、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B、患者脑死亡时立即进行
C、家属要求时进行
D、医生下达死亡诊断书时进行
E、患者安葬时进行
25、死亡10小时后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A、0.1℃
B、0.3℃
C、0.5℃
D、1℃
E、1.2℃
26、死亡过程分期的最后一期是A、心理死亡期
B、濒死期
C、脑死亡期
D、生物学死亡期
E、临床死亡期
27、脑死亡的标准需除外以下哪项内容的影响A、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B、无运动、无呼吸
C、体温低于32℃
D、脑电波平坦
E、无反射
28、脑死亡标准是A、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B、无运动、无呼吸
C、无反射
D、脑电波平坦
E、以上全是
29、关于濒死与死亡的定义描述错误的是A、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
B、濒死期生命不可逆
C、濒死时病情加速恶化
D、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E、死亡是指个体生命功能的永久终止
30、濒死期患者临终阶段的心理反应,一般排列顺序为A、否认期、抑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
B、否认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抑郁期
C、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
D、抑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接受期
E、抑郁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接受期
31、临终关怀是A、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
B、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
C、照顾患者的生活
D、安慰患者家属
E、使其保持清醒的头脑
32、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A、关键环节
B、最后步骤
C、—种方法
D、—种手段
E、人道主义
33、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有A、置肢体于功能位
B、帮助患者刷牙
C、检验生化指标
D、减轻疼痛
E、帮助其行走
34、临终患者感知觉改变的表现有A、大便失禁
B、视觉减退至消失
C、小便失禁
D、肢体软弱无力
E、嘴微张
35、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人1976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他是A、罗斯
B、费尔斯特
C、桑得斯
D、霍克
E、黄天中
36、临床死亡期,延髓处于极度A、兴奋状态
B、去大脑强直状态
C、去皮质状态
D、抑制状态
E、兴奋与抑制交替状态
37、为濒死期患者所做的护理是A、撤去各种治疗性管道
B、摆好身体姿势
C、塞身体孔道
D、进行治疗
E、劝其家属离开病室
38、临床死亡期特征,错误的是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E、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39、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加深加快
B、脉搏消失
C、反射性反应消失
D、血压降低
E、瞳孔散大
40、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
B、每天口腔护理2~3次
C、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
D、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
E、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
41、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A、循环衰竭
B、呼吸衰竭
C、各种反射消失
D、神志不清
E、肌张力丧失
42、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身体温度接近室温
D、各种反射消失
E、意识不清
43、尸温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大约需要的时间是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E、48小时
44、不属于濒死期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的是A、皮肤苍白
B、心音低而无力
C、四肢冰冷
D、脉搏呈洪脉
E、血压下降
45、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
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46、临终病人最后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A、忧郁期
B、否认期
C、协议期
D、愤怒期
E、接受期
47、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A、保持良好姿势
B、避免头面部淤血变色
C、防止鼻腔内容物流出
D、防止下颌骨脱位
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
二、A21、患者,男,48岁,车祸后ICU治疗多日,今日出现深度昏迷,对强烈刺激完全无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脑电波平坦,判断其为A、休克
B、脑死亡
C、濒死状态
D、晕厥
E、生物学死亡
2、男,66岁,车祸撞伤脑部,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病人的表现应属于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疾病晚期
E、脑死亡期
3、患者,女性,64岁。胰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为其提供的临终护理,其主要目的不包括A、让患者得到全面身心照顾
B、维护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C、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D、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E、使患者平静地接受死亡
4、患者,男性,43岁。因颈部肿块来院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晚期鼻咽癌。患者对该诊断难以相信,多次去其它医院检查确认。该患者此时的心理反应期属于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抑郁期
E、接受期
5、患者男,58岁,脏器衰竭住院治疗,经多日治疗无效后,医师已向其家属下病危通知书,今日查房时医师发现患者已不像前几日般挣扎,变得平静,根据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判断其目前最可能处于A、接受期
B、抑郁期
C、协议期
D、愤怒期
E、否认期
6、患者彭某,女,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此时心理反应为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7、患者沈某,男,68岁,诊断尿毒症,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断呼吸,判断病人此时处于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生理学死亡期
E、脑死亡期
8、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A、接受期
B、忧郁期
C、协议期
D、愤怒期
E、否认期
三、B1、A.死亡后1~3小时出现
B.死亡后2~4小时出现
C.死亡后6~8小时出现
D.死亡后8~10小时出现
E.死亡后24小时出现<1>
、尸体腐败A
B
C
D
E
<2>
、尸斑A
B
C
D
E
<3>
、尸僵A
B
C
D
E
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心理反应阶段持续时间不定,丧偶可能需2年或更久,一般约需1年左右时间。【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84,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急性死亡病例,由于家人对突发事件毫无思想准备,易产生自责、内疚心理;慢性死亡病例,家人已有预期性心理准备,则较容易调适。【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81,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忧郁期是临终患者的心理分期。【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9,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对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要点此外还包括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8,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将床放平,使尸体仰卧,头下置一枕头,防止面部淤血变色。【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7,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尸体护理是在确认病人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尽快进行。【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6,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撤去一切治疗用物,便于尸体护理。【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4,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尸体护理时评估:
1.病人诊断、治疗、抢救过程、死亡原因及时间。
2.尸体清洁程度、有无伤口、引流管等。
3.死者家属对死亡者的态度。【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3,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患者濒临死亡,各方面机能下降,不应该加强语言的交流。尚未死亡,不应准备尸体护理。正确答案选择A。【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2,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濒死与死亡的定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318773,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为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68,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猝死病人常心跳先停止。【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66,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病人四肢冰冷不适时,应加强保暖,必要时给予热水袋,但水温不宜超过50℃。【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64,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听觉常常是人体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63,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临终关怀将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提供临终病人适度地、姑息性治疗,控制症状,解除痛苦,消除焦虑、恐惧,获得心理、社会支持,使其得到最后安宁。【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理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61,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9,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988年10月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8,点击提问】1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家属带着悲痛的情绪着手处理死者的后事,准备丧礼,属于丧亲者心理反应中的恢复期表现。【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318738,点击提问】1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第一期为否认期。【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318604,点击提问】2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7,点击提问】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6,点击提问】2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临床死亡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5,点击提问】2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发展到全身,12~16小时发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4,点击提问】2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尸体护理是在确认病人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尽快进行,既可防止尸体僵硬,也可避免对其他病人的不良影响。【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318770,点击提问】2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2,点击提问】2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死亡不是生命的骤然结束,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48,点击提问】2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脑死亡需要排除体温低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的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47,点击提问】28、【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是:1.无感受性及反应性;2.无运动、无呼吸;3.无反射;4.脑电波平坦。【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的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45,点击提问】2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濒死即临终。指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因此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濒死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濒死与死亡的定义”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43,点击提问】3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心理学家罗斯博士提出临终病人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71,点击提问】3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临终关怀的理念在于提高临终阶段生命质量。【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93,点击提问】3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死亡后护理的重点是尸体护理,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92,点击提问】3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患者在临终状态下护士对其进行的护理措施是多方面的:促进舒适、营养支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感知觉刺激、减轻疼痛等。【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91,点击提问】3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临终患者感知觉的表现为:视觉逐渐减退到视力消失。听觉常是人体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90,点击提问】3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桑得斯博士于1976年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89,点击提问】3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临床死亡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延髓处于抑制状态。【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88,点击提问】3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濒死期患者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应继续进行抢救治疗。【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86,点击提问】38、【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8,点击提问】3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肌张力消失,呼吸急促困难,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不规则、快而弱,血压降低或测不到。【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7,点击提问】4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此期撤去治疗管道是不正确的。【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6,点击提问】4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死亡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时间长短不一。
2.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一般持续5~6分钟,及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肌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故还可以有微弱的肌张力(维持肌张力也需消耗能量的)。此时肌张力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
3.生物学死亡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尸体腐败等。【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5,点击提问】4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生物学死亡期
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死后开始出现,24小时与室温接近)、尸斑(死后2~4小时出现)、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尸体腐败(死后24小时出现)等现象。【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4,点击提问】4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3,点击提问】4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濒死期循环衰竭的病人不会出现此种脉相。【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2,点击提问】4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就是脑死亡,是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的标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1,点击提问】4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临终病人心理反应过程按顺序分为五个阶段:
1.否认期
注意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经常陪伴病人,使他感受到护士的关怀。
2.愤怒期
尽量让病人表达其愤怒,宣泄内心的不快,理解病人的痛苦,进行安抚和疏导,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3.协议期
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4.忧郁期
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
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病人,应与病人沟通,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70,点击提问】4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66,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平直。【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94150,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临床死亡期的主要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该病人应属于临床死亡期。【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84,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临终护理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故这项不是主要目的。【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理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83,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现时的压迫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面对死亡。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认,而有些人甚至会持续地否认直至死亡。【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82,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接受期是临终的最后阶段。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到来。【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8781,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现悲伤、退缩、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徐州市中医院脑血管手术临时阻断技术考核
- 宿迁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医疗纠纷防范处理考核
- 房屋结构安全检测与加固技术方案
- 拆除施工过程中应急预案
- 项目投标的文档管理与版本控制
- 火电厂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案
- 南昌市人民医院周围神经电刺激术考核
- 城市供水系统改造方案
- 矿山废弃物再生利用与环境修复技术方案
- 南昌市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考核
- 医院消防演练试题及答案
- 整容医院合伙协议书
- 购销各种化工桶合同协议
- 《肺癌化疗的课件介绍》
- DB34T 4666-2024高速公路出行信息发布规范
- 2025年广东省考公安申论试题(含答案)
- 小学银行知识课件
- 航海气象导航技术研究
- 2023年10月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 Unit1 Lesson2课件 小学英语培生朗文NEW BIG FUN 教材
- 提升说服力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