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题讲解_第1页
古诗词鉴赏题讲解_第2页
古诗词鉴赏题讲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题讲解湖南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既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又从自主命题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沿用至今。比如2004年湖南卷依照“赏析示例”完成指定赏析任务的题型是湖南高考古诗词鉴赏多年来的亮点,是极富创意的新题型。此类鉴赏题要求考生从诗词曲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和情感基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再结合题目特点来答题。湖南2005年和2006年的诗词鉴赏题均延续了这一创新题型。2007年湖南省将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从6分调整到5分,其设题在沿用以往风格当中也体现了向传统题型的回归。但是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的诗词鉴赏题人均得分1.95分,得分率仅为39%。这一得分率和往年一样都不是很高,这就更显示出规范答题的重要性。二、古诗词鉴赏“公式”的构建2007年湖南高考《考试大纲》中提到古诗词鉴赏题主要考查古诗词遣词炼句的技巧、形象特点与意象内涵的把握、意境的营造、情感基调与表达技巧。考纲的这一要求就是我们构建诗词鉴赏“公式”的依据。为了规范答题,笔者结合其他省市高考题提出了三个诗词鉴赏“公式”:1.意象+意境+诗人感情2.表达技巧+意象分析+诗人感情在高考诗词鉴赏题中也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要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有关诗词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考生可以按下面这个框架的提示去复习准备。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用典、虚实结全、动静结合、对比、反衬、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等行文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先总后分、起承转合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高考诗词鉴赏题中还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词语、语言风格和特点的理解和运用,高考辅导《构建“公式”让古诗词鉴赏题答案更完整》。分析诗词的语言常有以下几种题型: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③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④鉴赏诗中的语言(某个词语)。前三种题型完全可以按照上面所述的第三个公式的模式去答题: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其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语言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四种题型则可以只用第三个公式的后两步去作答:首先从艺术和思想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所要求鉴赏的诗中的某个词语,接着再点明这个词语所传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湖南卷古诗词鉴赏“公式”的运用湖南考生备考古诗词鉴赏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准备:一是把握本省的命题风格;一是注意传统题型,也就是现在绝大多数省份所采用的分点具体设问的题型。近几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通常要求考生按照赏析的范例去完成诗词鉴赏。像这类题目必须灵活运用以上三个“公式”来规范答题。我们可以先按照“公式”去分解“赏析示例”,然后再确定使用哪个公式。由于有时是整句鉴赏,所以有可能要组合运用以上三个“公式”。1.比如2007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示长安君》考查的是对诗人情感的赏析,我们可以用“公式一”和“公式三”来组织答案。下面以此题为例来运用这两个公式。(原题略)【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词的“情感基调”。由于是整句赏析,我们必须紧扣这两联的关键字词、意象、意境,并结合高中所学的律诗相关知识去思考。根据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特点,我们可以注意“草草杯盘”和“昏昏灯火”、“笑语”和“平生”、“自怜”和“又作”、“湖海”和“尘沙”、“三年”和“万里”几组对应的词组,再结合律诗写作特点和题目中的“怆情”则不难理解这几组词语的词义、意象和意境。接下来可以根据“公式一”和“公式三”的顺序去组织答案。【答案“公式化”解析】颔联:①“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分析词语的含义)“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分析诗人情感)。 (运用“公式三”分析词语的作用)“草草杯盘”“昏昏灯火”(点出两个意象)营造氛围(指出意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指出诗人的情感)。 (运用“公式一”分析)“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分析“笑语”“平生”两个意象的含义)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指出诗人的情感)。颈联:①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分析词语的含义),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分析诗人情感)。(运用“公式三”分析词语的作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分析两个意象的含义),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指出诗人的情感)。(运用“公式一”分析)“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分析两个意象的含义)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指出诗人的情感)。(运用“公式一”分析)【答案“公式化”解析】另外,2005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的第一问可以用“公式三”去组织答案,第二问则可以用“公式二”去组织答案,同学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四、结语湖南考生在复习古诗词鉴赏题时除了要掌握本省一直以来的“赏析示例”类题型,还要关注传统题型的解答。传统题型通常是设置问题具体考查诗词的语言、形象、感情基调或表达技巧,同学们到时将以上三个“公式”对号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