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害防治技术_第1页
四害防治技术_第2页
四害防治技术_第3页
四害防治技术_第4页
四害防治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城镇除四害防制技术指引【2010-03-24】【作者/来源/】1、主题内容本指引依据全国爱卫会全爱卫发[1997]5号“关于《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及《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办法》”,结合南宁市城镇除四害工作的特点制定。旨在规范城镇四害防制工作的基本要求,鼠害防制药物、防鼠设施、鼠害防制技术方法、鼠密度监测方法及鼠害防制效果考核标准,以及卫生害虫防制药械使用技术方法,安全防护及虫害密度监测、防制效果考核标准等技术要求。2、 单位分类2.1重点单位——指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医院、机场、港口、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建筑工地、禽畜养殖场、动物园等行业。2.2一般单位——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学校教室、街道社区、公园、广场、河道两旁等公共区域。2.3住宅、集体宿舍。3、 鼠害防制3.1基本概念3.1.1生态学方法控制鼠害:指用改善环境、清除鼠类孳生地和设置防鼠设施等生态学措施来减少鼠类栖息孳生场所,从而达到防制鼠害目的。主要方法包括建筑物的防鼠设计、设施,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堵鼠洞、断鼠粮、防鼠网、防鼠门和日常防鼠措施。3.1.2化学方法控制鼠害:指将化学药物(杀鼠剂),按一定比例配与其它饵料制成如一一毒饵、毒水、毒粉、毒胶、毒浆、毒烟等各种剂型,用来防治鼠害。3.1.3物理方法控制鼠害:指采用粘鼠胶、鼠夹、鼠笼、电子捕鼠器、灌水、烟薰等物理方法防治鼠害。3.2、 鼠害防制工作基本要求3.2.1鼠害防制工作实施前,应到现场调查可采用夹夜法和粉迹法确定其密度、分布和种群构成,确定防制方法、重点部位及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制定综合管理方案,明确各种措施实施的步骤。3.2.2鼠害防制工作必须有计划安排,根据方案备好必需的药品、器械及防护用品。3.2.3鼠害防制药物必须采用国家规定允许使用,严禁使用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急性灭鼠药剂。3.2.4鼠害防制工作应注意安全,必须确保人、畜和宠物的安全。3.3、 防鼠设施3.3.1封闭建筑物与外界相通的所有孔洞。3.3.2建筑物的通风孔、排水孔应安装网眼,规格为1.3x1.3cm的防鼠网。3.3.3房门下沿与地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6cm。

3.3.4饭厅、仓库、食品储藏室门下部30cm处加钉0.75mm的镀锌(不锈钢)铁皮,仓库应另设60cm高的防鼠板。3.3.5吊顶盖应密闭,各种管线穿越吊顶和吊顶内各种管线穿墙孔洞、缝隙都应不大于0.6cm;吊顶内的墙壁必须隔断,各种预留孔应按防鼠的要求设计,各种缝隙不应大于0.6cm。3.3.6地面的下水口应安装具有防鼠设计要求的地漏。下水道、排水沟外口安装防鼠栅栏,栅栏的间距小于1.3cm(防鼠),内口装活动式铁板网,网眼直径不得大于0.6cm(滤渣)。排水沟地面与防鼠栅栏盖板间距也应小于1.3cm。3.3.7 垃圾应投放在密闭的垃圾箱内,日产日清。3.4、鼠害防制技术方法3.4.1灭鼠剂选择3.4.1.1急性灭鼠剂多用于室外(野外)鼠洞内灭鼠或在人群活动较少的特定场所使用,以免造成人畜误食中毒。常用的灭鼠有磷化锌、漠杀灵等。3.4.1.2抗凝血灭鼠剂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的重要原则是在整个处理期间,一般为15—20天左右,确保灭鼠区域内鼠类可能出没的所有场所,均有充分的未霉变的新鲜毒饵供鼠取食。3.4.2诱饵选择及配制3.4.2.1根据不同鼠类选择诱饵,选用的诱饵必须新鲜,适口性强。3.4.2.2配制灭鼠毒饵必须加警戒色,以防人畜误食中毒。3.4.2.3严格按产品规定的浓度使用灭鼠剂。第一代抗凝灭鼠剂使用浓度,杀鼠灵为0.005%—0.025%,杀鼠迷为0.03%—0.05%,敌鼠钠盐为0.025%,第二代抗凝灭鼠剂使用浓度,漠敌隆为0.005%,大隆为0.001%—0.005%。3.4.3毒饵投放急性毒饵投放灭家鼠时应先投2—3天的前饵料,即无毒诱饵,待鼠类失去警惕后再投放毒饵,在安全可靠的区域毒饵可以投放7天,同种灭鼠剂在6个月内不要重复使用。野外灭鼠可直接投毒饵,不需要投放前饵,可采用按洞投饵、等距投饵的方法,每洞投放2—4克,或每隔5—10米投一堆,每堆5—6克。抗凝血毒饵投放采用饱和投饵法灭鼠,投放灭鼠毒饵必须遵循量少堆多的原则,并注意防潮,尽可能投放在鼠道边、鼠洞口和鼠类隐藏的地方,对于人群活动频繁的场所,如居民区、窗口单位、饮食行业、农贸市场、医院和食品加工等行业,毒饵均应投放在活动的和固定的毒饵盒中,毒饵盒的数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立,确保覆盖率,每堆投放20-30克。3.4.3.3投放灭鼠毒饵要达到“三率”,即100%覆盖率:毒饵投放不漏周围环境和室内所有房间,防止造成防治上的盲区。100%到位率:毒饵投放在鼠类活动的地方如鼠洞、鼠道、出入口、转角处等,使鼠类容易遇到毒饵,同时投放位置要尽量选择干净、干爽、隐蔽的地方。95%以上保留率:毒饵被鼠类盗食后,及时检查补充,使鼠类都能吃够毒饵。3.4.3.4毒饵投放后要勤检查,遵循“吃多少,补多少,吃完加倍补”的原则,及时补充,调整毒饵的数量与投放位置。3.4.4毒水、毒粉控制鼠害

3.4.4.1采用0.025%敌鼠钠盐的水溶液,加5%食糖,另加0.1%的伊红、亚甲蓝或苯胺黑作警戒色,置于毒水瓶中,投放于鼠栖息处供其饮用,以毒杀老鼠。3.4.4.2采用粉剂剂型,加适当的滑石粉或硫酸钠,再加染料着色,撒放在室内墙角或鼠洞、鼠道等鼠类经常出没且干燥不易潮的地方,以毒杀老鼠。3.4.5物理控制鼠害3.4.5.1在一些鼠密度较高的办公室、仓库或家庭等场所,可结合毒饵灭鼠(或不宜用化学药剂灭鼠的场所),使用粘鼠胶、鼠夹、鼠笼灭鼠。3.4.5.2特殊场所采用电子捕鼠器,要专人负责,确保使用安全。3.4.5.3采用物理方法灭鼠,器械要放在人或动物不易接触的地方,以防止发生误伤人与动物。3.4.6无论使用何种灭鼠剂,在鼠害高发的人类活动室内场所,灭鼠后均应尽量搜集鼠尸,集中处理并进行消毒,避免鼠体及寄生虫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群的侵害。3.5、 鼠害防制效果的巩固3.5.1建立完善鼠情监测制度,定期监测鼠情,掌握鼠情变化动态。3.5.2建立鼠情报告制度,接到鼠情报告立即采取杀灭行动。3.5.3定期检查防鼠设施,发现破损或缺失,应立即修补完善,阻止外来鼠的侵入。3.5.4建立毒饵站、毒饵盒,内置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毒饵,供残存鼠和入侵鼠盗食,作为长期巩固效果的措施。3.6、 鼠密度监测方法及鼠害防制效果考核标准3.6.1、鼠密度监测方法3.6.1.1粉迹法:采用20x20厘米规格板均匀撒布一薄层滑石粉,可直接布放在地面上,每一标准间布2块,沿室内外墙角5米放一块,粉板离墙间距不超过1厘米,晚上布粉板,次晨检查,以鼠迹阳性百分率表示。3.6.1.2夹日法:采用鼠夹,夹上放诱饵,室内15平方米、室外沿墙角每5米放1夹,晚布早收,并分类计数,鼠密度以捕获百分率或某一种鼠类捕获百分率表示。3.6.2鼠害防治标准3.6.2.1鼠迹阳性率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3.6.2.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3.6.2.3鼠害防治效果考核及防鼠设施采用粉迹法或目测检查法进行。4、虫害防制4.1、基本概念4.1.1卫生害虫:指凡能传播疾病或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如蚊、蝇、蟑螂、跳蚤、虱、螨虫等。4.1.2环境防治:指采取改造、处理或破坏卫生害虫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温度、湿度、食源、栖生场所)的措施,从而控制其孳生繁殖。4.1.3物理防制:指采用物理或机械的手段来捕杀卫生害虫。主要包括诱蝇灯、

电子捕蝇器、粘虫带(纸)、人工清除卵荚、拍打成(若)虫。4.1.4化学防制:指采用卫生杀虫剂来防治卫生害虫,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主要方式包括滞留喷洒、超低容量喷杀,烟雾熏杀、毒粉、毒水、杀虫涂料及缓释灭幼剂。4.2、 卫生虫害防制工作基本要求4.2.1实施杀灭工作前,必须先到现场调查卫生虫害的本底情况,应对卫生害虫的种类、栖息部位、密度情况及孳生环境等有全面的了解,因地制宜制订合理的害虫综合控制方案。4.2.2根据控制方案备好药品器械和个人防护用品。4.2.3实施防制作业,应遵守安全操作规定,合理用药,施药到位,保证防治效果,并防止药品污染环境。4.2.4根据卫生害虫种类和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虫害密度监测或防制效果监测,资料及时统计分析上报并归档保存。4.3、 药物及器械4.3.1一般规定4.3.1.1卫生虫害防制所使用的药物必须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卫生杀虫剂(以下简称药物),其使用范围、使用剂型、浓度、剂量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要求。4.3.1.2药物必须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生产(具有三证)或已登记进口的卫生杀虫剂的合格产品。药物包装应符合化工产品通用标准。严禁使用农用杀虫剂杀灭卫生害虫。4.3.1.3不同类型药物的混合配伍用药,应注意互补增效作用,并进行相应的测试,避免两用药配伍产生拮抗作用,影响防治效果。4.3.1.4药物在不同环境用于不同的防制对象,应采用相配套的喷洒器械,滞留喷洒应采用手动或背负式、手推式机动喷雾器,室内空间喷杀应采用超低容量电动喷雾机,特殊环境(下水道、电缆沟、地下室、防空洞、垃圾场)的喷洒应采用热烟雾发生机或机动喷雾器。4.3.1.5用于卫生虫害防制的药物,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化学性质稳定,且残效期较长;2高效低毒、安全,对人畜及环境无害;3具有显著的击倒和致死作用。4.4、 卫生虫害防制技术方法实施卫生虫害防治作业人员必须建议和指导被服务单位做好防虫设施的安装,清除孳生地,经常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4.4.1防蚊1防止积聚和排除无用积水;2搞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室外明渠为暗渠,清除河道、池塘淤泥杂物,表面硬底化。3下水道沙井安装防蚊闸板;4安装纱门纱窗,转帘门或风帘门。4.4.2防蝇

1垃圾袋装化,桶、箱装必须带盖,并日产日清;2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场所、必须安装防蝇纱门、纱窗或风帘门、转帘门,阻止苍蝇飞入;3安装灭蝇灯。4.4.3防蟑螂1清除室内外垃圾、杂物和废弃物,垃圾袋装化并日产日清;2清除食物残渣,剩存食物加盖或置于冰箱内存放;3清除蟑螂孳生场所,堵洞、抹缝、修门补窗、整修旧房、下水道加网。4.4.4实施卫生虫害防制工作,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侵害状况,正确选择药物,因地制宜制订防治方案,综合采用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等手段进行有效防制。灭蚊1空间处理:空间处理的对象是成蚊,通过喷洒、烟熏等手段,使杀虫剂以雾、烟的微粒直接作用于成蚊,使之中毒死亡。其特点是灭蚊快速,一般无持续效力。2滞留处理:滞留处理包括室内滞留喷洒和蚊帐浸泡或喷洒两部分。灭蝇1室内环境杀灭成蝇应采用拟除虫菊酯类卫生杀虫剂,进行超低容量喷杀,并可采用手动、机动喷雾器进行空间喷杀或滞留处理;2公共环境及孳生地的处理,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或有机磷类卫生杀虫剂喷洒或配置毒饵诱杀成蝇。3垃圾收袋堆放点及填埋场,可选用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卫生杀虫剂进行滞留喷洒或热烟雾熏杀;4不宜喷洒药物处,则放置捕蝇笼、粘蝇带(纸、绳)粘捕或用蝇拍拍打成蝇;5纱门、纱窗喷洒缓释微胶囊药物。4.4.4.3灭蟑螂1室内采用氨基甲酸酯类或拟除虫菊酯类药物进行多点线状滞留喷洒。2室内不宜进行药液喷洒处可喷施毒粉或布施毒饵、膏剂或采用药笔划圈划“#”字,或布放捕蟑盒,诱虫瓶、粘蟑纸盒等捕杀成虫。3下水沟、电缆沟、地下室及交通工具等特殊场所可采用热烟雾熏杀或用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类、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滞留喷洒。4翻箱倒柜、清除卵荚。4.4.5、安全防护措施4.4.5.1卫生虫害防制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职业培训,熟悉卫生杀虫器械的使用,并熟知所用药物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和急救措施,必须持有上岗证。4.4.5.2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长袖衣、长裤和鞋袜。戴防毒口罩及上岗证。4.4.5.3从业人员应以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为宜,凡皮肤病者,有禁忌症者以及“三期”(即经期、孕期、哺乳期)妇女不得从事配药、施药工作。4.4.5.4药物稀释喷洒,操作人员应熟悉药物的性质和配制方法,使用专门的量具,按要求正确配置使用。4.4.5.5定期检测施药器械和所有的密封(圈)垫及断流阀,保证使用性能良好,以防发生渗漏,污染皮肤及其它现场物品;不得使用质量低劣或时有故障的器械,防止

器械伤人。4.4.5.6室内喷药应关掉电风扇及抽风设备,室外作业应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顺风喷药,采用长杆喷药等正确作业方法。4.4.5.7作业时禁止吸烟、饮酒、吃东西,不能用手擦嘴、眼睛,绝对不准互相喷射。作业后喝水、抽烟、吃东西前,必须用肥皂彻底洗手、洗脸、清水漱口。作业完毕应及时洗澡,清洗防护用品。4.4.5.8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热烟雾发生机要两人轮换操作。4.4.5.9当皮肤、眼睛粘有药液时,应立即用肥皂或清水冲洗;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及时送医院治疗。4.4.5.10施药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器械,盛药的空瓶或容器应集中处理,不得任意丢弃或作它用。未用完的药液或药剂应加上标签,运回仓库妥善保管。4.4.6、密度监测方法及防制效果考核标准4.4.6.1密度监测方法4.4.6.1.1蚊密度1人工小时法:定人定点在傍晚时分,用三节大号电筒照明,以吸蚊管或电动捕蚊器捕捉室内成蚊15分钟或30分钟,带回分类计数,以“只/人工小时”表示。2药激法:采用0.3%氯菊酯酒精液或市售气雾罐白天在蚊虫隐慝处少量喷雾然后观察有无成蚊飞出,以有成蚊阳性间的百分率表示。3容器指数法:检查有积水的容器或其他小型积水中,有幼虫和蛹孳生的阳性积水数所占百分比。4.4.6.1.2蝇密度1目测法:“在某一场所、以一定面积或一定时间直接目测停落的成蝇数,以'只/间”表示。2诱捕法:采用25x25x40厘米方形笼或直径20厘米、高35厘米的园柱形笼,在笼中放入饵料,做到“五定“(定笼形、定饵料、定时间、定周期、定场所),每次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