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一_第1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一_第2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一_第3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一_第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专题复习一一力学(一)要点透析:.测量和质量I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及其测量]基本测量工具一一刻度尺的使用误差质量的概念: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及其测量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天平的使用规则和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左祛右物”密度:P=m/V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力1力的概念:单位(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力的测量——测力计的使用I 卜1)产生: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2)大小:G=mg,g=9.8N/kgi 重力(G)1(3)方向:竖直向下(4)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用悬挂法找重心力的种类1 ,⑴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力(f):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力的平衡: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些时合力为0.运动和力1参照物[概念: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m/s1速度1匀速直线运动及速度公式:v=-t变速直线运动及它的平均速度:v=-〔 〔 t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1.(2004年苏州市中考题)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祛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解题思路:天平的使用前要进行两步调节,即水平调节和横梁平衡调节。但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只要看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即可。解:D例2.(2004年扬州市中考题)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的。解题思路:机械运动是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择参照物。而参照物的选择必须是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人在关闭了门窗的大船中,由于看不到船以外的物体,所以就无法选择船外物体做为参照物,来判断船的运动与静止。人以船内物体做参照物,当然无法察觉船是否运动,故“舟行而人不觉”。解:相对性;船(或船内物体)例3.新宇小朋友用50N的力向上提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重60N的物体A,如图1所示,求物体A所受的合力是多少?图1解析:该题是求物体A所受的合力,应从物体A所处的状态和受力分析着手。物体A相对地面是静止的,物体受到了3个力的作用,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理论可知,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答案:物体A所受的合力为0。例4.图2是一只气泡水准仪,它是将装有水并有一气泡在内的密封玻璃管,固定在一平整的长方形木块上,如果将它放在桌面上,若气泡A恰好在玻璃管的正中央,则说明桌面是水平的,今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时,气泡将向 移动,如果使向右运动的水准仪突然停下来时,气泡又将向移动。图2解析:当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向右运动时,管中的水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因而落后于水准仪,气泡被水挤向右方;当向右运动的水准仪突然停下来时,由于管中的水有惯性,仍要保持向右运动,就把气泡挤向左方。答案:右;左易错分析:在本题的解答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向右运动时,气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于水向左移动,这里应该注意到玻璃管中的气泡的惯性与水的惯性相比小得可以不考虑,这是解本题的关键。例5.如图3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5N,2N B.3N,0NC.0N,2N D.5N,8NFi图3解析:以A研究对象,A在水平向右的力F1的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它受到B上表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1的作用,其大小为5N,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再把A,B看成一个整体。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即水平向右的力F1,水平向左的力F2和桌面给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2,这三个力相互平衡,则有:f2=F1-F2=2N答案:A方法提练:把连在一起的几个物体分开,对单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这种方法叫做“隔离法”。是解答力学题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本题中我们就是把A,B隔离开,选定A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最后求出A对B上表面的摩擦力。我们还可以单独以B为研究对象,同样可以求出桌面给B的下表面的摩擦力也为2N,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例6.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液体体积/cm35.87.9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g10.712.8试求:(1)液体的密度;(2)容器的质量。解析:测量液体密度的常规作法是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出液体的体积,然后根据P=m/V求出液体的密度。但是这里由于两次测量都没有测出容器的质

量,因而无法求出液体的质量。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方程组,求出容器的质量,再求出与液体体积相对应的液体的质量,最后求出液体的密度。答案:设容器质量为m0,液体密度为P,根据P=m/V和题给条件可得方程组:m+5.8p=10.7(1)m0+7.9p=12.8(2)解上列方程组得p二L。g/cm3,m0二4.9g即:液体的密度为1.0g/cm3;容器的质量为4.9g。方法提炼: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工具,物理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模型去研究处理,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单靠常规物理方法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例7.有一质量为5.4kg的铝球,体积是3000cm3,试求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已知p铝二2.7x103kg/m3)解析:解答本题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可用比较密度的方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算出铝球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说明铝球是空心的;如果算出铝球的密度等于铝的密度,说明铝球是实心的。答案:由P…铝球答案:由P…铝球m_ 5.4kgV―3000x10-6m3=1.8x103kg/m3,由于铝球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所以该铝球是空心的。铝球若是实心的,则铝球的实际体积V=铝球若是实心的,则铝球的实际体积V=5.4kg2.7x103kg/m3=2x10-3m3则空心部分的体积V=3x10-3m3-2x10-3m3=1x10-3m3空例8.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孩用力推它但木箱仍静止,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木箱受到的推力小于木箱受到地面的阻力B.木箱受到的推力等于木箱受到地面的阻力C.木箱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零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解析:木箱受到小孩用力推它,木箱具有了运动趋势,但仍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木箱所受各个力的合力为零,答案C正确;木箱在水平方向只受到了推力和地面的摩擦阻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阻力相等,答案B正确,而答案A不正确;同理答案D也正确。答案:A易错分析:在本题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木箱未推动,是因为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于推力,这样木箱才不会被推动,认为答案A分析是正确的。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所受推力与摩擦力是同时存在的,当木箱处于静止时,摩擦力随推力增加而增大,但它们每时都是相等的,直到木箱刚刚开始运动时,这时的摩擦力才是最大摩擦力。

例9.作图题(1)小花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4-8所示,小纸箱随着手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4-9所示,用细绳将重为12N的均匀实心球挂在墙上,在图中用力的图示画出此球所受重力。.如图4-10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你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的示意图。.如图4-11所示,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示意图。例10.观察图中曲线,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p、p和水的密度p之间的关系是(C)A.B>PJPAB.B>PAA.B>PJPAB.B>PA>P水C.A>PJPBD.JPA>PB针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力的存在离不开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2.(四川省含成都市)“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x109nm可能是(A)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B)A.人B.水C.桨D.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平衡的力是(C)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子所受的重力5.(杭州市)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祛码 D.往右盘减少祛码.(常州市)作用在物体上的两力分别为F1=3N和七5M并且两力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则Fl和F的合力(D)一定是8N一定是8NC,可能是3N或5N一定是2ND,可能是2N或8N.(山东省潍坊市课改实验区)体育课上小伟和小强进行爬绳和爬杆比赛,小伟爬绳小强爬杆,两人同时匀速向上爬,则(D)A.小强受杆的摩擦力小于他受的重力B.小伟受绳的摩擦力大于他受的重力C.小强受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小伟受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某同学测出几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并求出了每个长方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m/gV/cm3m/V(g/cm3)铁块179.0107.9铁块2157.5207.9松木块16.0100.6松木块224.0400.6A.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其质量也增大几倍B.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比值是个定值C.单位体积所含物质叫密度,则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不相等D.同种物质,体积变化,其单位体积所含物质也变化.锤头松了,小樱从爸爸手中接过来,把锤柄的一端在地面上撞击了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爸爸问小樱这是为什么?小樱的解释是:①锤柄着地后,因地面撞击而停下;②锤柄和锤头在撞击地面前共同处于运动状态;③锤头由于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B)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二.多选题.奥运会上,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擦些镁粉,且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杆又不能太紧,其目的是(AD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力C.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D.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一个瓶子正好装满了1kg的酒精,关于这个瓶子能否装下1kg的水,以下四位同学的讨论中正确的是(AB)A.在体积一定时,水的密度大,水的质量就大,故装满水后,水的质量大于1kg一千克的酒精与一千克的水,质量相等,水的密度大,故水的体积小,装得下C.这个瓶子能装下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却不能装下等体积的水和酒精D.这个瓶子能装下1kg的水,同时它也能装下1kg的汽油.(北京市)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D)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天津市)下列现象中,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BCD)A.实心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后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河北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可能不再做直线运动三.填空题.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它的_密度—变小,—体积一变大,—质量—不变(填“质量”或“体积”或“密度”)。.(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全程1463km,2004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后,北京至上海的Z21直达特快列车运行时间约为12小时,则提速后它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22—km/h。(结果保留整数).(山西省)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5400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3000m。.(山东省)新型战机在执行远距离作战时,常常需要空中加油,若要实现空中加油,

战机与加油机必须保持 静止。.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 水平台面上,先把游码移在零刻度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侧时,应将横梁上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 横梁平衡。在该托盘天平右盘放入的祛码有50克1个、20克2个、5克和2克各1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98.2 克。11111।EZI11111111111111111-口 1口一 345..(上海市)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 匀速 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6s。(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1.2m。(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 小于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的。(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