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技术】青虾中华鳖仿生态混养_第1页
【农业养殖技术】青虾中华鳖仿生态混养_第2页
【农业养殖技术】青虾中华鳖仿生态混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养殖技术】青虾中华鳖仿生态混养

中华鳖生活于水体的下层,在自然水域中摄食水蚯蚓、小鱼、小虾、螺蛳肉、植物茎叶等饵料来维持生长,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也喜食动物性人工配合饲料。中华鳖宜生长和摄食水温为20℃~33℃,最佳水温为25℃~31℃。主养青虾池塘生态环境优,适宜开展中华鳖仿生态养殖,且能取得理想产量和效益。池塘条件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主养青虾池塘作为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水域,单池水面以10~15亩为佳,池深1.5~1.8米,塘埂坡比1∶2.5至1∶3,池底淤泥深0.2~0.3米,注排水系统完善,增氧设施齐全。池塘准备防逃设施设置鳖种放养前池塘四周需设置防逃设施,具体设置方法和材料为:在塘埂上端平面处每隔3米埋设0.1米×0.08米×1米长方型水泥柱1根,埋设深度为0.5米,然后用10~12号镀锌钢丝网连同彩钢瓦一道埋设到水泥柱内口(水面方向),钢丝网、彩钢瓦埋设深度为0.3米,并做好水泥柱、钢丝网、彩钢瓦固定和连接工作。饲料台设置每养殖80只中华鳖需设置饲料台一个,饲料台设置方法和材料为:在塘埂斜坡面铺设1.5米×4米工程用复合土工布一块,土工布四角用细木桩固定并打入土中,尽量使捕设的土工布平面与水面呈20~25度角,中华鳖摄食期间土工布底部入水深0.5米。生态环境营造3月底或4月初,每亩水面投放活螺蛳50公斤,并移种伊乐藻、苦草、水花生等水草,水草面积控制在总水面的30%左右,然后亩施150公斤牛粪培育水质。池塘消毒鳖种放养前3天,亩施生石灰8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种苗放养5月中旬水温高于20℃时,每亩放0.25公斤重的中华鳖种20只。7月初每亩放体长2厘米青虾苗5万尾。投喂饲料饲料选择中华鳖饲料为自配混合料,蛋白质含量为43%,每50公斤混合料成分比例为:鲜杂鱼糜86%、次面粉10%、大蒜素0.5%、食盐2%、粘合剂1.5%;青虾另投喂蛋白含量为41%~42%的青虾专用配合饲料。投喂方法投喂按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原则进行,水温在20℃~24℃时,每天13:00~14:00投喂1次,水温在25℃~31℃期间,每天上午8:00~9:00、下午5:00~6:00各投喂1次,投喂量分别占日投饲量的30%和70%,投喂混合料呈面团状,当天配置当天使用。混合料投放在离水面10厘米食台处供中华鳖自由采食。天气闷热、雷暴雨等恶劣天气视情况适量投喂或停喂饲料。日投饲量中华鳖日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及存池鳖重量而定,水温在20℃~24℃时,日投饲量控制在存池鳖总重量的1%~3%;水温在25℃~31℃时,日投饲量控制在存池鳖总重量的4%~9%。6~9月投饲量约占全年总投饲量的90%。水质管理鳖种放养后每15天亩施已发酵粪肥50公斤,保持水质达“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深。高温季节7~10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0.3米深,每25天亩施生石灰15公斤消毒水体1次,保持水体pH值在7.5~8.0。高温季节或不好天气适时开启增氧机,确保养殖水体溶氧含量充足。病害防治由于养殖水体定期进行生石灰消毒,饲料投喂充足,生态环境优及中华鳖放养密度相对较稀,中华鳖在仿生态养殖期间一般很少发生鳖类疾病。但为了有效预防中华鳖发生病害,还需做好下述工作:一是投喂混合料需新鲜、适口、不变质;二是中华鳖食台每隔2~3天需用强氯精化水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