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态变化强化练习与拓展提高图11、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气态和。固体分为和。如图1示,图像中图1是晶体(填A或B),图中的凝固曲线表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它需要不断的,温度保持,此时的温度叫,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物质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的通过,到达地球,但却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大气的这种保暖作用,就象玻璃温室一样,这种现象称作效应,而城市的平均气温要比周围的乡村高一些,就象一个个“热岛”点布于乡村之中,这种现象称为,它给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用温度计测好液体温度后,可以拿出来读数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为了“非典”防治,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监控“疑似病人”的体温是否异常。为了保证“疑似病人”的身心健康,在检查病人体温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在测量每次体温后,对体温计进行消毒,下列消毒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冲洗B在沸水中煮沸C用酒精灯火焰烧D用酒精棉球搽拭5、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温度计的水银柱会略有先下降,然后再上升,这是什么原因?6、在很冷的南极或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队员能否直接利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若不行,能否利用酒精温度计进行环境温度的测定。已知:水银的熔点是-39℃,酒精的凝固点是-11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冰的熔点是0℃,所以,0℃的冰一定熔化C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蒸发在任何温度都可进行,故蒸发不需要吸热8、炎热的夏天,把一盆-5℃的碎冰放在阳光下直射,冰逐减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的温度()A高于0℃B低于0℃C等于0℃D无法判断9、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10、在一个室温为0℃的房间内,将-12℃的一块较大的冰块从冰箱的冷藏室取出,放在一杯0℃的盛水容器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的水数量将变多,冰的数量将减少B容器中的水的数量将减少,冰的数量将增多C容器中的冰和水的数量不变D水的数量立刻变少,冰的数量也立刻变少11、水在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据报道,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紧贴,再往罐内罐装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表面接牢了,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A铝膜和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它们压牢了D水是一种粘合剂,把铝膜和钢罐粘在一起12、探究:冰的熔化及熔点(1)、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很冷的冰,它会立即开始熔化吗?对冰的熔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对提出的问题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方案来说明。要求:写出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并写出简要的探究步骤。13、在研究液体发生凝固的物态变化时,小明提出一个问题:液体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为此,他做了一次探究尝试。小明认为,固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而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所以,液体在凝固过程中应放热,且温度不变。(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2)小明的提出猜想是:(3)下表是某种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请根据数据记录,在表中画出大致液体凝固的图像,并由图像可推测出此液体凝固后变成的固体是(填“晶体”或“非晶体”)温度/℃20151050000-5-10时间/min024681012141618(4)现有1个大烧杯,1个大的试管,2只温度计,足量的水,酒精灯,适量的海波,铁架台(配石棉网),火柴等器材,自己合理选择和添加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说明说明液体凝固时是放热的。可以结合画图来说明实验方案。14、如图,是三种液体的沸点,甲容器中盛水,乙容器盛一定量的某中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在甲容器底部继续加热,最终会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现象,但甲容器中的水还没有沸腾,则乙容器的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15、冬天,小华在家里的卫生间洗澡时,发现卫生间墙壁上的平面镜看东西时变得模糊了,洗完澡后,他打开排气扇,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墙上的镜子的表面看东西清晰起来。镜面看东西由模糊变为清晰,是因为在镜子的表面上发生了()。A先熔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B先汽化,后液化的物态变化C先液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D先蒸发后凝固的物态变化16、某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水温”探究活动时,操作步骤如下:①估计待测水温的温度;②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并认清其分度值;③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且不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④过一段时间后,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⑤取出温度计,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再读数。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步骤是错误的(填序号),正确的步骤应是。17、如图,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体温计的示数。18、“刘长兴”和“绿柳居”的包子是南京的特色小吃。在蒸包子的时候,蒸包子的蒸笼上往往有好几层,其中层的包子最先熟;“苏果”超市里,卖海鲜的柜台处,工作人员常用冰来冷却海鲜食品或用来保鲜时,通常冰块应放在食品的(上方还是下方);冬天北方方的菜农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目的是利用桶内水在时会,使窖内温度不致下降过低,使菜避免冻坏。19、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过程中要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长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和物态变化。20、居民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时,用加压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B生产时,采用降温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C使用时,液态的石油气要升华成气体D使用液化气是,液态的石油气发生沸腾现象21、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B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C蒸发现象进行的比较缓慢,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D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时要达到沸点,不需要继续吸热22、下列措施为了不是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农民夏天晒谷物总是将粮食摊开,并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B天热时,人汗流浃背,总是喜欢把电风扇打开吹风C用扫帚扫地,灰尘四起,通常要在地面上洒一些水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常遇雨而受淹,天晴时打开塑料大棚的盖顶,让积水赶快风干23、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釜底抽薪”的说法,请结合所学热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其中蕴涵的物理原理。24、夏天,若停电了,一些剩余的饭菜很容易馊掉。小明利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设计了一个自动降温的装置,实现了实物的保鲜。现有器材:一个长方形的容器,足量的冷水,毛巾,一碗饭菜,一个可以安放饭菜器具的支架,请设计一个降温保鲜实物的方案,要求:写出设计步骤,设计的原理,可以结合画图的方法来说明问题。25、为了确定风向,有经验的人会用手蘸些水,竖直手指到空气中,手感觉到凉的一侧就是风吹来的那一面,试说出这样判断的根据是什么?26、如图,两只温度计,甲图是在室内用扇子对准温度计的玻璃泡快速扇,乙是玻璃泡上包着蘸有酒精的棉球,放在室内通风处,则甲、乙温度计的示数是如何变化的?27、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缺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理发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它是由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使用时将食品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地方,并且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起到了保鲜作用。试问:(1)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水的目的是:(2)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的目的是:28、现有一个烧杯、一个碟子,一块干净的棉布,足量的水,试设计2个方案来说明液体的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要求:写出设计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29、小华为了探究水在沸腾时的有关问题,找来了好朋友小明,准备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他在地上架起一口锅,并把水倒在里面,然后又把一口小锅放在大锅里面,并在小锅内倒入适量的水,最后抱来干柴烧水。小明问:“你要研究什么问题?”小华说:“我想知道哪个锅里的水先沸腾?”小明说:“当然是大锅里的先沸腾。”小华说:“还是看看实际的发生情况吧!”于是两人开始烧水,等了一段时间,大锅里的水终于沸腾了,而小锅里的水一直没有“动静”。小明很高兴,但很差异小锅内的水始终没有沸腾起来,于是他又继续加热大锅一段时间,大锅内的水继续沸腾,等到大锅内水快要烧干了,小锅内的水还是没有“动静”。根据上述记述,小华的探究结论是:小明和小华在探究活动中运用了哪几个探究步骤?(3)如果想使小锅内的水沸腾,应该如何办?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予以解释。30、工业上常用加热的方法给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加热,当混合液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就可将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这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A沸点不同B水蒸发时吸热多少不同C温度不同D熔点不同31、喝开水时,或在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B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C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D向水面吹气时能加快蒸发,蒸发吸热,使水温度降低32、“神州二号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33、冬天,墙角的积雪没有化成水就被风吹没有了,是因为()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熔化现象D汽化现象34、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液体汽化”时的探究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时间/min01234567891011温度/℃6065707592859095100100100100①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在图表中大致描出这种物态变化的图像。②由上表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实验中的液体的沸点是,可能是这种物质。③这种物态变化能够进行的条件是和。这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通常被称为;由此可知,液体在经历这种物态变化时,要热,而且温度保持。④如果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图是液体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35、(1)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A冰雪熔化B樟脑丸时间长了自动消失了C酒精挥发了D烧水时,壶口冒“白汽”(2)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里面包含着的物理含义是()A霜形成前的气温没有下雪后的气温低B霜形成的气温比雪形成的气温要低C霜形成前气温一定较低,水蒸气凝华成霜;下雪后雪融化、升华时吸热,气温一定较低D下霜前气温一定比下霜后气温低,下雪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气温低3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了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B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白炽灯的钨丝变细C冬天的“雾凇”;水面上结的冰D冬天上冻的衣服,通风处自然凉干;利用“干冰”人工降雨37、冰箱内的四壁上有很多的霜,这些霜是由于而形成的。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而成的。38、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20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的队员瞠目结舌,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②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39、我国的水资源非常短缺,如果按水资源的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排列第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越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山排列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南京城市里生活废水每天的排放量惊人,其实这些废水都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变成“二次用水”而再次使用。请根据你生活的实际经验,选择一种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实现“二次用水”的目的,从而节约家里的用水资源。(1)你想将在家里用过的废水变成“二次用水”。(2)请设计一个生活废水处理方案。要求:器材自选,操作尽可能简单。你家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或经验?至少归纳出2条。(4)水资源十分的匮乏,如果你所在的社区邀请你担当志愿者,向居民宣传节约用水的常识,试向居民提出2-3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倡议。40、冬天,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水珠,小华对此十分的好奇,想了解这些水珠从哪儿来的?根据他的观察和分析,认为水雾的产生可能与温度有关,为此,他利用家里的一些材料进行了探究。他选择的器材有:水壶,两个小玻璃镜子。他先将水壶水烧开,并保持沸腾,同时把一个小镜子放到电冰箱里冷藏室一段时间,另一个镜子放在煤气灶上的火焰附近进行烘烤一段时间。接下来,他围绕“水雾产生可能与温度有关”这个问题展开了探究,试写出小华探究“玻璃上水珠如何得来”的模拟操作过程。要求:写出模拟操作的步骤与过程。41、烧饭或烧水时,如不小心会被壶中或锅中的100℃水蒸气烫伤,这种烫伤往往比100℃开水烫伤更厉害,这是为什么?42、2003是国际淡水年,地球表面有70.8%为水覆盖,但是,淡水的含量只占总水量的%;在这些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地球的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部分地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光的现象拓展训练1.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紫的顺序排列的。2.红色玻璃纸只能透过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透过光。在摄影中,为了改变拍摄像的色调,在镜头前通常安装一个。3.颜料红色、蓝色混合后,涂在白纸上,呈色;将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到一张白纸上,则红光和绿光相互重叠区域是呈色。4.植物光合作用将能转化为能,太阳能发电站将能转化为能。若用放大镜在烈日下照射一根火柴头,一会儿,火柴头燃烧起来,则这里能转化为能。5.用放大镜看正在工作的彩色电视机,可以看到三色。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6.彩虹是太阳光被悬在空中的许许多多小水珠色散而成的彩色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由内向外的颜色分布是:由红到紫B.由内向外的颜色分布是:由紫到红C.彩虹是太阳光被小水滴折射、反射、再折射而形成的D.彩虹是太阳光被小水滴反射而形成的7.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位置(选填“甲”或“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C.衣服呈红光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起色光9.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0.说明太阳对人类的影响。11.请列表说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异同点以及各自应用。12.红外制导,是人类而制成的,紫外线的显著特征是。13.如何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14.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月食形成B.小孔成像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15.探究物体的颜色:找几张颜色不同的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再找几张颜色与上面相同的透明玻璃纸和一个发光电筒,把几张色纸排列在墙上,在黑屋里,先用手电筒射出的白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记录下它们的颜色,再用各张透明的色纸蒙住手电筒的前端,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种色纸,把观察到的各张色纸的颜色记录于下表:根据表中观察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声现象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无法直接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A.在行驶的地铁车厢内B.在漆黑的房间里C.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D.一个人在空中静止,一个人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4.苍蝇a和蚊子b飞过耳边时,我们即便看不到它们也能知道是谁飞过耳边,这跟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响度L和音调f有关,则下列关于响度和音调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La>Lb,fa>fbB.La<Lb,fa<fbC.La<Lb,fa>fbD.La>Lb,fa<fb5.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6.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7.从波形上看,下列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8.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都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1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人类靠振动发声的。如图1,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传播而被鱼听到。图11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是利用来听声音。图213.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图214.如图2示,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效应而实现的。由此(能或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三、实验与设计(第15题4分,第16题6分,第17题6分,第18题4分,第19题7分,共27分)15.看图说理:图3图4(1)观察图3,你能得出结论是:;(2)观察图4,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图1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图2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16.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活动1:如图5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活动2:如图6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图5图5图6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图717.如图7,是几个声音的波形,图a和图b所示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c图d图e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图7图a和图b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比较图c、图d、图e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假若三乐器演奏同一音符,你可以听出它们的区别,你从波形图上怎样推断出这一点呢?18.小明和小华一起讨论在“在房间为何听不到喊话的回声”之后,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声音在反射时,是否如图所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呢?猜想一:声音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猜想二:声音在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究竟哪一种猜想对呢?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用硬纸卷两个长纸筒,用支架支撑,使它们等高且保持水平。在一个纸筒的一端放一只声音较响的机械手表(或闹钟),另一端对准墙壁且成一定角度。使另一个纸筒一端对准小华的耳朵,另一端也对准墙壁并成一定角度。图8在两个纸筒之间(即手表与小华之间)竖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隔音板,板与墙壁垂直,但不与墙壁接触(留一小段距离),如图8所示,图8调整两个纸筒与墙壁之间的夹角,使小华听到的声音达到最响亮为止。测量两个纸筒与隔音板之间的夹角,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中,重复最后两步,多测几组角度。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实验次数123…入射角304060…反射角304060……小明对表中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的正确。你能否也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并回答:小明同学的(猜想一/猜想二)是正确的?(2)小明是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探究的?1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9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复习试卷一、填空题1.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2.甲乙两位同学找到了安装在大楼墙上的很长的空心钢管做实验,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很远的钢管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3.在马路两侧植树造林可以;花草树木茂盛的公园显得格外幽静,是因为能吸收噪声的缘故。4.贝多芬耳聋仍利用木棒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种声音传导方式叫。5.蝙蝠靠发出的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6.早晨,能够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发生了,雨过天晴,天幕上挂上一道彩虹,这是现象。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我国云南某天文观测站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2.5s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m。8.在SARS病毒肆意地侵害人类的时候,各单位、住户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还常用灯来灭菌。另外,个别科研部门在与非典的斗争中研制出了多种快速(不超0.5s)测量体温的仪器,它们是利用测温的。9.敲鼓时,我们听到鼓声,这是因为声音是由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又通过_______传入我们的耳朵里。10、在鼓面上放些小纸团,击鼓时,我们会发现,小纸团在鼓面上__________,这表明,发声的鼓在________________。11.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的缘故。歌星觉得录音机里放出的声音和自己唱的声音不完全相同,这时因为录音机放出的声音与歌星唱的声音的________不相同12.用手指触摸0℃的冰和0℃的水,会感觉_________更冷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1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丙图中错误的是________。14.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06410831515-259(1)固态的金熔化成液态的金时,它的熔点是_______;(2)氢在-260℃时是_____态,在-255℃时是______态。(3)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_______,此时的温度_______。(4)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______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5)用钢做成的锅______冶炼金,这是因为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______。(填“高”、“低”或“相同”)15.下表记录了某物质熔化时测得的实验数据,据此回答问题:时间/min024681012141618温度/℃60657075808080808590(1)此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3)此物质的熔化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min。二.选择题1.“闻其声,知其人”是指我们可以通过声音辨别来人是谁,这是利用声音的:A.音色不同B.响度不同C.音调不同D.振幅不同2.古代士兵为了及时发现敌人的骑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地面发声较轻B.马蹄声不能沿地面传播C.空气传声速度比地面传声速度快D.地面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一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s后听到回声,此人距山:A.340mB.680mC.120mD.60m4.电影院放映厅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减弱回声C.增强回声D.改变声音的频率5.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6.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B、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时液体也能传声C、固体传声比气体慢D、能区别自己讲话的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m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9.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10.中医诊断病人病情时,有四条途径:“望、闻、问、切”,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望B、闻C、问D、切11.下面的措施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消声器B、城市道路旁装隔音板C、工厂的工人带防声耳罩D、街道上装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12.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A.熔化、凝华和凝固B.液化、升华和汽化C.汽化、熔化和升华D.凝华、液化和熔化13.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A.冰的温度比水低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D.这是人的错觉14.在北方高寒地区,要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A.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小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15.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16.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17.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B、三人体温都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四.实验题1.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木梳、鼓、小锤、纸张、硬纸片、音叉、乒乓球(系细线)、橡皮筋。请你任选以上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4分)器材: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莆田七中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宣传员培训课件
- 2025届福州第一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版知识产权保护项目保证担保合同关键条款解读
-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园教室电动窗帘采购合同
- 2025版C型钢产业链上下游购销战略联盟合同
- 深圳市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场地租赁服务协议
- 2025版办公室租赁合同租赁合同解除条件与程序
- 2023年四川甘孜州遴选(考调)公务员考试真题
- 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指南(3篇模板)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 半结构化结构化面试题目
- 2023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作业指导书
- 节日氛围营造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安全注射完整
- 乐高大颗粒搭建课件:救护车
- 领会《护士条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