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_第1页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_第2页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_第3页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_第4页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1

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从军保家卫国,血洒疆场、身体残疾;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解放军.

1950年,朱彦夫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朱彦夫从部队回到家乡后,

195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热火朝天地展开,一干就是10多年.

张家泉三面是山.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解决,张家泉村就永远吃不饱.朱彦夫带领张家泉村村民,先后将荒地“赶牛沟”“舍地沟”“腊条沟”变为沃土.为了让群众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照顾下,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让张家泉村于1978年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

1982年至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

很多人对朱彦夫的了解,始于他33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一位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战,向人生挑战,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朱彦夫.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2

朱彦夫14岁参军,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当他在长达几十天的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已是躺在西安陆军医院的病床上.他这才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他嚎啕大哭,高喊,要向敌人讨回残臂残腿!他悲痛欲绝.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在极端困难的生活面前,他挑战生命的极限,决心做个自食其力的生活强者.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照顾,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张家泉是个小山村.四面群山环抱,前面有南珠山,后靠红崮山,东临油篓崮,西接百草关.真是迈步脚蹬山,出门眼朝天.朱彦夫回到山沟里,才知道全村许多户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穷得叮当响.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深深感悟到:贫穷才是他们最大最凶恶的敌人!他那一颗被泪水煮过的心又开始激烈地跳动.

朱彦夫为了练习生活自理,来家8个月,就砸碎了饭碗141个,菜碟盘子23个,茶碗7个,泼掉饭菜上百次,因摔伤、冻伤用药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一直与命运搏斗.他终于成为胜者!

1957年,全村8名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肩负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

昔日的枪炮轰鸣,化作了醉人的丰收谣、欢乐曲;沂蒙百姓,以勤劳的天性,将战火烧焦的土地,装点得秀美而丰腴.朱彦夫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经过二十五个春秋,终于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1987年5月,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同志,看望了朱彦夫.老首长鼓励他把当年在战场上亲眼目睹的中国军人英勇作战的情况写出来,把重残后信念不倒、意志不减的精神写出来,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听过他报告的人,也都纷纷要求他写书.首长的鼓励,同志们的关怀,他心中又燃烧起一团圣火.他想,用热血和苦难谱写的历史,往往更能震古铄今,摇魂荡魄.当听说朱彦夫要写书,有的人说,看书都有困难,写书谈何容易?!可是,朱彦夫对自己不丧失信心.哪怕是在山穷水尽的绝境中,他深知天生我材必有用,明天的战功是必然的,当然要花费正常人的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和求索.当年,他在部队常听说,不怕飞机大炮,就怕总结报告.2007年,一部巨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科书,开始动工了.这是一次古今中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写作!朱彦夫的写作,是用嘴咬着笔与用残臂夹着笔交替写作.夏天写,蚊虫叮咬得全身起疙瘩,每天只能写十几个字,口中的涎水,头上的汗水,磨破的残臂上的血水,顺笔流下来,湿透了稿纸;冬天写,双臂麻木了,笔掉在床上,仍无知觉,划拉半天,才发现没写上一个字.该吃饭了,妻子喊了好几遍,他充耳不闻,睡觉了,梦里还构思情节.有一次,他喊叫着冲杀出家门,被家人拖回来,他赶紧抱笔又写起来.为了回忆一个情节,他会不吃不喝呆上一两天;为了一个词句一个字,他搬来字典、词典查半天,光字典就翻烂了四本;光书稿纸,用了够半吨.就这样,朱彦夫支撑着特残、多病的身躯,七度春秋,七易其稿,将一部饱蘸着激情、饱蘸着热血、激荡着人浩然正气的生命之作——33万字的极限人生,捧给了世人.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3

1950年,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朱彦夫在严寒中拼杀三天三夜,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中,这位小战士全身多处重伤倒在了血泊里,待增援部队把他送到医院时,朱彦夫的四肢已经溃烂,只有截肢可以保命.

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朱彦夫奇迹般醒来了,但却要面对一个陌生而残缺的自己——残腿断臂,没了左眼,成了一个重残军人.他撕心裂肺的叫声传遍了病房.

还不到18岁,却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纵然他有刚强的性格也挡不住眼里的热泪滚滚.他想过自杀,却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了.

消沉了一个星期,朱彦夫终于平静下来,他想到了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友,决心重振旗鼓活下去,“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朱彦夫这样勉励自己.

1952年,朱彦夫住进了山东省荣军疗养院,享受专人护理,但他内心却不甘于此.虽然断了手脚,朱彦夫作为一名军人的信念并没有断.他深信自己还能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但眼下他必须重新开始——学站立、学走路,学会用“手脚”自理生活.

重新学习的过程是艰难苦涩的.朱彦夫用一双断臂夹起勺子,为了把第一口饭送到嘴里,他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练习,不是掉勺子就是打翻碗,曾经简单不过的动作,如今却像一座大山横在他面前,让这个山东汉子憋屈不已.

同样的问题还有站立.他先是让人帮他安上假肢,后来嫌麻烦开始自己装假肢,但当时的假肢一副就重达17斤,凭他残缺的胳膊并不容易完成,每次他都把自己摔得够呛,而每次摔倒,他四肢上刚结痂的创口都会再次磨破出血.

但这是一个有着钢铁意志的军人,他就是想要靠自己站起来,靠自己自理生活,他开始唱军歌给自己“止痛”,不断地摔倒,不断地起来,终于能够自己安上假肢了,再拄上拐杖,他就可以“全副武装”地学走路了,尽管每次要耗费半小时以上才能出门,朱彦夫心里仍十分激动,因为他朝着自己的信念迈进了一大步.

在疗养院的日子里,朱彦夫无时不刻想念着家乡,倔强的性格不允许他一辈子被别人伺候,年幼参军离乡,这个游子渴望着早日康复回家.“虽然成了‘肉轱辘’,可我依然是个战士!不能为国效力了,但绝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朱彦夫说道.

朱彦夫每天犹如踩高跷一样走出病房锻炼,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步履越发稳健,看着周遭惊讶的目光,他坚信自己的终点不在病房,这辈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

朱彦夫在日记中写道:“与其腐烂,不如燃烧”.他终于下定决心,在1956年放弃荣军疗养院的特护待遇,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4

朱彦夫回乡之前,很多村民以为他已经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没想到在1956年却把这位“烈士”给等回来了,尽管回来的已经是一个“缺胳膊少腿”的战士,村民们仍旧激动万分.但在当时,村里依旧贫困落后,大家也没有对归来的朱彦夫有着太大的期望.

但这恰恰是朱彦夫所想要改变的,他生长在这里,深知贫困的滋味不好受,上天既然重新给了他希望,他绝不会放弃,他回来就是想带领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过上好日子.

回乡后朱彦夫先是“闭关”了一段时间,既是为了继续磨练自己自理生活的能力,也在琢磨如何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张家泉村历来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祖辈们都没办成的事,要摘掉这帽子谈何容易.

朱彦夫在疗养院期间因为时间充裕,看书弥补了一些文化知识,他苦思冥想很久终于悟出一个道理:要扶贫,先扶智.他想到了让乡亲们看书、学习.书从哪里来?他决定用自己的退伍抚恤金采购;看书的地点呢?他与家人商量后,将老母亲的房间腾出来用做村里的图书室,消息一传开,乡亲们踊跃前来,一时门庭若市,但乡亲们大多数不识字,朱彦夫只得陪在旁边帮大家一篇篇文章讲解,一天下来常常口干舌燥.时间长了,朱彦夫想,既然乡亲们学习都要指望他来讲解,何不顺势而为,在村里办夜校?

村干部们对于这个大胆的想法很支持,很快在山上为他腾出一间仓库,用石头垒了板凳桌子,再装上黑板,张家泉村的夜校正式开学.而朱彦夫理所当然就是村民们的老师了.但“朱老师”这个新角色可一点也不容易,上课时他用残臂抱着粉笔格外吃力,讲课久了双腿就麻木了,好几次下课迈不开腿直接摔倒在讲台上;不仅如此,由于夜校离家有2里地,朱彦夫下课天都黑了,因为看不清山路而摔倒那更是家常便饭……为了帮村民在精神上脱贫,朱彦夫吃尽苦头,打破牙齿和血吞.在他担任教师那两年里,从未因为个人原因缺课,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村民们不少都学会了写信和看书,还培养出了几个会计,村里的文化水平真的提高了.

后来,村里的老支书请辞,谁来当下一任村支书?村民们纷纷推举“朱老师”,人心所向的朱彦夫就这样当上了村里的书记,这一干就是25年.

接过村支书的担子,朱彦夫这位重残军人一开始还有点犹豫,但村民们已经认定他是村里的领头人了,他咬咬牙,告诉自己要么不干,要么就要真的到一线跟大家一起劳动.从那之后,朱彦夫每天早早就穿好假肢,戴上墨镜和一条擦汗毛巾,深入到田间地头督促生产,不时还会挨家挨户询问民情,把村里的现状全部掌握在脑海里,晚上回到家了仍不休息,还在为村子的未来出谋划策.

张家泉村的路不是上山就是下坡,为了考察村里的每个角落,朱彦夫这位村支书摔的跟头比之前更多了,工作中不时“洋相百出”,跟村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有过亲密接触,但朱彦夫对此格外乐观,总结出自己的四种走路方法: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摘抄5

即便到了暮年,朱老倔强的个性一点也没有减弱.老伴心疼他,把笔和纸藏起来,朱老一着急就从床上跳下来找;子女心疼他,想替父亲记录让父亲口述,朱老又认为那样限制了自己的思考空间.

朱彦夫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继续着自己的写作,花了7年时间,用坏500多支笔,在1996年出版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