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寓惠简介]苏轼与王朝云苏轼妻室简介:妻子:王弗,四川青神乡人,与苏轼家乡眉山相距十五里。王弗漂亮、温柔、有文才。王父叫王方,是一位乡贡士,颇有声望。王弗与苏轼结婚可以说是自由恋爱。“唤鱼池”的传说(藏鱼池、欢鱼池、跳鱼池、跃鱼池)。王16岁与苏结婚,27岁在京师去世。王去世后,东坡先后为她写了《亡妻王氏墓志铭》、《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有的还说《南歌子・感旧》词也是怀念王弗的。继室:王润之,是前妻的堂妹,排行27,又称“二十七娘”。21岁嫁苏东坡。王润之个性谨慎,质朴贤惠,善于持家。“三子如一,爱出于天。”润之生前,苏轼曾在一些诗词中赞美过她,死后写了《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侍妾:王朝云,钱塘(今杭州)人,相传原是歌女,12岁时为苏轼所收养。苏轼贬寓黄州的第二年,才把她纳为妾。元丰六年(1083)曾为东坡生下一子,叫避(遁)儿,非常像东坡,一家人都十分喜欢。次年七月,遁儿死于金陵(南京)。王朝云在绍圣三年(1096)七月死于惠州嘉祐寺。东坡在朝云生前就写有《朝云诗》等5篇诗文专门赞美她,死后又写有《悼朝云》等5篇诗文来悼念她。可见东坡对朝云有特别的感情。二、苏东坡为何对朝云特别情深?1、最了解东坡,是东坡的红颜知己。其一:“满肚子不合时宜”。其二:唱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2、“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三、苏东坡咏王朝云的诗词在苏东坡的众多侍女中,朝云是最了解苏东坡,并能从思想感情上关心苏东坡的一个。所以苏东坡亦最疼爱朝云,视朝云为知己。尤其是当苏东坡在59岁,年老体弱多病被贬到当时被称为南荒的惠州时,苏东坡的几个侍妾都相继离去,只有王朝云不怕蛮烟瘴雾,毅然伴随苏东坡来到惠州贬所。这时,他们的爱情达到了最高峰,而苏东坡对王朝云亦赞口不绝。(一)王朝云生前,东坡咏朝云1、苏东坡到达惠州才一个月,便写了一首《朝云诗》并引去赞美王朝云:世谓乐天有鬻骆马放杨柳枝词,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然梦得有诗云:“春尽絮飞留不住,随风好去落谁家。”乐天亦云:“病与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则是樊素竟去也。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因读乐天集,戏作此诗。朝云姓王氏,钱塘人。尝有子曰干儿,未期而夭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这首诗用典较多,要理解这首诗,必须将其用典一一弄清楚方可。典故一,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侍妾樊素能歌善舞,特别是以唱《杨枝》著名,故人称之为“杨枝”。白居易晚年辞去家中歌妓,独樊素不愿离去。但从后来白居易《别杨枝》诗“病与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句来看,樊素最后还是离开了白居易。而朝云却愿跟随苏东坡到当时还比较落后荒凉的惠州,所以东坡以“不似杨枝别乐天”称赞朝云。典故二,伶玄即伶元,《赵飞燕外传》作者。通德即樊通德,伶元之妾。史载她“能言飞燕子弟故事”,伶元的《赵飞燕外传》就是根据她所讲故事写成的。东坡以“恰如通德伴伶玄”的故事来赞朝云随他南迁。典故三,晋人李络秀有三子:周岂页、周嵩、周谟(即阿奴)。她对他们说:“尔等富贵,并列目前,吾复何忧?”周嵩回答道:“恐不如尊旨。伯仁(周岂页)好乘人之弊,非自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于世;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苏东坡反用其意,以阿奴比喻夭折的苏,以络秀比朝云,故说“阿奴络秀不同老”。典故四,天女维摩,语出佛经《维摩诘经》。“天女”,即“天女散花”,喻王朝云。维摩是与释迦牟尼同时的一位大乘居士维摩诘,他是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善于随机化导,宣扬大乘教义。此句诗是指,朝云原不识字,在东坡的熏陶下,开始读书习字,后又随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故“天女维摩总解禅”是赞王朝云学佛并粗知佛学大义。“经卷药炉新活计”,写出了王朝云到惠州后不能适应岭南水土,经常生病,平时不是念佛就是熬药的情形。“舞衫歌扇旧姻缘”,是写出了在惠州,王朝云还作为一位歌手,经常为东坡唱词,用以慰其愁肠。“旧姻缘”,是指在过去,因为王朝云能歌善舞,苏东坡才收养了她,爱上了她。最后的两句,反用秦观的诗意。苏东坡的学生秦观曾写诗赞美朝云,以巫山神女比喻朝云。在这里,东坡是说朝云学佛成功,将随他到海中的蓬莱、瀛州、方丈去,不会满足于作巫山神女。这首诗除去用典多这一特点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出了王朝云对苏东坡的忠贞,同时亦表述了苏东坡对王朝云的爱慕深情。但,这种表达情爱的写法又非常特别,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卿卿我我”的字眼,却又能把夫妻之情表达得如此之深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正如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的:“东坡《朝云诗》,诗意绝佳,善于为戏,略去洞房之气,翻为道人之家风。”胡仔说东坡这首诗“善于为戏”,是不对的。但,“诗意绝佳”,就说对了。2、绍圣二年五月,朝云生日前,东坡专门为她写了一首《狒人娇赠朝云》词: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此词是苏东坡着意赞美王朝云补给不仅人长得美,心灵也特别美。明天端午节,还要特地为朝云写一首好诗。第二天,苏东坡马上写了一首《浣溪沙,端午》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绕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此词写了岭南惠州端午节少女洗芳兰浴和戴辟邪的小符的习俗,祝愿王朝云青春常驻,歌颂两人爱情之长久。3、绍圣三年五月,王朝云再次生日,东坡还特地写过一首《王氏生日致语口号》,这首诗表现了东坡与朝云的密切关系,全诗如下:人中五日,知织女之暂来;海上三年,喜花枝之未老。事协紫衔之梦,欢倾白发之儿。好人相逢,一杯径醉。伏以某人女郎,苍梧仙裔,南海贡余。怜谢端之早孤,潜炊相助;叹张镐之没兴,遇酒辄欢。采杨梅而朝飞,擘青莲而暮返。长新玉女之年貌,未厌金膏之扫除。万里乘桴,已慕仲尼而航海;五丝绣凤,将从老子以俱仙。东坡居士,樽俎千峰,笙簧万籁。聊设三山之汤饼,共倾九之仙醪。寻香而来,苒天风之引步;此兴不浅,炯江月之升楼。罗浮山下已三春,松笋穿阶昼掩门。太白犹逃水仙洞,紫箫来问玉华君。天容水色聊同夜,发泽肤光自人万户春风为子寿,坐看沧海起扬尘致语口号,是北宋流行的一种颂歌诗体,一般只用于皇帝、皇后、太后、妃子,这些人的生日,一般要著名文人写“致语口号”。前面一段骈文称为致语;后面的近体诗(或律或绝,多为七言)一首称为口号。大宴会上的致语口号,是由文人起稿,乐人念诵的。如在家庭中举行,没有乐人,则是借此形式表达一定的意义,或由自己念诵。苏东坡的这首致语口号,毫无疑问是借这一形式来表达他对王朝云的深厚情感的。由于这一致语口号用典太多,要弄懂不容易。“人中五日,知织女之暂来。”是用《灵怪集・郭翰》的典故:太原郭翰,姿态美秀,善谈论,工草隶,早孤独处。当盛暑,乘月卧庭中。时有清风,稍闻香气渐浓。原来,天上织女下凡与之幽会,乃至解衣共卧。后来,七夕将到了,织女忽然不来了,过了几晚才来。郭翰问她:“相见乐乎?”织女笑而对曰:“天上哪比人间……”“那你为什么迟迟不来呢?”答曰:“人中五日,彼一夕也。”即是天上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之意。东坡写这句,把朝云比作是天上下凡的织女,而东坡在南迁的困难时得到朝云的支持,十分幸运。“海上三年,喜花枝之未老。”这句是写实。因为惠州近海,故称“海上”。“三年”,即苏东坡贬谪到惠州已三个年头了。“花枝未老”,即带人娇中的“朱唇箸点”、“髻鬟生彩”之意,意思是说朝云还美貌年轻。“事协紫衔之梦”句出自《崔少玄本传》,用崔少玄母梦神人授紫函而孕之典,喻朝云当日亦为仙人降生,故云“协”。又,崔少玄嫁卢陲,随卢作官南来;而朝云嫁东坡,亦随坡南迁,故曰“事协”。“欢倾白发之儿”,《女仙传・西河少女》载:“汉遣使行经西河,于城东见一女子笞一老翁。头白如雪,跑而受杖。使者怪而问之,女子答曰:‘此是妾儿也。昔妾舅伯山甫,得神仙之道,隐居华山中,悯妾多病,以神药授妾,渐复少壮。今此儿,妾令服药不肯,致此衰老,行不及妾,妾恚之,故因杖耳。’使者问女及儿年各许。女子答云:‘妾年一百三十岁,儿年七十一矣。’”这是泛用仙典,意谓朝云是长生不老的仙女,东坡和她生活在一起非常快乐。“好人相逢,一杯径醉。”引自《传奇卺昭》:卺昭藏在古殿的西间。到了夜晚,月白风清,天气非常好。有三个美女到花圃来饮酒。大家都说:“良霄宴会,虽有好人,岂易逢耶?”昭听见之后,就跳出来说:“我虽不才,愿备好人之数。”三女愕然良久,曰:“君是何人而匿于此?”昭具以实对,乃设座于花圃的南面。后与三女饮酒,饮将酣,大家又说:今夕佳宾相会,须有匹偶。于是,就用投骰子方法来决定。结果,张云容得胜,便于昭合枕。苏东坡借用此典,意思是说自己过去与朝云的结合,是非常美满的。“苍梧仙裔”,这是用《集仙录》中王妙想之典故:“王妙想,苍梧女道士也。辟谷服老,住黄庭观边之水旁。朝竭精诚,想念丹府,由是感通……十年后,妙想白日升天。”因朝云姓王,故称“仙裔”。“南海贡余”,典出自《杜阳杂编卢眉娘》篇:“唐永贞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岁。眉娘生,眉如线且长,故有是名……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愈粟粒,而点画分明,细如毛发……元和中宪宗嘉其聪慧而又奇巧,遂赐金凤环以束其宫。眉娘不愿在禁中,遂度为女道士放归南海,仍赐号‘逍遥’。”这两句的意思是:王朝云聪明颖悟,是仙家的后代,伴随着他一起南迁。“谢端之早孤,潜炊相助。”《太平广记,白水素女》载:“谢端,晋安侯官人也。少丧父母……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后方以鸡初鸣出去,端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造所视螺,但见壳。仍到灶下问之:‘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人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相为守舍炊烹。’”这两句诗,写朝云在东坡的妻子去世后,对他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一“怜”字便写出了东坡对朝云的感激之情。“叹张镐之没兴,遇酒辄欢。”《神仙感遇传,张镐妻》云:“张镐,南阳人也。少为业勤苦,隐王屋山,未尝释卷。山下有酒家,常执卷诣之,饮二三杯而归。一日,见美妇人在酒家,揖之与语。命以同饮,欣然无拒色。词旨明辩,容状佳丽。既晚告去,镐深念之,通夕不寐。未明,复往伺之,已在酒家矣。复召与饮,微词调之。妇人曰:‘君非常人,愿有所托。能终身,即所愿也。’镐许诺,与之归。”东坡在这里用张镐之事典,实际上是对朝云的温柔和理解人的美好性格的赞颂。“采杨梅而朝飞”,《广异记,何二娘》载:“广州有何二娘者,以织鞋为业,年二十,与母居,素不修仙术。忽谓母曰:住此闷,意欲行。‘后一日便飞去,上罗浮山寺……罗浮山北是循州,去南海四百里。循州山寺有杨梅树,……后循州山寺僧至罗浮山,说云:‘某某月日有仙女来采杨梅。’验之,果是何氏所采之日也。由此,远近知其得仙。”“擘青莲而暮返”,《逸史马士良》:“唐元和初,万年县有马士良,犯事。时进士王爽为京尹,执法严酷,欲杀之。士良乃亡命入南山。至炭谷湫岸,潜于柳树下。才晓,见五色云下一仙女于水滨。有金槌玉版。连扣数下,青莲涌出。每擘旋开。仙女取蕊三四枚食之,乃乘云去。”这两句诗,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以仙女来比喻王朝云。“长新玉女之年貌”,《集仙录・成公智琼》:“魏济北郡从事,弦超,字义起。以嘉平中夕独宿,梦有神女来从之。自称天上玉女……颜容色,状若飞仙。自言年七十,视之如十五六。……谓超曰:‘我天上玉女,见遣下嫁,故来从君。’”玉女即仙女,东坡是专就仙女之年貌长新而言的。“未厌金膏之扫除”,金膏,出自《穆天子传》,原谓“黄金之膏”,说是可以驻颜的仙药。“扫除”,此谓扫除衰老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朝云虽然容颜长新,但也不弃止服食和涂抹驻颜的药饵,以延年益寿。“万里乘桴,已慕仲尼而航海。”借用孔子的意思。《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在这里,苏东坡借用孔子与仲由的关系,比喻朝云是自己的忠实支持者和追随者,这是对朝云的高度赞扬。“五丝绣凤,将从老子以俱仙。”《仙传拾遗・蔡女仙》:“蔡女仙者,襄阳人也。幼而巧慧,善刺绣,邻里称之。忽有老父诣其门,请绣凤。眼,毕工之日自当指点。既而绣成,五彩光焕。老父观之,指视安眼。俄而,功毕。双凤腾跃飞舞,老父与仙女各乘一凤,升天而去。”这两句用蔡女仙事,表达了东坡欲与朝云长谐情好,共炼内丹,双修俱仙的祝愿。“樽俎千峰,笙簧万籁。”意谓东坡欲以惠州的山峰作为杯盘,以惠州的全部“天籁”当作一部鼓吹,为朝云的生日祝福。“三山之汤饼”,语出《广异记边洞玄》:“唐开元末,冀州枣强县女道士边洞玄,学道服丹四十年,年八十四岁。忽有老人,持一器汤饼,来诣洞玄曰:‘吾是三山仙人,以汝得道,故来相取。此汤饼是玉英之粉,神仙所贵,倾来得道者多服之。尔但服无疑,后七日必当羽化。’”“九酝”,酒名。此两种食品,均是能令人长生不老之食品。这两句是说要借海上三仙山的汤饼和仙酒来为朝云祝寿。“寻香而来”,语出《酉阳杂俎》:“蓬球,字伯坚。入山伐木,忽觉异香。遂逆风寻至北山。廓然宫殿盘郁,楼台博敞。球入门窥之,见五株玉树。复稍前,有四妇人,端妙绝世,共弹棋于堂上。见球俱惊起,谓球曰:‘蓬君何故得来?’球曰:‘寻香而至。’”“苒天风之引步”,意思与上句同,说是神仙们随着苒苒香风来到祝寿的筵席上。“此兴不浅,炯江月之升楼。”这两句诗是写实。是说为朝云祝寿,兴致很浓,宴饮直到明亮亮的月亮已经升上了合江楼之上空。这里的“楼”,应是合江楼。以上是对致语的分析,下面是对口号的分析。“罗浮山下已三春”,与致语中的“海上三年”意思相同,即是说,苏东坡到惠州已是第三个年头了。因为罗浮山是我国南方的一座名山,惠州在罗浮山的东南面,相距70来公里,故东坡称惠州为罗浮山下。“松笋穿阶昼掩门”,语出《传奇・樊夫人》篇:樊夫人去罗浮,扃其户,“如是三稔,人但于户外,见小松并笋丛生阶砌”,意思是:在惠州生活得很悠闲自适。“太白犹逃水仙洞”,在《苏轼诗集》中,王文诰引查初白注,说是用《续仙传》中孙思逊在太白山学道救蛇之事的典故。近人张志烈研究认为,此句用典应为《独异志•梁玉清》:“《东方朔内传》云:秦并六国,太白星窃织女侍儿梁玉清、卫承庄,逃入卫城少仙洞。四十六日不出。天帝怒,命五岳搜捕。太白归位,卫承庄逃焉。黎玉清有子名休。玉清谪于北斗下,常舂。其子乃配于河伯,骖乘行雨。子休每至少仙洞,耻其母淫奔之所,辄回驭。故此地常少雨焉。”据此,水仙洞乃为少仙洞之误。此句以太白逃少仙洞比喻自己带着朝云贬居惠州(罗浮山下),以诙谐调表现出他对朝云的相亲相得之情。“紫箫来问玉华君”,玉华君,道教传说中的女仙。此句用典参考致语中的“事协紫衔之梦”句。意思是,在生日的宴席上,大家都来祝贺王朝云。“天容水色聊同夜,发泽肤光自人。”这两句是实写王朝云的神态和外貌之美。其用典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黑真黑而甚美,光可以鉴人。“万户春风为子寿”,王文诰注:岭南有万家春酒,口号作于春日,故云万户春风也。意为:在春日,大家举酒为王朝云祝寿。“坐看沧海起扬尘”,语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又《续仙传•戚逍遥》:“(逍遥)绝食静想,自歌曰:‘笑看沧海欲成尘,王母花前别众真。千岁却归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间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健康地活着,静观世事的变化吧。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苏东坡的寓惠期间,抒写王朝云的诗词虽只占其创作中的少数,但苏东坡对王朝云是怀着挚爱而又深沉的感情来写作的。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苏东坡与王朝云的关系上,已大大地超出了主子与仆人、丈夫与侍妾的关系与感情,用一句现代话来说,就是同志加夫妻的深厚感情了。这也是苏东坡在贬惠州时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能够战胜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困难的精神支柱。以上分析的是王朝云生前,苏东坡对她的赞美。但是,好景不长。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王朝云随苏东坡寓惠未及两年即病逝,年仅34岁。(二)王朝云死后,东坡对她的悼念1、东坡在《朝云墓志铭》中沉痛地写道:朝云“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并写诗文悼念她。2、绍圣三年七月,东坡因和前韵作《悼朝云诗》并引: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盖尝从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首句对朝云的早逝表示痛惜,用反问句式来表达:“这难道是天意吗?”意思更为深沉。“童乌”语出《扬子》:“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意谓对朝云所生之子干儿未百日而亡至今乃十分痛惜。以后的诗句禅味甚浓。意思是说,可恨的是,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使你长命百岁。你既然一去不复返了,我只能用《金刚经》四偈来给你送行。霎时间,我和你“三生”中的后缘(来世)也断绝了。前债难以偿还,我只能夜夜提着灯笼去祈求大圣塔中仙佛保佑你了。在这首诗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对王朝云的爱是出自内心的,是出自真诚的。他对朝云的去世,是痛苦万分的。3、东坡还写了《西江月・梅》词来悼念她: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玉骨”喻梅花,实指王朝云。“冰姿”句出《庄子,逍遥游》:“貌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月光下的梅花犹如朦胧中的白衣仙子,而王朝云则如貌姑射山上的仙女,不同凡俗,不畏瘴雾的恶劣环境,飘飘然有神仙之态。苏东坡在“海仙”句后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这两句通过梅花上有珍禽来衬托王朝云的超尘脱俗。下阕“素面”句是赞王朝云的天生资质美,不着意打扮,更显得天然可爱。最后两句用“梅花不与梨花同梦”作对比,再次赞美王朝云品行之高洁,不同凡俗。4、还写了一首《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苏东坡借和陶诗韵写成的悼朝云诗,诗中以难以割舍的恋情,颂扬了王朝云的美德:长春如稚女,飘飘倚轻飔。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宁当娣黄菊,未肯姒戎葵。谁言此弱质,阅世观盛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