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路”》公开课导学案5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路”》公开课导学案5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路”》公开课导学案5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授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识记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经过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沟通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思虑问题的能力。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少许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经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增强爱国思想和开拓进步意识。【授课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授课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沟通史上的重要地位。【授课过程】创立情况,导入新课古代罗马人特别喜爱中国的丝织品,他们称中国为“丝国”。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引起极大惊动。此后,丝绸衣饰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兴。好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里,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又是怎样形成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为什么只需一年半载的行程他却用了二十多年?中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古代社会,中国和欧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带着这好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本课吧!一、张骞通西域经过PPT显现《西域地图》,结合教材中的文字认识西域的看法(分广义和狭义)以及西汉初年西域的形势。播放视频《张骞出使西域》:问题(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张骞一共几次出使西域?(3)在西域和汉朝的交往中,双方经济文化沟通主要有哪些表现?提示学生用表格的方法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知识(从目的、出发时间、结果、等方面概括),让学生学会制表,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出发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结果认识了西域沟通了汉与西域的联系结合资料解析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出示资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东晋法显《佛国记》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赠予出师西征》说一说:“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质量?二、丝绸之路依照课当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找一找:汉与西域沟通频频后,下面哪些事物是由中原传到西域,哪些是由西域传到中原?这条要道对当时和此后产生了什么影响?(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通道,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沟通,对当时汉朝的兴旺也产生积极作用。)视频:简介“海上丝绸之路“三、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管理权限,意义。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今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以切割的一部分。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说一说:成语故事弃文竞武引导生回顾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说一说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取决于什么呢?当堂检测(经过PPT显现)若是时间来不及就将“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作为课后作业思虑板书设计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西域的看法汉初西域的形势张骞出使西域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三、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的成立班超经营西域授课反思:1.经过解析丝绸之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