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四模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四模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四模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四模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四模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0年5月22日上午9:00〜11:30]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风》是《诗经》的精粹,所涉地域横跨从今陕西到山东的许多地区,同《楚辞》极强的地域性相比,《风》则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这一差异主要源于A.南北地理环境存在分野 B.楚地风尚独特好鬼神C.政治文化辐射程度差异 D.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25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票一石一 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A.田庄经济推动粮食增产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 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26宋神宗时期,按照《唐六典》记载重新恢复唐朝三省六部的职官体系,使机构、官员名副其实,皆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这一做法A.解决了北宋冗官问题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27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僵化,王阳明提出一套 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他认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据此可知,这一理论A.坚决反对研习儒学经典 B.主张格物致知寻求天理C.隐含着平等自由的倾向 D.受到西方人文精神影响2819世纪70年代,中国通商口岸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中国民族企业常感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华商资本附股于外商企业,股票市场活跃。这说明A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B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成熟C.洋务运动企业成就斐然 D.国内营商环境亟待改善291919年5月28日,《申报》刊登一则关 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一、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这说明当时A.新文化运动注重启发群众觉悟 B.学生运动开始与工人阶级结合D大众媒体推动了观念革新C.D大众媒体推动了观念革新30图 5是画家丰子恺的漫画。该作品

儿童陷失地,爱国心不移,约伴儿童陷失地,爱国心不移,约伴到深山,偷描我国旗0中华民国万图5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两作的风格 B.总在批判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C.深受同时期西方流行艺术的影响 D.有助于塑造民众的国家认同观念.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时间表现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 ”1982年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 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 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 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18世纪前期,英国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需求结构。这些需求中既有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旺盛需求,又有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性需求,也有对奢侈品包括异域奢侈品的渴望和需求,还有对高雅文化的消费需求。这种全方位的需求结构A.有利于代议制政治发展 B.反映出社会风气趋向奢靡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D.刺激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大多数学者认为,日本近代以来的民族扩张,是为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如果这一■观点成立, 是基于A.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B.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C.全球史观的研究应用C.全球史观的研究应用D.日本近代化的特殊性.1932年,恰逢美国国父华盛顿诞生两百周年,美国举行了长达 9个月的纪念活动,声势浩大,史无前例最后还出版了5大卷纪念专集这一纪念活动旨在A.帮助人民树立信心渡过难关 B.宣扬美国的普世价值观C.迎合了大众推崇英雄的需要 D.强化美利坚民族的认同.20世纪 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一 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这主要得益于A.国际格局整体趋于缓和 B.全球产业的升级与转移C.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化 D.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发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新中国初期,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材料二二战后,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推陈出新,美国的失业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核心,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发挥乘数效应来扩大经济活动规模和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1962年,颁布《加速工程法》,通过资助经济衰退地区建设公共设施,缓解严重的地区失业问题进入七十年代,美国遭遇新的经济萧条期,企业面临国际竞争者的挑战,制造业萎缩,经济处于转型时期里根政府在反思福利扩张产生福利陷阱的同时,在1982年,通过《职业培训法》,加大对劳动者培训,一定程度缓解了就业问题——摘编自李晶《美国就业促进政策的变迁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公兀前4000年印度河流城开始种植棉花13—14世纪兀朝政府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设立木棉提举司,向白姓征收棉布实物,棉布在当时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1,为欧洲人找到了日后世界原棉重要的产地。 达・伽马成功绕过好望角,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新航路,印度的棉花和纺织技术传入欧洲。17世纪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棉布寸土皆有” “织机十室必有”的记载,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18世纪中后期以棉纺织工业为主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美国南部土地肥沃,奴隶劳工价格低廉,棉花品种好、产量高,为了满足采摘棉花的人力需求,黑奴贸易翻了几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解决劳工短缺问题,缩减成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棉纺工厂,把中国、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国进一步纳入全球棉花经济体系之中。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请考生在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材料陈宝箴1895年至1898年担任湖南巡抚期间,经由其子陈三立之襄助,所推动之湘省改革功勋最著。晚清改革派人士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熊希龄、江标、徐仁铸、皮锡瑞、唐才常等,因义宁父子之大义感召,一时间齐集湖南。董吏治,辟利源,变土习,创办《湘学报》和《湘报》,开办时务学堂,成立南学会,设立保卫局和课吏馆,又拟选派一批留学生赴日,“其士绅负才有志意者,复慷慨奋发,迭起相应和,风气几大变” 。但湖南既是改革势力最能发挥的地方,亦是保守势力抵制最顽强的地方。王先谦、叶德辉为代表之反.对变革前行之势力,同样极波澜壮阔之盛。故1898年之戊戌变法以湖南为先行典范, 同年八月慈禧政变也以湖南所受打击最为沉重。摘编自刘梦溪《陈宝箴和湖南新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宝箴湖南新政的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湖南新政。 (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巴黎和会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有时甚至达到互以退会相威胁的程度。它们争论问题之一是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当然有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非法权益。但是英、法、意始终支持日本关于接管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无理要求,而美国最后也向日本让步,结果和会完全满足了日本的欲望。材料二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通过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上关于中国问题,英、法、美对日本的态度及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为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优势进行的外交活动,并分析此次会议对中国的影响。(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沈万三,字仲荣,元末明初周庄人。元朝灭掉南宋后,在江南“行中国之道”,江南地区很快从战争导致的民生凋敝的泥沼中复苏。沈万三利用周庄的有利条件,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明朝建立后,沈万三“助修都城(南京)三分之一,又请求犒军”,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子之军,此乱民也”,于是发配充军云南。洪武九年 (1386年),其孙沈至,沈庄因偷税漏税入狱。洪武三十一年 (1398年),其子沈茂,女婿顾学文,曾孙沈德全因卷入党争被没籍田地,或遭凌迟。经过连续三次的打击,富甲天下的沈家急剧走向衰落。——摘编自陈兆弘《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万三发家致富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初年沈万三家道中衰的原因。 (9分)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DBCDADBCAAB(25分)(1)特征:新中国初期实行稳定就业政策; 50年代开始实行统包分配;六、七十年代实行“亦工亦农”的就业模式;改革开放后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特征。 (6分)原因: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7分)(2)措施:重视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建立和调整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对劳动人员的技术培训;注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6分)评价:一定程度解决了就业问题;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但产业结构转移带来的问题并未解决。(6分)(12分)示例棉纺织业的发展推动文明进步(2分)15世纪,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不同的文明开始汇集,不同地区间物种交流的速度加快。棉花种植在美洲推广,棉纺织技术在欧洲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18世纪,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引发了发明和使用机器TOC\o"1-5"\h\z的连锁反应,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进行资本输出,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 (8分)总之,棉纺织的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也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 深刻地影响到人类文明进程。(2分)45.(15分)(1)内容:整顿吏治;发展工业;开设学校,派遣留学生;移风易俗。 (6分)(2)推动了湖南地区经济发展;锻炼和培养了大量维新人才;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提供经验;使得湖南成为民主革命重要据点;在保守派抵制下最终失败。9分)使得湖南成为民主革命重要据点;在保守派抵制下最终失败。.(15分)(1)态度:英、法支持,美国妥协让步。(2分)原因:英国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法国追随英国以换取其在对德问题上的合作,美国不希望日退出会议,美、英争夺需要日本支持。(4分)(2)外交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