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_第1页
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_第2页
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_第3页
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_第4页
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李雯燕;武俊英【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以6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悬吊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及静态平衡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ODI评分及左、右单脚站立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单脚站立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左、右单脚站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患者的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的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运动训练效果.【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08【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运动训练;慢性腰痛;临床疗效;静态平衡能力;效果【作者】李雯燕;武俊英【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仙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仙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5慢性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夕卜科疾病,是以臀部、腰骶部、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复发率高,长期的腰痛可使得腰椎稳定性发生改变,甚者丧失劳动力[1]。目前在临床上有药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疗方式,疗效各异。悬吊运动训练(SET)近些年逐渐被用于治疗慢性腰痛[2]。本文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治疗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SE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5岁,平均(38.23±5.31)岁;病程5-72个月,平均(33.23±8.75)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6岁,平均(39.12±5.42)岁;病程6-73个月,平均(34.25±8.81)个月。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八版《外科学》中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诊断标准[3];②能正常交流、阅读和听写;③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查文号:ChiECRCT-013004),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腰部器质性病变、神经根受累、骨关节系统疾病所引起腰痛;②有血液性疾病或急性感染;③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不能耐受本研究治疗方法。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用悬吊运动训练,具体如下:在开始训练时先评估腰椎核心稳定肌群情况及腰椎两侧屈肌群力量的悬殊,通过弱链测试进行,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主要对患者的腰方肌、多裂肌、竖脊肌、腹横肌及臀中肌进行训练,采用开链和闭链运动联合训练,训练过程中以患者未出现不适为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动作训练6次。动作如下:①嘱患者仰卧位,悬挂其双腿并维持,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腰部弹性悬吊支持带的减重作用;②嘱患者仰卧位,下压右下肢悬吊带,抬高左下肢使骨盆保持水平位,两腿交替进行训练;③嘱患者侧卧位,轻度后伸左髋关节,左下肢下压膝关节左髋关节保持轻度后伸,右下肢不用力,仅用左侧下肢向下压位于膝关节处的窄悬吊带,并将骨盆抬起,维持10秒,两腿交替进行训练;④嘱患者俯卧位,将双腿悬挂保持,做屈髋屈膝动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气体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通过上海寰熙医有限公司生产的LGT-2510A型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对腰部最痛区域进行治疗,相关参数设置为:频率6~12Hz,治疗压力为2.0~3.0bar,冲击次数为2000次,2次/周,共治疗1个月。1.3观察指标1.3.1疼痛评估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4]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0分为无感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1.3.2腰痛功能障碍通过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部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共包括10个问题,每个问题计为0~5分,0分为无,5分为最重,总得分越高,表明腰部功能障碍越严重。1.3.3静态平衡能力采用美国Biodex静态平衡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检测,嘱患者单脚站立在分析仪上,对左右单脚站立的时间进行记录。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分,组别VAS治疗前治疗后ODI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0)6.81±2.332.45±1.12*#45.25±7.5120.18±3.56*#对照组(n=30)7.01±2.354.36±1.51*44.89±7.6231.56±4.61*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平衡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右单脚站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单脚站立时间均长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左、右单脚站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平衡能力比较组别站立脚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6)左脚4.32±1.518.79±3.01*#右脚6.58±2.3312.65±4.33*#对照组(n=46)左脚4.51±1.616.54±2.58*右脚6.62±2.359.51±3.22*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腰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一般认为腰痛持续时间不足12周的为亚急性腰痛,腰痛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以上为慢性腰痛。慢性腰痛患者大多为非特异性腰痛,非特异性腰痛是指非特异性病理因素所弓I起的腰痛,即除马尾症状、骨折、神经根性炎症、肿瘤等疾病外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的腰痛。慢性腰痛病因较为复杂,其中腰椎的动静脉稳定系统破坏,不能正常承载腰椎上的负荷,在发病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故在治疗慢性腰痛的同时应兼顾腰椎核心肌群及椎体、韧带、小关节等静态系统的稳定,不然达不到理想效果,且易复发[5]。近年来,随着核心稳定肌群概念的提出及重视,以悬吊运动训练为代表的核心稳定训练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腰痛。已知慢性腰痛患者存在相关肌肉启动时间延迟等现象,表现为静态平衡能力降低及神经控制功能障碍等,可对脊柱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SET采用开链和闭链运动联合训练来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量,可锻炼机体的稳定肌系统。通过对局部稳定肌机械感受器的刺激作用,以提高局部相关神经组织和核心稳定肌群功能,有利于脊柱深层稳定肌的激活,从而促进正常肌肉运动控制模式的重建,提高脊柱、躯干局部稳定肌的稳定性。故SET不仅有效地改善腰痛症状、腰部功能障碍,还能提高静态平衡能力。体外冲击波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作用机制是刺激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6]。可改善局部区域的新陈代谢及炎症反应,使腰部的机械负荷增加,抑制疼痛信号的发生及传递,可起到治疗、康复慢性腰痛的作用[7]。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DI评分及静态平衡能力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表明体外冲击波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的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运动训练效果。参考文献[1] 黄楠,张军,张亚军,等.肌内效胶贴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J].武警医学,2015,26(2):142-144.[2] 向文海,肖伟,欧阳玉臣.强化坐位起立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动态及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8(26):86-88.[3]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0-362.[4] 宗行万之助.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作参考(VAS)[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