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单季晚稻栽培技术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单季晚稻栽培技术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单季晚稻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单季晚稻栽培技术

一、良种根据近年来各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等表现,品种以选用优质的丙97-59、丙96-42、丙98-110和粳杂8优161等为好,糯稻选用94-08和嘉65。二、育秧培育壮秧是单季晚稻大穗高产的基础,近年的种植表明旱育秧更有利于壮秧早发。1.水育秧技术(1)播种。常规水稻在5月15-20日播种,亩大田用种量4公斤、秧田播种量30-35公斤;杂交粳稻5月10-15日播种,亩大田用种量1.25-1.75公斤、秧田播种量12.5-15公斤。(2)浸种。种子经晒、选,常规品种每8公斤用5%烯效唑10克加新线菌灵1包(5克)兑足水量10公斤,浸种48小时后催芽。杂交稻8优161,浸种一律不加烯效唑。(3)管理。初平时亩施猪人粪1000公斤或菜饼50公斤,碳铵20公斤,钾肥7.5公斤,磷肥15公斤。每亩秧谷用10%蚜虱净20克均匀拌入后再播种,播后塌谷、覆盖。播后2-4天,亩用40%直播净30克加水37.5公斤喷雾除草(杂交稻改用幼禾葆),一叶一心期杂交稻用50ppm烯效唑喷苗。二叶期灌水上秧板,结合上水亩施断奶肥尿素5-7公斤,3-4叶期施尿素7-8公斤接力,至拔秧前3-4天施起身肥尿素10公斤。2.旱育秧主要技术:(1)苗床。每亩大田留苗床净播面积30平方米。苗床进行冬培和春培,每平方米施用腐熟猪人粪3-4公斤,进口复合肥50克。播前每平方米均匀施入壮秧剂75克。苗床制成畦宽1.6米,沟宽0.2-0.3米,沟深0.2米,外围沟深0.5米。每平方米用4克呋喃丹。兑水1公斤喷洒防地下害虫。(2)播种。播种前用清水浇透秧板,每平方米播芽谷常规品种120克、杂交稻60-70克,并用幼禾葆除草,之后平盖地膜上覆秸秆,然后灌水串沟。(3)育苗。齐苗后,及时揭膜,晴天在傍晚揭,雨天在雨前揭。杂交稻一叶一心期用50ppm烯效唑喷苗。晴天叶片卷筒,要在傍晚补水一次。秧苗叶色褪淡的,可在傍晚用1-2%尿素溶液泼浇,起秧前一天傍晚浇一次透水。三、早栽稀植1.移栽。常规品种6月15-20日移栽,30天秧龄,插种规格6×4寸;杂交稻6月10-15日移栽,25-30天秧龄,插种规格8×4寸。2.施肥。适施氮肥,强调施用钾肥和配施磷肥,前促、中控、后保。常规品种:采用“一基三追”,基肥亩施有机肥500-600公斤,碳铵30-40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7.5-10公斤;追肥,栽后4-5天亩施尿素10-12公斤促蘖,7月下旬看苗酌施壮秆肥尿素3-4公斤,8月上旬末,叶色正常褪淡田块,补施穗肥尿素5-7公斤。杂交稻:应降氮增钾,前促后控施肥,采用“一基一追一补钾”,底肥亩施有机肥10-12担,碳铵35-40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7.5公斤,栽后4-5天施尿素15公斤促蘖,分蘖末期补施钾肥7.5公斤,如叶色过黄,可在8月20日前后补穗肥进口复化5-7公斤。3.管理。做到薄水浅插,满水护苗,返青后及时露田促根,浅水促分蘖。分蘖末期搁田控高壮秆。孕穗至齐穗期保持薄水层,齐穗后间隙灌溉,收割前7-10天断水,达到青杆黄熟。四、防治病虫草害在做好种子消毒,秧田除草治虫的基础上,移栽大田后4-5天,亩用18%“田草光”30克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