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骨科观察肢端血运的题目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骨科观察肢端血运的题目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骨科观察肢端血运的题目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骨科观察肢端血运的题目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骨科观察肢端血运的题目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最新骨科观察肢端血运的题目及答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应先做(D)检查。A.B超B.CT扫描C.MRID.神经系统检查E.X线射片2、骨折的功能恢复要求膝关节的关节面应与地面平行,否则日后会继发(E)。A.感染B.血管损伤C.周围神经损伤D.关节僵硬E.创伤性关节炎3、18岁以下青少年的骨折类型多为(C)。A.横形骨折B.嵌插骨折C.骨甑分离I).压缩骨折E.斜形骨折4、易招致感染的骨折类型是(D)。A.病理性骨折B.复杂性骨折C.关节内骨折D.开放性骨折E.疲劳骨折5、(E)易并发骨缺血性坏死。A.骸骨骨折B.股骨干骨折C.肱骨干骨折D.槎骨下端骨折E.股骨颈骨折6、(E)不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原因。A.感染B.骨折端夹有软组织C.骨缺损D.反复多次复位E.未解剖复位7、练功的作用不包括(E)。A.促进气血运行B.防止肌肉萎缩C.防止关节强直D.加速功能恢复E.能够生津止渴8、(D)不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A.腰痛B.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痛C.直腿抬高试验阳性D.间歇性跛行E.马鞍区感觉减退或消失6、(X)造成外踝斜形骨折内踝撕脱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内翻所致。7、(V)关节脱位多发生于人体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8、(义)多次反复脱位称为病理性脱位。9、(义)分骨手法用于纠正骨折端嵌插移位。10、(J)骨的无菌性坏死是由于破坏了骨的供血所致。六、简答(12)1<33>.肌力测定标准有哪些?A:肌力的测定标准可分为以下6级(级数越大,肌力越大):L)0级(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I级(接近完全瘫痪):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够移动关节••••.)0级(重度瘫痪):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m级(轻度瘫痪):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IV级(接近正常):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V级(正常):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2<48/136>.简答骨折三期分治的用药原则是什么?A:根据骨折损伤的发展过程,一本分为初、中、后三期。L)初期(伤后「2周):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①采用下法、消法,以攻下逐瘀、行气消瘀;②采用清法,以清热凉血;③采用开法,以开窍活血。

.)中期(伤后3~6周):以接骨续筋为主。①采用和法,以和营止痛;②采用续法,以接骨续筋。.)后期(损伤7周后):以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可适当补益脾胃。①采用补法,以补气养血、补益肝肾、补养脾胃;②采用舒法,以舒筋活络。3〈116>.简述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五症。A:1.)由疼痛转为无痛(Painless)04.)苍白(Pallor)或紫组,大理石花纹等。.)肌肉瘫痪(Paralysis)05.)无脉(Pulslessness)。.)感觉异常(Paresthesia)。4<127>.骨折早期有哪些并发症?A:1.)外伤性休克5.)重要血管损伤(多见于开放性骨折和移位较大的闭合性骨折)2.)感染6.)2.)感染3.)脊髓损伤7.)3.)脊髓损伤7.)缺血性肌挛缩(筋膜间隔区综合征4.)周围神经损伤8.)脂肪栓赛(少见而严重)5<129>.骨折晚期有哪些并发症?A:1.)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导致).)褥疮(长期卧床导致).)尿路感染及结石(见于长期卧床或合并截瘫者).)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见于关节内/关节附近骨折后,因损伤严重、急救固定不良、反复施行粗暴的整复手法和被动活动者).)缺血性骨坏死(骨折端血供障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整复不良,或骨干骨折畸形愈合导致).)关节僵硬(严重关节内骨折).)迟发性畸形(少年儿童)6<130>.简述骨折的愈合过程。A:骨折的愈合过程即持续和渐进的“瘀去、新生、骨合”过程。一般可分为如下3期:L)血肿机化期:骨折后2~3周.)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后4、8周.)骨痂改造塑形期:骨折后8、12周7<132>.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A: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的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且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为临床愈合日期。注意:2.)4.)两项的测定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次骨折为原则。8<132>.简述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有哪些。A:1.)断面的接触2.)断面的供血3.)损伤的程度4.)感染的影响5.)固定和运动9<167>.股骨头颈的血供来源有哪些?A:主要来自三条细小的动脉:.)关节囊的小动脉:进入股骨颈,供应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的血运。来源于旋股内动脉、旋骨外动脉、臀下动脉和闭孔动脉的吻合部到关节囊的附着部,分为髓外动脉、上干甑动脉和下干箭动脉。.)股骨干滋养动脉:仅供应股骨颈基底部血运。部分与关节囊的小动脉有吻合支。.)圆韧带的小动脉:仅供应股骨头内下部分的血运,与关节囊的小动脉有吻合支。10<233>.肩关节脱位有哪些整复方法?A:以前脱位为例:1.)牵引推拿法2.)手牵足蹬法3.)拔伸托入法4.)牵引回旋法5.)椅背复位法6.)悬吊复位法1K267X简答肩关节周围炎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A:肩周炎:肩前后外侧均可见压痛;肩外展试验阳性,提示肩外展功能受限(严重者,外展、外旋、后伸等各个方向活动均严重受限);病程长者可见肩臂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明显)。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多呈酸痛、灼痛、电击样痛,向肩、上臂、前臂、手指放射,且伴麻木感,颈部后伸、咳嗽、腹压增加时疼痛可加重,压顶试验或分离试验阳性,肩部往往无压痛;颈部活动障碍,肩关节活动尚可;肌肉萎缩不明显。颈椎X线片可协助鉴别诊断。12<299>.试述腰椎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鉴别点。A: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见于40岁以上中年人,起病缓慢,主症为缓发性、持续性下腰和腿痛,间歇性跛行,腰部后伸受限;背身试验阳性;小腿外侧痛觉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起病较急,可反复发作;主要症状为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腰部前屈活动受限;体征有脊柱侧弯、平腰畸形,下腰部棘突旁压痛,并向一次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七、论述(5)1<48/136>.论述骨折内治法的分期、治则、代表方剂及药物使用特点。A:根据骨折损伤的发展过程,一本分为初、中、后三期。.)初期(伤后「2周):多气滞血瘀,宜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多用行气活血止痛药。①瘀血阻滞者,采用下法,以攻下逐瘀:常用桃核承气汤、大成汤。多用苦寒泻下之药以攻逐瘀血、通泄大便、排除积滞。②气滞血瘀者,采用消法,以行气消瘀(此法最为常用):常用以消瘀为主的桃红四物汤,以行气为主的柴胡疏肝散,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并重的血府逐瘀汤。③瘀久不消,郁而化热,或邪毒入侵,或迫血妄者,行采用清法,以清热凉血:常用清热解毒的五味消毒饮、普济消毒饮,凉血止血的小蓟饮子、犀角地黄汤。多用寒凉药物。④气闭昏厥或瘀血攻心者,采用开法,以开窍活血:昏厥期,可用夺命丹、苏合香丸;复苏期,可用复苏汤、羚角钩藤汤;恢复期,可用镇肝熄风汤合吴茱萸汤。多用辛香开窍、活血化瘀、镇心安神之药。.)中期(伤后『6周):虽肿痛减轻,但瘀未消尽、骨连未坚,宜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多用行气活血、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之药。①瘀肿疼痛尚未尽除者,采用和法,以和营止痛:常用和营止痛汤、橘术四物汤。②筋骨连接尚未坚实者,采用续法,以接骨续筋:常用新伤续断汤、接骨丹。多用接骨续筋药佐以活血祛瘀药。.)后期(损伤7周后):以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可适当补益脾胃,多用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之药。①外伤筋骨、内伤气血,或长期卧床、气血亏损者,采用补法,以补气养血:可用补气为主的四君子汤、补血为主的四物汤、气血双补的十全大补汤。多用补养气血之药,以旺盛气血、濡养筋骨。②年老体弱、筋骨痿弱、愈合迟缓、骨质疏松、关节不利者,采用补法,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常用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③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或长期卧床、脾胃虚弱者,采用补法,以补养脾胃:常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④媵理空虚、复感外邪、症状加重者,采用舒法,以舒筋活络:常用小活络丹、疏风养血汤、舒筋汤、独活寄生汤。多用活血药和祛风通络药,以宣通气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2<130>.论述骨折的愈合过程。A:骨折的愈合过程即持续和渐进的“瘀去、新生、骨合”过程。一般可分为如下3期:.)血肿机化期(骨折后2〜3周):骨折后,因骨折本身和邻近软组织血管断裂,在骨折部形成血肿,血肿于伤后6~8小时开始凝结成血块,局部坏死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骨折断端因血液循环中断,逐渐坏死,随着纤维蛋白的渗出、毛细血管的增生、成纤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侵入,血肿逐渐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进而演变成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端初步连接。此期,可对骨折线对位不良者,进行再次手法整复、调整外固定或牵引方向的矫正。.)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后4〜8周):包括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膜内骨化的过程为,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骨折端内、外形成的骨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新骨不断增多,紧贴骨皮质内、外面逐渐向骨折端生长,彼此会合呈梭形,称作内骨痂和外骨痂。软骨内骨化的过程为,骨折端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随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并在骨折部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二者会合后,原始骨痂不断钙化而加强,当其能抵抗肌肉收缩及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骨折即已达到临床愈合,X线片可见骨折部四周的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骨痂改造塑形期(骨折后8~12周):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且排列逐渐规律和致密,骨折端经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而复活,骨折部形成骨连接。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加强、应力轴线以外的骨痂逐渐被清除,同时,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骨的正常结构,最终骨折的痕迹从组织学和放射学上完全消失。此期,若发现骨折线对位不良,手法整复、调整外固定均难以改善骨折位置。3<132>.论述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L)全身因素:①年龄:小儿的组织再生和塑形能力最强,骨折愈合速度快于成年人,老年人愈合速度更慢。②健康状况:身体强壮、气血旺盛,利于骨折愈合;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气血虚弱,骨折愈合迟缓。2.)局部因素:①断面的接触:断面接触大则愈合较易,断面接触小则愈合较难。故,整复对位良好者愈合快,对位不良者愈合慢;螺旋形、斜形骨折往往较横断骨折愈合快。②断面的供血:血供良好的松质骨部骨折愈合较快,血供不良的密质骨部骨折愈合较慢,甚发生延迟连接、不连接或缺血性骨坏死。③损伤的程度:大块骨缺损的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严重、断端性成巨大血肿的骨折愈合较慢。④感染的影响:感染引起的局部长期充血、组织破坏、脓液和代谢产物堆积,不利于骨折愈合,易发生迟缓愈合和不愈合。⑤固定和运动:固定可维持骨折端整复后的位置,防止软组织再受伤和血肿再扩大,利于骨折愈合;但固定太过会导致局部血运不佳,骨代谢减退、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不利骨折愈合。在保证骨折不再移位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关节练功,使患肢肌肉有一定生理舒缩,局部循环通畅,可加速骨折愈合。4.<134>.如何理解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原则。A:治疗骨折时,必须在继承中医丰富的传统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自然科学(如生物力学和放射线学)的成就,贯彻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统一)、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治(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的治疗原则,辩证地处理好骨折治疗中的复位、固定、练功活动、内外用药间的关系,尽可能做到骨折复位而不增加局部组织损伤,骨折固定而不妨碍肢体活动,因而可以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齐头并进,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加速骨折愈合。5<134>.论述骨折的功能复位及其标准。A: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再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称为功能复位。对不能达到解剖复位者,应力争达到功能复位。其标准是:L)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髓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以上。.)对线:①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在骨痂塑形期可有一定矫正和适应,但成人宜<10°,儿童宜<15°o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和适应,须完全复位。②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③膝关节面应与地面平行,否则关节内、外侧在负重时所受压力不均,易继发损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和畸形。.)长度: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下肢骨折短缩2cm以内者,若骨部无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成人要求短缩移位不超过1cm。八、病例(12):1、赵XX,男性,55岁,1小时前行走时不慎摔倒,左手臂向左外侧手掌着地,即致左肩部肿痛,不敢活动。检查:左肩部肿胀、左锁骨中间压痛明显,左肩关节功能障碍。X线片如下:L)诊断:左锁骨骨折.)诊断依据:1、明显受伤史。2、症状:左肩部肿痛,功能障碍。3、查体:左肩部肿胀,左锁骨中间压痛明显。4、X线片显示锁骨中段骨折。.)整复方法:膝顶牵引法。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用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侧徐徐牵引,使患者挺胸伸肩,致畸形消失。.)固定方法:“8”字绷带固定法或双圈固定法。“8”字绷带固定法:患者两腋下各置棉垫,以保护皮肤,用绷带从患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腋下,绕过对侧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患侧腋下,包绕812层,固定于挺胸、肩后伸位。固定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固定时间:一般需4周。2、王某,男,20岁,因滑冰不慎跌倒,手掌撑地,当即感右肩疼痛,右上肢不能外展和上举,遂到医院就诊。见患者以左手托右肘,头部向右侧倾斜,下颌偏向左侧,右肩肿胀、皮下瘀斑,局部隆起畸形,触诊时有骨擦音。请给出该病的诊断及依据,试述其整复方法和固定方法。.)诊断:右锁骨骨折.)诊断依据:1、明显受伤史。2、患者体态:左手托右肘,头部向右侧(患侧)倾斜,下颌偏向左侧(健侧)。3、症状:右肩部肿痛,功能障碍。4、查体:右肩肿胀、皮下瘀斑,局部隆起畸形,有骨擦音。5、X线片显示锁骨中段骨折。.)整复方法:膝顶牵引法。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用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侧徐徐牵引,使患者挺胸伸肩,致畸形消失。.)固定方法:“8”字绷带固定法或双圈固定法。“8”字绷带固定法:患者两腋下各置棉垫,以保护皮肤,用绷带从患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腋下,绕过对侧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患侧腋下,包绕8〜12层,固定于挺胸、肩后伸位。固定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固定时间:一般需4周。3、李XX,男性,58岁,45分钟前行走时不慎摔倒,左手臂向左外侧手掌着地,即致左肩部肿痛,活动障碍。检查:左肩部肿胀、左肱骨头下方压痛明显,左肩关节功能障碍。X线片如下:.)诊断分型: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诊断依据:1、明显受伤史。2、左肩部肿胀、左肱骨头下方压痛明显,左肩关节功能障碍。3、X线片显示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第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窝向上提拉,第二助手握患者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牵拉(纠正短缩移位)。术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拇指按于骨折近端外侧向内推,其他各指抱骨折远端内侧向外端提,第二助手在牵引下内收其上臂即可复位。若有向前成角畸形,可用前屈上举过顶法矫复位。.)固定方法:超肩关节夹板固定法。在助手维持牵引下,放置3~4个棉垫与骨折部周围,将短夹板(由腋窝下达肱骨内上牌骨折以上)的大头垫端顶住患者腋窝,前、内侧成角畸形处放置一块平垫,三块长夹板(上端超过肩部,下端达肘部)分别置于上臂前、后、外侧,用三条扎带捆紧夹板后,作超关节固定,用一长带穿过三块长夹板上端小孔作环形结扎,两端至对侧腋下用棉花垫好后结扎。前臂屈曲90。悬挂于胸前。.)固定时间:一般需4周。4、张某,男,32岁,棍棒打击后,左上臂畸形导常活动半小时就诊。查:左上臂中段明显肿胀、瘀斑、压痛,临时固定时伤处有异9、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有(B)。A.肩臂麻痛B.眩晕C.猝倒D.行走不稳E.颈部疼痛10、分骨手法适用于(C)。A.跖骨骨折B.指骨骨折C.骨折“背叉”移位D,反税骨干骨折E.肘部骨折二、填空题(30)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1、伤科疾病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统一)、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治(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的治疗原则。2、造成骨折的外力形式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耙、持续劳损。3、槎骨远端骨折根据受伤姿势和骨折移位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其中以伸直型骨折较多见。4、常用夹板固定垫的放置方法有一垫固定法、二垫固定法和三垫固定法。5、股骨颈骨折分头下型、颈中型、基底型。6、脊髓损伤在颈膨大或其上者,出现.高位截瘫,损伤在颈膨大以下者,出现低位截瘫。7、脱位的特殊体征是关节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8、“4”字试验阳性提示版关节或舐骼关节病变。9、《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骨折的治疗大法为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功能锻炼。10、骨折的基本移位方式有成角移位、侧方移位、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和短缩移位。11、小夹板固定时三点加压用于纠正和预防骨折端逆角_移位,两点加压用于纠正和预防骨折端皿移位。12、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眩晕最大的特点是一头部旋转引起的眩晕,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是旋颈试验。常活动、骨擦音,左手感觉、血运、运动均好。X线平片显示肱骨中段横断形骨折。.)诊断分型:左肱骨干骨折•中1/3骨折.)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第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窝向上提拉,第二助手握患者前臂在中立位,沿肱骨纵轴方向牵拉(用力不宜过大,避免断端分离移位),纠正重叠畸形后,术者在维持牵引下,两拇指按于骨折近端外侧向内挤按,其他各指抱骨折远端内侧向外端提,纠正移位后,术者捏住骨折部,第二助手渐渐放松牵引,使断端互相接触,微微摇摆骨折远端或从前后内外以两手掌相对挤压骨折处,可感到断端骨擦音逐渐减小,直至消失,骨折处平直,表示基本复位。.)固定方法:小夹板于屈肘前臂中立位固定上臂,托板悬吊患肢。骨折部前后侧各方一个长方形大固定垫,前后内外各置一块夹板,不超过上下关节,前夹板不可压迫肘窝。固定后,肘关节屈曲90°,木托板将前臂置于中立位,悬吊患肢于胸前。.)固定时间:一般需6〜8周。.)药物内服: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5、王XX,女性,52岁,行走时不慎摔倒,右手掌着地,腕关节呈背伸位,即致右腕部肿痛,活动受限。检查:右腕部肿胀压痛明显,呈〃餐叉样〃畸形,腕关节功能障碍。X线片如下:L)诊断分型:右梳骨下端骨折•伸直型.)病因病机简析:患者摔倒时,腕关节背伸位,手掌着地,躯干向下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桶骨下端,发生背侧和梯侧骨折移位。.)整复方法:一助手把持患者上臂,术者两拇指置于远端背侧,其余各指置于腕部,紧扣大小鱼际,先顺势拔伸2〜3分钟,纠正重叠移位后,将远端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仍未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维持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远端尺偏掌屈,即可解剖复位。.)固定方法: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各放置一平垫后,于背、掌、尺、梯侧分别放置一块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梯、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腕关节税偏和背伸,将其固定于掌屈尺偏位,用三条布带包扎,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固定时间:一般需4〜5周。6、徐某,男,63岁,主诉外伤后左骸部疼痛,活动不利1小时来诊。患者于1小时前不慎滑倒,左髅部着地,出现左雕部疼痛,活动不利,遂来我院急诊。查体:患者左髓部无明显肿胀,左腹股沟中点处压痛阳性,航关节活动受限,毓膝微屈,伤肢呈内收、短缩畸形,大转子和足底部叩痛阳性。L)诊断:左股骨颈骨折.)病因病机:老年人肝肾不足、筋骨衰弱、骨质疏松,轻微的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如,平地摔倒,股关节旋转内收、臀部着地)即可在细小且负重大的股骨颈部发生骨折。.)整复方法:屈骸屈膝法。患者仰卧。助手固定骨盆。术者握其胭窝,屈懿屈膝90°,向上牵引纠正短缩畸形后,伸雕内旋外展纠正成角畸形,并使折面紧密接触。复位后进行手掌实验,患肢外旋畸形消失,则表示已复位。.)固定方法:固定方法:股骨镰上骨牵引,如无特殊禁忌还可用多跟钢针或螺纹钉内固定。7、赵某,男,42岁。因右大腿肿痛、畸形、不能活动2小时就诊。其妹代诉2小时前被汽车撞倒,当即感右大腿变形、剧痛、不能活动,随即肿胀,由家人送来就诊。查:心率104次/分,血压80/60mmHg,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被动体位,右大腿肿胀明显,患肢短缩、外旋畸形,大腿中部压痛明显,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伤肢远端血运正常。L)诊断:右股骨干骨折•中1/3型.)诊断依据:1、明显受伤史。2、临床症状:右大腿肿胀、剧痛,右大腿中部压痛明显,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患肢短缩、外旋畸形,功能障碍。(3、X线片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初步治疗方案:1、手法整复:患者仰卧位。第一助手固定骨盆,第二助手双手握小腿上段,顺势拔伸,徐徐将患肢屈髅屈膝90°,沿股骨纵轴方向用力牵引,矫正重叠移位后,将伤肢外展。术者以手自断端的外侧向内挤按,然后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外内夹挤。2、固定方式:.)夹板固定.)持续牵引:①皮肤牵引:患者1/71/12体重«5kg),8~10周。②骨骼牵引:外展旋中位股骨牌上牵引。8、张XX,男,48岁。患者2小时前不慎从自行车上向左侧跌倒,左手掌扶地,随即出现左肩部疼痛,左臂不能活动。检查:左肩峰下空虚,左手如搭于右侧肩峰,左肘关节内侧不能紧贴胸壁,左喙突下可摸到一硬物。X线片如下:L)诊断分型:左肩关节脱位•前脱位喙突下型.)病因病机:患者向左侧跌倒,左侧上肢外展外旋、手掌向下撑地,暴力由掌面沿肱骨纵轴向上传至肱骨头。肱骨头冲破较薄弱的肩关节囊前壁,向前滑至喙突下间隙,成喙突下前脱位(较多见)。.)整复方法:可用手牵足蹬法、拔伸托入法或牵引回旋法。手牵足蹬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患肢腕部,左膝伸直、左足蹬于患者患侧腋下,术者手足相反方向用力(手拉、足凳),顺势用力牵拉患肢「3分钟,先外展外旋、再内收内旋,将肱骨头挤入关节盂,伤处有滑动感,示复位成功。用搭肩试验检验。.)固定方法:胸壁绷带固定或肩部“人”字石膏固定。患侧上臂内收内旋、肘屈曲60°~90°、前臂依附胸前,用绷带将上臂固定于胸壁。.)固定时间:一般2~3周。13、骨折复位必须掌握“以子求母”,即以远端对近端的复位原则。14、骨折特有体征有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15、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将骨折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16、肩关节脱位常出现方肩畸形。1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8、伤科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19、骨折早期并发症有外伤性休克、感染、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重要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缺血性肌痉挛、脂肪栓赛。20、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5%时,发生轻度休克;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35%时,即为中度休克;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5%时,为重度休克。21、肢体周径测量时,若测量肿胀时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22、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将骨折分为单纯骨折、复杂骨折、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23、托马(Thomas)试验用于检查髓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病变。24、《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归纳的“正骨八法”有摸、及、瓦、旦、里、至、旦、摩等八法。25、骨折晚期的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及结工、损伤性骨化、缺血性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鸳、迟发型畸形。26、根据骨折就诊时间将骨折分为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27、牵引疗法有皮肤牵引、骨牵引和布托牵引三大类。28、现场急救的五项技术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29、回旋法适用于整复髓关节后脱位,反回旋法用于整复髓关节前脱位。30、握拳试验用于诊断槎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三、多选题(31)1、重要动脉损伤后,肢体远端表现(ABDE)oA.疼痛麻木B.冰冷C.发热D.苍白或紫绡E.脉搏减弱或消失2、骨折不愈合的表现是(ACDE)oA.断端有异常活动B.骨折端有疼痛、压痛C.断端分离,骨痂稀少D.两断端萎缩光滑E.骨髓腔封闭,骨端硬化3、舐髓损伤多为下列何部位骨折脱位的并发症(CD)。A.第10胸椎B.第11胸椎C.第12胸椎D.第1腰椎E.ffi椎4、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有(ABCCDE)oA.肾气不足B.气血虚弱、血不荣筋C.风寒湿邪侵袭D.劳损E.外伤而诱发5、脱位的晚期并发症有(ABCD)oA.关节僵硬B.骨的缺血性坏死C.骨化性肌炎D.创伤性关节炎E.骨折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是(DE)。A.腰「2B.腰2〜3C.腰3〜4D.腰4〜5E.腰5〜髓17、楼骨下端骨折临床可分为(BDE)。A.外展型B.伸直型C.内收型D.屈曲型E.粉碎型8、可用于筋骨损伤迟缓愈合恢复的治法有(ABC)。A.补气养血法B.补养脾胃法C.补益肝肾法D.和营止痛法E.舒筋活络法9、挤压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为(BCDE)oA.低血钠症B.高血钾症C.肌红蛋白尿D.肉眼血尿E.酸中毒及氮质血症10、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有(ABCD)oA.砸伤B.压伤C.撞伤D.挤伤E.扭伤11、骨折后,适宜于夹板固定的有(ACD)。A.四肢闭合性骨折B.新鲜骨折C.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D.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E.扁骨骨折12、骨盆骨折的并发症有(ABCDE)oA.血管损伤B.神经损伤C.尿道破裂D.膀胱破裂E.直肠破裂13、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是(BC)。A.患肢无肿痛B.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C.X线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D.患肢无功能障碍E.骨折端内外骨痂会合14、腰背部常用练功方法有(BCD)。A.风摆荷叶B.飞燕点水C.俯卧架桥D.五点支撑E.回头望月15、高低垫用于(CD)。A.肱骨干骨折B.骸骨骨折C.锁骨骨折D.尺槎骨骨折E.肱骨外科颈骨折16、伤科内治法之初期治法有(ABC)。A.攻下逐瘀法B.行气活血法C.清热凉血法D.和营止痛法E.舒经活络法17、可出现支腿抬高试验阳性的伤病是(ACD)。A.腰部扭挫伤B.腰部劳损C.腰椎间盘突出症D.梨状肌综合征E.腰椎椎管狭窄症18、异常活动可见于(AD)。A.骨折B.脱位C.肌肉萎缩D.韧带断裂E.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19、伤科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ABDE)oA.畸形B.肿胀、瘀斑C.异常活动D.创口E.肢体功能20、(ABCDE)可用于肩关节脱位的整复。A.端提捺正B.拔伸牵引C.屈伸回旋D.杠杆支撑E.足凳膝顶21、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有(BCD)。A.神经受损伤B.大血管受阻C.肢体内部组织肿胀D.肢体外部受压E.肌肉肌腱受损22、(BCE)属于稳定性骨折。A.斜形骨折B.裂缝骨折C.青枝骨折D.横行骨折E.嵌插骨折23、骨折后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全身或局部并发症有(CDE)。A.休克B.感染C.褥疮D.尿路感染E.坠积性肺炎24、骨折愈合过程一般分为三期,是(ABD)。A.血肿机化期B.原始骨痂形成期C.瘀去新生期D.骨痂改造塑形期E.新生骨合期25、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是(ABC)。A.肩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B.“方肩”畸形C.搭肩试验阳性D.盂下脱位时患肢较健侧短E.患肢呈外展、外旋畸形26、落枕的常见病因有(ABC)。A.睡眠姿势不良B.枕头高度不当C.颈部感冷受凉D.直接暴力打击E.飞鞭损伤27、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BCD)oA.纤维环破裂B.髓核突出C.髓核退行性改变D.脊神经根受压E.椎体压缩28、(ABCD)属于骨折外因。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重复外力D.肌肉牵拉E.患者体质29、(ABC)属于不稳定性骨折。A.斜形骨折B.螺旋形骨折C.粉碎骨折D.青枝骨折E.裂缝骨折30、诊断无明显移位骨折的重要体征是(AC)。A.纵轴叩击痛B.肿胀和瘀斑C.环状压痛D.异常活动E.骨擦音和骨擦感31、肢体主要动脉干损伤的表现有(ABCE)oA.感觉麻木B.肤温下降C.肤色苍白D.被动牵拉痛E.肢体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32、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应检查(ABDE)oA.搭肩试验阴性B.方肩畸形消失C.肩关节活动自如D.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E.X线显示肩关节已复位33、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和体征的重要因素有(ABCD)oA.髓核突出B.椎体后缘骨赘形成C.后纵韧带肥厚D.小关节骨质增生E.钩椎关节骨质增生3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征有(BCE)。A.反复发作的腰痛及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或股神经通B.脊柱侧弯C,直腿抬高试验阳性D.腰过伸试验阳性E.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35、骨折的内因有(ABCD)oA.身体状况B.骨质本身状况C.骨的解剖结构D.周围肌肉特殊分别E.肌肉牵拉四、名词解释(19)1<21/126>.异常活动(假关节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