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古建筑古刹_第1页
龙海古建筑古刹_第2页
龙海古建筑古刹_第3页
龙海古建筑古刹_第4页
龙海古建筑古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海古庙一、寺庙:A-1、西头先生公庙。A-2、西头清惠宫一一蔡妈庙。A-3、鳌南宫(石庵仔),北极宫。A-4、新洲尾保生大帝庙。A-5、演武厅。A-6、蔡港关帝庙。A-7、慈济宫、天后(妈祖婆)庙。A-8、晏海宫、天后(妈祖婆)庙。A-9、镇安宫(玄天北极大帝)。A-10、王爷庙。A-11、水仙宫(水仙尊王庙)。A-12、新街亭(祀观音佛祖)。A-13、旷瞻楼,楼临锦江,建西湖亭,奉天后(妈祖婆)。A-14、四合宫一一王爷庙。A-15、石码厅(民俗称为阳春道台,和大府龙溪、二府海澄、三府石码的三府衙门),厅衙内仪门东建有城隍庙,仪门内建有案牍尊神庙,厅署后宅瑞鹊楼上祀大仙,又称大仙楼。故有一厅三庙之称。A-16、太新亭,祀金面土地公。A-17、上码关帝庙。A-18、宛南亭,祀观音。A-19、下码关帝庙。A-20、大宫天后宫。A-21、吴真人庵,祀保生大帝。A-22、王爷庙。A-23、王公巷王爷公庙。A-24、祖宫天后宫。A-25、琵琶街赵王府庙。A-26、渠庵,又称张庵。A-27、五福禅寺,又称仙庵,寺中附有太师庙、阳春宫、伽蓝庙、阎王庙、册簿司庙,为一寺五庙的今古奇观。A-28、上庵。A-29、霞庵,北极宫。A-30、阳春宫,注生娘娘庙。A-31、甘棠观音庙。A-32、太师公庙。A-33、南台庙。A-34、朱文公祠。A-35、水涨公庙。A-36、田里庵,祀东海观音力士。A-37、瓮公庙。A-38、戴厝码关帝庙。A-39、水仙尊王庙。A-40、天后宫。A-41、戴厝码蔡码庙。A-42、内社关帝庙。A-43、玉虚宫。A-44、玄坛宫。A-45、英桥亭。A-46、德麟宫,北极宫。A-47、谢元帅庙。A-48、登第蔡妈庙。A-49、港口虎爷庙。A-50、严溪头伽蓝庙。A-51、平宁东山庙。A-52、谢元帅庙。A-53、首兴宫。A-54、广济祖师寺。A-55、平宁天后宫。A-56、文祠,观澜书院。A-57、地藏王庙。A-58、锦兴宫。A-59、德曜北极宫。A-60、北极二宫——沈御史故居。A-61、埔尾亭,祀泗洲佛祖。在镇埔尾山麓,未知筑于何时。每当诞辰之月,阖镇妇女,诣庙参香。A-62、东岳庙,祀五岳圣帝,在凤田岳岭,按镇志,以阖镇老幼诣庙参香为据的,还有:A-63、鸿岸北极天宫。A-64、观海寺。A-65、龙山寺。A-66、祖山红滚庙。A-67、林坑寺。A-68、紫云岩寺。镇志有记载的,外市街、翁厝桥和卢沈关帝庙暂无可查寻。其他已折毁就不列入。二、 教堂:1、 礼拜堂(基督教,在解西路77号)。2、 天主教堂(锦江道16号)。3、 安息日会(福音堂,新田厝43号)。4、 真耶稣教会(旧址:解东路279号,新址:解东路288-290号)。三、 福德神庙1、鳌西庙。2、龙楼庙。3、箭道土呈庙。4、东路庙。5、 浸水埕庙。6、许厝庙。7、公地庙。8、豆腐巷庙。9、市般埕庙。10、打石街庙。11、后河仔庙。12、云河街庙。13、下码街庙。14、古街庙。15、碗街庙。16、简仔街庙。17、桂花巷庙。18、祖田厝庙。19、王公巷庙。20、三芳埕庙。21、训经巷庙。22、千灯巷庙。23、田里庵庙。24、北岸庙。25、面炙街庙。26、霞米巷庙。27、外市关帝庙。28、仁和楼。29、彩安楼。30、糖街庙。31、内市庙。32、新华路庙。33、新行码庙。34、新华巷庙。35、行后巷庙。36、后街庙。37、包仔街庙。严溪头庙原在洪厝尾,现移塔溪口。平宁庙在文祠旁。卢沈庙在原蒋厝埠。四、祠堂蔡氏三房祠堂(小宗),在先生庙以西。蔡氏大宗祠堂(蔡南溪祠),在西头小宗以西。龙楼社陈氏祠堂在现华侨新村面糊厂。许厝许氏祠堂在现蚊香厂内。郑氏大宗祠堂在现市委停车场。周氏祠堂在现市工会内。、李厝埕李氏祠堂在原酱油厂车间。龙田社陈氏祠堂在祖田厝。方厝埕方氏祠堂在原九二O街道办事处。严溪头严氏祠堂。塔溪陈江陈氏大宗。塔溪陈江陈氏小宗。平宁林氏祠堂。平宁谢氏祠堂。鸿图(内社)洪氏祠堂。登第方氏祠堂。卢沈卢氏大宗。卢沈卢氏小宗。五、 造船厂:新洲尾三座,杉排尾一座。六、 郑厚根先生的注释:1、 五福禅寺于明成化年间建。2、 宛南亭于明弘治五年建。3、 渠庵(张庵)清初法印和尚建。、4、 田里庵于宣统年间建(西湖亭亦同)。5、 下码武庙于明嘉靖年间建(上码武庙于清代建)。6、 天后宫(大宫作者注)于清康熙48年陆路提督兰理建。7、 南台庙于明万历年建。、8、 太师公庙于光绪林开春太师建。9、 城隍庙,在石码厅署内。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10、 石码镇古城头群建筑式。供货运、客运(过渡)、洗衣物、挑水、游泳等用途。龙溪月港石码文化,其起因是在明郑和下西洋的大航海时代,因与风口浪尖浅滩暗礁,兵革匪患的斗争中,信仰成为月港人民的精神寄托和精神约束。从福德神庙、天后宫的位置变化,就可以厘清石码宋元明的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理清石码是月港运行二百三十八年的商埠,也是郑和下西洋,掀起大航海时代留在国内唯一的结晶。从郑厚根先生的诠释中,可以确定渠庵、西湖亭、田里庵等建庙的时间。也明确了田里庵观音力士,从东海普陀山、锦田到田里庵社的迁涉过程。并且解开了太师公庙是由林开春投建的,祀奉的是翠林的郑深道,因是皇帝的老师。才有建在五福禅寺内的太师公庙曰“文山书院”,文山书院即观澜书院。才有原大埕小学的学生要去田厝仔的太师公庙祀太师。却原来建于大埕小学里的郑氏家庙,是郑氏大宗。这也是郑道深每年要到大埕郑氏家庙去进行春、秋拜祖和举行花灯与庙会的地方。就是郑成功到了石码,也要到大埕去拜祭郑氏家庙。当然,我们的收集不一定完整,但从镇志记载和几十年的勘测结果,可见龙溪月港在大航海时代繁荣的一斑。从此,也可印证柯乔有关,“漳州府龙溪县月港地方,距府城四十里”的论说,四十里,原漳浮公路正对着石码公园南路口,竖有20公里碑可论证。二、 礼拜堂(基督教),天主教堂,安息日会(福音堂),真耶稣教会,可论证大航海时代东西文化交流的象征。是石码作为月港核心经营东西洋的标志之一。三、 骑楼群。是作为月港核心区石码,在明大航海时代所形成的大都会为基础。才有在1918年以后,护国军对石码进行三横三纵的骑楼建设。四、 海关。先有石码在明大航海时代运行二百三十八年的先行,才有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开发厦门港的基础。在清发展厦门港时,建立了厦门海关,才能设立石码分关。石码海关的前身,为报关行。五、 盐馆。盐为明清国家经营的产业。明代石码盐仓、盐馆在卢沈。清朝移至现盐业公司至今。六、 邮局。石码厅署不但有民营的天一信局,而且有官营的邮电所,其地址在海关后。七、 税收。明嘉靖年代月港税收单位就在现祖宫的天后宫,为津头楼。清、民国时代在木屐街,名为征行处。在陶铸进行劫狱前,指挥这次劫狱的福建省委书记苏振辰(音),就住在征行处里。八、造船业与工业。石码不但有福河官营的造船厂,还有民营新洲尾和彬排尾四家造船厂,并且其它工业与加工业也十分发达。漳州罐头厂来自龙溪县,通用机器厂来自石码;海澄瓷厂来自江东;酒厂、印刷厂、壳灰厂、电机厂、种猪场……皆来自石码。其造纸、榨油、榨糖、粮食加工、蜜饯、调味品等工业、加工业也十分发达。以上八点都是明大航海时代所产生的结果。不管八都、九都、十都、十一都、二十三都设埠的时间,都是1567年开海禁前而发生在龙溪内部的事物。《龙邑侯袁公水利功德碑记》也记载,“漳内县为龙溪十一都,其一大都会也。”这也论证了,柯乔看到的龙溪月港地方是在龙溪十一都,而不是八、九都。“并原来石码运行自卢沈,关系良巨。”这说明石码月港核心区,是从卢沈的内河经济,向九龙江经济到经营东西洋的发展过程。因卢沈是紧贴着石码,再向南就是林坑、高坑、柯坑、田边,过凤田岳岭,就是八都的始发地过山。此有林龙津叹曰:“漳称闽南名郡,而石码镇为漳郡奥区。郡西北二溪,夹流东注,汇于石溪。当海潮上下之冲,波澜愈壮矣。于是前朝邦大夫,群议累石沉渊,负土筑岸,堆十二坝,以障汹涛,因名石码,置码焉。石码埭溪邑,凭山俯江,原隘肥饶。市以内居廛列肆,聚落万井,与澄壤分界。其间河山之固,文物之兴,民风之淳,盖彬彬乎大都会也哉!”文中说明了,漳州府原就是闽南名郡,而石码镇却是漳州郡的奥区。为什么石码镇会成为漳州郡的奥区呢?原西北二溪,夹流东注,汇于石溪。这也是月港优于月溪的原故。当海潮上下之冲,波澜愈壮矣。这是林龙津亲身所闻,才有蔡汝作在平宁建书院时,以“观澜”而命名。其凭山俯江,原隘肥饶,是柯乔负山枕海的翻版。因宋末圭海中的大沙洲、乌礁洲、浒茂洲逐渐浮起,使柯乔看到的海已成了江。其负什么山呢?有双第、碧尖山、育翠寨、牛牢寨、岳岭、尚书尖、登高寨。其中岳岭的延申紫云岩就较为突出。其“盖彬彬乎大都会也哉。”继《龙邑侯袁公水利功德碑记》后,又一次论证了柯乔的话。为什么石码为盖彬彬乎大都会?因“市以内居廛列肆,聚落万井。”“课盐鹾以济需;立关津以讥察;桥梁道路,通行旅之往来;舟楫轮蹄,集风云而辐辏。而且桑麻麦粟,罗绮珠玑,百货来临,五方互市。拜祈祷祝,则多庙宇宫垣;游宴咏歌,不乏园林台榭。”我们的考察也足以论证。至于1982年成立的“明代月港学术讨论会”,仅仅是为了论证英国博物馆中,海澄月港的信条。无视龙溪月港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乡民随郑和下西洋掀起大航海的历史。因此把月港运行二百三十八年的时间,压缩到六十五年;把经营东西洋的海丝之路,论成“走私”;把一大都会,论成一条小巷;把小苏杭、明嘉靖年代的大都会,论证到隆庆元年(1567)时连个码头都没有的滩涂地上;把月港运行于十五世纪的初期,推迟到十六世纪的下半叶,最后拿个十八世纪(1755年)才设埠,并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建筑来替代。1、石码关帝庙简介刖言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是全国闻名的鱼米花果之乡,当地的民众厚德载物和勤劳善良。我们的祖先善根雄厚,当地的民众在石码镇内建起了两座“关帝庙”,即是“大码头关帝庙”和“下码武帝大庙”庙宇历史悠久,建筑结构雄伟和壮观。大殿中的雕塑精致,艺术巧夺天工。“关帝庙”的诸位神将“护国佑民”和“善求必应”的动人事迹,历代激励着十方的民众来“弘扬正法”和来“惩恶扬善”。由于某些因缘庙宇多年失修,如今白蚁四起,被龙海市城建管理部门鉴定为危房之建筑。一、大码头“关帝庙”大码头“关帝庙”位于石码镇的解放北路。庙宇朝东北坐西南,主祀“关圣大帝”及诸位护法神将。原庙为砖瓦结构,面积353平方米。庙宇建筑有正殿,钟鼓楼,天井,后殿,旁殿,及客房衔接相连。庙宇殿房雕塑绿瓦飞檐;其艺术盘龙画栋;其道德与文化勒诗流传……总而言之其建筑巧夺天工另人赞叹。该庙宇始建於明朝的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了,其香火历代兴旺。此圣庙在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及民国十五年、三十八年间均进行过多次的重修。其中民国十五年,该庙宇修建最为困难。根据碑文记载:民国十五年,石码镇的街道正在拓宽进行重建。当时石码镇大码头“关帝庙”也被列为拆迁之境地。为了保护此庙宇免于遭受到灭顶之灾殃,石码侨商林秉懋先生带头组织(大码头“关帝庙”董事会),并带头捐献自家在(石码大码头坐西朝东的店面二座)以抵毁庙 二、下码关帝庙(武庙)龙海市石码镇下码(武庙)位于石码新华居委会。原庙建于古代,香火历代鼎盛。在清朝康熙五十四年重修,主祀山西夫子及诸位护法神将。该庙宇曾得到了皇上的御封,正殿中悬挂着皇帝御赐的金匾和玉印。该大庙“诚求必应”及“护国佑民”的真实例,历代芳名四面八方。因此,也得到了海内外同胞无比崇拜信仰和传扬。庙宇结构红门绿瓦,庙门前两边安放着一对神气十足的石狮。庙宇内外雕龙勒虎,“关圣大帝”和诸位护法神将,他们慈祥的端坐在正殿的神座上。下码武庙内外还建有山门,假山,洞穴,曲桥,莲花池,滑梯,西方圣景和观世音菩萨大殿……整座庙宇金碧辉煌,其造塑工艺鬼斧神工,叹为观止。由于某些因缘:下码武庙一直被石码居委会所占用,其圣殿有的改建为工厂和厂房。因此,下码武庙内外之圣景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庙宇中的“关圣大帝”以及诸位神将,甚至连同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都被毁坏无存。更加挽惜的是:古代皇帝御赐的玉印和金牌也失踪了。2、龙海市凤山岳庙简界刖言福建省龙海市榜山镇与海澄镇连接的一座山峰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寺庙。它就名扬闽南一带和历代深深的受到海内外各地同胞无比信仰和爱戴的庙宇《凤山岳岭》大庙。凤山庙旧名叫“凤田庙”。古老相传(凤田庙)最初兴建于唐朝。一千多年来几经兴废相寻,逐渐扩建成为延留至今的(凤山庙)。岳庙占地4550平方米,庙殿中雕塑着176尊巧夺天工的神将;庙中壁画幅幅工艺术精湛;整座寺庙建筑雄伟壮观和金碧辉煌。历代无数的事实告诉了人们:凤山岳岭大庙的诸位神明处事奖罚分明,她的神奇传说自古以来威震四方。凤山岳庙群山环抱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岳庙四周十多棵老木棉花树,它们虽然经过了上千年来的雨雪风霜。但是至今仍然昂首挺立的警卫在古庙两旁。人们站在凤山峰上向下眺望,龙海市区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凤山岳庙的交通发达,它距离龙海市政府的所在地(石码镇)约两公理路。乘汽车或骑自行车都可以到达其山脚下,然后再顺从一条新修造的水泥山路,徒步十五分钟便可到达岳庙。最近国家建造一条高速公路正好从(凤山岳庙)前面经过。以后到凤山岳庙进香或旅游的善友将会更加的方便。凤山岳庙是龙海市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的寺庙。该庙宇的管理人员热情好客,庙中的泉水甘甜清爽;当地的民众勤劳善良,寺庙的建设古色芳香;岳庙的风景如画;当地的民俗乡情令人陶醉。善友们:你们不妨的到此一游,届时你们定会受益匪浅。第一章凤山岳庙的由来一、唐朝时期的“凤田庙”唐朝年间,当时的人们由于对自然界存在的地、水、火、风、空、旱、震------的现象无从理解;对于人世间的瘟疫疾病谈之色变。当地善良的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于是他们共同的集资,并共同的选定在凤山峰上建造了一座“凤田庙”。每年当地的信众都要选定良辰吉日,集会在“凤田庙”一心祈求:天官赐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国泰民安!二、 延传至今的“凤山大岳庙”“凤田庙”万众朝拜,万人许愿。其大庙风风雨雨的到了民朝的万历年间,其香火百倍的兴旺。根据当地信众的倡议和十方善士的涌跃的捐款,于是重新的改建了凤田庙,并将原庙宇坐东看西的方向,改建成为延传至今坐西面东的字向。从此一一该庙宇也更名为《凤山大岳庙》。三、 “凤山大岳庙“遭劫难凤山大岳庙神明万分的灵感,其香火历来兴旺。凤山大岳庙在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四十三年,道光六年,宣统三年,民国三十七年间,先后进行了数次的修建。每次修建竣工都有勒石碑文字流传后代,岳庙中原有碑刻二十七额。后来由于种种因缘遗失了七件,现在岳庙中保存二十额石碑文刻可供研究和参考。“凤山岳大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遭受到空前的浩劫。其庙中的神像、壁画尽被毁坏无存,真是十分的可惜和万分的遗憾。四、 重建“凤大岳庙”天理昭彰,善恶有报。1976年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爱国爱教”和“保护文物古迹”的宗教政策深入心。但是,面对着荒凉野草丛生的“凤山大岳庙”,要重新恢复谈何容易。庆幸的是:当地村民“李亚厘”等一批老同志,他们自筹资金、自带干粮;李亚厘同志自家还卖了一头牛作为(修庙的)的经费。他们从1980年开始一年复一年,经过了很多年。他们的善举得到了十方信众们的热烈支持------经过了各方信众鼎力相助,“凤山大岳庙”的神像终于重塑开光了。第二章今天的凤山大岳庙一、 焕然一新的凤山大岳庙今天凤山大岳庙旧貌换新颜,通向该大庙的山路已经修建了水泥路;庙前还建设了一个大戏台;岳庙前面左右各建造了一个大的烧金炉;庙宇左旁又建立了一间土地公庙;岳庙各殿更是焕然一新------香客们进入庙中一殿殿的漫游,犹如目睹一番地狱冥官在严肃认真的审案。二、 仁圣大帝殿凤山大岳庙的正殿,五位仁圣大帝两眼发出神光,威严无比的稳坐在中央主持正义。其身前右边一名宫女手持玉印;左边的另一位宫女手执昭书;注死娘妈也端坐在正殿上。大供桌下面有一只神犬名叫“虎将公”,它两眼明察秋毫的观注着前方。它随都准备着去捉拿罪犯。五位仁圣大帝左右殿中,端坐着冥都十大阎王;阎王两侧镇坐着冥都的十二部官员。十大阎王前面,一边雕塑着主持正义的“魏征”明将,另一边雕塑着引渡亡灵的引探童。其正殿下方左右两边走廊的供台上,雕塑着主持人生(十二生肖官)的神像。五位仁大帝的供桌前肃立着:力大无比的“项羽”(俗名叫:黑面针),面对着智慧超人,但手却无搏鸡之力的“韩信”(俗名叫:李孙孝);年老寿高820岁的“彭祖”,面对着灵巧,但命短的“甘罗”;巨富财粗的“石崇”,面对着贫穷如洗的“范丹;东方圣人(教育家)“孔子”,面对着忠厚诚信(专牵红线)的“月老公”;壁画“磨姑乐”,面对着“东方朔”。仁圣大帝前面的正中悬挂着一盏日夜长明的“天灯”;天灯的下方雕刻着一张民众供天所用的“大供桌”。这一切充份的体现了人世间的各种风俗乡情。仁圣大帝前面的下殿,还有冥官在办案。三、三官大帝、功德司官、策簿司官仁圣大帝殿的下殿(门内)的上方,正中央画着姜尚在此的神像。该殿中间的梁柱上悬挂着一殿“三官大帝”的雕像。民间传说:“三官大帝”是主管凡间的天神。他们一位主管天界,凡间人民朝拜他,可以得到“风调雨顺”和万事如意;一位分管地界,世间的民众朝拜他,可以得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财源广进”一位掌管水界,阳间的大众朝拜他,可以消灾添寿岁月平安。仁圣大帝殿下殿的右边是冥都“功德司官”和“黑、白无常”主持正义的公堂。左边是阴间“策簿司官”和“三大总头伯”办案的法堂。殿中“牛爷”、“马爷”和诸位“小鬼”手拿令旗、令牌、铁链、和各中刑具追捕罪犯。“功德司官”严肃办案;“策簿司官”怒指凶犯;“三大总头伯”各司其职;数名“狱卒小鬼”手拿镣铐和刑具威严镇恶的站立在两旁……其雕塑工艺鬼斧神工叹为观止。四、 注生娘妈宫和保生大帝殿注生娘妈宫位于仁圣大帝殿的右旁殿。殿中注生娘妈三姐妹,和总婆妈和蔼可亲的稳坐在大殿的神座上。她们前面还站着一位传唤差事的宫女“三小姐”;注生娘妈两旁的神座上另雕塑着十二尊婆妈;慈祥的婆妈怀中各抱着一位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孩。这些神像雕塑形态不一,但是其神像逼真。注生娘妈宫的下方是保生大帝殿。该殿正中保生大帝“吴本”端坐在神座上。其身后站立着一名专门管小孩的“七哥仔”真够可爱;此殿右边神台上稳坐着(专门调化夫妇情恋)的“花公”和“花婆”。圣殿的左边的神台上稳坐着佛门的“清水祖师爷”和水仙王“屈原”的圣像。五、 文昌楼和天王殿文昌楼位于仁圣大帝殿的左旁殿。其楼上供奉“地藏王菩”,供奉着忠义无私的“关圣帝君”,和“马公”及“马婆”的神像。文昌楼下,殿中供奉着“三宝佛”和“观世音菩萨”的圣像;殿中两旁雕塑着神通广大的十八罗汉;其殿门的上方雕有一幅“三藏取经”的佳景。文昌楼的前方是天王殿。“弥勒佛菩萨”笑口常开的坐在天王的中央的神台上。“弥勒佛”大笑,他笑天下可笑之人;“弥勒佛”腹大,他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弥勒佛”的背后一尊除魔镇妖的“韦陀菩萨”屹立在神台上。怒目护法的“四大天王”威严耸立的站在“弥勒佛祖”的两旁“四大天王”法力广大,他们是主管人间的“风”“调”“雨”,“顺”的天将。“四大天王”都热爱众生,因此一一天下的人民也都尊敬和热爱这诸位的天神。注:凤山大岳庙还建造一殿“创始堂”。他是为了纪念一位对凤山大岳庙做出贡献的先驱者(龙海市榜山镇柯坑村的村民“柯公”)所建。第三章凤山岳界四大奇景一、凤凰山和月女弹琴穴一个古老又美妙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某一天,天高气爽鸟语花香。就在这个时侯一一天上的一位仙女骑着一只仙凤巡视凡间。当仙女飘游到福建龙海榜山柯坑地界的一座山峰时,她被这群美丽的青山和善良的民众所吸引,于是仙女按下云头,下凡的停留在这片美丽的山峰上。当地的民众,得知仙女巡视人间万分的欢喜。于是,当地的人们就成群结对的前往迎接;各地的山神们也都前来恭迎;仙女对此盛情极为的感动。仙女为了报答民众和山神的深情厚意,仙女特要弹奏一首美妙动听的天歌留传凡间。此时仙女没有带琴正在着急,这时神通广大的山神就将山上的梯田化变成一把大琴,将山间川流不息的泉水变化为琴线。接着一曲曲悦耳舒情动听的天歌,就从仙女的手指弹了出来,天曲顺从甘甜的泉水的流动传遍了人间。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有情的仙女,特将仙女弹奏天曲的山峰定名为“玉女弹琴穴。”仙女返回天堂的时刻已到。仙女为了报答凡间山神和当地民众的深情厚意,她特将坐骑“仙凤”留住在此山峰上。从次一一这座可爱的山峰就叫为“凤凰山”。注:根据前人所说凤山大岳庙的东方是仙凤的头;西面是仙凤的尾部;岳庙前两颗凸出的岩石是仙凤的两眼;岳庙四周花木是仙凤的身躯和羽毛;岳庙的四角天井是仙凤的胃。古人说,仙凤的胃可以消水,,,,说来也奇怪,凤山大岳庙内的四角天井从来没有设建排水沟。可是,每年遇上狂风暴雨时,岳庙天井的水位总是不会溢上台阶污染庙景。其天井古延至今不可思议,奇景难得值得研究。二、蛟龙穴和王梨山凤山大岳庙的山峰中,古延至今有一个洞穴。根据前人相说:其洞中原住着一只蛟龙的怪兽。当年一遇到阴天,蛟龙便呼风唤雨,并发作洪水来祸害百姓。当地的民众为了制伏这一无道的怪物,特地在凤山峰上建庙镇妖。凤山岳庙落成后,这只可恶的蛟龙被擒伏了。从此,当地的民众又重新的过上了风和日丽的美好日子,龙海一带也逐渐变化为全国闻名的鱼米花果之乡。于是,当地的民众从古至今,都将(凤山地界)的这个山洞叫做“蛟龙穴”。凤山大岳庙香火历代兴旺,凤山大岳庙曾经住过和尚。勤劳的出家人,在凤山大岳庙的对面的山峰上,种植了许多凤梨果子。因次一一当地的民众就将此山改名叫做“王梨山”。注:以上四景值得研究。第四章凤山大岳庙的宗教活动一、管理凤山大岳庙的五大房头根据前人代代口述:在很久很久以前,凤山岳庙周围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应付不测的天灾和人祸。他们自愿筹款建造了“凤田庙”;并且自愿的组织了民间友好互助社。《凤田庙》竣工后,当时凤田庙周围各社的族长和家长,共同选定了良辰吉日的到《凤田庙》。他们求庙中的神明作主,以抽签为示,于是就形成了延传至今共同管理(凤田庙)事务工作的友好社。管理(凤田庙)的五大房头是:大房的是“田边村”;二房的是"柯坑社”;三房的是"径口社”;四房的是"后塘社”;五房的是"西面,刘坑,和径头等社区。以上各社里乡亲,互相帮助。他们延古自今共同的负责管理和发动当地民众修建(凤田庙)等事宜。二、凤田庙的会“凤田庙”的主要庙会有五次:1、 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是(龙海紫泥镇城内村“东社妈”),到“凤田庙”进香的佳节。2、 农历三月二十四日,是管理“凤田庙”五大房头(社里乡亲),到“凤田庙”聚会和举(社里岳帝祖)的过炉仪式。3、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凤田庙”仁圣大帝(方名:岳帝祖)的生日。4、 农历七月二十七日,是“凤田庙”(众佛公)的生日。5、 农历九月二十七日,是“凤田庙”(三大总头伯)的生日。上述乡俗民情,古延至今。其中农历三月二十四日“社里岳帝祖”的过炉仪式热闹非凡。三、社里岳帝祖的过炉仪式农历三月二十四日(正是)春夏之交的季节。此时大地回春,当地的农民正在筹赶播种。为了来年的好收成,和社里民众的平安。从古到今管理(凤山大岳庙)的五大房头,和石码一带的信众都会集到(凤山大岳庙)来。此时,众人下愿祈求“诸位神明”保佑风调雨顺,财源广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体健康和国泰民安!农历三月二十四日,是(凤山大岳庙)社里“岳帝祖”的过炉仪式。注释:“社里岳帝祖”,是指管理凤山大岳庙“五大房头”每年都将“社里岳帝祖”护送到岳岭“仁圣大帝”的“大香炉”过炉,然后“五大房头”社里轮流的将(社里岳帝祖抬回本社里来供奉、来朝拜。农历三月二十四日早上,管理凤山大岳庙五房头的家长带领本社里的信众,青年小伙子们有的舞龙开路,有的肩上抬着神像的辆轿,有的扛着猎枪,有的敲锣打鼓,有的边走边放着鞭炮,兴高采烈、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凤山大岳庙前的大埕上。信众们一凤山大岳庙前的空地时,小伙子们就尽情的舞龙来答谢凤山大岳庙诸位神将的隆恩。接着小伙子抬着“社里岳帝祖”神像的辆轿,在岳帝祖庙前的奔跑。此时此刻猎枪齐鸣;鞭炮声、锣鼓声和人喊谢恩声大作,真是热闹非凡。接着小伙子们抬着“社里岳帝祖”神像的辆轿,进入到凤山大岳庙“仁圣大帝”正殿上。这时,前年供奉“社里岳帝祖”房头的信众站在右边;今年迎接“社里岳帝祖”回本社(供奉)的民众站在左旁。五大房头的族长头上戴着礼冒、身上穿着礼服,个个面向着“仁圣大帝”的圣像站立在中央。接着举行了“扮仙”仪式,就是演小戏向“仁圣大帝”和诸位神将谢恩。接着五大房头的家长们祭拜“天公”,和礼拜“仁圣大帝”(俗名叫“岳帝祖”)。接着法师念颂咒语,烧符咒和进行各项祭拜仪式。下午,是年轮到供奉“社里岳帝祖”房头的信众们敲锣打鼓,放鞭炮,鸣猎枪。喜气洋洋的将“社里岳帝祖同辆轿抬回社里供奉。当晚还要举行一些祭拜的仪式。夜晚,凤山大岳庙的“露天大戏台”,还要演人戏向岳庙的诸位神明们谢恩。3、石码宛南亭(观音寺)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天灵地杰,当地的民众厚德载物,百姓们安居乐业和正气弘扬。我们的祖先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在(石码)镇的中心建起了一座“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庙,其庙宇简称:“宛南亭”佛寺。其庙宇历史悠久,其建筑慈祥、庄严、雄伟和壮观。其寺庙神奇又灵感的真实例,历代受到了十方信众,和海内外各界的同胞无比“信仰,爱戴和传扬。石码“宛南亭”佛寺创建於明朝弘治五年。清朝康熙十八年,民国十三年其间进行了数次的扩建。寺殿朝东南坐西北,原为水泥和砖木结构。寺殿建筑面积112平方米,建筑的依次是亭,正殿,天井,后堂和花圃衔接相联,建筑的工艺十分的精湛。石码“宛南亭”奉祀观音菩萨,善才,龙女,十八罗汉,以及诸位佛菩萨的圣像,佛寺建造以来香火历代兴旺。根据健在的老人言述:抗日战争的时期,日寇的飞机在石码镇一带疯狂的轰炸。此时,民众们只要走进了“宛南亭”的佛殿中,就会神奇的享受到无比的清净和安祥。4、石码《紫云岩市》简介刖言紫云岩佛寺一一位于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之郊,座落于石码镇高坑村山麓群山环抱之中,树木苍翠之间红墙绿瓦,此乃紫云岩古刹在焉。相传该地常有紫云霞光覆盖于此而得名。紫云岩寺历史悠久,他始建于大宋年间。历经近千年来雨雪风霜的洗礼;历经几番朝代沧桑的变化。其间虽然几度兴废相寻,然而佛性长存。该佛寺几经修建,流传至今。佛光普照,其香火历代十分兴旺。紫云岩寺,占地四千余平方米。有高大的岩石垒筑成的山门,山门当中醒目的“紫云古刹”四个松劲的大字金光闪闪。山门前方辟建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沿石阶拾级而登就可以进入“大雄宝殿”。紫云岩寺绿树成荫,果树花圃连片,到处都是鸟语花香。佛寺周围许多的苍天古树,虽然历经上千年的酷暑冬寒和雨雪风霜,然而至今仍然像一把把绿色的宝伞护卫着佛门古刹。啊!雄伟庄严的古刹,笔者祝愿您:给世间善良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安祥!紫云岩寺供奉着:慈祥的三世佛陀,观世音菩萨,善财,龙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和韦陀护法等神将。另有祖师殿供奉有,西天东土历代祖师(达摩禅师)的香席。还有新建的功德堂,斋堂,会客厅,和刚刚破土动工的大悲殿等等。佛寺钟鼓法器齐备,佛殿庄严、清净、随缘和安祥。该佛寺的签书十分的灵验,无数的事实告诉了人们,善男信女诚求必应的真实例,历代名扬十方。并且受到了海内外同胞无比的信仰、崇拜和传扬。紫云岩寺的交通十分的便利。她离龙海市政府所在地(石码镇)仅有二公里路,乘汽车、骑自行车都可以到达。该佛寺古色古香,寺中的泉水清凉爽口,佛寺的管理人员热情好客,善男信女百问不厌和助人为乐的美德,更是让游客们留恋忘返。紫云岩圣界的四大奇观紫云山峰风景优美,该山峰中奇景甚多。有一“金鸡啄食”;又有“仙人足印”。一、 “紫云迎客榕”。紫云山下高坑村的西侧,古延至今有一个水明清秀的寨潭。其四周苍松翠竹成林,潭后边有一块如山巨石,巨石中裂缝之处生长着一棵杆粗、枝壮、叶茂和根旺的老榕树。上千年的榕树历史悠久,它经历了凡间沧桑,傲视过世间万人面。这棵古榕树虽然老态龙钟,但它至今仍然悠闲,雄壮盘缠挺立在这块巨大的盘石上。古榕树影照潭伴月,其优美形态犹如好友友迎客,引人遐思极为壮观。二、 “厅房虎洞”。紫云山中原有一个天然大石洞。健在的老人说:这个天然石洞巨大,洞内可容纳一百余人。该石原来是山中之王们出没和居住的虎穴。抗日战争时期,“厅房虎洞”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对敌)防空洞。三、“大树夹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某一天,日寇敌机在紫云岩寺的周围疯狂的进行轰炸,顿时山峰上的岩石被炸的石土纷飞。突然一块被炸的巨石横飞到一棵大树的树叉之间,此时这棵大树愤怒的一抖,并将飞来的巨石夹住了。四、“古井甘泉”。紫云岩寺西侧的高坑村,历来地灵人杰。村中原有的一口古井大旱不甘,井水清净而甘甜。它是古延至今难得的一口好井,井水中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