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课件_第1页
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课件_第2页
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课件_第3页
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课件_第4页
中级经济基础会计部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主讲:何国189.cn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一、会计基本概念二、会计目标三、会计要素四、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五、会计基本前提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七、会计法规一、会计基本概念(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系统、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11单选

66.现代会计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为(B)两大分支。A.成本会计和责任会计

B.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C.外资企业会计和国有企业会计

D.国际会计和国内会计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它主要是为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公众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管理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产生一系列新的信息,用于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加强决策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2.会计的监督职能包括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完善,会计内容、作用在不断扩大而发展着。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07单选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A.核算和监督B.监督和评价

C.监督和检查D.预测和决策10单选66.下列会计工作中,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C)。A.财务指标考核B.财务状况分析C.会计记录

D.会计检查(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11多选101.根据《会计法》,应该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包括(BCDE)。A.会计人员的交接

B.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E.财务成果的统计分析二、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的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会计目标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谁需要会计信息,其次是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二)会计信息的内容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大类。1.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资产负债表)2.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利润表)3.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现金流量表)(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的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1.企业内部管理人员2.外部利益关系人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监管部门、企业职工)三、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的(组成利润表)会计要素。04多选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AB)A.资产B.负债C.费用D.收入E.利润05多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CDE)A.资产B.负债C.费用D.收入E.利润12单选31.下列会计要素中,能够反映财务状况的是(B)。

A.利润

B.资产

C.费用

D.收入(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1.资产。(理解)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②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③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④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09年单选)2.负债。(理解)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负债具有以下特征:①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②负债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作为负债;③负债的偿还不论是以资产偿还,还是以提供劳务偿还或是转让股权给债权人,必须是企业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都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或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是投资人在企业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08多选)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ABC)。A.投资人投入的资本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C.留存收益D.出售资产所得E.银行贷款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是()A.资本公积B.未分配利润C.应收帐款D.营业收入E.盈余公积金答案:ABE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从会计要素的角度来看,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为企业资产的取得来源,两者都可以对企业资产提出索偿要求,但负债体现的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使用负债所形成的资金一般需要支付费用,按照约定条件支付利息,不参与利润分配,在企业清算时需要优先清偿,净资产在清偿所有负债后才返还给投资人。所有者权益则是投资人对总资产扣去负债后的剩余净资产的索偿权,它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企业归还其投资人,只是要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以利润分配的方式作为投资人的回报。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收入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兼而有之;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只有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才属于收入,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不属于企业的收入。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2.费用。(理解)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的特征是: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确认的条件: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制造成本是指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不参与成本计算,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3.利润。(理解)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09多选95. 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ABD)。A.收入B.费用C.投资D.利润E.所有者权益(三)会计等式会计六个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这种数量关系的恒等式即为会计等式。它包括:(1)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十所有者权益=负债十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2)收入一费用=利润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由于这一平衡原理揭示了企业会计要素之间的这种规律性联系,因而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四)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P206(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3)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4)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5)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8)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11多选102.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的变动。下列会计要素变动情形中,正确的有(ABC)。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B.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C.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不变D.一项负债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E.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四、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包括:(07多选)1.权责发生制原则2.配比原则3.历史成本原则(09单选)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09单选)51.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是(B)。A.实质重于形式B.历史成本原则C.会计主体D.货币计量07多选下列各会计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的有()。A.权责发生制原则B.收付实现制原则C.配比原则D.历史成本原则E.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答案:ACDE1.权责发生制原则由于会计核算是分期进行的,在会计期间实现的收益和发生的费用,有些在相邻的会计期间是相互交错的。企业用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即凡是本期实现的收益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入账;凡不属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企业)另一种是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行政事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11单选46.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D)。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权责发生制

D.收付实现制2.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在会计实务中,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进行直接配比,如主营业务收入与直接成本相配比;另一种是根据收入与费用项目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将某些与特定收入项目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费用项目,如广告费、办公费和管理人员工资等期间费用,与发生在同一时间的收入相配比;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比较,以便计算本期损益,这体现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A)。A.配比原则B.一致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3.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09单选56.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A)计量。A.历史成本B.现值C.重置成本D.公允价值08单选对各项资产应按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其后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这遵循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C)原则。A.客观性B.相关性C.历史成本D.权责发生制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在于:一是它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或资产购进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取得比较容易,也比较客观;二是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三是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四是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历史成本原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在历史成本原则下,如果企业的资产发生了较大的价值变化;其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就不能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理解)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09单选)52. 下列财务支出项目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C)。A.生产车间水电费B.管理人员工资C.购进无形资产支出D.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C)A.支付企管部门发生的水电费B.支付给生产车间工人的工资C.支付某项专利权的购置费D.支付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费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D)A.聘请法律顾问费B.支付生产工人劳动保险费C.企业支付的营业税D.购置固定资产的费用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凡是为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资产支出,即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或惠及于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列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并根据其与以后各期收益的关系,将其价值分摊到以后各个会计期间。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损益。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06单选)将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进行账务处理会导致(A)。

A.少计费用多计资产B.多计费用少计资产

C.少计费用少计资产D.多计费用多计资产五、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05单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A)A.会计主体B.设置帐簿C.权责发生制D.规定会计报表格式11单选25.会计分期是建立在(D)基础上的。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权责发生制

D.持续经营10多选75.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工作人为假设的基本前提有(BD).A.采用历史成本计价B.持续经营C.权责发生制D.货币计量E.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为对象。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06年单选)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等。06单选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与其所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分开,符合(A)这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要求。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货币计量D.会计分期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这一前提就是要明确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特别是会计报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一前提要求在会计核算中既不能将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混淆,也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会计事项遗漏或转移。11单选47.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核算内容空间范同的是(D)。A.持续经营

B.会计期间

C.货币计量

D.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业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持续经营这一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会计主体确定后,只有假定这个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是持续、正常经营的,假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才可能建立在正常非清算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建立起诸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会计核算才能正常进行。例如: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企业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才能使正确区分资本与负债成为必要。(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期间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迄日期,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迄日期确定,中期一般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明确会计期间这个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只有正确地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才能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12单选62.会计核算中,区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C)。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假定币值保持不变。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自然被选择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明确货币计量这一前提,才能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09单选5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A)计量。A.货币B.实物C.货币和实物D.数量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还包含着币值稳定的假设。当货币本身的价值波动不大,或前后波动能够被抵消时,会计核算中认为币值是稳定的,而不考虑货币价值的波动因素。综合上述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说明,会计要确定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和范围,采用货币统一尺度,在持续经营条件下选择恰当的会计方法对日常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并按等距期间定期编制出完整、及时、准确的会计报表,这就构成了企业开展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满足以下要求:(一)可靠性(二)相关性(三)清晰性(四)可比性(五)实质重于形式(六)重要性(七)谨慎性(八)及时性11多选10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BCDE)A.全面性

B.可靠性

C.可比性D.实质重于形式

E.谨慎性(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和客观性两方面涵义,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确实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性要求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核算、报告必须建立在可查证的基础上,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能人为凭空编造,并且项目完整,手续完备。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中,用作证明客观事实计量依据的,主要是指各种原始凭证和仪表记录等。(二)相关性相关性又称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三)清晰性

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要求企业提供数据记录和文字说明要能清楚地反映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基本情况,并对需要解释的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要使用这些信息。要使用就必须先了解会计信息的内容,否则就谈不上会计信息的使用。这就要求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清晰、简明、易懂,能为大多数使用者所理解,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应该用规范文字加以表述,以便有关部门和人员正确理解,合理利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一方面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理解)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06年单选)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附注中说明,以便进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另一方面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04年单选)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五)实质重于形式(理解)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法律上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满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收益,所以,从经济实质上,企业拥有该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在会计核算上就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08年单选)(08单选)企业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入账处理所体现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C)A.权责发生制原则B.谨慎性原则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D.重要性原则(06单选)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体现了(B)原则的要求。A.重要性B.实质重于形式C.谨慎性D.客观性(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10单选11.对于能给资产、负债、利润等造成较大影响的会计事项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而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误导报告使用者作出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简化或合并反映,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B)要求。A.一贯性B.重要性C.客观性D.谨慎性凡是一旦省略和错报就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会计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08单选)下列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需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的是(B)A.配比原则B.重要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权责发生制原则

(七)谨慎性

谨慎性,又称为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采取一种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账面利润、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07年单选)对于预计会发生的损失应计算入账,对于可能产生的收益则不预计入帐。

谨慎性在会计上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如存货在物价上涨时期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06年多选)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06多选)下列会计业务中,体现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有(ABC)。A.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传计提折旧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C.在物价上涨时期对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D.在物价上涨时期对存货采用先进先出传计价E.对费用进行跨期分配(09多选)96.下列各项会计业务处理要求中,符合谨慎性原则的有(ABD)。A.不导致夸大资产B.不虚增账面利润C.扩大所有者权益D.不扩大所有者权益E.多计资产(07单选)下列各项会计处理方法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是(B)A.分期摊销大修理费用B.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C.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D.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要求收集会计信息要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时都要及时,以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七、会计法规会计法规是指制约财务会计实务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等的总称,它是约束会计行为的标准,又是评价会计工作的依据。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一)会计法《会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是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会计法》对我国的会计工作的主要方面作出了规定,涉及到我国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该法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会计管理的体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对象及内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有关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也称会计标准,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大部分。1.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主要是为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对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和会计核算的主要方面作出原则规定,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依据。基本会计准则还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准则。2.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包括基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特殊行业基本业务准则。(三)《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是财政部制定的规范行政单位财务活动的一般规则。(四)《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财政部制定的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一般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财政部制定的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性规定。第二十七章会计循环会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决策的信息,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生成的。会计上将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会计循环,会计工作就是依照这一程序不断重复,循环进行的。一、会计确认(一)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某一会计事项一旦被确认,就要同时以文字和数据加以记录,其金额包括在报表之中。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二是确定该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三是确定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11多选80.会计确认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ABE)。A.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B.确定某一经济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C.确定一项经济业务的货币金额D.为编制财务报告积累数据E.确定某一经济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二)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确认应当符合一定的标准,确认的一般标准包括:一是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二是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地评估;三是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如价值、成本等,并能可靠地进行计量。根据以上标准,在确认收入时,应当及时,并坚持权责发生制。在确认费用时,按照收入和对应发生的费用配比的要求。确认收入和费用时需要建立在“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前提下,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来合理确认,合理进行跨期摊提和分配,以便如实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即收入的确认要建立在取得收入权利的交易或事项发生之时,费用的确认应是在承担费用的交易或事项出现之时,相应地,资产的确认要建立在取得资产所有权的交易发生之时,负债的确认要建立在确定负债成立的有关业务发生之时。可见,权责发生制构成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二、会计计量(一)会计计量的概念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二)会计计量的属性会计计量由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会计的计量单位主要以货币为主导计量单位,同时为了管理的需要辅之以各种实物量度。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表,下同)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应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重置成本适用的前提是资产处于使用状态,且能够继续使用;对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估计销售所必需的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4.现值现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本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用恰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三、会计记录(一)会计记录的概念会计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会计记录是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二)会计记录的方法会计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09多选97. 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有(BCDE)。A.货币计量B.设置账户C.复式记账D.填制和审核凭证E.登记账簿11多选97.会计记录的方法包括(ABDE)A.设置账户

B.复式记账

C.划分会计期间

D.填制和审核凭证

E.登记账簿12单选18.下列会计概念中,属于会计记录方法的是(A)。A.复式记账

B.记账凭证

C.历史成本

D.会计报告1.设置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要素划分的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各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账户设置一般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与会计科目的级次相对应。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账户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按照账户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方(记帐符号为借)、右方(记帐符号为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借方账户名称贷方资产增加额负债减少额所有者权益减少额收入减少额费用增加额资产减少额负债增加额所有者权益增加额收入增加额费用减少额余额按照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未余额,其基本关系是:期未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未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未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10单选)8.负债类账户的发生额与余额之间的关系是(D)。A.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D.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09单选54. 账户结构的基本关系是(D)。A.期初余额=期末余额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C.期初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通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通过胀户记录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复式记账法由于反映全面、便于检查的特点,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05年多选)借贷记账法下,为了保证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的正确性,需要在一定时期终了时,根据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的,采用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的法,要求都是借贷平衡。发生额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平衡公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12多选87.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BDE)。

A.资产账户余额合计等于负债账户余额合计B.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C.收入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等于费用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D.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E.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05多选)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包括(ABC)A.有借必有贷,借贷比相等B.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C.全部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D.资产帐户余额合计=负债帐户余额合计E.收入帐户本期发生额合计=费用帐户本期发生额合计(11单选)53.下列账户记录方法中,符合负债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B)。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贷方

D.期末无余额下列记帐方法中,属于复式记帐方法的有(BCD)A.重复记帐法B.借贷记帐法C.增减记帐法D.收付记帐法E.左右记帐法09单选55. 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D)。A.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余额在借方B.一个企业的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账户相对应C.从单个账户看,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D.一个企业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具有一定格式、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完成的。登记帐簿的依据是(C)A.经济业务B.原始凭证C.记帐凭证D.会计报表4.登记账簿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环节,是联结会计凭证与财务会计报告的中间环节,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纪录的经济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根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系统的会计数据。按照账簿的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为了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需要定期做好对账工作,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三)账务处理程序1.概念: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报告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目前,我国各经济单位通常采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程序有五种: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和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2.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它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一般程序是: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⑥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⑦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其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11单选)40.在会计账务处理中,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这种账务处理程序是(B)。A.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一般程序是: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⑥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⑦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⑧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其缺点是:按每一贷方科目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一般程序是: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⑥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⑦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⑧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并可做到试算平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其缺点是: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它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4)多栏式日记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逐日登记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然后根据它们登记总分类账。多栏式日记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通过多栏式日记账进行汇总,再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可以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缺点是,如果单位经济业务多,必然会造成日记账栏目过多、账页庞大、容易串行串栏、不便于登记。因此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大、经济业务量多,但使用会计科目较少的单位。(5)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是将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结合起来,设置一本联合的账簿,称为日记总账,并将所有经济业务都登记在日记总账上。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所有科目都设在一张账页内,导致账页过长,不便于记账和查阅。因此适用于经济业务量较少,使用会计科目也较少的单位。3.出纳业务处理程序是:(1)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对于转账投资有价证券业务,还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直接登记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债券投资明细分类账、股票投资明细分类账等)。(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3)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每天进行核对,与现金总分类账定期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至少每月一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存款总分类账定期进行核对;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与库存有价证券要定期进行核对。(4)根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等,定期或不定期编制出纳报告,提供出纳核算信息。四、会计报告(一)会计报告的概念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会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进行的再加工。在编制会计报告之前,为了保证报告的数字真实可靠,必须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必须进行财产清查。(二)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当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特定时点和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等的结构性书面文件。企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三)会计报告的分类会计报表按照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和反映现金流量的报表三类。按照会计报表报送对象不同,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两类。企业对外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任何单位不得任意增减。对内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报表的种类、格式、内容及编制方法是根据企业内部需要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按照会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个别会计报表是指只反映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占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50%以上的情况下,将被投资企业和本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将其有关经济指标与本企业的数字合并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它反映的是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共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般只编制对外会计报表。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范围不同,分为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月份会计报表三类。年度会计报表是用以总括反映企业年终财务状况和年度经营成果的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是用以总括反映企业季末财务状况和季度经营成果的报表;月度会计报表是用以反映企业月末财务状况和月度经营成果的报表。第二十八章会计报表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二、资产负债表三、利润表四、现金流量表五、会计报表附注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会计报表是以日常帐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二)会计报表的目标和作用(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编制及时、便于理解。(四)会计报表(年报)的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全面财产清查2.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二、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适当排列编制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资产负债表是月度报表,它是以“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一种报表。。09单选58. 某企业2008年末资产负债反映的资产总额为840万元、负债总额为552万元,利润表反映利润总额为300万元,那么该企业2008年末所在者权益是(A)万元。A.288B.588C.540D.25210单选13.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

B)。A.利润表B.资产负债表C.利润分配表D.现金流量表(08单选)主要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会计报表是(A)。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利润分配表(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资产负债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的信息,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提供依据。2.资产负债表总括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3.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4.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三)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右方列示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反映全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构成情况。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按上下顺序依次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排列。我国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格式。(05单选)我国企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属于(A)A.帐户式B.报告式C.单步式D.多步式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以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资产类项目是按照其流动性进行排列的,流动性强的项目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项目排在后面,并按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分项列示,流动资产在前。流动资产包括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以内可以变现的全部资产,包括一年内耗用和售出的全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待摊费用等。10单选43.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是按其流动性进行排列的,流动性强的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排在后面。排在应收账款前面的项目是(

B)。A.固定资产B.货币资金C.长期投资D.存货11年单选41.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序规则是(A)。A.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快到慢排列B.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慢到快排列C.按照资产的金额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排列D.按照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12单选54.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项目是按其流动性进行排列的,流动性强的项目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项目排在后面。下列资产项目中,排在应收账款前面的是(B)。

A.固定资产

B.货币资金C.长期投资

D.存货长期资产包括变现能力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负债类项目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排在前面,后到期的项目排在后面,并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顺序分项列示、流动负债在前。(07年单选)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按照(A)进行排列。

A.到期日的远近B.金额大小

C.发生时间先后D.重要程度流动负债包括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全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08多选)一般情况下,下列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类的有(CD)。A.长期股权投资B.预付账款C.其他应付款D.应付账款E.存货长期负债包括偿债期在一年以上的全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等。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股本溢价和评估增值等引起的资本公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05年多选)按照会计等式要求,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金额合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金额合计必须相等。为了充分满足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的了解需要,对于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以及有助于理解和分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事项,如企业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原价、或有事项以及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方针变更的信息,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逐一列示和说明。

在资产负债表上,既列示期末余额,又列示期初余额,通过对期初期未余额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在一个会计期间的变动情况。(四)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以日常会计记录数据为基础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加工填列到报表项目的过程。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应分别填列年初数和期末数。其中年初数根据上年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填列,期末数根据相应的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一致时,应对上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由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与企业会计科目不完全一致,该表的期末数有两种填列方法:(1)直接填列法直接填列法,即根据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资产负债表的大部分项目可以采用直接填列法进行填列,如“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10单选63.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是(

B)。A.应收账款B.短期借款C.预付账款D.存货(05单选)下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可以根据有关总帐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的是(A)A.应收票据B.应收帐款C.货币资金D.固定资产净额(2)分析计算填列法分析计算填列法,即将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期未余额,按照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以后填列期末数的方法。其中有的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08单选)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ACD)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A.现金B.短期借款C.银行存款D.其他货币资金E.短期投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已实现而尚未分配的利润数额,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期未余额之和(同为贷方余额时)或之差(余额方向相反时)填列;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时,直接填列差额,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时,差额用负数填列;有的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数据填列,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短期投资”等都是根据该账户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减值准备)余额抵消后的金额填列;(06多选)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有关资产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期末余额抵消后的净额填列的项目有(ABCDE)。A.短期投资B.长期股权投资C.无形资产D.应收账款E.固定资产有的根据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预收账款”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应付账款”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07单选)某公司2003年末应收帐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6000元,预收帐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元,2003年末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贷方余额为200元,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帐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B)元。A.4000B.7800C.6000D.620010单选20.已知企业年末“应付账款”贷方余额为5000元,“预付账款”贷方余额为2000元,那么,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是(A)元。A.7000B.-3000C.3000D.500010多选99.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项目有(

AD)。A.应付账款B.应付工资C.固定资产D.预收账款E.实收资本“预付账款”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填列;“其他应付款”项目,根据“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两个总账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之和填列;(05单选)2004年末,某公司其他应收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5000元,其他应付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2000元,其他应收款计提的的坏帐准备贷方余额为60元,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上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期末数为(B)元.A.7000B.6940C.5000D.4940有的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债权投资”中一年内到期的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借款”和“其他长期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存货”项目,根据“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等科目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填列。“待摊费用”项目,根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货币资金35000库存现金10000银行存款20000其他货币资金5000短期投资600000“短期投资”期末借方余额650000一“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期末贷方余额50000“预收账款”900000“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800000加“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100000“预付账款”60000“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30000加“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30000存货60000物资采购50000加“原材料”等30000减“存货跌价准备”20000三、利润表(一)利润表的概念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它主要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把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成本)相配比,以“收入一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为基础,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编制而成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也是基本会计报表之一。(二)利润表的作用利润表的主要作用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12多选78.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