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设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个方面,所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指中国近代和现代这两个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通过学习,要了解和掌握近现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变迁的表现和历程。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原因及其对我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我国社会变革的进步意义;认识到现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是党和政府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结果。本单元的重点是分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及原因、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表现和大众传媒的变迁,难点是分析各项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本课概述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的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思路设计•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教学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条件时,可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预先查找有关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等四组,教师提供资料来源《老照片》《百年中国》等,还有相关网址。要求展示时间7分钟左右,方式不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2)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1/14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小结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的工业文明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传统的社会。它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又有什么变化呢?请我们的同学们展示给我们看。情境导入教师身穿整洁的西装革履,脚穿一双老板鞋,头戴中国传统瓜皮帽进教室。(同学们哄堂大笑)师:同学们在笑什么?生:老师的服饰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师:那么,你们看看哪样是“土”的,哪样是“洋”的?怎么搭配才合适呢?生:(七嘴八舌)瓜皮帽+长袍马褂+老板鞋;西式礼帽+西装+衬衫+领带+皮鞋等等。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服饰之外,社会生活还有哪些方面出现了中国传统向西方的学习和变化吗?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吗?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吧,它会给你答案的。视频导入播放赵本山和宋丹丹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片断。合作探究:不知大家从这段小品中感受到什么?自主学习:我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生活习惯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过程评价:的确如此。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投射到100年前,就会发现现在社会生活相对于100年前发生的变化更是巨大。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来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今天”与“昨天”的变化。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推进新课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4〜67。问题情境1: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自主学习: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建筑、习俗风尚。(板书)一、服饰方面问题情境2:简述近现代中国服饰发生变迁的表现。(1)第一阶段一一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9年)自主学习1: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多媒体课件展示:2/14

重点介绍:中山装的由来。(参见备课资料)过程评价:20世纪上半叶,长袍马褂仍然流行。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山装,此后几十年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自主学习2:女装: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过程评价: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宽松肥大,遮住了女性的曲线。20世纪20年代后,旗袍经过了改革与创新。多媒体课件展示:图1彩绣高领长袄、马面裙 图2缎光片袄裙穿戴展示图(传世实物)(2)第二阶段一一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年)自主学习3: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服)、中式便装。过程评价:列宁装是苏式服装;干部服是在讲究艰苦朴素的氛围下形成的。自主学习4:女装:列宁装、布拉吉(俄文译音,意为连衣裙)、中式便装多媒体课件展示: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布拉吉是俄语连衣裙的音译,款式极其简单:宽松的短袖,泡泡的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质料粗糙,对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3)第三阶段一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主学习5: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多媒体课件展示:过程小结: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个性化)问题情境3:近现代中国服饰为什么会发生变迁?合作探究: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琐的制度和规定。鸦片战争打3/14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产生了变动,中国服饰发生变迁。(板书)二、饮食方面问题情境4:你知道多少中西方饮食文化及其区别?自主学习1:中餐一一四大菜系师生互动: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四大菜系口味特点特色招牌菜鲁菜清香、鲜嫩、味纯三蛇龙虎会、龙虎凤蛇羹、油包鲜虾仁、八宝鲜莲八宝盅、蚝油鲜菇、瓦掌山瑞、脆皮乳猪等粤菜鲜、嫩、爽、滑葱烧海参、烩乌鱼蛋、蟹黄鱼翅、奶汤核桃肉等川菜味浓、重辣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一品熊掌、怪味鸡块、麻婆豆腐、干烧岩鲤等淮扬菜清淡、味甜叫花子鸡、糖醋鳜鱼、芙蓉鸡片、盐水鸭、清炖蟹粉狮子头、清蒸鲥鱼等自主学习2:西餐。作为大众饮食方式传入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问题情境5: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合理,及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吸收),菜肴的色、香、味是次一等的要求。中国: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多媒体课件展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上街买米、买油,除了口袋里要有钱外,还得要有一种由国家统一发放的购物票证,否则就买不到东西。问题情境6: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自主学习1:这些票证主要适用于当时城镇有商品粮户口的居民。由于当时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使得商品粮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其时国家的粮食产量有限,于是,国家就对粮食、食用油、棉布等主要日常生活用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一方面限制粮油需求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保证人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自主学习2: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棉、油完全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已经没有必要用粮票、油票和布票来限制人们的需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我国废除了这些购物票证。到1987年,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板书)三、居室建筑问题情境7:你知道多少中西方居室建筑?自主学习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多媒体课件展示:4/14

北方四合院 江南民居自主学习2:西式住房开始出现(外国人来华后)。多媒体课件展示:合作探究: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师生互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完全欧化了的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开始采用“公寓、别墅、新村、花园”等。西式家具(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开始受到城市市民的欢迎。中国的一些地方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同时也不完全西化,典型特征:中西合璧)过程评价:现代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多媒体课件展示:198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板书)四、习俗风尚问题情境8:列举中国旧时期有哪些比较落后的风俗。婚丧礼俗。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包办婚姻;农村中仍是传统葬礼,土葬,跪拜作揖等;蓄长辫、女子缠足、搞迷信活动。日历使用阴历,女子遵从“三从四德”,女子地位低下。多媒体课件展示:5/14旧式婚礼民国初期 新式结婚照问题情境9: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发生变革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自主学习:(1)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解放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以土葬为主开始向以火葬为主改革。(3)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问题情境10:中国近现代的习俗风尚为什么会发生变革?自主学习:(1)内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2)外因: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国外的观念、礼俗等也随之涌入中国。课堂小结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一一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板书设计6/14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本课概述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及人们的观念形态变化的反映。本节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一是“交通工具的发展”,以鸦片战争为历史坐标,阐释了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开始逐步取代了中国“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的时代。二是“通讯工具的变迁”,主要介绍了电报、电话、传真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思路设计・教学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教学难点交通工具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启发一发现”式教学法为主,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有条件时,可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预先查找有关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资料。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交通组、通讯组等两大组,其中交通组又分为铁路组、公路组、水运组和航空组,通讯组又分为电报组、电话组等。教师提供资料来源《老照片》《百年中国》等,还有相关网址。要求展示时间7分钟左右,方式不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主要情况,并理解这一变化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特征,认识到它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1)引用相关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不同特点。(2)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近代交通、通讯的变化做一个正确的结论。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学设计导入设计视频导入播放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或者青藏铁路开通的视频,引入新课。诗歌导入唐朝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古代交通事业欠发达)用什么运荔枝?(快马加鞭)我国的交通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它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呢?带着7/14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图片导入用图片展示古代、现代交通与通讯,给学生视觉形成强烈冲击。引出近代交通与通讯,从而引入主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推进新课合作学习(板书)一、交通工具的进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8〜70。问题情境1:思考交通工具主要包括哪几大方面?自主学习: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问题情境2:简述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自主学习:(1)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马车等,即“南方舟楫,北方马车”。(2)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近代以来,人力、畜力牵引的新式的、简易的交通工具一一人力车、自行车、人力车,是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仅北平、天津、上海三市便各有数万辆之多。自行车又称脚踏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3)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车、汽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运行较晚,上海是在1924年,北京迟至1935年才开始有公共汽车上路。合作探究:请交通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多媒体课件展示成果:铁路组:时期概况19世纪70年代淞沪铁路(外国商人建)19世纪80年代唐山一胥各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20世纪90年代加快铁路建设“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机车制造取得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六次大提速公路组:时期概况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水运组:时期概况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8/14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萎缩航空组:时期概况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一一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1949年有52条民航线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问题情境3: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有哪些特点?(师生互动后,教师小结)(1)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人力牵引的新式简易工具取代。(2)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3)城市较乡村显著,这一切与城市乡村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关系。(4)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的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板书)二、通讯工具的变迁问题情境4:请概述通讯工具的变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0〜71。合作探究:请通讯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多媒体课件展示成果:电报组:时期概况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供官商通用电话组:时期概况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1949年全国电话容量只有37万门,电话用户26万户,普及率仅0.0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课堂小结近代化交通与通讯是在西风东渐下艰难起步的,但影响不容低估。它一方面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使生活多姿多彩;另一方面还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如钱乘旦教授曾指出,火车的发明,使人们变得守时了,自此有了时间观念。板书设计9/14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本课概述本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提供许多有益的详细的史料,教学过程中要好好利用。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掌握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图表,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讨论,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生: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师:很好,这些都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就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大众传媒出现,最先是报刊,随后是广播、电影、电视等相继出现。目前已形成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两大体系,并正在崛起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那么这些大众传媒在中国是如何发展的?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大众传媒的变迁[推进新课].报刊业走向繁荣10/14师: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近代以来,作为大众传媒的现代意义上的报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的过程。大家看教材思考,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生: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师:大家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表格,对知识进行整理。生:(学生看书,进行整理,然后回答)师:(边讲授,边操作多媒体完成表格)阶段表现社会影响形成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中文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1873年艾小梅的《昭文新报》为国人最早在境内创办的报刊发展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1978年报纸总数只有186家,2000年达到2007家,日报千人拥有量超过100份刊物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师: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有何影响?生:报刊在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主要作用。师:不错。从总趋势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使在传媒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报刊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影视事业的发展(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师: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1895年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所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1895年12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个咖啡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终于使电影投入了实用阶段。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我国电影事业开始迅猛发展。哪位同学谈一谈解放前我国电影发展的情况?生: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20世纪三11/14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很好。《定军山》是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1905年11月由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摄制。取材于东汉末刘备大将黄忠在定军山斩曹操大将夏侯渊的故事,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老将黄忠。影片在日光下拍摄,没有剧本,拍摄过程前后用了3天时间。影片虽然粗糙,但是首映却非常成功,轰动北京,万人空巷,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这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出示《定军山》剧照。《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剧情为红牡丹从小学演旧戏,嫁一无赖丈夫,备受虐待,后丈夫失手杀人入狱,她既往不咎,探监营救。影片在上海创连映84天的新纪录,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也吸引了南洋各地的华侨(出示《歌女红牡丹》剧照)。《渔光曲》是一部故事片,1934年摄制。剧情为渔民徐福被渔霸逼死,女儿小猫、儿子小猿由母亲抚养,仍袭父业,但在一场海匪洗劫渔村中破产,徐家姊弟流落上海,在码头卖唱度日。小猿劳累病倒,在小猫的《渔光曲》声中凄惨死去。影片创卖座最高记录,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出示《渔光曲》剧照]《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一一《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放映《风云儿女》片断)那么大家知道哪些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导演和影星呢?生1:电影有《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等。生2:导演有谢飞、张艺谋、陈凯歌、张元、谢晋等,影星有巩俐、葛优、章子怡、吕丽萍、斯琴高娃等。师:大家对当代电影及电影明星、导演非常熟悉,反映了你们这些当代年轻人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建国初期,中国的电影是把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银幕。而“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名导、一批又一批的明星。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内国际大奖,这些大家都熟悉。电影媒介的特点有哪些?生:①时效性不强。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师:很正确。中国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晚得多。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2)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师: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中国电视事业由此诞生。当时北京电视台播出节目的频率仅为每周四次。北京全市能收到节目的电视机也仅有几十台。随后,上海、哈尔滨等城市也建成了地方性电视台,但全国也只不过十几家。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中国的电视事业发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视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大家看教材,归纳一下,电视事业发展主要有哪些表现?生1:电视逐渐普及。生2: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师: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生: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递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师:很好。这里特别介绍一下“村村通”工程,它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元,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7000万人收听、12/14收看电视难的问题。那么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具体有哪些表现?生1: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新闻类节目。生2: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以及优秀电视续剧的播映。师:回答得很好。大家再讨论一下:如果现在突然没有了电视,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生:(学生进行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没有电视,生活就缺乏了什么)师:的确,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电视普及以前,收听广播是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即使是在电视发达的今天,收听广播仍然是许多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