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_第1页
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_第2页
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氢气的发生与安全使用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的发生与安全使用1过制取纯净的氢气让学生学习和练习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和干燥的基本操作;2握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仪器:试管、启普发生器、洗气瓶、干燥管、分析天平、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台秤。固体药品:氧化铜、锌粒、无水氯化钙。液体药品:KMnO4(0.1mol/L)、Pb(Ac)2(饱和)、H2SO4(6mol/L)材料:导气管、橡皮管Zn+H2SO4===ZnSO4+H2↑CuO+H2===Cu+H2O常含有硫、砷等杂质,所以在气体发生过程中常夹杂有硫化化氢、砷化氢和酸雾可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醋酸铅溶液除去。再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进行干燥。H2S+Pb(Ac)2===PbS↓+2HAcAsH3+2KMnO4===K2HAsO4+Mn2O3+H2O准确称取洁净干燥的硬质大试管质量→准确称取试管和氧化铜(加一小药匙即检验氢气纯度(注意检验氢气的方法)→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并在氧化铜上面(注意不要与氧化铜接触)→通氢气排空气→加热(注意按固体加热方法加热)→反应完毕(黑色氧化铜全部转化成红色铜)→撤火继续通氢气→试管冷却至室温→抽出导管(还应注意不要与铜接触)→停止发生氢气→滤纸吸干试管口水珠→准确称管和铜的质量试管质量:m1--m1)--m1)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氢气的发生与安全使用试管+氧化铜质量:m2试管+铜质量:m3铜的质量:m3m1氧化铜的质量:m2m1相对原子质量:CuO+H2===Cu+H2O M 16(mM= m-m CuO+H2===Cu+H2O M 16(mM= m-m

M

-MM

´100%实验指导1照仪器让学生了解启普气体发生器的构造启普发生器是由一个葫芦状的玻璃容器和球形漏斗组成的。葫芦状的容器(由球体有玻璃旋塞的导气管相连。2普气体发生器的使用方法(1用方法:①装配在球形漏斗颈和玻璃旋塞磨口处涂上一层凡士林,插好球形漏斗和玻璃,转动几次,使其严密。②检查气密性开启玻璃旋塞,从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至充满半球体,关闭旋塞。管上升到漏斗球体内,停止加水。在水面处做一记号,静止一会漏气,需要检查各连结处,如水面无变化,证明不漏气,可以使③加试剂在葫芦状容器的球体下部放上一些玻璃棉或橡皮垫圈,以避免固体掉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氢气的发生与安全使用底部。从气体出口加入固体药品(加入固体的量不宜过多,以不超过球体容积④气体发生打开旋塞,固液接触,开始反应产生气体。停止使用,关闭旋塞,分离,停止反应。再使用再打开旋塞即可,非常方便。⑤添加或更换试剂更换或添加固体试剂时,关好导气管旋塞,酸液压入半球体,上口,取下导气管橡皮塞,更换或添加固体试剂。更换酸液时,塞紧,液体出口稍朝上倾斜,然后取下液体出口塞子,将废酸缓入废液桶内,塞紧塞子,从球形漏斗加入酸液。⑥实验完毕,清洗容器实验结束后,按⑤中方法将酸液倒入回收瓶内。然后取反应完的固体试剂倒入小烧杯中,用水洗净表面的酸液,放入回,把各部分洗净,将磨口处都夹一纸条,以免时间长,磨口粘住出来。(2意事项:动启普发生器时,一手握住葫芦状容器颈部,一手托住葫芦状容器底部,切勿住球形漏斗,以免葫芦状容器落下打碎。普发生器不能加热,固体必须是颗粒较大或块状的。璃旋塞处凡士林应在旋塞孔的两旁少涂一些,以免凡士林堵住塞孔。磨口处的林涂好后,做到薄而透明,无凡士林从磨口处挤出。液试剂加入量不宜过多。定让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