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_第1页
水利工程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_第2页
水利工程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_第3页
水利工程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_第4页
水利工程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工程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水利工程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一、噪声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都有影响,可引起人头疼、头晕、心悸、血压波动、情绪不稳、视觉反应时间延长等反应,影响安全生产,严重的可对听力造成损伤。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升高且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称为永久性听力阈移,临床上称为噪声聋。生产性噪声一般声级较高,有的作业地点可高达120〜130dB(A)。据调查,我国生产场所的噪声声级超过90dB(A)的占32%〜42%,中高频噪声所占比例最大。生产性噪声可分为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以及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和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机械性噪声是由于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等发出的噪声。电磁性噪声是由于磁场脉冲,磁致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水力发电企业的噪声源较多,主要噪声源为水轮发电机组、空压机、风机、水泵、电动机及变压器。噪声性质为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组、变压器、电动机等;流体动力性噪声如通风机、空压机、首部泄洪等;机械性噪声如水泵、水轮机等。目前水力发电企业的运行人员主要采取控制室监控,按时进行现场巡检的方式,巡检点一般设置在主要的设备设施附近,故都会在巡检过程中接触到一定的噪声,其中噪声影响最大的设备为水轮发电机组。而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时也会受到附近设备产生噪声的影响。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的要求8h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可通过定期监测掌握本单位的噪声情况,对于噪声强的场所进行重点监测,从源头降低噪声,对噪声较大的生产设备采取消声、减振、隔离等技术措施消除或减少噪声,主要手段有: (1)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安装减振基础,并集中布置在主厂房。空压机、风机、泵类独立布置,并安装隔声防爆门。水轮机组、发电机组的盖板、进入门、引出线洞隔板采取减振隔声措施。设置的中控室应布置在副厂房,远离主厂房,安装隔声门,装修内饰面宜采用吸声材料。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在产生噪声的场所,作业人员佩戴防噪耳塞、耳罩或防噪声的头盔等防护用品。二、工频电磁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现场含大量的输变电设备设施,这些设备设施周围都会产生大量的工频电磁场,主要以电磁辐射的形式作用于人体,对于长期作业于工频电磁场的维修、巡检作业人员,可引起慢性辐射综合症的表现,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疲劳乏力,睡眠障碍等。卫生部发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对8h工作场所工频电场强度的职业接触限值作了要求,见表1。表1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频率(Hz)电场强度(kV/m)505工频电磁场的防护可以采取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人保护等措施,具体的有:(1)降低辐射源。选用电磁辐射水平低的设备,且设备及配件加工精良,外形和尺寸符合要求。控制接触距离。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还应有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和防止误操作措施及防直接雷击和安全接地的措施。采取防护措施。屋内外配电装置按照安全净距布置,配电装置用围栏隔开,防止外人进入;在电气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装设固定遮拦;配电装置的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也均符合安全要求。加强个人防护。线路工与检修工及相关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高强度工频电磁场暴露下作业时可穿戴屏蔽服、鞋、帽等。三、粉尘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从胶体化学观念来看,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其分散质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吸入人体的粉尘有97%〜98%可通过人体呼吸道的清除功能排出体外,余下的沉积于肺内,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用及防尘措施等也有密切关系。在卫生学上,常用的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主要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其中以尘肺的危害最为严重。粉尘对人体健康最普遍且严重的危害是引起各种尘肺病,其次是粉尘沉着症、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以及中毒等病症。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电焊烟尘对人体的危害:(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主要包括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场所,封闭或半封闭结构焊件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2)加强个人防护。电焊作业人员应加强提高职业卫生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护用品。(3)对焊接作业场所的粉尘加强监测管理。(4)加强对电焊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体检。(2)定期监测,在粉尘危害大的场所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作业人员与粉尘的接触时间。(3)加强个人防护。锅炉房作业人员应加强提高职业卫生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护用品。(4)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四、六氟化硫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SF6作为一种惰性气体,本身并没有毒性,主要存在于高压、中压开关设备中,但是,当它因泄露在空气中含量高时,使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吸入者便发生窒息,严重时导致死亡。此外SF6因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可分别在电弧、火花放电及电晕放电的条件下分解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物,如四氟化硫(SF4)、氟化硫(S2F2)、氟化亚硫酰(S0F2)、十氟化二硫(S2F10)、氟化氢(HF)等,主要分解产物及其毒性见表2。表2 SF6部分解产物及其毒性1四氟化硫(SF4)无色气体,有强烈毒性的刺激性气体,可引起类似光气的呼吸道损害。2氟化硫(S2F2)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毒性,遇水后生产HF,对呼吸系统有类似光气的破坏性作用。□3氟化亚硫酰(S0F2)无色剧毒气体,有强烈的恶心臭味,能侵袭肺部,引起肺组织急性水肿,影响气体交换,使肺部缺氧充血导致窒息性死亡。4十氟化二硫(S2F10)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系剧毒物质,毒性约为SOF2的300倍,引起肺出血和肺水肿。□5氟化氢(HF)无色气体或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极易溶解与水,形成氢氟酸,对一般材料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能引起肺水肿、肺炎。备注:光气主要损害呼吸道,可导致化学系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轻度中毒,患者有流泪、畏光、咽部不适,咳嗽、胸闷等;中毒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出现轻浮呼吸困难、轻度紫绀;重度中毒出现肺水肿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SF6对人体的毒害:(1)设计方面:开关设备气密性良好,通风装置风口应设置在室内底部,排风电源开关应设置在门外,安装预警、报警仪,控制相对湿度。(2) 运行时的个体防护:在SF6电气设备从事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配置和使用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若入口处未设置SF6气体含量显示器,应先通风15min,并用检漏仪测量SF6气体含量合格; 尽量避免一人进入SF6配电装置室进行巡视,不准一人进入从事检修工作; 工作人员不准在SF6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进入SF6配电装置低位区或电缆沟进行工作,应当先检测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气体含量是否合格。□(3) 检修时的个体防护:设备解体检修前,应对SF6气体进行检验检修人员需穿著防护服和防毒面具;打开设备封盖后,现场所有人员应当暂时离开现场30分钟; 设备内的SF6气体采取净化装置回收,经处理合格后方准使用,不得向大气排放; 从SF6气体钢瓶引出气体时,应使用减压阀降压,当瓶内压力降至1个大气压(9.8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