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2016--2017学年)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英文名称OutlineofChineseModernHistory113011004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1(文科)、2(理科)课程编号课程模块开课单位开课学期学时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考核方式考试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学分2先修课程无教材选用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二、课程简介《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公共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系统介绍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解决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和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1.了解中国的国情、党情,认识中国的今天、昨天、前天,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1.增强学生对党史国史及其内在规律性的任感。认识,2.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革命、建2.教育学生知史爱党、明史爱国,增强学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领会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个选择”。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运用科学的历4.弘扬优良传统,牢守精神家园,增强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的能力。四、课程重难点课程重点课程难点1.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2.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3.农民、地主、维新派领导的各项运动的3.理解早期探索失败的缘由及其启示。结果及其原因。4.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5.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4.辛亥革命最后失败的原因。5.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6.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6.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意义。义。7.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7.正确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意义。的革命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8.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难,中国共产党在促进全国性抗战的重大作砥柱。用。9.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10.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史的新纪元。11.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1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性。12.十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13.中国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人民的选择。12.客观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13.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五、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方式与方法学时占比教学方式与方法学时占比学时占比网络教学2268.75%讲授法教学618.75%研讨式学习412.5%六、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评价方式占比40%40%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占比10%课堂考勤评价方式占比10%平时考核视频观看进度、随堂测试期末考核开卷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次学时章目名称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内容:课程性质、课程安排、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学习方法、考评方式、阅读文献、慕课操作。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12见面课导言讲授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论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2312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学、测试、讨度随堂测试教学内容:1.列强对中国的疯狂侵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略;2.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学、测试、讨度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4.中国人论民民族意识觉醒。随堂测试教学目标:1.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程;2.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民族意识的觉醒;3.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教学内容: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失败;2.洋务运动的兴衰;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和努力;2.理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42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学、测试、讨论度随堂测试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3.认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教学内容: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2.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3.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4.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5.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6.旧民主主义革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命的失败;7.辛亥革命的意义与教52学、测试、讨论度随堂测试的终结训。教学目标:1.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2.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3.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主张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收集和现场提问,集中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学目标:通过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师生互动,深化认识,提升思维,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2见面课答疑讲授、研讨教学内容:1.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2.“三座大山”的重压;3.两个中国之命运。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教学目标:1.了解1919至1949年中6712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学、测试、讨度随堂测试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2.认识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3.理解三种政治力量提出的三种不同建国方案。教学内容:1.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克思主义的原因;2.马克思主义的学、测试、讨进一步传播;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论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度随堂测试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2.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3.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农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教学内容: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2.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5.红军长征及其胜利。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81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目标:1.认识蒋介石建立的代学、测试、讨度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2.掌握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3.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教学内容:1.日本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2.日军在华犯下的严重罪行;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5.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论随堂测试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2.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学、测试、讨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度92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线的形成及对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3.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奋斗;4.了解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5.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6.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论随堂测试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收集和现场提问,集中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学目标:通过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师生互动,深化认识,提升思维,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2见面课答疑讲授、研讨教学内容: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3.推进革命向前发展;4.革命胜利的原因经验。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过程及其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2.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3.理解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101121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学、测试、讨论度随堂测试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进入了历史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新纪元;2.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学、测试、讨时期;3.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论主义。度随堂测试教学目标:1.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教学内容: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122学、测试、讨论度随堂测试的确立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2.深刻认识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3.了解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教容会设良开局;2.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4.经济困难与调整;5.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全面内乱;6.粉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7.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8.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132学、测试、讨论度随堂测试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取得的积极成果;2.认识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3.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4.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5.理解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教学内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展示、讨论“红军长征那些事儿”(包括有关长征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电影作品、音乐作品、景点路线等),了解长征的艰辛历程,追溯昨日的苦难辉煌,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2见面课讨论研讨教学内容:1.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起步;2.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推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教学目标:1.认识思想上、政治上141511学、测试、讨论度随堂测试时期拨乱反正和经济上调整整顿的必要性;2.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3.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历程。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教学内容: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在线视频教视频观看进时期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开拓中国学、测试、讨度随堂测试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论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3.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教学内容:补充在线学习的内容,布置期末考试的事宜。教学目标:了解党史国史,认识党情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162见面课复习讲授八、参考资料1.参考书目(1)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李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