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与凸透镜成像测试卷_第1页
光的折射与凸透镜成像测试卷_第2页
光的折射与凸透镜成像测试卷_第3页
光的折射与凸透镜成像测试卷_第4页
光的折射与凸透镜成像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word6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A卷基础知识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B.向右移动后静止D.仍在原来位置()2.如图所示,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段瑞()3.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4.f=10cm的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脉时,叶片离放大镜的距离u应为A.u<10cmB.u=10cmC.10cm<u<20cmD.u〉20cm()5.如图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B.图(a)为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C.图(b)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D.图(b)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6.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1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B.bC.cD.d()7.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

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8.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TOC\o"1-5"\h\z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外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斗'[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f\/()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0.右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琮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1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D.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6m()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B.恰为60mmC.小于60mmD.略大于60mm()13.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14.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破衿।-rh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15.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乙.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填:“实”或“虚”)像。.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近视、远视)眼,可以用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TOC\o"1-5"\h\z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区看AABB书,通过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18.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顽皮的孩子在不时地眨着眼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如图将铅笔插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铅笔好象在水面折断了,这一现象属于光的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的缘故。.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方向观察读数,如图所示。其中沿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成实像。,讲注伸福计融/面]口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1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6word6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根据右下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0cm10203040时曲丽的傲10cm10203040时曲丽的傲1前、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中心在同(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一高度。、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中心在同再移动光屏,可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可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镜。26.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⑴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1WW-Vh.,.T———一-一法。(可画图说明)⑵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总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断小明在拍摄—

(3)在探究过程甲中⑵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总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断小明在拍摄—

(3)在探究过程甲中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乙.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27.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

(1)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2)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①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是凸透镜,是凹透镜。②在实验现象(1)和(2)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填写实验现象序号)2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⑴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为止。⑵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⑶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贝笆S2o(选填“〉”、“二”或“<”)⑷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其原因是参考答案:1——5:ACCAA6——10:BCDCA11——15:ADDAC16.15正立虚.远视凸透BA.光的折射.折射漫反射20.B放大镜原理21.凸22.——24..(1)凸透镜的中心(2)缩小(3)倒立实(4)虚放大.(1)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调节光屏与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