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首件工程专项方案_第1页
铁路路基首件工程专项方案_第2页
铁路路基首件工程专项方案_第3页
铁路路基首件工程专项方案_第4页
铁路路基首件工程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濮阳至临汾铁路临汾至临汾段站前工程路基设计图纸(临汾西站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5.《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6.《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32-20037.《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8.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要求。新建濮阳至临汾铁路站前工程,临汾西站路基工程位于临汾,铁路设计时速为200km/h。路基填筑首件试验段选定为临汾西站中DIK327+850-DIK327+960段落。该段路基基床厚度2.8m,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厚0.6m;基床底层采用非冻胀AB组料,厚2.2m;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C组土。该段路基首件试验段定于2015年4月25日开始,2015年5月10日结束,施工17天。首件工程试验段目的:1、确定本标段经济合理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选定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2、为今后的大面积路基施工积累施工经验和现场检测数据。(一)、料源级配碎石来至级配碎石拌合站,运距10km,满足该段路基填筑使用量。ABC组料来至于靠山屯西侧取土场,预计取土方量30万方,满足该段路基填筑使用(二)、原料的选择技术指标1、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层表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其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30%。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杂质。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中规定方孔筛孔边长(mm)过筛质量百分率2、基床底层非冻胀AB组料:填料内细颗粒(颗粒粒径≤0.075mm)含量小于5%(重量比)、压实后小于7%(重量比),压实后渗透系数不小于5×10⁵m/s。3、基床以下路堤ABC组料AB组料:最大粒径≤150mm,细粒含量≤15%当采用C组料时,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土工格栅采用双向聚酯长丝经编土工格栅,每延米纵向拉伸屈服力≥30Kn/m,每延米横向拉伸屈服力≥30Kn/m;纵向屈服伸长率≤13%,横向屈服伸长率≤13%;纵横向2%伸长率时,纵横向拉伸力≥12Kn/m;纵横向5%伸长率时,纵横向拉伸力≥24Kn/m。施工单位对填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要求,填料的检定频次为,级配碎石每填筑2000立方/次,ABC组土检定频次为,每30000平米/次。五、主要负责人及机具配置(一)、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工作内容负责试验段的总体管理并组织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路基试验段方案的制定现场负责人负责样板段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路基工程师组织安排试验段测量、试验工作以及施工人员的现场实施负责试验段试验工作人员、设备仪器的调集安排,现场填料填筑试验的数据采集、整理试验工程师试验工作测量部部长负责试验段的测量工作(二)、机械设备选配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备注1日立360台2良好2洛阳220台1良好3宣工160台1良好4自卸车欧曼辆7良好5龙工180台1良好(三)、试验检测仪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备注1K30平板载荷仪套1合格2灌砂筒中150mm个1合格3电子秤AGT-10套1合格4全站仪瑞士徕卡套1合格5水准仪南京DS3E台1合格6水准尺3m木尺把1合格7水准尺5m铝合金尺把1合格本区段土方路基填筑试验路段选在DIK327+850-DIK327+960,长110m,最小填土高度7.2m,最大填土高度8m。填筑施工由土方架子队组织实施。2、DIK327+850-DIK327+960段路基,地形属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无陡3、设计填筑工程措施为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填筑非冻胀AB组料;基床以下填筑ABC组填料。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路基修整验路基修整验收碾压夯实酒水晾晒平整区段摊铺平整分层填筑基底处理施工准备碾压区段填筑区段检测区段三阶段四区段路堤填筑首先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地面横坡陡于1:5的斜坡上应挖台阶,挖台阶应自上而下进行,沿线路横向挖台阶的宽度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整平碾压。原地面松软表土及腐植土应清除干净,基底应平整、密实。(二)、路基填筑1、测量放线测量基底标高,每20m钉出线路中桩和边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用白灰画出8.0m×8.0m网格,按松铺厚度35cm计算,计算出每个网格需填料22.4m3,根据每辆自卸车装运填料的方量,有效的组织按照填料室内试验,施工含水量控制为W+2%。含水量较低时,采用洒水采用22T压路机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序进行碾压。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为2.5~3km/h,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0.3~0.4m,以防止出现漏压、死角,确原则上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4%的人字形横坡,有困难时可在基床底层逐步形成,在相邻两区段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须错开不小于3m的距离。(三)、土工格栅铺设自地表起至基床表层以下每填筑0.6m高,于路堤边坡4.0m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聚酯长丝经编土工格栅(30Kn/m2)。1、铺设土工格栅材料的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压实,并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同层土工格栅纵向搭界长0.3m,各层搭界位置错开不小于3m。2、将土工格栅主受力方向沿加固方向人工拉开、拉紧,保证顺平,无褶皱,外缘距边坡1.1m,采用木桩进行有效锚固,间距2m*2m。3、土工格栅铺设要平顺,严禁暴晒,应随铺随盖,以免长期暴露阳光下降低土工格栅的强度。土工格栅的纵向(受力方向)垂直线路方向铺设,两幅间采用密贴排放,受力方向连接时,采用可靠措施,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容许抗拉强度。4、土工格栅铺设完后,及时填筑填料,土工格栅材料不允许直接进行碾压,需待上覆填土后方可采用碾压机械压实。严禁碾压及运输等设备直接在土工格栅材料上行走作业。(四)、基床表层填筑基床表层采用“四区段、六流程”作业方式进行分层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修整养护检测试验修整养护检测试验碾压摊铺运输拌合修整基床底层测量放样检验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各区段只能进行该区段作业流程,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1、施工测量用全站仪每20m一个断面恢复线路中桩,和两侧路肩边粒。并在两点及中间位置上用木桩或竹片定点。根据松铺厚度及设计标高测算出三点的摊铺挂线高,在桩面用红漆写明里程桩号和虚铺厚度位置。级配碎石混合料用级配碎石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拌和需要各种级配的碎石数量,以使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填层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3、运料与卸料填筑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用挖土机挖装、自卸车运输填料,根据车辆运输能力及松铺厚度,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方格网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0m。4、分层填筑基床表层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推土机配合摊铺填料,不同性质的填料层应该分层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每种填料压实厚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填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5cm。为保证边缘部位压实质量,每一填层都应恢复填层的中线和填筑边线,并用红绳在边桩中桩上标记松铺厚度位置。为保证填层边缘的压实效果,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完成全部填筑施工时根据路基结构宽度及坡比刷坡平整。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平整,达到填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作出向两侧横向排水坡,坡度为4%。整平后先进行含水量的测试,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2%~+2%之间,含水量过大要进行晾晒处理,含水量过小则需先洒水再碾压。平整施工步骤及作业标准:(1)、先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初平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填层面应无明显的局部凹凸,并按4%坡度做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2)、初平后应检查填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3)、初平后用压路机快速静压2遍,对出现的坑洼进行平整。(4)、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窝,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5)、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填料,补以新的土料。(6)、测量层面高程。纵向每10m设1个测量断面,每断面3个测点。(7)、平整时必须用调整刮刀角度的办法,刮出路面横坡,形成所需路拱。基床表层第一层、第二层采用推土机或摊铺机摊铺,基床表层最后一层必须采用摊铺机摊铺。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在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线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五)、质量要求1、实验检测在每一填层碾压三遍后开始检测K30、孔隙率n,压实系数k;孔隙率、压实系数K,每一层沿纵向每100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间距路基边缘1m处;K30,每填高0.9m,纵向每100m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m处2点、中间2点。不足100m亦检查2个断面42、填筑质量要求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标准,地基系数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检测,压实系数及孔隙率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标准如下: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填料厚度(m)压实指标适用范围地基系数K30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填料厚度(m)压实指标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压实系数中粗砂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指标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2、路堤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及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要求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1中线高程每100m等距检验3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水准仪测量2中线至边缘距离每100m等距检验3个断面,左、右各1点3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等距检验3个断面4横坡每100m等距检验3个断面5平整度土质路基顶面每100m等间距检长直尺量测序号允许偏差1边坡坡率3%设计值每100m每侧检查2点2每100m每侧检查3点水准仪测量或尺量3每100m每侧检查2点水准仪测量4平台宽度每100m每侧检查2点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1中线高程每100m等距检验3点水准仪测量2路肩高程每100m等间距检验6点(左、右各3点)水准仪测量3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路堑0—+100mm,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5横坡坡度尺量/水准测量(五)、路基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桩的埋设:深厚黏性土、软土及松软地基地段设置沉降及观测位移设备,每个大中小桥台尾过渡段设置两个观测断面,一个在线路中心距桥台1m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软土地段每隔1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深厚黏性土、松软地段:工点长500m内,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工点长度大于500m时,每隔200m设置应一个观测断面。但每个工点很多于2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地面设一个观测沉降板。2、沉降观测桩要求:沉降观测桩由沉降底板、测杆、套管、套管接头组成。沉降板由钢板制作,底板尺寸为500mm*500mm*10mm;测杆采用直径40mm的钢管,每节长度为50cm,测杆一端为外丝,一端为内丝;套管采用塑料管,用于保护测杆。首段测杆需将外丝端垂直焊接至沉降板中心,要保证焊接牢固。3、沉降观测工作原理:埋在地表的沉降观测板随基底沉降而下沉。通过连4、位移观测桩2m处各设置一个位移观测桩。(2)、位移观测桩的要求:采用钢钎或者钢筋,直径40mm,长1m,顶部磨区间正线: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一般地段不应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4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8cm。八、试验成果的数据分析(二)、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编数的检测数据(K30、孔隙率、压实系数)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出不同填层厚度的碾压遍数。填料摊铺时,有部分含水量要散失掉。这样就控制摊铺后的填料的含水量基本上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料离析现象,否则填料的板结和密实性较差。局部出现骨料分离现象时,人工进行现场拌和,保证填料均匀性。后静的程序进行碾压,压路机的行走速度宜控制在2.5~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四)、填料的摊铺厚度一定按确定的松铺系数进行控制,不宜过厚或过薄。纵向碾压搭接长度不小于2m,横向碾压搭接宽度不小于40cm,宜为80~100cm。(六)、高程控制采用从松铺高程、精平高程以及碾压成型后的高程三步控制,使各点高程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七)、填料填筑摊铺碾压时,一定要注意对路肩两侧高程控桩保护,钢管桩放置涂醒目色彩保护架,防止机械碰撞。(八)、路基的横向排水坡要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平整,不得有积水;路基两侧的临时排水沟要排水畅通,永久路基排水与临时排水相结合,不得积水浸泡(九)、路基填筑时两侧要超填50cm宽,保证机械碾压密实到位。筑是按照全断面填筑,每层厚度应按正常施工厚度减少20%-30%,且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时的要求。当天填土必须当天碾压完十、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队分别按要求配齐专职质检人员,工班设兼职质检人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负责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检查,落实各工序和隐蔽工程检查工作,严格按照“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三检制度进行检查落实,并以规定的程序、时间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审核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的抽查和重点检查。(四)、狠抓技术管理工作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总工、施工队技术主管为核心的两级技术负责制的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3、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严把施工各环节质量关(1)、确保各单项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规范要求,(2)、做好施工机械配套选型,确保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满足施工生产预先通过工艺试验,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进而指导后续同类工程施工。(4)、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施工,各道工序严格按最佳工艺参数施工。对施工难度大、技术性较强的操作,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关键工序和特殊工种要坚持持证上岗。实行项目经理部→安质部→施工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各级第一负责人为安全负责人,由其挂帅成立三级安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安全细则和条例,配备专职和兼职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一)、路基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各种机械司机进行文明施工、安全驾驶等教育,保证施工安全。(二)、各种机械操作人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和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准独立操作。(三)、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区域必须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应设立“慢行”或“非施工车辆禁止通行”等标牌标示。如发生火灾救火方法要得当,油料着火不能用水扑救,用泡沫灭火器或隔离法压灭火源;电气设备起火时,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或用砂土,禁止用水灭火,避免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明火及材料起火可用水、砂扑灭。灭火时注意自保,防止熏倒及中毒,如因火势较大,预计难以控制,要立即报警,地点详尽,电器、易燃,易爆物情况简洁,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救人,然后灭火。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并以此查找火(四)、所有道路的便桥,在桥头设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