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罗斯福新政讲-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_第1页
专题18 罗斯福新政讲-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_第2页
专题18 罗斯福新政讲-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_第3页
专题18 罗斯福新政讲-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_第4页
专题18 罗斯福新政讲-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析】解析】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讲】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堂讲解】一、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罗斯福与胡佛的竞选)、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二、新政的内容、整顿金融体系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管制证券业。影响: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计划的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至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与劳资关系。影响: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农业方面: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影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缓和农民的斗争。、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影响:客观上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稳定了社会秩序。、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同时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影响: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核心讲解】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4、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采用的是什么手段?属于改良还是革命?6、最终目的还是什么?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废除资本主义制度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4、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5、采用的是什么手段?属于改良还是革命?政府干预改良6、最终目的还是什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例题1】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C•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D.渴望扩大政府职能【答案】D试題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莫斯科••••••柏林和罗日••••••■"等关键信息可知,当时苏联、德国和意犬利都属于集权政治,因此共同点是扩大政府权力和职能,所以_答案选S材料还涉及到德国、意大利,所以排除加E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材料不能得出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排除6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政府职能【例题2】1936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农业调整法》无效。193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一立法将农作物分为“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规定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措施是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限制农业生产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煤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颔法》这一立法将农作物分为吩消耗地力的"和“増加地力的■"两类,规定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増扣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经济危机罗昕福新政时期,这一措施是为了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故E正确。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符合历史背景,故止排除。材料未涉及限制农业生产发展,故C排除。调整农业结构与提高国际竞争力关系不犬,故D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内容【拓展】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一、二、三、五”来概括:即一个理念、两个阶段、三个方面和五个项目。一个理念: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快摆脱危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于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2)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三个方面(3R):救济(Relief):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Recovery):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Reform):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五个项目:即上面所讲的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社会立法五个方面。三、新政的影响、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a、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低谷。b、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C、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d、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一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核心讲解】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答案】、新理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新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新起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模式——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例题3】钱乘旦的《世界现代化历程》对美国的创新进行了评说,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材料中“美国的创新”在经济上体现为允许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首创了福利国家制度政府对经济领域加强干预实行了计划经济模式【答案】C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辽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3可以■看出「『美国的创新''在经济上体现为利用政府权力对经济领域加强干预。故答案为c项。罗昕福新政体现不出A项的特点,排除;从心控制'市场■"来看,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行计划经济模式。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特点【核心讲解】如何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发展,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经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等。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5.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6.罗斯福个人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例题4】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看出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发展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答案】C解析】解析】解析】解析】【解析】国家干预主要体现在建立国有企业、经济计划、货币、财政、税收等方面,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題,并未提及大力发展经济,故廿项错误,根据材料“有事可做••••••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都是民生问题「『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体现了政府主动担责的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政府帮扶弱势群体,未体现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等信息,故D项错误。【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例题5】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C.急需走出危机的困境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的时间是1932年,可知此时美国还没有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还没有推行罗斯福新政,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人渴望走出危机的困境,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并不能体现总统的选举程序,故D项错误。【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例题6】1934年1月的《华盛顿星报》发表了《新政疗法》的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可能要改变治疗方法。”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政府力图推行医疗改革作者对新政保持乐观的态度立法权从属于行政权政府在新政中扮演重要角色答案】D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3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政府行政权力加强,在新政中扮演重要角色,故D正确。材料无法1■本现政府力图推行医疗改革,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作者对新政保持乐观的态度,故F排除。立法权从属于行政权,不符合美国政治制度特点,故C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特点【例题7】1935年,美国实施的联邦戏剧计划在22个州举办了1000多场免费戏剧演出,在最多时曾雇用了12700名戏曲工作者。联邦音乐计划最多时曾雇佣16000名音乐家,大约每星期为100万人演奏5000多场音乐会。这—做法唤醒了人们应对危机的意识意在扩张总统的行政权力通过行政干预控制艺术发展有助于缓解社会失业问题【答案】D【解析】试題分析:据材料提到,19箔年,美国实施的联邦戏剧计划••••••在最梦时曾雇用了1即00名戏曲工作者。联邦音乐计划最參时曾雇佣花000名音乐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罗斯福新政措施有助于缓解社会失业问題,故D正确。免费戏剧演出语言唤醉人们应对危机的意识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扩张总统的行政权力,不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故E错误。材料主旨也不在于通过行政干预控制艺术发展,故C错误。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作用【名师点睛】罗斯福新政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它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它大胆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课堂小结】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