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山水画风景画什么是中国山水画?山水画从技法上有这么几种形式:青绿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浅绛山水、泼彩山水、白描山水、水墨山水、泼墨山水等从尺幅上有这些形式:长卷、中堂、条屏、斗方、小品等
——情、景、意、法四者相结合初识山水画中国山水画1、山水以形媚道
南朝宗炳撰写了一篇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文中写到“山水以形媚道。”“山水以形媚道”即是指“山水用它的形顺从于道”。也就是说“山水用它的形表现出了道。”一、画理篇作为一条定义,“道”也可以作广义来理解,“道”可以解释为山水画作者的一种艺术观念、艺术道路和信念,每个山水画作者都可以有自己的道,用山水画形式表现自己的“道”。“山水以形媚道”应该说至今仍然可视为千古名言,每个山水画家的实践都离不开这条定义。山水以形媚道
中国山水画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山水画家张璪对山水画的创作法则又下了一条定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道出了山水画的基本原则,不是对景写生,而是步步移,面面观,游历大江南北后,心中装满丘壑,结合在客观的实景中找到切合自己的感受加工制作完成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中国山水画3、六法论
南齐谢赫的“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默写。中国山水画六法论
气韵生动位于六法之首可见其重要性,气韵是中国绘画发展中的精神内涵,贯彻始终。气韵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性的一种宽泛的概念。骨法用笔要达到“气韵”的效果就得依靠线的张力来体现,这也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应物象形根据事物的客观形体加以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对物体塑形。就算是抽象也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进行的。中国山水画六法论
随类赋彩中国画的色彩观强调主观性,表现性。色彩随作者的心情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绘画材料的等的变化而变化的。经营位置是任何一幅画都要考虑的,好的山水画作品都有“起、承、转、合”,风回路转。传移默写即是说学习中国画的一个捷径就是临摹大师的作品。中国山水画“三远”法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特有的空间美感的形成,使山水画从平面化走向空间化的布局方式。4、三远法中国山水画
郭熙还要求山水画要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增加画面山水的真实感和情趣。而非西方透视学中的一点透视论。综合运用这些画理,才能从纷繁的景象中得出一个有变化,有主次之分的山水意境,从而更好地将自然山水转移到画面上。郭熙——《林泉高致》中国山水画当代中国画理论家王伯敏把中国画对透视的处理归纳为“七观法”:
1.步步看
2.面面观
3.专一看
4.推远看
5.拉近看
6.取移视。
7.合六远。中国山水画皴:利用笔墨关系表现山石的质感以及阴阳背向,体现山石的真实感。1、点皴:雨点、豆瓣——直笔带扁锋、笔锋如斧劈状,也叫小面皴。适用于大山群山之表现,如以烘染苍翠的色调,能得山林葱郁的感觉,下笔前要明确轮廓、态势和明暗、虚实、疏密的变化。米点——横笔点,宜画云山。
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二、技法篇——笔、墨、水、色、肌理……米友仁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2、线皴:披麻皴——皴的笔法如披开的麻披状,呈长线条,表现山石的明暗凹凸,充实结构和脉胳体积感,以及江南多见的有草木的松软土质。用笔微带交叉。荷叶皴——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折带皴——形如折叠之带。解索皴——短而松散。乱柴皴——梗直而乱。牛毛皴——细而短。
《富春山居图局部》元-黄公望中国山水画《六君子图》元倪瓒雀华秋山图元赵孟頫中国山水画3、面皴:斧劈皴——最能体现山石的坚硬质感,用笔如斧劈木之痕,特别是花岗石或人工爆破后的山岩,多呈此状。大斧劈——先以笔肚着力,横卧纸上一扫,笔锋中带有飞白,表现山石的阴背面较合适小斧劈则以扁笔作挑剔状,并略似勾勒的作用和方法。
踏歌图马远中国山水画《万壑松风图》五代李唐树的基本技法画树宜先观察树的整体特征,再观察树枝,因树木种类繁多枝的生态也不尽相同。初学者应从枯树或冬天的落叶树作为练习的对象,没有叶子的树枝结构清楚,姿态鲜明,容易了解各种树的生长规律与基本结构。树分四枝树干、树叶——色彩,姿态等中国山水画
树干可采用双勾画法进行,先从树的主干开始画起,为便于掌握树在画面中的大小位置,一般从树的中间部位起笔,同时向上下方向推画。树干用笔应力求中锋,行笔中注意提、按和快慢节奏,不时调整笔锋位置,线条流畅,稳健而富有变化,以气贯之,切忌线条平滑、短碎、臃肿、断离。
树法中,对线条的要求极高,多以干、涩、毛、逸等笔法而为之。调墨时笔中要有墨色变化,且水份不易过大,行笔中应提笔控制线条,使线条在表现树干时富有生命力。树干练习应以枯树为主,掌握树干、树枝的生长规律及其穿插关系,才能真正掌握树的画法。
蟹爪枝鹿角枝中国山水画早春图宋郭熙雪江渔艇图元姚廷美中国山水画雪江渔艇图元姚廷美夹叶点叶胡椒点介字点仰叶点仰头点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用色彩表现组树中国山水画一、山水画中的用墨方法
墨分五色: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干、湿、浓、淡、黑”五种,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黑”,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下:
中国山水画墨法中国山水画干墨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趣。
湿墨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淡墨墨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远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
浓墨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
黑墨比浓墨更黑,用于笔蘸上极黑之墨是为焦墨,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擦,可收提神醒目的功效。
中国山水画常用墨法:
破墨法——唐代王维、张燥等人的山水画,改单线平涂的画法为墨色有深浅层次的画法,当时称为“破墨山水”。后世说的破墨法,是专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破墨法又可分为四法(浓墨破淡墨、淡墨破浓墨、墨破色、色破墨),各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山水画朱雨泽破墨法中国山水画朱雨泽破墨法中国山水画朱雨泽破墨法中国山水画
泼墨法——泼墨法创始于唐代王洽(又名王墨、王默),《唐代名画录》、《历代名画记》都有记载。王洽喜豪饮,醉后解衣磅礴,激清迸发,用墨泼在绢上,然后根据墨迹的形态,画成山石林泉,云雨迷茫,浑然一体,时人称他为“王泼墨”。后世所谓泼墨法,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行此法,毛笔要大一些。用饱含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山石的形体。运笔要胸有成竹,轻重得宜,可以重笔,也可有飞白,随物形而变化,自然可获得墨色丰富、滋润生动的效果。
中国山水画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册页
积墨法——积墨,即层层加墨。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用积墨法,行笔要灵活,无论用中锋还是侧锋,笔线都应参差交错,聚散得宜,切忌堆叠死板。要注意第一次墨色与第二次墨色之间的差别,色度的浓淡相差略大一些,才能看得出笔痕,不至于干后糊涂一片。用得好的积墨法始终保持墨的光泽,积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干后出现灰色的死墨,积墨法就失败了。成功的关键决定于笔法,笔笔有力,行笔有度,墨色才能有神彩。总之,积墨法既要浑然一体,又要有笔迹墨痕可寻,墨色生动,光彩焕发,忌灰暗板滞。
中国山水画千岩万壑图龚贤中国山水画浓墨法——描绘物象,落墨较重,可使画面厚重有神。用浓墨要“薄”,即笔法灵活,只有干、湿、深、浅变化有致,才能浓而不凝滞。
焦墨法——浓墨之极为焦。在一幅画完成时,在极需突出的地方,用干笔蘸上焦墨勾勒点擢,能起开醒提神的作用。也有一幅画全用焦墨画出的,显得苍劲有力。例如黄宾虹的有些山水画全是用浓墨、焦墨画成,黑、密、重、厚,表现了山的真面目。
中国山水画黄宾虹中国山水画黄宾虹中国山水画
宿墨法——宿墨即隔宿之墨,墨汁存放较久,水分蒸发而浓缩,墨色最黑。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画龙点睛”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极易枯硬污浊,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较高的笔墨功夫。黄宾虹最善宿墨,每于画面浓墨之处点之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见亮,加强黑白对比,使画面更加神彩焕发。中国山水画张捷中国山水画张捷中国山水画(一)用色特点:
1、中国画着色多从物象固有的本色出发,而不计较光的影响和变化。虽然有时着色也有浓、淡、干、湿之别,但目的不是表现物体的光感而是为了破除板滞,以求得颜色本身有丰富的变化,产生生动的韵味。所以中国画的用色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
用色技法中国山水画用色特点:
2、喜用对比强烈的原色。中国人习惯以红、黄、蓝、白、黑为“五原色”,其中以黑与白为主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唐、宋的大青绿山水,用大片的石绿、石青画成,用泥金勾勒轮廓,涂染天和水,山间云雾则用白粉堆染,画秋景还用朱砂点出一丛丛丹枫,青山、白云、红树,形成强烈的对比,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画面极有感染力。
中国山水画用色特点:
3、中国画设色常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甚至抛弃描绘对象本身的颜色。比如竹子,本来是绿色的,而传统的黑竹,却是黑色。苏东坡甚至用朱砂画竹,称为朱竹。人们欣赏他的朱竹,只觉得他画的竹子风致潇洒,极有艺术魅力,谁还去计较它的色彩是黑是红呢?这种设色完全是画家感情的倾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中国山水画用色特点:
4、水和天一般不着色,借用纸的空白来表现。古人所谓“以素为云,借地为雪”,说是这种表现方法。虽然不画云和水,却能表现云水的存在。
中国山水画(二)设色方法1、重彩法
这种画法多为工笔画,以青绿主色,故称“青绿山水”,也叫“大青绿”。这种设色只能在熟绢熟纸上进行。先用淡墨勾出轮廓红,再运用工笔画的种种设色方法,一层层地把颜色染上去,最后用浓墨勾勒开醒,点苔提神。在青绿山水中常用的方法有:
衬托法:在绢或纸的背面涂一层与正面景物相应的颜色,使正面颜色更厚或更鲜艳。如用汁绿染树叶,后面衬以石绿,用石绿染山石,后面衬以石青等。
中国山水画
渲染法:同时用两支笔,一支蘸颜色涂在纸上,一支蘸清水把颜色化开去,产生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以表现物象的明暗,或云雾的显隐。
笼罩法:即先铺底,后罩色的方法。一般是先用渲染法上底色,层层复加积染,颜色宜厚重;再添涂一、二次罩色,罩色宜鲜明淡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底色和罩色,使二者相得益彰,产生鲜明、厚重、复杂、丰富的色彩效果。如用花青铺底罩石绿,则浑厚凝重;赭石铺底罩以石绿,则鲜明温暖。
中国山水画设色方法2、淡彩法
这种设色适用于写意画法或半工半写的画法,它以水墨为主,色彩只起辅助作用。用淡彩法,墨骨很重要,墨骨画得好,画得足,物象在纸上立了起来,这时只要“轻拂丹青”,则能增强作品的神彩韵味。
淡色法可分两类:一种以赭石为主色,称为“浅绛山水”;一种以青绿为主色。设色要有一个主调,力求单纯、整体。浅绛山水偏重热色,但在热色中也要有变化,或从色度的深浅中求变,或以少许冷色开醒,以达到既单纯而又丰富的效果。青绿山水偏重冷色,但也要破以热色;所谓“万绿丛中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就是运用得法的例子。
着色的步骤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先墨后色,先色后墨,色墨交替,墨色结合。
中国山水画山居图钱选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设色方法3、泼彩法
这是种以泼墨法为基础,借用工笔花鸟画的“撞水”、“撞色”二法,并从西画中吸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绿化与环境美化工程
- 2025年2025 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青少年心理试题及答案
- 成果转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警示标识设置安全生产实操试题及答案
- 物理竞赛教学实践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5404∕T 0031-2024 《墨脱特色菜 门稼白椒炖腊肉》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水果存储通风管理与控制制度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制度
- (正式版)DB5404∕T 0019-2024 《波密羊肚菌大丰收》
- GB/T 20633.2-2011承载印制电路板用涂料(敷形涂料)第2部分:试验方法
- GB/T 15382-2021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
- 零星工程维修合同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防盗门安装施工方案50173
- 传染病布氏菌病 课件
- 航空器紧固件安装及保险课件
-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报告-PPK
- 普通话班会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摄影器材公司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方案
-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