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案优秀10篇_第1页
《后赤壁赋》教案优秀10篇_第2页
《后赤壁赋》教案优秀10篇_第3页
《后赤壁赋》教案优秀10篇_第4页
《后赤壁赋》教案优秀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赤壁赋》教案优秀10篇《后赤壁赋》教案优秀10篇由为您收集整理,盼望在您写作【后赤壁赋教案】时能有一些参考与启发。

语文教学方法篇一

细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

教学方法包括老师教的方法和同学学的方法,随着教育XX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老师应依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藏性、可制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老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藏性,是要让同学通过阅读、思索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制造性,能启迪制造思维,使同学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觉新的视点。

钻研教材,查找教学的突破口

有的老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纳提问的方式灌输学问给同学,而同学只是机械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力量去理解所学的学问。这主要是老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查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老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同学,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学问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同学的留意,启发同学思索,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示同学留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同学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谈论文的教学中,老师要针对中同学好动、爱争论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辩性的问题,在谈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同学争论渐渐深化,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老师还可实行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同学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比,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也可通过同学揣摩课文以后,老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同学顺当地理解和把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后赤壁赋》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会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会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争论法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洁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识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

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特别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受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听录音,熟识课文,把握字词

二、课文内容学习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会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月白风清(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行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其次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索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详细地点是否全都?欣赏的景致是否相同?欣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其次次侧重游山。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前赤壁赋》)

感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

3、认真阅读《前赤壁赋》的最终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其次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行久留也。”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索:在这一段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瞬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作业: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总结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详细的地点、欣赏的景致以及感受各不相同。

《后赤壁赋》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动身,预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观察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相互望望,很高兴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相互应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妙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议 。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预备你临时的需要。”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好像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惊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悄悄地感到悲愁,感到紧急,简直有些恐惊,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子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惊;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行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四周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赏析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行得也”。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可以给人一种潇洒奇妙、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全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重游赤壁的经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禅趣幽远。

首段写登赤壁前的状况,交代时间、行迹、游伴、气候。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秋夜月景,点明游赤壁的缘起。“木叶尽脱”写秋霜之重,秋风之劲。“人影在地”衬孤月之明。“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写出我与游伴心领神会、沉醉其中的怡然得意之态。这般“月白风清”的良辰美景,该如何消受?接着陡降一笔写“无酒无肴”的圆满。着一“叹”字,与前文之“乐”构成反跌。继而再升一笔,以客、妇之言,交代佳鱼老酒并具,将从前之埋怨一笔勾销,心情顿然舒服无比。皓月当空,客知我心,妇会我意,得以尽兴,岂不快哉!这与前文之“叹”再度形成反跌,可谓曲尽其妙!

次段写与客复游赤壁。写泛舟赤壁之下所见景象,寥寥十六字,声形并茂,神采飞扬。“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写出了一派惊涛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惊险景象,给人以壮阔宏伟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呈现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这一句即景抒情,明讲自然景色变化之快,示意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写我攀峭壁登危岩和放舟自流于江上的见闻感受。“履”、“披”、“踞”、“登”、“攀”、“俯”这一连串动词写出我欲一览秋夜赤壁全景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感和兴奋劲,表现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率真与执著。“二客不能从”反衬我特立独行的姿势,油然而生一种自负、骄傲感。接着写登高望远、仰天长啸的潇洒出尘的举止,以及触景而生的悲情、恐惊。“悄然”、“肃然”、“凛乎”将情感的波动层层递进地表现了出来。由乐及悲而怖,这是一处起伏。继而写登舟随波逐流,听其止休的散漫、从容,又复归于平和恬淡,这又是一处起伏。

末段写半夜见闻与归家夜梦。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予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以浪漫的想象写我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豁达。“羽衣翩跹”的道士,与“玄裳缟衣”的孤鹤,与“我”,三位一体,亦真亦幻,令人心骛八极,神游万仞。“道士顾笑,予亦惊悟”,一“笑”一“悟”之间,生之艰辛苦痛仿佛暂且冰释。结句“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是写梦醒后的现实,在自然的实有与幻想的虚无之间,仿佛忘记了一切世间的苦恼、争逐,累累创伤的心灵也得以安抚,刹那间超脱了。此赋在梦醒时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给读者去玩味寻索,有曲径通幽之妙。难怪金圣叹读完苏东坡的《后赤壁赋》,这样说道:“岂惟无鹤无道士,并无鱼,并无酒,并无赤壁,只有一片光明空阔。”苏轼曾有诗曰:“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寄吴德兼简陈季常》),“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忘云人。”(《忘云楼》)这种虚无却是诗人支撑苦境,战胜困厄,安妥心灵之处,这就是禅宗观的投射。

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文章以乐为主调,而情有跌宕抑扬,婉曲秀丽。诚如苏轼之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行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行不止。”(《自评文》)《燕喜词序》云:“盖东坡平日耿介直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被贬黄州期间写下这篇赋,从今文中,我们可以鲜亮地感受到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开朗的胸怀

《后赤壁赋》教案篇三

预习要求:

分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课前预备:

老师收集整理同学的问题,制成课件。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详细说说吗?

生: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生: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大家笑)“东坡肉”千百年来始终脍炙人口。

师: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见过他的书法作品吗?

大多数同学:没有!

部分同学:有,在我们课本的封面。

师:对!同学们可以翻到封面观赏一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巡游人们传奇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加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胜利。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非常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闻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日,让我们伴随闻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会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放录音,同学听]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好像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闻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奇妙、出尘绝俗的纯洁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现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覆盖江面,清风缓缓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写自己在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沉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肤浅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一起去领会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留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展现问题二:文章其次段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师:我们先来理情感的变化线索。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生: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呼唤月亮消失,而月亮也好像听到苏子的召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生:《月出》诗写出了在光明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喜爱和郁闷担心。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师: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明显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耀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美丽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抱负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患病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临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绝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师问:由乐到悲的其次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方,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慕”是“喜爱”的意思吗?假如是,那么它的感情基调与哀怨、哭泣等是否冲突?

生: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有道理!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尝。

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生:《红楼梦》中“凸碧堂品笛凄清”也是类似意境。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欢乐气氛向悲伤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展现问题三:第三段先说英宏伟大,再说自己渺小,那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对突出曹操“一世之雄”有何作用?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生:“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师: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生: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所以我认为这一组同学的问题没问到点子上。

师:这看法有道理!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理解课文的过程,能正确地提出问题,也就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开头。对第三段的理解,刚才的同学比较精确     。那么,它通过客人的一段谈论,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缘由是什么?

生: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抱负,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忙过客。

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其次个悲叹的缘由。

生:还有是现实与抱负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伤。

师:同学们留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心情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展现问题四: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假如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冲突?)

生: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全班哄然大笑)

师:绝妙的想象。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那么这种感情与豪放风格是否冲突?

生:应当是不冲突,但我却很难说明白这道理。(同学争论状)

师: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生:喝酒,准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师: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冲突。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概。

生: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展现问题五:第四段谈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头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你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谈论,属本段其次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艳羡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分析得特别精确     。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生:用水与月作比方,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师: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谈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加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全都”的观点说明白苏轼对生命的确定和对生活的喜爱。

师:其次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予,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艳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谈论最终又回到了“乐”上来。

(展现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旧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劝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当是乐观旷达的,由于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丢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洁。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分的,陶渊明是不愿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冲突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在同学们的争论中,从现实动身来思索,对这一段还有很多问题:

(展现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全部,虽一毫而莫取”,在今日却是应当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爱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生:我认为听任自然是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乐观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乐观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生: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明显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生: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全部”,假如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许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众鼓掌)

师:很好。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请看后面的问题:你们是否认为苏轼应当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生笑而答:不能苛求。

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假如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明显是不对的;而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师:下面我们看最终一个问题:

(展现问题八:最终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生: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生:最终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生:是格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整达到了精神上的满意。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安静。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疑问:刚才我们争论苏轼不靠酒来消愁,那么最终写喝酒的目的是什么?

师:这位同学的确擅长思索!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生: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好象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境界中去了。

师:回答得真精彩。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生:全班齐读。

师: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观赏吧!

《后赤壁赋》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会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

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体会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洁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识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特别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受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听录音,熟识课文,把握字词

二、课文内容学习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会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行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其次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索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详细地点是否全都?欣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欣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其次次侧重游山。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前赤壁赋》)

感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

3、认真阅读《前赤壁赋》的最终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其次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行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索:在这一段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瞬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作业: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总结

附:板书

情感变化: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后赤壁赋》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如果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后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在对《后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解文意为基础,落实“鉴赏”,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同学语文素养和整体力量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力量和语感的培育。”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抓好朗读。实行多种朗读形式,让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详细落实字音和句读。

(2)把握重点词句,读懂文意,读出轻重和语气。

(3)引领同学进入的情感世界,把握的情感和态度。(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

(1)读出一点文言文味;

(2)以次带词,以词带句,以句缀篇,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研读。

《后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因此在老师示范诵读的基础上,让同学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时搜集同学们的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沟通争论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预习要求:分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老师收集整理同学的问题,制成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投影):

介绍:让同学自己介绍,老师补充。了解而已,不多讲。

问: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详细说说知道的一些内容吗?

可能答案: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赤壁”简介:投影介绍

湖北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

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冬月十三日,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动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兵马,东吴和刘备的军队乘胜追击,直到南郡,曹操率残部北归邺城。周瑜大军高奏凯歌,回军赤壁,在那大帅部楼船上进行得胜宴会,把酒庆功,酒醉之余,拔剑起舞,边舞边歌曰:

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

歌罢,提剑在悬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

背景介绍:

此文设计思想感情变化,和他的经受、世界观关系很大。所以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进行介绍。投影: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这段炼狱般的经受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成熟是一种光明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最终停止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睬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奇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立刻就要产生。”

到了黄州,他该痛定思痛,好好反省了!这个天真、率性而常爱犯自由主义的家伙,口无遮拦,有话爱说,有感而发,又不讲场合。哪知道,他的言行举止,正被一旁窥伺着的小人一一记录在案,穿凿附会,三番五次小报告打到皇帝那儿,因而屡屡遭诬告、陷害而一生坎坷。这次“乌台诗案”就给了他四个多月的牢狱之灾,差点砍了脑袋。终于圣上手下留情,发配到黄州监管居住。死里逃命的他这次吸取了教训,尽量少说话,多念经,要不就“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游游对岸西山,看看屋前江水。

苏轼的《赤壁赋》可以说是“一赋两篇”,公元1082年7月16日晚上,苏轼和几位友人泛舟游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他与伴侣再游赤壁,又写了一篇赋,这就是同样闻名的《后赤壁赋》。

二、老师示范诵读课文,尽量背诵。

1、一读。齐读。

要求:(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读出标点和句读。

课文会读了吗?那我们今日换一种方式,不知道还会读吗?男女生分开读。谁先读?女生读男生听,挑毛病。男生读,女生找问题。请看投影。我把课文理了个光头,将标点删掉了,先默读一分钟。预备读——

老师简要评价

2、二读。读懂文意。

课前,大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给我,我把比较典型的问题整合成下面几个。请看投影,请大家一起来解决这几个拦路虎。

第一段,老师范读。重点在于抓思路,看景和情的变化。

问:是在什么背景下巡游赤壁的。?(冬季、苦闷不得解脱)

目的是什么呢?(查找解脱。找乐)

所以冬天的景物尽管不美,但在眼里却是很美的。

齐读“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接下来是写三个人的对话。目的(还是为了找乐)。但是已经是一波三折。

提问:心情是如何随着景物变化而变化的呢?“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寥落幽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万物皆着我之颜色)木枯石瘦,令人惊恐悲伤,黯然神伤。

所以自然引出感叹之辞:“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

小结板书:美景、乐事、圆满、满意——悲景、感叹

其次段,我们来看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一连串用了许多动词)我们把它划下来,齐读这几个句子。“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主要写岸上所见,主要写攀登山崖的险。由“履馋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等奇景,可引导同学联系的遭受来理解。

此时此刻,却不能不想到现实,所以不禁放声长啸,想摆脱现在无路可走的苦闷。“划然长啸,草木震惊;山鸣谷应,风起水涌。”金圣叹评点这两句:“人世间时时有此”。此时,不能不回到变故丛生的现实中来。(第一句,与仕途顺当相对应,其次句与突遭变故,心惊胆寒相应,)所以“二客不能从焉”。“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行留也。”(先生也不行留,可见险极,也只能知难而退)。所以只好“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放乎中流”两句是写在厌倦人世之后,于是只好顺其自然、逃离现实的幻想。所以自然引出浪漫的第三段。

3、三读。读出的感情和态度。

重在研讨两个问题(难点):小组争论,围绕文章和背景。

投影显示问题:

(1)孤鹤和道士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象征意义?

(2)将现实与幻想虚无相结合,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为什么道士不知所踪?

这两个问题是开解心结的难点。作犯难点来突破。但是不必纠缠。采纳争论法,猜读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孤鹤“玄裳缟衣”,道士“羽衣”,相通相融。“孤鹤”可以说是自己的影子,看到孤鹤,想到自己。突出“孤”。而仙鹤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如此幻境幻想表现的是苏轼试图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心情,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无尤人。看到孤鹤,想到自己,写孤鹤,也是写自己,梦见道士,是出世思想的反映,道人不答,无处觅迹,表明想解脱而不得的冲突,流露出遗弃尘世的思想。

古代文人制造了一种“贬官文化“。当抱负与现实冲突是,学问分子的清高、孤傲往往战局了他们的思想。比如陶渊明、李白等都有这种心态,但又有所不同。如: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快乐颜——是深感苦痛的

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潇洒旷达的

板书:自我调适、超然旷达、想解脱而不得

选修语文《后赤壁赋》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会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会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争论法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洁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https://./。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识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

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特别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受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听录音,熟识课文,把握字词

二、课文内容学习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会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月白风清(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行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其次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索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详细地点是否全都?欣赏的景致是否相同?欣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其次次侧重游山。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前赤壁赋》)

感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

3、认真阅读《前赤壁赋》的最终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其次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行久留也。”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索:在这一段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瞬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作业: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总结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详细的地点、欣赏的景致以及感受各不相同。

《后赤壁赋》教案篇七

学问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问及特别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力量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育鉴赏古代散文的力量。

情感目标:

理解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预备:

1、布置同学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的确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峻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其次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苦痛。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决、镇静、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毕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坂bǎn行xíng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议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毕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老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同学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同学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化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制造”的过程,这也是许多同学缺乏也未能赐予重视的一种审美力量。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爽,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深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同学对霜没有生活的熟悉,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闻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季节,秋虫鸣叫,繁霜消失,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略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消失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殊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原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爱护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一般百姓中早已著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一般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全部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铺张,每天只用一吊。生活特别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爱护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许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索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供应了一个细细体会生命的平台。)

4、同学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其次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密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惊的样子

凛:恐惊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爱哪句,为什么?(先老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同学分析其意境,最终老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呈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心情达到了完善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奇妙的赞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同学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同学翻译文言文的力量,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别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示意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心情转为激扬(安静的乐→激扬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行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颜色

是阴暗的,“草木震惊,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昂扬的心情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安静哀痛,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漂浮,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安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肯定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实行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欢乐和心灵劝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受的变化:

江山不行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行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安静的乐→激扬的乐→悲→安静

其次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缟gǎo戛jiá翩piān跹xiān揖yī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创造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同学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化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瞬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伴侣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今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其次天不知道怎么一传,许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忧真的丢失了这个罪人,急赶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今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特别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同学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同学说,老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方案;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谈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安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安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亮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奇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受,必定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悲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眠。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欣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爱好、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一般的景色在这里都布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行起企及的美。

老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八、布置预习

赤壁赋教案2022必修一语文篇八

一、学问教学点: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尝课文精致的语言。

2、了解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乐观意义。

二、力量训练点:

1、培育同学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美丽、形象语言的力量。

2、培育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力量,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点:

培育同学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教学重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领悟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高雅、精致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简单情感。

三、解决方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生平经受,并把两赋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化地把握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支配】两课时。

【同学活动设计】

一、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进展的脉络。

二、其次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学们,这首词气概雄浑,磅礴浩荡,有气吞天下之势。正如有人评价苏轼的风格说:“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评价很恰当。苏轼的诗词是这样,他的散文又怎样呢?今日我们来学一篇着名的散文《赤壁赋》,认真体会他散文的风格。

二、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同学陈述搜集的材料。

苏轼的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2背景性资料。

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看法,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患病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患病诟辱熬煎,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关心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冲突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苦痛;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暖和,增加了信念,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老师指导同学诵读课文。可实行个别诵读、整体指导,再集体诵读的方法。

四、品读课文第1、2段。

问1:开头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明确: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缓缓,景象清澈,如梦境一般。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情——“乐”。舒服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沉醉于良辰美景。第1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问2:第1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月出》。第2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确:《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写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歌的前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人,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妙抱负。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问3: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明确:第2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五、总结、扩展。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文如此,诗亦如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亦由写景起笔,由如画之江山,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先写秋夜荡舟、饮酒放歌之乐,再写萧声之悲,都是为下文作铺垫,意在引出作为主体的主客问答。后一部分的课文,我们下一课时再作品读。

六、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背诵1、2段,熟读3—5段。

2在诵读中边读边悟:第3、4段的主客问答,对人生态度问题作了怎样的思辨?你赞成他们的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

其次课时

一、品读3—5段。

问1: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颜色甚为哀痛。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既是英雄又是诗人的人物最终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问2:第4段感情如何?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批判“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当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安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问3:结尾段感情如何?

明确:“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问4:如何熟悉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争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内心的乐观和消极的心态。

问5:本文的旨趣、想要表达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