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关制度与通关刘小梅海关概述
I、概念海关(Customhouse):是依法进行进出口监督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其监管的对象包括进出口货物、货币、金银、证券、行李物品、邮递物品、运输工具等。其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征税、查私、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它有权对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进出口物品不予放行、进行罚款,直至没收或销毁。海关一般设在沿海一带,内陆国家则设在陆路边境线上。沿海国家也常在内地特别是在首都和大城市设立海关。关境与国境
关境:也称税境或海关领土,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可以全面实施海关法规的地域。简言之,关境就是一个国家的海关法所适用的范围。国境:是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领土范围,包括领土、领海、领空。关境和国境都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关境大于国境根据法国与摩纳哥公国1963年签订的海关公约,摩纳哥公国全部领土划入法国关境,这样,法国的关境就大于其国境。类似的情况还有德国和意大利。奥地利容古尔兹和米特尔堡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归入德国关境。圣马力诺共和国自1939年与意大利签订海关公约后,其全部领土划入意大利关境。关境小于国境美国《联邦法规汇编》规定:“关境一词系指美国关税法适用的领域,但不包括任何对外贸易区。”据此,美国的对外贸易区应被视作是关境外地区,使其关境小于国境。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关境也小于国境。特定关税区域
1、单独关税区指的是“享有单独关境地位”的地区。2、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彼此的关境,建立统一的对外关境而缔结的同盟。3、自由贸易区指国境之内关境之外的特定区域。在自由贸易区内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货物进出自由,资本进出自由,免征关税或只对少数特定商品征税或禁限进口。自由贸易区设在港口城市或城市港口,也称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内商品如需进入关境,则需办理正常入关手续。II、理论与政策一、海关理论概述(一)、贸易保护主义学说1.重商主义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说2.国家最优关税说3.新生工业说4.新生政府说(财政收入说)5.国防说6.新重商主义说(二)、自由贸易理论
1.关税基本理论关税通常会减少所有国家,包括征收关税国家的福利。理由是:(1)国内生产者因关税获得的收益小于消费者因关税付出的成本,关税带来的是一种净损失。(2)为了多征收关税,一国必须在其关境内派驻更多的海关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3)贸易保护可能会延缓本国技术进步并且导致外国政府对该国的贸易壁垒采取报复措施。通过损害该国的出口市场而使该国付出更多的成本。2.报复性关税说这一理论假设如果一国对另一国的出口商品征收高额的进口税,后者完全有可能对来自该国的产品采取报复性措施。如果相互的报复升级为一场全面的贸易战,贸易双方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报复性关税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损害了全球的根本利益。3.生产补贴说。
该理论指出国家完全可以对该生产企业给予一笔固定的补贴或按固定数额降低其税收,而不必通过海关来对这种产品采取保护措施。强调某一特定的关税能诱导国内企业增加的任何产量,也可以通过提供生产补贴来达到,并且此方法比关税更有效,且成本比较低。二、海关政策的内涵及其制约因素(一)、本国实行的外贸政策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贯彻实施,主要是由海关来实现的。所以,海关政策一直被认为是外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贸易政策下:海关服务于贸易自由政策,通过在通关环节简化海关手续、降低或减免关税、减少或取消非关税措施等来为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便利。贸易保护政策下:海关服务于保护主义政策。它通过设置直接或间接的障碍——冗长繁杂的海关手续、苛刻的卫生技术标准和较高的关税壁垒等来干预对外贸易。(二)、本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本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影响海关政策的根本因素。要求海关对进出口管理活动从粗放落后到公平高效,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求和同国际规则接轨的现代化海关制度。(三)、国际贸易及本国对外贸易形势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
(1)地区贸易集团化有重大发展;
(2)国际贸易中的竞争方式向集约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封闭式竞争让位于开放式竞争,竞争领域从货物向服务、投资、知识产权领域延伸;
(3)加强高科技和环保方面的保护措施,对战略产业实施支持、扶持措施;
(4)管理贸易趋势加强,并将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贸易政策的基础和核心。(四)、本国的外交政策海关政策实际上就是其外交政策的具体反映,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本国的产业政策各国政府总是把海关政策作为抵御外来竞争,保护本国工业、扶持幼稚产业的工具。以关税政策为例,它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受本国产业政策的制约。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适应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有必要实行适当的贸易保护政策,充分发挥关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为我国的产业政策服务。依据产业有效保护理论,名义关税税率在一般情况下应随加工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形成梯形结构,即原材料、中间投入品、制成品的关税税率依次提高。(六)、国际上的海关条约及法规各国的海关政策不但要遵循国内的贸易政策法规,还要遵守国际上、地区间的海关条约和法规。三、海关的性质(一)海关是国家的监督管理机关,代表国家依法独立行使监督管理权,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海关的权力授自国家。(二)海关对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对内体现国家、全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个地方或某个部门的局部利益。海关实施监督管理的范围是进出关境的活动。海关进行监督管理的对象是所有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三)海关是一个行政执法部门。海关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利,对在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以保证这些社会经济活动按照国家的法律规范进行。四、海关的职责(一)基本职责1、监管:指海关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依法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相关人员的进出境活动所实施的一种行政管理。海关监管是一项国家职能,其目的在于保证一切进出境活动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规范,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2、征税:代表国家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是海关的另一项重要任务3、查缉走私4、编制海关统计:海关统计概念:是以实际进出口货物作为统计和分析的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加工处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或经海关核准的其他申报单证,对进出口货物的品种、数(重)量、价格、国别(地区)、经营单位、境外的目的地、境内货源地、贸易方式、运输方式、关别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运行态势,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开展国际贸易统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海关统计的作用:海关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的权威统计。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包括进出口的规模、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这样就为国家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信息依据,起到了咨询作用。在国家政策作出调整以后,海关又及时进行跟踪分析,反映进出口情况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调整,起到了信息反馈作用。是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资料。(二)职责延伸传统海关型现代海关型业务职责运作特点业务职责运作特点监管守卫型管理除传统职责外,业务范围扩大到环保、社会安全、缉毒、知识产权保护、反偷渡、战略武器控制等领域强调方便、效率、服务征收关税单相交流(企业找海关)双向交流(企业与海关)查缉走私封闭式管理,自成体系开放式管理,参与国际合作海关统计科技手段落后科技手段先进五、海关的权力海关权力:是指《海关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赋予海关的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监督管理权。海关权力的性质:属于行政权,其行使受一定范围和条件的限制,并应当接受执法监督。(一)海关权力的特点
1、特定性2、独立性和单方意志性3、强制性和效力先定性强制性:海关行政行为是由海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海关权力的行使以国家法律和国家机器后盾,具有强制性。效力先定性:海关权力的效力先定性表现在海关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就应推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对海关本身和海关管理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二)海关权力的具体内容1、许可审批权2、税费征收及减免权3、行政强制权4、行政处罚权5、佩带和使用武器权6、其他行政处理权7、行政监督检查权六、海关的管理体制与机构
(一)垂直领导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海关和人员编制、财务及其业务。各地海关受所在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监督指导。(二)行政隶属关系
海关机构的设置为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三级。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局级直属海关处级隶属海关下属科级海关和业务基层单位业务人员
海关机构设置模式图(三)海关的设关原则
《海关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海关的设关原则:“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海关。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报关概述I、概念广义概念:报关;是报关主体向海关办理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的全过程。报关主体(报关人):指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他们是报关行为的承担者。这里所称的报关人既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包括自然人,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人也称报关单位。报关对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由于性质不同,其报关程序各异。报关的内容:是办理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的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手续。II、报关的范围及分类
1、进出境运输工具2、进出境物品3、进出境货物1)自理报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手续称为自理报关。根据我国海关目前的规定,自理报关单位必须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和报关权。2)代理报关: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代理其办理报关手续的行为。我国海关把有权接受他人委托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企业称为报关企业。报关企业从事代理报关业务必须经过海关批准且向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III、报关的基本内容
一、进出境运输工具报关的基本内容运输工具进出境的时间、航次;运输工具进出境时所载运货物情况,包括过境货物、转运货物、通运、溢短卸(装)货物的基本情况;运输工具服务人员名单及其自用物品、货币、金银情况;运输工具所载旅客情况;运输工具所载邮递物品、行李物品的情况;其它需要向海关申报清楚的情况,如由于不可抗力原因,被迫在未设关地点停泊、降落或者抛掷、起卸货物、物品等情况。运输工具从事合法性国际运输的必备的相关证明文件,如船舶国籍证书、吨税证书、海关监管薄、签证薄等,以及保证书或缴纳保证金。
二、进出境物品报关的基本内容1、进出境行李物品的报关:以自用合理数量为原则2、进出境邮递物品的报关我国是《万国邮政公约》的签约国,根据《万国邮政公约》的规定,进出口邮包必须由寄件人填写“报税单”(小包邮件填写绿色标签),列明所寄物品的名称、价值、数量,向邮包寄达国家的海关申报。进出境邮递物品的“报税单”和“绿色标签”随同物品通过邮政企业呈递给海关三、进出境货物报关的基本内容
1、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的准备工作,或者签署委托代理协议,委托报关企业向海关报关。2、准备好报关单证,在海关规定的报关地点和报关时限内以书面和电子数据方式向海关申报。3、准备与进出口货物直接相关的商业和货运单证4、配合海关进行货物的查验。5、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缴纳进出口税费。6、上述手续完成,仅出口货物经海关放行后,报关单位可以安排装卸货物。IV、报关员概念:报关员是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的人员。性质:1)代表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手续的报关员与会计师、审计师一样,是向社会提供专门化智力服务的人员。2)报关员不是自由职业者,报关员必须受雇于某一个企业。报关员资格
报关员资格审查制度:通过全国报关员资格统一考试的形式进行的。海关对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是可以从事报关工作的专业技术资格证明。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者,必须受雇于一个有报关权的企业(单位),并向海关注册,经海关批准后方能成为报关员,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业务。V、报关资格管理制度海关对报关资格的管理主要包括报关注册登记、异地报关备案、年审、变更及注销登记等制度。一、报关注册登记制度概念:报关注册登记制度,又称海关注册登记制度。是指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提供规定的法律文书,申报报关资格,经海关审查核实,准予办理报关业务的管理制度。范围:一是报关企业,是提供社会化报关纳税手续服务的企业,包括专门从事报关服务的报关企业和经营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运输工具代理业务同时兼营报关服务的代理报关企业。 二是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自理报关企业。程序:一般包括申请、海关审查、颁发证书3个步骤二、异地报关备案制度概念:异地报关备案制度是已经在所在地海关办理了报关注册登记的企业,为取得在其他海关所辖关区报关的资格,而在有关海关办理报关备案审批手续的海关管理制度。该制度一般只适用于自理报关单位。三、报关单位的海关年审制度概念:是指报关企业和自理报关单位每年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向海关递交规定的文件资料,由海关对其报关资格进行年度审核,以确定其是否具备继续开展报关业务条件的海关管理制度。时间:每年的1月1日至4月30日。基本通关制度进出境海关通关制度分为:基本通关制度和特别通关制度两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以进出境货物的经济与贸易目的为标志,根据通关管理规则、目标及内在惯例规律而确立的包括一般进出口、保税进出口、暂准进出口及减免税进出口在内的4类基本通关制度。一般进出口通关制度
一、概念1、含义:指货物在进出境环节完纳进出口税费,并办结了各项海关手续后,进口货物可以在境内自行处置,出口货物运离关境可以自由流通的海关通关制度。2、主要特点:必须在进出境环节完纳进出口税费。进出口时交验相关的进出境国家管制许可证件。货物在提取或装运前办结海关手续。货物进出口后可自由流通。3、适用适用原则:适用于不能享受特定减免税优惠的实际进、出口。适用的货物种类:以一般贸易方式成交进出口的货物;以易货、补偿、寄售等方式成交进出口的货物;以加工、储存、使用为目的临时进出口,因故或因需转为实际进出口的货物。其他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如进口捐赠物资、超过限额的经贸往来赠送品、进料加工贸易中对方有价提供的机器设备、加工贸易以产顶进的产品等。4、基本手续:
海关申报、陪同海关查验、缴纳进出口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二、一般进出口货物的基本通关规则1、申报前看货、取样2、如实申报、交验单证:进口货物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出口货物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装货后的24小时以前申报;3、接受并配合海关查验径行查验:指海关在收发货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自行或指令第三者开货物进行查验;复验:指海关对已经查验过的货物再次进行查验。海关做出“径行查验”和“复验”的决定均有规定的批准权限。4、缴清税款或担保下获得放行放行的法律含义:意味着货物在历经申报、查验和缴税手续后,将可解除进出境阶段的海关现场监管,允许收发货人到监管仓库提取进口货物或将出口货物装运至运输工具并运离关境。对一般进出口货物:放行即等于结关。对于保税、减免税和暂准进出口货物:放行未结关。5、海关监管货物禁止擅自处置海关监管的货物所处的两种状态:第一种:为进境的货物尚未办理海关手续或出口货物虽已办理海关出口手续但尚未装运出境;第二种:进境货物已办理进口验放手续,但仍处于海关监管之下。主要涉及需实施后续管理的保税、暂准进出口及特定减免税货物。6、超期未报,由海关变卖处理超期未报货物的处理方式:进口货物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其进口货物由海关提取依法变卖处理。所得价款在扣除运输、装卸、储存等费用和税款后,尚有余款的,自货物依法变卖之日起1年内,经收货人申请,予以发还;逾期无人申请或者不予发还的,上缴国库。变卖处理的法律意义:是对超期未报关的进口货物由海关强制执行的措施。三、保税进出口通关制度一、概念1、含义保税货物的含义:指经海关批准
未办理纳税(内在特征)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形成条件)后复运出境(存在基础)的货物。保税进出口通关制度的含义:是一项适用于因贸易或生产加工需要而临时进口货物的海关制度。
2、保税的基本形式:1)保税储存:指进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储存于指定场所(保税仓库)并暂缓缴纳进口税的一种保税形式。是一种以仓库为依托,以储存为基础的保税形式(性质)。目的:使进口货物在暂缓交纳进口税的状态下暂时存放于保税仓库,等待最终进入贸易或生产环节。2)保税加工:指拟用于制造、加工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暂缓缴纳进口税,作为原料、半成品临时进口,经加工后复运出口的一种保税形式。二、保税进出口通关制度的管理特征1、暂时进出口时暂缓办理纳税手续:2、原则上暂时免受进出口国家管制:3、进出境通关现场放行后,货物尚未结关:货物尚未办理纳税手续和交进出口国家管制的证件。4、在货物的最终去向确定时,办理相应的通关手续:5、核销后结案:核销:在保税通关制度下,海关给予的通关便利是以受益人证明其规定的义务已经履行的前提下实现的。这项义务就是复出口或按其他通关制度办理最终的通关手续,这种证明行为在通关业务中被称为核销。保税加工货物的通关制度
保税区加工货物的生产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料件的进口阶段:办理海关登记备案手续,并在货物运抵口岸时办理进口手续,提取料件至加工企业。b.直接加工阶段:料件经过加工或装配,逐步改变它的性质、形态,最后生产出所需的制成品。c.成品复出口阶段:办理货运、出口等手续后将制成品复运或返销出口。一、保税加工的形式及特征1、对外加工装配:贸易性质: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简称“料件”)和必要的机器设备,委托我方按国外厂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由国外厂商负责销售,我方按合同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两种基本贸易形式: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
业务特征:必须同时签订进出协议。对料件及加工后成品并无所有权。我方不负责成品的境外销售,只收取加工费,与外商经营盈亏无关。合同形式:委托加工装配合同。一项加工业务只签一份合同。加工装配对口合同。一项加工业务分别订立进口和出口合同。2、进料加工贸易性质:用外汇买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过装配成成品或半成品后返销出口。进料加工项下进口机器设备,系购买进口并不再复出口,与进口料件和返销成品的交易并无直接联系。业务特征:动用外汇购买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能力有限的料件,目的是为加工或装配成适合外销的成品再出口,并以此创汇。进料加工业务从料件采购、生产到产品销售均由我方经营,自负盈亏。料件是购买进口的,因而经营者拥有所有权。合同形式:一般进口料件合同:即单边逐笔售定的合同,与一般贸易进口几乎没有区别。进料加工的对口合同:分别订有料件进口和成品出口两份购销合同。两份合同的标的物在品种、数量上需对应,且由我方同一家经营单位对外签订。客供辅料的国外订购合同:在出口合同中订有国外订货商提供(免费或在出口货价中扣除)部分辅料、包装物料,甚至部分原材料的条款。这些提供的辅料也随交货条件在进口时转移所有权。3、出料加工贸易性质:将我境内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或半成品,交由境外厂商按我方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复运进口,我方支付工缴费。业务特征:与加工装配贸易的业务特征相似,但在加工关系上是反向的。合同形式:与加工装配贸易类似。主要采用委托加工或进出对口的方式订立合同。
二、保税加工的经营规范1、经营方式: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境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可以下列方式经营:由外经贸主管机关批准,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企业对外签约,委托国内由生产加工能力的企业加工或装配;由上述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企业会同国内承接加工、装配的生产企业联合对外签约,并由生产企业完成复出口成品的产制;由外经贸主管机关批准,具有加工贸易经营权的企业对外签约并承接加工。2、适用范围进口加工:原则上应限制在进口料件直接加工有形产品出口;出口加工:原则上必须限定在“简单加工”、“有限加工”的范围内,其加工程度原则上不能改变原出口货物的物理形态。3、审批管理:经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必须事先报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和格签发《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海关凭以备案。4、保税加工货物的许可证管理:根据国家规定,当货物实际进出口时,如属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必须向海关交验许可证。由于保税加工货物的暂时进出口性质,对国内经济并未形成冲击,因而有关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可免受许可证管制。三、保税加工的通关规则1、税收分类征管:A.全额保税:B.定额保税:C.按出口加工增值征税:D.先征后退:2、监管规则:A.事先备案的规则:B.监管时间的规则:加工返销(或复出进口)期限:加工结束后向海关报核期限:在保税工厂或由保税集团开展的加工贸易:C.保税料件串换加工的规则:加工贸易项下进口料件,必须专料专用,原则上不得与国内其他料件串换使用。D.加工产品用途的限制:保税加工产品应当直接、实际地复运(或返销)出(进)境。否则,则需向海关补办手续。3、核销及成品复出口的确认:
A.核销的方法:从环节上,采用结案核销,即全部完成产品复出(进)口以后所进行的核销;从技术手段上,采用“按消耗定额”核销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均由“主管海关核销”一般情况下均在海关办公场所采用“单证核销”的方法。B.转作内销及其他性状的处理:转作内销指由于市场变化等方面的原因,进口料件本身或加工所得的产品正式进口而不再复出口。经过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批准,海关将允许货物内销,原则上需按一般进口办理报关、纳税手续。有进口管制的,还需补办审批手续。保税储存货物的通关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保税仓库制度,是一项专事储存进口货物的保税形式。指经海关核准,进口货物(尚未确定最终去向或待复出口)可以暂缓缴纳进口关税存入专门仓库,并在规定期限内复运出口或办理正式进口手续或用作保税加工。在货物存储期间必须保持货物的原状,除允许在海关监管下进行一些以储存和运输为目的的简单处理外,不得进行任何加工保税储存的经营条件:A.主管部门批准开展有关业务;B.具有专门储存、堆放进口货物的场所并具备安全设施;C.建立健全的仓储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仓库账册;配备经海关培训认可的专职管理人员;其经理人应具备法人资格及向海关缴纳税款的能力。保税仓库储存货物的范围:分3类:A.加工贸易(加工装配、进料加工)所需的备用料件。B.国际转运货物。C.经海关批准暂缓办理纳税手续进口储存待销的货物。保税仓库的种类:A.按服务对象分:专业型保税仓库(也称自营保税仓库):指由有关外贸或其他有进出口业务经营权的企业自主经营,储存本企业经营的保税货物的仓库;公共型保税仓库:指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所建立的专营仓储业务的仓库。它本身并不经营进出口业务,而是为境内外保税货物经营者提供仓储服务。B.按储存货物的用途分:维修技术服务中心寄售零配件保税仓库;国际航行船舶备用零配件、燃料保税仓库;转口贸易货物保税仓库;加工贸易备用料件保税仓库;免税外汇商品保税仓库;中远公司船员自用物品保税仓库;海上石油开发外籍人员生活用品保税仓库等保税仓储货物的通关规则
1.监管限制:3方面:存货品种的限制:某个具体保税仓库:只能在海关注册的储存范围内储存进口货物;公共型保税仓库:可以储存通关制度中未规定不准存放的一切货物;自营保税仓库:原则上只能存放与其经营业务相关的货物。B.存货时间的限制:1年,存期满超过3个月仍未转为进口或复运出口,海关可依法提取变卖处理。C.存货保管的限制:保税仓库应独立设置,专库专用,保税货物不得与非保税货物混放;保税仓库所存货物属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核准,不得出售或移作他用。2.入、出库手续:入库签收:视出库去向报关:3.定期逐批核销:保税仓库经营人应于每月的前5天定期向海关报送“收、付、存月报表”,由海关核查后“定期逐批核销”。核销的主要凭证分别是保税货物从保税仓库提离时,按去向办理的相应的海关手续并由海关签印后退交保税仓库经营人的报关单、领料核准单、维修报告书、签收凭证等。进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货物的通关制度
保税区经营规范:保税区是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方能设立。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之间,应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设施。区内企业应当向海关办理注册手续,并记录有关进出保税区货物和物品的库存、转让、转移、加工、使用和损耗等情况。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不得进出保税区。保税区进出货物的海关监管特征:A.封闭式管理:设置隔离、通道或卡口B.境内外进出,简化手续:采用备案制管理,建华通关手续,原则上免税或保税,免受许可证、配额的管制。C.区内外进出,视同进出口: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之间进出的货物,视同进口或出口,按进出口管理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通关规则:备案制与报关制结合的进出境海关手续:原则上免税,敏感商品凭证通关:进口税收的分类管理:免税:区内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机器、设备;区内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设备和自用合理数量办公用品;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所需的物资、设备免税;保税:区内企业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的料件,予以保税;转口货物和在保税区内储存的货物,予以保税;征税:上述免税、保税范围以外的物品;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之间进出货物的通关规则:视同进出口,办理进出口货物手续;从非保税区进入保税区供区内使用的机器、设备、物品等,由使用单位提供清单,经海关查验放行;保税区货物经非保税区口岸进出口,应事先向海关申请,经批准后,按转关运输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进出出口加工区货物的经营规范:
经营范围:可经营进料加工和加工装配两种进出口业务及相关的仓储、运输业务。经营资格:区内设立的企业,须按法律规定进行注册登记,依法成立,经加工区管委会审核签发《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批准证》,由海关凭证办理注册手续后方能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经营条件: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账册、报表;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并与海关实行电子计算机联网,进行电子数据交换。四、特定减免税进口通关规则1、含义特定减免税:指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范围和方法,对于进口货物给予的关税优惠。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是一项货物在进口时减纳或免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进口后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直至海关监管时限到期,解除海关监管的法律规范。2.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的管理特征在特定条件或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原则上应受各项进出境管制:货物进口验放后仍受海关监控:脱离特定范围使用,须补缴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期限到期,方可解除海关监管:3.特定减免税通管制度的适用
1)适用原则:进口特定减免税货物的纳税人应具备减免税行政法规限定的资格;减免税进口的货物须限定在减免税行政法规明确的品种范围内;减免税货物进口后应由纳税人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2)适用范围:特定地区的进出口货物:特定企业的进出口货物:特定用途的进出口货物:4.特定减免税货物通关的基本手续:由4个阶段组成:进口前减免税申请:货物进口:使用期间接受监督和核查:期限届满后解除监管:五、暂准(时)进出口通关制度1.含义:暂准(时)进出口:广义:泛指一切进口或出口的货物在经过使用、储存、加工后复出口或复进口的行为;狭义:”特指经使用后须原状复出口或复进口的行为。暂准(时)进出口制度:指允许货物为特定使用目的进口或出口,在预定时间内按原状复出口或复进口(除因使用而产生正常损耗外),因而可暂予免纳或部分暂予免纳进出口各税的法律规定。2.管理特征:在提供担保的条件下暂时免纳进(出)口税:原则上免予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为特定使用目的进口或出口,在规定的期限内复出口或复进口:进出口通关现场放行后,货物尚未结关;按货物使用后的实际去向办理海关手续:核销后结案:我国现行的担保形式主要是信誉(保函)或经济(保证金)担保,其中展览品的暂准(时)进出口已适用“ATA”单证册制度,实行国际联保3.暂准(时)进出口通关制度的适用:A.可以有条件的全部免纳进出口各税的货物:指对向海关提供担保,进口后按规定用途使用,在规定期限内复运出口(或进口)的货物,在暂准进口或出口时按货物到岸价格全额暂予免税。这类货物主要有:进口或出口的展览品及技术交流物品;暂时进出口货物;因承装进出口货物而暂时(或租借)进出口的集装箱箱体;暂时进出口的货样、广告品、橱窗陈列品;其它暂时进出口货物。B.可以有条件的部分免征进口税的货物:主要包括租赁或租借进口暂时用于生产、建筑、运输用途的货物。海关以实际支付的租金额作为完税价格征税。4.通关的基本手续:进(出)口前的备案:主要针对展览品的特殊监管措施。进(出)口时凭担保报关:使用期内接受海关核查:复出(进)口时报关:
第六章、特别通关制度概念:特别通关制度是指除了基本通关制度以外,因货物进出境的特殊性质、状态及需要而订立的其他海关通关制度,包括进出口货物转关制度、海关事物担保制度、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过境、转运、通运货物通关制度等。第一节、进出口货物的转关制度
1)概念:指进出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从一个设关地转运至另一设关地办理某项海关手续的行为。2)转关货物的种类:进口转关货物:指由进境地入境,向海关申请转关,运往另一设关地点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货物。出口转关货物:指在启运地已办理出口海关手续,运往出境地,由出境地海关监管放行的货物。境内转关货物:指从境内一个设关地点运往境内另一个设关地点,需经海关监管的货物。除另有规定外,转关手续按进口转关货物的规定办理。
3)转关的方式及适用
提前报关方式:在指运地或启运地海关提前以电子数据录入的方式申报进出口,待计算机自动生成《进口转关货物申报单》,并传输至进境地海关或货物运抵启运地海关监管现场后,办理进口或出口转关手续。直转方式:在进境地或启运地海关以直接填报《转关货物申报单》的方式办理转关手续。中转方式:在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指运地或启运地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后,由境内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统一向进境地或启运地海关办理进口或出口转关手续。具有全程提运单,须换装境内运输工具的进出口中转货物应采用中转方式办理转关手续,其他进口转关、出口转关及境内转关的货物可采用提前报关方式或直接方式办理转关手续。4)转关条件:转关货物的指运地或启运地应当设有海关批准的监管场所。转关货物的存放、装卸、查验应当在海关监管场所内进行。转关货物应由已在海关注册登记的承运人承运。承运人应按海关对转关路线范围和途中运输时间所作的限定,将货物运抵指定的场所。5)转关货物的申报申报期限:进口转关货物: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天内向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在海关限定期限内运抵指运地海关之日起14天内,向指运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逾期按规定征收滞报金。提前报关方式转关的转关申报期限:进口转关货物应在电子数据申报之日起5天内,向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逾期未报的,指运地海关撤销提前报关的电子数据;出口转关货物应在电子数据申报之日起5日内,运抵启运地海关监管场所,办理转关手续,逾期未办的,启运地海关撤销提前报关的电子数据。申报的效力及修改或撤销:转关货物申报的电子数据与书面单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对因填报或传输错误的数据,经海关同意,可作修改或撤销。对海关已决定查验的转关货物,不允许修改或撤销申报内容第二节、过境、转运、通运货物的通关制度
一、概念过境货物:指由境外启运,在中国边境不论是否换装运输工具,通过中国境内陆地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转运货物:仅指由外国启运,到中国设立海关的地点换装运输工具后,不通过中国陆地再运往国外者。通运货物:指由国外起运,由船舶或航空器载运进境并由原装运输工具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二、过境货物通关制度1、经营人、承运人及责任:2、过境货物的范围:3、过境货物的通关手续:进境手续:复出境手续:4、海关管理规则:境内暂存和运输规则:过境货物逾期未报或未出境的处理:三、转运货物的通关制度1、转运货物的条件:2、管理规则四、通运货物监管重点1、主要防止口岸混同进口货物的卸地。2、运输工具进境时,工具负责人应在《船舶进口报告书》或在国际民航机的《进口载货舱单》上注明通运货物的名称和数量。第三节、进境溢卸、误卸及超期未报货物的海关处理制度1、概念:溢卸:指未列入进口载货清单、运单的货物,或者多于进口载货清单、提单、运单所列数量的货物。误卸:指将运往国外港口、车站或国内其他港口、车站而在本港(站)误卸下来的货物。超期未报货物:指收货人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进口货物。2、处理规则1)溢卸、误卸货物的处理:2)超期未报货物的处理:第七章、进出口商品归类1、概念:为海关管理的不同目的而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的归类称为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商品归类依据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协调制度》基本结构按商品的生产部类、自然属性和不同功能用途等分为21类,97章。由品目和子目构成。从类上看:按社会生产的分工划分,同一生产部类的产品归在同一类里;从章上看:按商品属性或功能、用途划分;从品目上看:排列顺序按动物、植物、矿物质产品或原材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编排。 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归类总规则《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规则一: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规则二: (一)品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在进口或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规则三: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任何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按以下规则归类:(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份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的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品目。规则四: 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类的货品。应归入与其最相类似的品目。规则五: (一)制成特殊形状仅适用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并适合长期使用的,如照相机套、乐器盒、枪套、绘图仪器盒、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进口或出口,并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一并归类。但本款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 (二)除规则五(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物品同时进口或出口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一并归类。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不受本款限制。规则六: 货品在某一品目项下各子目的法定归类,应按子目条文或有关的子目注释以及以上各条规则来确定,但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除《协调制度》条文另有规定外,有关的类注、章注也适用于本规则。我国的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主要内容分为22类,99章,前21类97章中的前6位数码及商品名称与《协调制度》完全一致。商品编码表示方法:编码:01011100改良种用野马位数含义:章品目子目商品归类对进出口货物报关的要求
要求提供:农产品、未列名化工品等的成分和用途;材料性商品的成分和加工方法、加工工艺;机电仪产品的结构、原理和功能;货物的进出口状态。我国的预归类制度含义:指一般贸易的货物在实际进出口前,申请人以海关规定的书面形式向海关提出申请并提供商品归类所需要的资料,必要时提供样品,海关依法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决定的行为。预归类决定仅对该决定的申请人和做出决定的海关具有约束力,对该决定书所述货物的海关商品归类在其有效期内具有约束力。商品归类争议的处理处理方式:磋商或行政复议的方式 磋商:已向海关申报,货物尚未放行的;应税货物未缴纳税款的;证件管理部门的归类与海关归类不一致的;海关的预归类决定。 行政复议:应税货物已缴纳税款的;经磋商途径仍无法解决的;海关已作结关处理的。第七章、进出口税费概念:进出口税费是指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船舶吨税及海关监管手续费等进出口环节中海关依法征收的税、费。关税1.概念:是指海关代表国家,按照《海关法》等法律、法规,对国家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关税的征收主题:是国家,国家将征收关税的权利授予了海关。关税的课税对象:是国家准许进出口的货物和进出境的物品。2.关税的分类:1)按征收对象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2)按征收关税的标准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滑准税;3)按货物国别来源而区别对待的原则分为最惠国关税、协定关税、特惠关税和普通关税。1)从价税:以货物的价格或价值为征税标准,以应征税额占货物价格或者价值的百分比为税率,价格越高,税额越高。其优点是税负公平明确、易于实施;缺点是完税价格难以审定。从价税应征税额=货物完税价格X从价税率从量税:以货物的计量单位如重量、数量、容量为征税标准,以每计量单位货物的应征税额为税率。其优点是征收简便;缺点是税负不尽合理,影响关税发挥作用。我国目前对原油、啤酒和胶卷等进口商品征收从量税。从量税应征税额=货物计量单位总数X从量税率复合税:又称混合税,即订立从价、从量两种税率,随着完税价格和进口数量而变化,征税时两种税率合并计征。计算公式:应征税额=完税价格X从价税率+商品数量X从量税率复合税较好的结合了从价和从量的优点,但是征收手续复杂,难以推广。我国目前仅对录像机、放像机、摄像机、数字照相机和摄录一体机等进口商品征收复合税。如我国对进口广播级录像机的最惠国税率如下: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2000美元/台,执行单一从价税,税率为36%;完税价格高于2000美元/台,执行从量税和从价税结合的复合税,从量税率5480元人民币/台,再加3%的从价税。滑准税:根据货物的不同价格适用不同税率的一类特殊的从价关税。较为普遍的是在税目中按价格次序设定相反的税率档次,完税价格越高,滑准税率越低。如我国目前仅对进口新闻纸征收的滑准税。最惠国关税:适用于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世贸组织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或原产于与我国签订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协定关税:适用于原产于我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有关缔约方的进口货物。特惠关税:适用于原产于与我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普通关税:适用于原产于上述国家或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货物。3)我国的关税政策
我国现行关税总政策是:贯彻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出口和扩大必需品的进口,保护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的关税收入。进出口环节海关代征税费1.消费税1)含义:是以消费品或消费性为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税,属于流转税的范围。我国消费税的立法宗旨和原则:调节我国消费结构(选择性对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抑制超前消费需求,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我国消费税计税方法:价内税,即计税价格组成中包括消费税税额。纳税时间:申报进口的当天。2)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目前我国征收消费税的商品共有4类:过度消费会对身体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酒精、鞭炮等。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及护肤护发品。高耗能的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汽车轮胎等。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纳税义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国家规定应征消费税的商品的单位和个人3)进口消费税的计算: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增值税1)含义:是以商品或老物种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额:是指企业或个人从事工业制造、商品经营或劳务服务等生产劳动而创造的价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扣除生产资料消耗的转移价值之后的余额。2)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义务人: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均应缴纳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从事以上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纳税时间:报关进口当天。3)增值税的税率: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但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其增值税率较低,为13%。对于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税率为17%。4)增值税的计算: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和应纳税额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铬=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3.船舶吨税:1)含义:是海关代表国家在设关口岸对进出我国国境的船舶征收的用于航道设施建设的一种使用税。征收对象:驶入我国港口或行驶于我国港口之间的外国籍船舶、外商租用的中国籍船舶、中外合营企业租用的外国籍船舶。纳税时间:自船舶申报进境之日起征收,分为3个月期缴纳和30天期缴纳两种,纳税人根据船舶航行的航次、航期和滞留港口时间自行选择纳税种类。吨税税率:分为一般税率和优惠税率两种。优惠税率适用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有条约或协定,规定对船舶的税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家的船舶。4.海关监管手续费:1)征收范围:仅对某些进口减免关税的货物和保税货物征收。2)征收标准:进口免税货物,按照海关审定价格的3‰计征;进口减税货物,按照实际减除税负部分的货物价格的3‰计征;对于进口后保税储存90天以上未经加工即转运复出口的货物,按货物价格的1‰计征;按货物价格的1.5‰计征;属于首饰行业进口免税的料、件,按货物价格的1‰计征;来料加工项目中的裘皮加工、机织毛衣和毛衣片、塑料玩具加工3个行业进口的料、件,按货物价格的1‰计征。其它保税货物,按货物价格的3‰计征。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
审定完税价格的原则:海关以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成交价格为基础审定完税价格。实际成交价格:是一般贸易项下进口或出口货物的买方为购买该项货物向卖方实际支付的价格。1、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进口货物以海关根据规定审定的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CIF)作为完税价格。1)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中未包括下列费用的,应计入完税价格:进口人为在国内生产、制造、出版、发行或使用该项货物而向国外支付的软件费;该项货物成交过程中,进口人向卖方支付的佣金;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和其他劳务费用;保险费。2)下列费用,如单独计价,且已包括在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中,经海关审查属实的,可以从完税价格中扣除:进口人向其境外采购代理人支付的买方佣金;卖方付给买方的正常回扣;工业设施、机械设备类货物进口后基建、安装、装配、调试或技术指导的费用。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经海关审查未能确定的,应当依次根据下列价格予以确定:A.从该项货物的同一出口国或者地区购进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B.从该项货物的同一出口国或者地区购进的类似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C.该项进口货物的相同或类似货物在国际市场上公开的成交价格。D.进口货物的相同或类似货物在国内市场的批发价格以国内市场的批发价格计算完税价格公式:
国内批发价格完税价格=----------------------------------------------------------1+关税率1+进口优惠税率+-------------------代征税率+20%1-代征税率2、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
1)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审定原则:由海关以该货物向境外销售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2)出口货物以售予境外的离岸价格,扣除出口税后作为完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离岸价格
完税价格=----------------------
1+出口税率3)出口货物成交价格中含有支付给国外的佣金,如与货物的离岸价格分列,应予扣除;未单独列明的则不予扣除。4)出口货物在离岸价格以外,买方还另行支付货物包装费的,应将其计入完税价格。
3、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费、保险费的计算
保险费的计算公式为:CIF×保险费率成交价格为运抵我境内口岸的货价加运费价格的(C&F):C+F进口货物完税价格=-----------------
1-保险费率4、完税价格的汇率适用
计算税款使用的外币折合汇率是按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之日的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之中间价折合。
5、进口货物原产地的确定和税率应用
1)暂定最惠国税率优先于最惠国税率执行;2)对于原产地是香港、澳门、台湾的进口货物和我国大陆生产的货物复进口的,海关按最惠国税率征收关税;3)对于无法确定原产国别的进口货物,按普通税率征税;4)对于按规定应按普通税率征税的进口货物,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特别批准,可以按照最惠国税率征税;5)为了满足特定时期对关税税率进行临时性变更的需要,进出口关税条例还规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有权制定比最惠国税率更低的暂定最惠国税率。进出口税费的计算1、进出口关税税款的计算 进出口关税税款的最基本公式是:关税税额=完税价格X关税税率1)进口关税税款的计算进口货物常用的价格条款有FOB,CFR,CIF三种。如何根据这3种成交价格的出相应的完税价格。例题:例1:某公司从德国进口奔驰豪华小轿车1辆(排气量超3,000毫升),其成交价格为每辆CIF天津新港25,000美元,已知排气量超过3000cc的小轿车应归入税目87032430,最惠国税率为50.7%,普通税率为58.9%。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的外汇牌价:$100=RMB868.82(买入价)/RMB873.18(卖出价)。求应征关税税款。解:A.审核申报价格,符合“成交价格”条件。 B.根据填发税款缴款书日的外汇牌价,将货价折算成人民币。当天外汇汇价为: 外汇买卖中间价$100=(868.82X873.18)/2=RMB871 即 $1=8.7100元 所以, 完税价格=25000美元X8.7100=217750元 C.根据税则,德国原产地货物应适用最惠国税率,税率为50.7%。 D.计算关税税款:217750元X50.7%=110399.25元例2:某公司从日本购进圆钢一批,其申报的发票价格及有关费用如下:品名:Z圆钢规格:6X6000毫米毛重:500公吨净重:499.46公吨单价:380美元/公吨总额:190000美元成交方式是:FOB日本大阪运费:RMV60元/公吨保险费率0.1%外汇牌价:100美元=850.00元(中间价)圆钢应归税目72142000,最惠国税率为4.8%,普通税率为5.6%。求应征关税税款。解:A.将货价折算成人民币:190000美元X8.5=1615000元由于是以FOB条件成交的,因此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内还应包括运费、保险费。B.运费为每公吨60元,总运费为:60x500=30000元(一般以毛重计)C.已知保险费率,求出完税价格:完税价格=(FOB价+运费)/(1-保险费率) =(1615000+30000)/(1-0.1%P)=1646647元D.根据税则归类,日本原产货物应适用最惠国税率,该批货物进口税额为:1646647X4.8%=79039.06元2)出口关税税款的计算基本计算公式: 出口税税额=完税价格X出口税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出口货物以FOB条件成交的,可按上述两个公式直接计算出税款;如出口货物以其他贸易条件成交,需先将货价折算成FOB价,再计算税款。例题:例3:某公司1998年出口香港0甲苯4500桶,每捅净重100公斤,毛重102公斤,每公吨售价CFR香港7610元港币,运费为每公吨850元RMB,填发税款缴纳证填发之日的外汇牌价为:1港币=1.1266RMB。根据税则,甲苯应归入税号29023000,出口税率为30%。解:A.将总货价折算成人民币: 7610元港币X1.1266X450公吨=3858041.70元 B.运费=850元X459公吨=390150元 C.求出完税价格:离岸价格(FOB价)=CFR价-F(运费)=3858041.70-390150=3467891.70元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3467891.70/1+30%=2667609元D.该批货物的出口关税为:2667609元X30%=800282.70元例4:某进出口公司出口磷5000吨到日本,成交方式FOB天津US$560,2%佣金,理舱费US$10000,假定出口关税税率10%,外汇中间牌价US$100=RMB864。求应征关税税费。解:A.扣除佣金:FOB价(不含佣金)=FOB(含佣金)/(1+佣金比率) =5000X560/(1+2%)=US$2745098.04B.减去理舱费:US$2745098.04-10,000=US$2735098.04C.计算完税价格: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2735098.04(1+10%) =US$2486452.70D.折合成RMB完税价格:US$2486452.70X8.64=RMB21482951元应纳出口关税税额=21482951X10%=2148295.10元2、进口货物增值税税款的计算
1)进口货物,如果不属于应征消费税范围的货物,其组成计税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增值税税率2)如属于应征消费税范围的进口货物,其计税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增值税税率例题:例6:某公司进口某批货物,价格为FOB旧金山US$9000。已知运费为100美元,保险费率为3‰,进口关税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100美元=850元人民币。求关税税额及增值税额。解:进口货物完税价格=FOB价+运费/1-保险费率=9000+100/1-0.003=US$9127.38折合成人民币完税价格:US$9127.38X8.5=77583元进口关税=77583X10%=7758.3元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关税额=77583+7758.3=85341元增值税金额=85341X17%=14507.97元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报关单填制的一般要求:报关单填报必须真实,要做到两个相符:单证相符合单货相符。不同合同的货物,不能填在同一份报关单上;同一批货物中有不同贸易方式(海关监管方式)的货物,也必须用不同的报关单向海关申报。一张报关单上如有多种不同商品,应分别填报清楚,但一张报关单最多填报5项税号的货物。而一份报关单最多可填报20项税好的货物,即最多可由4张报关单组成一份报关单。报关单中填报的项目要准确、齐全。电脑预录入的报关单,其内容必须与原始报关单完全一致。向海关申报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事后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原来填报的内容与实际进出口货物不一致,如有正当理由,向海关递交书面申请,经海关审核批准后,需立即办理更正手续,对原来填报项目的内容进行更改。填制内容及要求:1、报关单录入凭单:指申报单位按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写的凭单,用作报关单预录入的依据(可将现行报关单放大后使用)。
2、预录入报关单:指预录入公司录入、打印,并联网将录入数据传送到海关,由申报单位向海关申报的报关单。
3、EDI报关单:指申报单位采用EDI方式向海关申报的电子报文形式的报关单及事后打印、补交备核的书面报关单。
4、报关单证明联:指海关在核实货物实际入、出境后按报关单格式提供的证明,用作企业向税务、外汇管理部门办结有关手续的证明文件。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栏目的填制规范如下:一、预录入编号
指申报单位或预录入单位对该单位填制录入的报关单的编号,用于该单位与海关之间引用其申报后尚未批准放行的报关单。
报关单录入凭单的编号规则由申报单位自行决定。预录入报关单及EDI报关单的预录入编号由接受申报的海关决定编号规则,计算机自动打印。二、海关编号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编号。
海关编号由各海关在接受申报环节确定,应标识在报关单的每一联上。报关单海关编号为9位数码,其中前两位为分关(办事处)编号,第三位由各关自定义,后六位为顺序编号。各直属海关对进口报关单和出口报关单应分别编号,并确保在同一公历年度内,能按进口和出口唯一地标识本关区的每一份报关单。
各直属海关的理单岗位可以对归档的报关单另行编制理单归档编号。理单归档编号不得在部门以外用于报关单标识。
三、进口口岸/出口口岸指货物实际进(出)我国关境口岸海关的名称。
本栏目应根据货物实际进(出)口的口岸海关选择填报《关区代码表》中相应的口岸海关名称及代码。
加工贸易合同项下货物必须在海关核发的《登记手册》(或分册,下同)限定或指定的口岸海关办理报关手续,《登记手册》限定或指定的口岸与货物实际进出境口岸不符的,应向合同备案主管海关办理《登记手册》的变更手续后填报。
进口转关运输货物应填报货物进境地海关名称及代码,出口转关运输货物应填报货物出境地海关名称及代码。按转关运输方式监管的跨关区深加工结转货物,出口报关单填报转出地海关名称及代码,进口报关单填报转入地海关名称及代码。
在不同出口加工区之间转让的货物,填报对方出口加工区海关名称及代码。
其他无实际进出境的货物,填报接受申报的海关名称及代码。四、备案号
指进出口企业在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或征、减、免税审批备案等手续时,海关给予《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来料加工及中小型补偿贸易登记手册》、《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进口料件及加工出口成品登记手册》(以下均简称《登记手册》)、《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以下简称《征免税证明》)或其他有关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
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备案号。具体填报要求如下:
1、加工贸易合同项下货物,除少量低价值辅料按规定不使用《登记手册》的外,必须在报关单备案号栏目填报《登记手册》的十二位编号。
加工贸易成品凭《征免税证明》转为享受减免税进口货物的,进口报关单填报《征免税证明》编号,出口报关单填报《登记手册》编号。
2、凡涉及减免税备案审批的报关单,本栏目填报《征免税证明》编号,不得为空;
3、无备案审批文件的报关单,本栏目免予填报。
备案号长度为12位,其中第1位是标记代码。出入出口加工区的保税货物,应填报标记代码为H的电子帐册备案号;出入出口加工区的征免税货物、物品,应填报标记代码为H、第六位为D的电子帐册备案号。
五、进口日期/出口日期进口日期指运载所申报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日期。本栏目填报的日期必须与相应的运输工具进境日期一致。
出口日期指运载所申报货物的运输工具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本栏目供海关打印报关单证明联用,预录入报关单及EDI报关单均免于填报。
无实际进出境的报关单填报办理申报手续的日期。
本栏目为6位数,顺序为年、月、日各2位。六、申报日期指海关接受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请办理货物进(出)口手续的日期。
预录入及EDI报关单填报向海关申报的日期,与实际情况不符时,由审单关员按实际日期修改批注。
本栏目为6位数,顺序为年、月、日各2位。七、经营单位经营单位指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或单位。
本栏目应填报经营单位名称及经营单位编码。经营单位编码为十位数字,指进出口企业在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时,海关给企业设置的注册登记编码。
特殊情况下确定经营单位原则如下:
1、援助、赠送、捐赠的货物,填报直接接受货物的单位;
2、进出口企业之间相互代理进出口,或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委托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代理进出口的,填报代理方。
3、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外贸企业进口投资设备、物品的,填报外商投资企业。八、运输方式
指载运货物进出关境所使用的运输工具的分类。
本栏目应根据实际运输方式按海关规定的《运输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运输方式。
特殊情况下运输方式的填报原则如下:
1、非邮政方式进出口的快递货物,按实际运输方式填报;
2、进出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货物,按旅客所乘运输工具填报;
3、进口转关运输货物,按载运货物抵达进境地的运输工具填报,出口转关运输货物,按载运货物驶离出境地的运输工具填报;
4、出口加工区与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填报“Z”;同一出口加工区内或不同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之间相互结转(调拨)的货物,填报“9”(其他运输);九、运输工具名称
指载运货物进出境的运输工具的名称或运输工具编号。
本栏目填制内容应与运输部门向海关申报的载货清单所列相应内容一致。
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运输工具名称。
具体填报要求如下:
1、江海运输填报船舶呼号(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为监管簿编号)+“/”+航次号;
2、汽车运输填报该跨境运输车辆的国内行驶车牌号+“/”+进出境日期(8位数字,即年年年年月月日日,下同);
3、铁路运输填报车次(或车厢号)+“/”+进出境日期;
4、航空运输填报航班号+进出境日期+“/”+总运单号;
5、邮政运输填报邮政包裹单号+“/”+进出境日期;
6、其他运输填报具体运输方式名称,例如:管道、驮畜等。十、提运单号
指进出口货物提单或运单的编号。
本栏目填报的内容应与运输部门向海关申报的载货清单所列相应内容一致。
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提运单号,一票货物对应多个提运单时,应分单填报。
具体填报要求如下:
1江海运输填报进口提单号或出口运单号十一、收货单位/发货单位收货单位指已知的进口货物在境内的最终消费、使用单位,包括:
1自行从境外进口货物的单位;
2委托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进口货物的单位。
发货单位指出口货物在境内的生产或销售单位,包括:
1自行出口货物的单位;
2委托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货物的单位。
本栏目应填报收、发货单位的中文名称或其海关注册编码。
加工贸易报关单的收、发货单位应与《登记手册》的“货主单位”一致十二、贸易方式(监管方式)本栏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并按海关规定的《贸易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贸易方式简称或代码。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填制的《出口加工区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应选择填报适用于出口加工区货物的监管方式简称或代码。常见的贸易方式有“一般贸易”、“易货贸易”、合资合作设备“、“来料加工”、“进料对口”、“进料非对口”、“货样广告品A”等。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种贸易方式十三、征免性质指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征、减、免税管理的性质类别。
本栏目应按照海关核发的《征免税证明》中批注的征免性质填报,或根据实际情况按海关规定的《征免性质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征免性质简称或代码。
加工贸易报关单本栏目应按照海关核发的《登记手册》中批注的征免性质填报相应的征免性质简称或代码。
常见的免征性质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中外合资”等。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种征免性质。十四、征税比例/结汇方式
征税比例仅用于“非对口合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代码“0715”)进口料、件的进口报关单,填报海关规定的实际应征税比率,例如5%填报5,15%填报15。
出口报关单应填报结汇方式,即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收结外汇的方式。本栏目应按海关规定的《结汇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结汇方式名称或代码。十五、许可证号
应申领进(出)口许可证的货物,必须在此栏目填报外经贸部及其授权发证机关签发的进(出)口货物许可证的编号,不得为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模式
- 新质生产力覆盖的十四大行业
- 2025年骨科手术并发症处理技巧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与诊断能力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例急救应急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疾病临床诊疗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评估与康复方案设计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科学综合知识测试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肿瘤科治疗方案设计案例答案及解析
- 有机肥采购合同书
- 团建活动申请书
- GB/T 29912-2024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
- 压力疏导培训课件
- 化验取样工安全操作规程(2篇)
- 2018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肠造口回纳手术
- 安全保障服务方案及承诺
- 篮球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结核病营养支持
- 业务知识演讲稿:“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规范运用的思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