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汇总10篇_第1页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汇总10篇_第2页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汇总10篇_第3页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汇总10篇_第4页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汇总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汇总10篇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敬重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酷爱关切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敬重,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留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学问系统和结构

(一)我的家人与伙伴

(二)走进大自然

(三)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爱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视察感受燥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育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实力。

2、培育学生关切、爱惜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仔细备课,留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根据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实行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六、教学内容支配及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1周

打算课

1课时

我的家人与伙伴

第2周

我的一家人

1课时

第3周

家人的爱

1课时

第4周

我为家人添光彩

1课时

第5周

我和小伙伴

1课时

走进大自然

第6周

春天来了

1课时

第7周

小苗快快长大

1课时

第8周

我们和太阳做嬉戏

1课时

第9周

风儿吹呀吹

1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10周

我换牙了

1课时

第11周

我有一双光明的眼睛

1课时

第12周

当心,别伤着

1课时

第13周

夏天,我们留意些什么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2

教材简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支配活动主题,形成敏捷、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化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切、学会负责、学会探究,酷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相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长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情愿自己解决,并信任自己有实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情愿有安排地支配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动身,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切和爱惜同伴,敬重和关切老人,怜悯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化,将学生引入到发觉与探讨的欢乐之中。通过发觉、探讨、展示等环节来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科学看法、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化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宏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情愿自己解决,并信任自己有实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情愿有安排地支配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动身,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切和爱惜同伴,敬重和关切老人,怜悯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宏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敬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敬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同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须要。

4、敬重学生的体验和推断。

改进教学思路: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留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在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绽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相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嬉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干脆参加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化过程,将道德相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

4、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教学进度支配

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

1让我想想11我们的科学小组

2信任自己12可爱的祖国

3学习生活有安排13国旗国旗真漂亮

4我们手拉手14敬礼,人民英雄

5爷爷奶奶,你们好15我在长大

6帮助残疾病人16我在长大

7帮助残疾病人17努力才会有收获

8我发觉18丰收会

9我也做探讨19复习

10我也做探讨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3

一、班级基本状况

本班共有学生45名,刚入学的新生面临最大的是入学适应问题。由于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课程、班集体、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改变,这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小学新生对新的学生生活一般都充溢期盼和向往,但也伴随着惊慌和不适应,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主要任务。

二、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详细目标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当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熟识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3、学会基本的生活学问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实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四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究的爱好。

三、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平安地生活———较快熟识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心情开心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平安的规章制度。

2、开心、主动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骄傲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驾驭基本的交往技能。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仔细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孝亲敬长。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对新环境有探究的愿望,能想方法进行自己的嬉戏和活动,会运用简洁工具。

四、教材的结构内容

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教材内容概览

单元名单元一我上学了单元二上学路上单元三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四家里的我单元五大自然真漂亮

主题主题一上学去主题一看看时间主题一相识好挚友主题一我的家主题一亲亲大自然

主题二看看我们的学校主题二好好走路主题二我喜爱和同学在一起主题二我是家里的快乐果主题二漂亮的小问号

主题三在学校的一天主题三平安回家主题三我们的老师真好主题三这是我的心愿主题三想个好方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五、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须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依次,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化为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识校内生活,重点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二是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简单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与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实力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

本册教材设计了五个综合学习单元。

第一、二、三单元分别是“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依据入学后儿童面对新环境的情感、行为特点、相识实力和学习方式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须要而设计。

第四单元“家里的我”———―这一阶段儿童的生活空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较之以后的学段,这一时期家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更大、更明显。因此,本单元围绕儿童熟识的家庭生活圈绽开活动,指导儿童在了解自己家庭的基础上,体验亲情,爱亲敬长,同时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儿童和家长的沟通,以培育儿童应有的品德、劳动习惯及其生活实力。

第五单元“大自然真漂亮”———―按时间线索,这一时期儿童将迎来秋高气爽和季节。秋天是一个漂亮的、丰收的季节,这是儿童简单干脆体验和感受到的,以此为线索,引导儿童亲近大自然、酷爱大自然、体验以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乐趣,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发展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看法。

六、实行的措施

1、依据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敏捷地运用教材

2、以活动为教与学的主要形式

3、确立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教学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

七、课时支配

本课程每周为2课时。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化必需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动身。同时,有效的教化必需采纳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其次,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识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视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嬉戏、探讨、沟通、动手实践、调查探讨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老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获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动身,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老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培育,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其次,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须要和实效为动身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加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干脆参加,强调全员参加;

其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加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老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老师要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育儿童的品德与习惯,爱护儿童的新奇心,引发儿童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老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化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阅历背景和学习爱好等为设计基础,将学问、技能教化的要求与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融为一体。因此老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留意以下四点:

(1)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绽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安排性和敏捷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老师要擅长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学问的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老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老师应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敏捷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化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激励老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听从内容,可依据详细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运用;教学活动时间的支配比较敏捷机动,依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支配必要的课前打算活动或课后延长活动来协作。

5.留意与其他学科、教化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留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化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化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化效益。

三、课时支配

第一单元第1课--4课时

第三单元第9课第12课4课时

第四单元第13课—4课时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依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安排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学的主要工作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仔细钻研《品生品社》的课标与教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以贯彻新的课标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进安排为抓手,重视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辨别是非的实力和健康的心理素养。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开好课程。

2、规范教学常规,加强老师业务常规管理,保障教学教研活动效果。

3、接着加强品生品社老师的培训工作。

4、为促进老师专业水平发展,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时间

活动内容

目的要求及方法步骤

二月

1、组织老师参与教研中心品德学科安排传达会。

2、做好品生品社学科的课程纲要。

3、为尽快了解课标、教材的新改变,提高老师的备课质量,组织品德学科老师参与区“说课研讨会”。目的是让老师熟识课标,了解教材并听取本学期教学安排。

4、为让老师尽快了解教材内容,从全局把握教材,强化老师的分析教材,运用教材的实力,让教材上的文字,教材上图片的编写意图真正变成老师的教学思想,让教材变成老师上好课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三月

1、传达安排。

2、集体观看录像课并议课。

3、学习并反思张老师在开学初的教研活动中所传达的学科精神,以及沟通听取的说课内容与反思。

4、组织骨干老师观看全国优质课录像课,围绕探究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的途径开展探讨沟通。老师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观课议课、网络学习和师生主题探讨等形式深化探讨学科学问,拓宽老师对学科学问的视野,打开教学思路。

四月

1、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2、参与区基本功竞赛。

3、为促进老师专业水平发展,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作用。组织各学区实行“同课异构”的形式,围绕专题“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探讨。

4、平常在组内,加强教学中重点、难点及备课沟通。仔细学习领悟新课标,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勤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

五月

1、仔细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2、组内听课活动。教学中,进一步反思老师的教学观念和平常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优化课堂教学。

六月

1、“美德少年”评比。

2、总结工作迎接期末抽查。

3、为实行“四德”建设精神,有效拓展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围绕“诚恳守信、孝亲敬长”等方面,择优举荐事迹突出的学生,参与全区“美德少年”评比活动。

4、反思工作,总结阅历,找出问题,明确下步工作方向,并做好期末考察工作。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6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20人,男生5人,女生15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敬重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酷爱关切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敬重,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留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嬉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全部对儿童有意义、有爱好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协作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特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干脆参加的主题活动、嬉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加活动,动手动脑,构建学问和实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爱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爱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视察感受燥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育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实力。

2、培育学生关切、爱惜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根据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实行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支配

二教室里的静静话2

三班级也是我的家2

四班级小公约2

五春天在哪里2

六装扮春姑娘2

七和春姑娘一起玩2

八春天里的保健2

九我们多么华蜜2

十期中考试

十一手拉手过“六一”2

十二欢乐的一天2

十三我的身体2

十四我们进步了2

十五我的成长记录2

十六燥热的夏天2

十七夏天里的科学2

十八健康平安过夏天2

十九放暑假了2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坚固确立“回来生活”的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真实问题绽开探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采纳多种形式教学,切实提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指导工作。

坚持下校听课,规范学科教案及主题活动方案的书写格式,加强对学校集体备课及主题活动开展状况的检查和指导。各校期初制订好教学工作安排,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

(二)加强对本学科专任老师和兼职老师的培训和指导。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开展好“合理运用地方课程教材,采纳多种形式教学”的试验探讨,做好学科整合工作。

2、加强新教材和整合教材的培训力度,指导老师吃透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及地方课程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整合相同的教学内容,以使老师能更有针对性地、更有创意地设计主题活动,突出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促进老师的共同成长创设沟通和研讨的平台。

(三)强化探讨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化资源、改进和创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优化课堂教化教学活动,提升教研品位。着重探讨课程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

(1)如何把握教材,深化理解编者意图,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如何有效地将课程改革新理念落实在教学行为上

(2)如何依据学生实际,扩大教材功能,进行学科整合,开发课程资源。

(3)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好主题活动,创设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

(4)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行为进行有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2、主动探究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互连接的途径和方法,深化开展德育主题教化活动,并使之形成系列化。充分借助校内外的教化资源,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多维功能,引导学生参加德育活动,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关注并搜集教学一线典型的新课程案例,主动发觉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不断丰富我区新课程资源,刚好总结、推广老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三、活动支配

九月:

1、各校制定主题活动安排。

2、组织各校主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十月:

1、下校听课,检查学科整合工作开展状况。

2、开展德育课题探讨展示活动。

十一月:

1、下校听课,检查学科整合工作开展状况。

2、学科整合课题组活动。

3、主题班会展示活动。

十二月份:

1、下校视导。

2、期末工作检查。

3、学期总结工作。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8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挚友刚刚入学,在情感看法、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无趣,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育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绽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动身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绽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动身,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华蜜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推断、选择、适应、超越的实力,以争取个人华蜜、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化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华蜜生活的感受实力和创建实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获和再创建,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妙和欢乐,激发酷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激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加生活、创建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特性和丰富的才智,培育乐观主动的生活看法。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变更传统教材编写中以老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动身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绽开中,引导老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须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看法、行为习惯、学问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老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详细真实地参加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详细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阅历和爱好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育儿童能够健康、平安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开心主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化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化,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育儿童的品德儿童的新奇心,引导儿童探究的欲望。

3、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突破性。

品德与生活工作安排篇9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探讨为重点,以市局“内涵提升年”活动要求为目标,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实行“分层推动、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工作策略,加强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教材探讨有突破。品德与生活方面,主要完成一年级品生教材的创建性运用探讨工作,积累相关资料。品德与社会方面,完成高年级史地内容的探讨整理工作。

2、老师素养有发展。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科老师业务素养和综合素养有所提高;发觉并培育一批年轻骨干老师。

3、教学质量有提高。通过工作,促使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及老师探讨水平逐步提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接着做好教材探讨工作,奠定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

正确、精确运用教材是扎实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本年度重点进行一年级品生教材的解读工作,把教材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状况提出各主题单元目标,每专题至少由三名老师进行课堂呈现,并将优秀教学方案整理成册,品德与社会主要完成五六年级历史地理内容的整理工作,逐步完善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

2、加强学科老师队伍建设,保障有效课堂的构建

引领老师专业发展,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是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1)做好中心组建设工作

市级中心组成员要坚持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坚持中心组每月一次的集体活动。各单位也要高度重视乡镇(学校)中心组的建设状况,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2)做好年青老师的培育工作

各单位以各种活动为契机,结合日常听课调研活动,发掘优秀青年老师,并供应舞台赐予熬炼的机会,使其尽快成长,不断壮大中心组的队伍。

(3)做好农村老师的指导培训工作

各单位要借助网络研讨、送课下乡、调研和详细的指导,使广阔农村老师得到熏陶,品德课堂教学再上新的台阶,实现优质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探究教研工作新模式,提高教学探讨的实效性

(1)扎实开展片区教研工作。

依据教研室整体规划,各单位以片区为单位成立片区教研组,选拔骨干老师担当组长,制定片区教研活动安排,依据片区一线老师教学中存在的比较集中的困惑或问题,确定相应的探讨专题,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争取做到教学探讨有序、有效开展,使每一次教研活动有价值、有意义。

(2)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探讨。

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阅历提升,从阅历走向探讨,从封闭走向开放,实行多种形式进行探讨成果展示。

(3)做好课题试验探讨工作

本年度安排启动“小学品生教材的创建性运用”课题探讨工作,通过课题的引领与带动,促进我市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的探讨向纵深发展。

(4)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

充分利用教化信息网教研平台,不断丰富其资源,完善其内容,仔细组织广阔老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加大网络教研的宣扬力度,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四、主要活动支配

八月份:

1、总结上半年工作

2、制定学年工作安排

九月份:

1、传达学科安排

2、中心组集体活动

3、有效课堂调研

4、参与片区教研活动

十月份:

1、培植创新课例

2、中心组集体活动

3、送课下乡

4、参与片区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1、章丘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

2、课堂教学展示

3、参与片区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