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电影《霸王别姬》赏析-课件_第1页
08电影《霸王别姬》赏析-课件_第2页
08电影《霸王别姬》赏析-课件_第3页
08电影《霸王别姬》赏析-课件_第4页
08电影《霸王别姬》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电影《霸王别姬》赏析译名:FarewellMyConcubine导演:陈凯歌主演:巩俐/张国荣/张丰毅上映年度:1993主要奖项:1993年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霸王别姬》赏析一.导演陈凯歌和他的主要作品二.《霸王别姬》的人物与情节三.《霸王别姬》的鉴赏分析一.导演陈凯歌及其主要作品陈凯歌生平陈凯歌是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于1952年生于北京,青少年時代曾辍学下乡,1976年回到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来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1984年开始执导影片。一.导演陈凯歌及其主要作品陈凯歌主要作品:《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边走边唱》(1991年)《霸王别姬》(1992年)《和你在一起》(2002年)《无极》(2006年)《梅兰芳》(2008年)一.导演陈凯歌及其主要作品陈凯歌的成就,首先在于他高度的人文精神,对人的本体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他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在中国影坛上,陈凯歌是一位比较少见的具有诗人和哲人气质的导演。

《黄土地》译名:YellowEarth导演:陈凯歌主演:王学圻/薛白上映年度:1984主要奖项:1985年第7届法国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黄土地》影片以故事为外壳,实现了土地、民俗与人物的统一,表现了陕北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黄土地是真正的主角,它以它浑厚的体魄养育了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同时又深深地束缚着他们。影片的影像冲击力,颠覆了此前中国电影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方式。返回陈凯歌和他的作品

《和你在一起》译名:Together导演:陈凯歌主演:唐韵/刘佩琦上映年度:2002《和你在一起》一部温情脉脉的作品,虽然没有《黄土地》的野心,却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和你在一起》影片讲述自幼和小提琴相伴的13岁男孩刘小春敏感而沉默,并将小提琴视为唯一与母亲在天之灵相沟通的桥梁。望子成龙的老父刘成将孩子送往北京深造,小春遇上孤傲的江老师,得到可贵的友情,初尝恋爱的甜密与苦痛,也明白了音乐的真正意义。《和你在一起》影片中的三断感情历程:一是刘成和小春的父子之情,二是小春对莉莉的朦胧初恋,三是小春对音乐的寄托,也是对母亲的寄托之情。这三段感情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成长过程,这种成长也使小春的音乐才华得到进步和升华。影片将音乐和亲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导演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深刻地展现陈凯歌人性化的电影风格。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该片是陈凯歌最为阳光、也是最为简单的一部作品。返回陈凯歌和他的作品

二.《霸王别姬》的人物与情节

1.主要人物程蝶衣(张国荣饰)段小楼(张丰毅饰)菊仙(巩俐饰)袁四爷(葛优饰)

二.《霸王别姬》的人物与情节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是一个关于戏、梦、人生的凄美故事。二.《霸王别姬》的人物与情节2.情节演生角的段小楼与演旦角的程蝶衣是自小在一起长大的师兄弟。两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更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但二人对戏剧与人生关系的理解有本质不同,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则是人戏不分。段小楼在认为该成家立业之时迎娶了名妓菊仙,致使程蝶衣认定菊仙是可耻的第三者,使段小楼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围绕一出《霸王别姬》生出的爱恨情仇开始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不断升级,终于酿成悲剧。

三.《霸王别姬》的鉴赏分析《霸王别姬》根据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是陈凯歌的第五部作品,影片的风格和他之前的作品可以说是截然不同。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并邀请几位大明星合演,具有很浓厚的商业色彩,同时又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延续了导演一贯的人文思考,是一部真正做到了人文与商业成功结合的影片。香港影评界称此片: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时间顺序倒叙结构(公元1977-1924-1966-1977年)数字化的时间以倒叙的模式展开,从1977蝶衣和小楼的重逢开始,然后回忆1924到1966年之间种种,而后仍回归到1977最后的舞台上。首先一句,“是您二位啊?!”——那时的蝶衣和小楼已是全副行头装扮,而工作人员的声音是从空旷遥远的地方传来的——能够从一定的距离上精确辨认出演员的实际身份,由此可知,蝶衣和小楼,当年的绝代风华。也可窥见,京剧文化的生生不息。1977年,中国北京。1924年,北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37年,北平,抗战前夕。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民国政府离开大陆前。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1966年,北京,文革前夕。1977年,中国北京。1990年,在北京故事结构《霸王别姬》的结构:简化而写意的情节安排结构三大段落:学艺、从艺、殉艺学艺:逃跑、性别转换、被张公公污辱。从艺:成婚与兄弟反目、营救段小楼、营救程蝶衣。殉艺:戒毒、后台决裂、太庙批斗。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影片的内涵:

对传统文化(京剧)、个人生存状态(迷恋)与人性(背叛)的思考;、影片的商业因素:

流畅的影像叙事、

戏剧化的情节、

京戏的外壳、

时代风云、

同性恋、①影片的内涵用电影表达对文化的思考,是我的一种自觉的选择。这不是一出历史剧,也不是讲京剧的兴衰。它是通过京剧演员的个人遭遇、命运变幻来看人生演变、世态炎凉。它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故事,讲一个没法将人生与戏曲区分开来的浪漫理想主义者的悲剧。这个人物如同追求爱情一般地献身理想和艺术。 ——陈凯歌影片的内涵程蝶衣的戏剧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程蝶衣的悲剧根源之一在于他对京剧的迷恋近乎宗教的虔诚,并试图根据戏剧理想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的师兄段小楼并不漠视兄弟情谊,但他清醒地区分戏剧与现实的不同。菊仙的出现,使他的人生更加世俗化。于是,三个主要人物的戏剧纠葛,围绕着理想化人生和世俗化生活的轴心打转。同时,程蝶衣的悲剧更深一步地表现为他性别意识的颠倒。他的个体生命被京剧所吞噬。影片的内涵人戏不分的程蝶衣寄寓了导演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历史对文化的批判态度。影片主题:迷恋和背叛程蝶衣是这部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而表现他的执著与迷恋也似乎成了影片毋庸置疑的主题。然而,纵观全片我们又不难发现影片其实还包含着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主题———背叛。陈凯歌曾这样强调说:“影片并不是要表现中国50年历史的演进,而是以此作背景,表现人性的两个主题———迷恋与背叛。由张国荣扮演的青衣演员程蝶衣,所表现的是迷恋的主题。而张丰毅扮演的花脸演员段小楼,则演出了背叛的角色。……他的故事,是一个背叛的故事,先是背叛了自己的戏剧理想,后来又背叛了自己的妻子菊仙,背叛了程蝶衣。”陈凯歌甚至表白说“程蝶衣就是我”,“程蝶衣的痴迷,的确多多少少地反映了我自己。我试图通过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比较罕见的纯真的人,对我一贯坚持的艺术理想作出表达,对个体精神进行颂扬。一个真正迷恋于艺术的人,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会和程蝶衣一样,是很寂寞的,不会得到尘世的幸福。他的幸福只能在他的艺术之中,这是许多艺术家命运中的共同的东西。[4]这番至关重要的言说清楚地表明,陈凯歌并不是热衷于讲述一个同性恋的故事,而是他自己对艺术的深切理解和挚爱。迷恋在程蝶衣的心中,师兄不是小石头/段小楼,而是楚霸王;他也不是小豆子/程蝶衣,而是霸王的虞姬。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痴迷,只是舞台向现实的延伸,是对虞姬的贞烈,对师傅的“从一而终”的教诲的一份执著与实践。因而,他与生活中那些同性恋者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他最根本的问题是模糊了理想与现实、舞台与人生、男与女、真与幻、生与死的界线,从而使他的人生进入了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梦幻世界之中。“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他是在替虞姬活着的。背叛小楼到花满楼喝花酒,迎娶菊仙,是第一次背叛蝶衣;而蝶衣作了袁四爷的红尘知己,亦使小楼遭受到背叛。此一别。蝶衣作为汉奸被捕,小楼为营救他而奔走,同时却与菊仙签订字据,与蝶衣划清界线,是对蝶衣的第二次背叛;而蝶衣凭借“角儿”的名气,顺利脱身,枉费小楼一番气力,又使小楼遭受第二个背叛。又一别。文革中,小楼抖出了众多蝶衣不堪回首的往事,是第三次的背叛;而悲愤难忍的蝶衣,揭开菊仙的身份,揭开了小楼最致命的“旧疮”,间接导致菊仙的死,使小楼遭受到了第三次的叛离。再一别。所以,当小楼选择背叛的时候,就必定承受其后的被叛离;反过来从蝶衣的角度来看,在他遭受并唾弃背叛的同时,他也选择了叛变。影片的商业因素流畅的影像叙事在这部作品中,导演陈凯歌开始注重影像叙事的流畅性,符合观众的审美口味。影片的商业因素戏剧化的情节影片情节曲折,故事性强,戏剧冲突激烈,导演陈凯歌在这里充满激情地叙述了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影片的商业因素京戏的外壳陈凯歌选择中国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京剧艺术和艺人的生活,来表达他对传统文化、对人生的思考,聪明而独到。影片中选用的几个京剧片段,经过严格的挑选,导演是要尽量借这些片段来说明程、段、菊三人关系的变化。事实上不单如此,这些京剧片段,对于程蝶衣形象的塑造,显然也是极具魅力的视听元素。影片的商业因素贵妃醉酒影片的商业因素贵妃醉酒影片的商业因素霸王别姬影片的商业因素同性恋和时代风云影片中的同性恋和时代风云的变幻同样是一个看点。程蝶衣对师兄的依恋,剧中人物在情感上的纠葛,日本侵华,文革中的相互揭发,给观众很深的印象。细节:暗示、暗喻作为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文字,电影具备极高的浓缩性,如同三个小时熬成的乡下浓汤,每个细节,细至一句台词一件道具,都值得探究。《霸王别姬》中斑斓的戏衣、朦胧的金鱼屏风、缱绻的梳妆台、寒光闪闪的宝剑……以几近恋物倾向的冲击,在审美视觉上留下了细致入微的深刻印象。而其中部分物件,是被刻意强调的,富于象征意义,是解读过程中,一些以小见大的切入点;这就构成了电影中的暗喻系列。金鱼——蝶衣金鱼——蝶衣金鱼,在蝶衣为小楼"唾弃"之后,在影片中曾反复出现过。蝶衣吸鸦片时,榻前朦胧的金鱼屏风;那坤在金鱼屏风后烧掉蝶衣写给母亲的书信;蝶衣戒烟时,耳边不断的金鱼在水中游动的声音……那么金鱼的象征意义何在?首先,金鱼和蝶衣同是被观赏的角色。金鱼的美,由鲫鱼演化而成;蝶衣成为一个名旦,自然也有被纠正的经历。金鱼因美而获得生存价值,而蝶衣从青木手下救出了小楼,从国民党的法庭上公然越过法律而安然脱身。再者,小说中,蝶衣房间里最多的是镜子。影片中则易之以金鱼——蝶衣的世界即是那方镜子那方鱼缸,他完全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问外界演到了那一出戏。而他的世界也是如此,看似圆满,实际就像玻璃容易破碎。因而他又需要得到认同、庇护……剑——聚散离合、性别错位的标记出逃时,遇到名角,那是使小豆子回到科班继续忍耐的动力之一,但那时看见的却是霸王,是打斗的场景,意气风发。蝶衣所钟情的那把剑,也是这样的意义,是坚强权势是保护的能力,是霸王之所以为霸王的意义。剑在蝶衣和小楼之间的赠与还,是两个人分分合合的暗示。而电影叙述中,还存在“剑的主人”这个问题。实际上,剑的主人指向的是,小豆子性别错位的引领者,乃至操纵者。每次剑的出现,即是他性别错位由浅及深的一个标记。剑初次出现在张公公府上。蝶衣在那所得到的是那坤的一句“虞姬怎么演还得有一死”——张公公的暴行,是那时迫使小豆子屈从于性别错位的一个暴行。颇有置诸死地而后生的意味。剑第二次出现在袁四爷府上。之后,蝶衣便成为袁四爷的红尘知己,是将成年后的小豆子,进一步被拉进了那个深渊。其后,剑又被蝶衣赠予小楼,因他是第一个以暴力手段强制蝶衣接受“女娇娥”身份的人,在他用烟锅子捣得蝶衣满嘴是血的时候。那是为蝶衣所铭记的。他所承认的剑的主人,他为他唱的虞姬。在蝶衣眼里“一把剑也是含情的”,那是他所追从的,从一而终。火由于陈凯歌的亲身经历,“文革”记忆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创痛。可以说,《霸王别姬》对文化大革命的暴力行径及文化毁灭的揭露达到了少有的深度,这也是影片最突出的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