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决策中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_第1页
管理决策中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_第2页
管理决策中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_第3页
管理决策中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_第4页
管理决策中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决策中的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作者:丁雪峰〈注:本文刊发在《企业管理杂志》2018年第7期)[摘要]目前各种管理决策模型和方法,适用范围是各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具体事务的决策,对于管理方法如何选择和决策,目前尚没有一种科学的有效范式。在对管理工具如何选择决策上,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轻管理3层次决策模型第一步:管理定位。管理定位1:定位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管理定位2:定位管理的元问题;管理定位3:定位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轻管理3层次决策模型第二步:管理分层。管理分层第1步:根据企业需求层次对管理的山坡进行分层;管理分层第2步:根据管理山坡的层次对管理进行分层。轻管理3层次决策逻辑第三步:行动和改进。管理行动第1步:从不同的管理逻辑起点选择相应的管理方法;管理行动第2步: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选择最适合的管理工具;管理行动第3步:根据不同经营目的动态完善管理系统。[关键词]轻管理科学决策管理决策管理逻辑管理定位经营和管理是企业运营中紧密相联而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经营的目的是对外的,管理的目的是对内的。管理为经营服务,起到协调人和人以及人和物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管理决策是管理者实施管理职能的核心工作。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的中心工作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决策。随着人们对管理决策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科学的管理决策方法作为管理决策的有效辅助手段。在方法论方面有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息理论、混沌理论等,在具体技术方面有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调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应用。此外一些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因素也常被运用于管理决策中。以上各种管理决策模型和方法,适用范围是各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具体事务的决策,对于管理工具如何选择和决策,目前尚没有一种科学的有效范式。在对管理工具如何选择决策上,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轻管理,即适度管理。是一种减法的概念,指在管理中不盲目应用复杂的管理方法,而是根据企业不同的管理需求层次,抓住管理现实中的主要矛盾,举重若轻的、动态的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轻管理的本质是管理层次论。采用3层次轻管理方法,根据不同管理成熟度的管理目标采用相应的管理方法,从而可以动态的根据复杂的管理现状中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方法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轻管理3层次决策模型第一步:管理定位管理定位1:定位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轻管理要为管理做减法,在实践上就要首先确定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对管理职能在企业中的作用如果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就会导致重管理现象的出现。

轻管理认为:首先要定位管理的职能,因为企业经营、领导、管理3种职能完全不同。经营主要是和组织外部打交道。第一步选择经营目标。确定独特的企业客户群,目标客户是个小水塘无论如何做都是小企业,目标客户是湖泊企业就可以做成中型企业,目标客户是大海就能做成大企业。第二步选择经营方法。开着你的船去捕鱼,你的捕鱼工具决定了你的收获。用钓鱼竿和渔网、万吨巨轮不同的捕鱼工具收获的鱼当然数量完全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捕鱼工具就是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法,包括如何构建商业模式、经营模式、品牌管理、营销管理、客户管理等等。管理主要是和组织内部打交道。首先是组建什么的团队。小水塘管理就是独木舟,湖泊管理需要大轮船,大海管理就是万吨巨轮。用万吨巨轮的管理方法,到小水塘放都放不下。第二是如何让团队发挥最高效率。管理就是让你的独木舟、大轮船、万吨巨轮跑的最快最平稳。企业大了,做成了中型企业,还是用独木舟的管理工具,独木舟无论效率多高,跑的多块,在湖泊里的效率也比不过大轮船。领导是船长,决定你的企业方向。领导的职责是用人和出主意。领导水平的高低,首先是选择谁做船员,大副,其次是出主意,就在于如何选择自己独特的客户群,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才能赢得客户。领导决定是采用独木舟、大轮船还是万吨巨轮,领导决定能否激发船员的积极性更好努力工作,让船跑的更快,让船采用什么更先进的技术去赢得比赛。领导是企业赢得比赛最重要的角色。轻管理的逻辑是先领导再经营最后管理。因为企业赚钱主要靠经营而不是管理,企业发展主要靠领导而不是管理。管理定位2:定位管理的元问题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看,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构成整个组织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人、组织<活动)和环境。人、组织、环境<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一个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能量输入组织就会死亡。让我们先看看企业和环境的能量交换图:根据上图,企业要存在,必须有足够的能量输入。因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聚合成组织,必须消耗能量。那么,利润、资源、顾客、企业使命、管理技能、人才这6项,哪些才是能量?毫无疑问,只有物质性的东西才是最基本的能量,其他都是产生能量的基础或者手段,最基本的能量就是资源的输入,即企业利润。企业要存在,必须保证企业消耗的资源要小于输入的资源,否则企业就无法存在。企业消耗的资源,表现为企业内人员的各种活动消耗,这些消耗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可以用货币表示,所以企业必须有大于企业消耗的货币输入才能保证企业的存在。企业的货币输入来源于两个:第一、外界的资源输入,比如企业资本金,无偿援助等等。第二、企业自身创造的利润输出以后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源输入,形成一个闭循环,靠企业自身的能量产出维持企业生存。作为赢利性的企业,外界的资源输入,比如企业资本金,无偿援助等等无论数额有多么大,如果企业自身不能够赢利,创造新的资源来维持组织生存,这样的企业都会死掉。因为企业最初可以投入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组织要生存下去持续消耗的资源却是无限的。作为一个生命组织,保持其墒值的平衡,必须靠自我的产出来形成自我维系生态系统的闭循环才可以。在商业社会里,企业消耗的资源是货币形态的,因此要求其投入的资源也都可以用货币形态来表示。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企业生存最基本的要素是货币。而货币的来源一是外界的资源输入,即原始的资本投入,但是这个投入无法维系组织长期的生存,组织要长期生存,必须自己产生货币来进行闭循环的投入,维持组织运作。组织自己产生的货币,就是组织的利润。从组织生态学视角来看,组织靠输入的资源大于组织运行消耗的资源来生存,因此组织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要有利润。因此轻管理得出结论,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企业进步的动机就是利润最大化。管理定位3:定位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提高劳动效率是管理逻辑的第一个起点,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处于企业生存需求阶段。这是企业在生存的需求阶段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其他管理方法都在其次,解决不了效率,企业就不会有效益,企业就会在初创期死去。提高组织效率是管理逻辑的第二个起点,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处于企业尊重需求阶段。因为企业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企业就会一团混乱,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非常高,就无法为顾客创造良好的顾客体验,也就不会有良好的企业形象、雇主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就不会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个人效率是管理逻辑的第三个起点,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处于企业基业长青需求阶段。企业主要的任务是保持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双赢交易能够真正尊重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全员的积极创新,突破企业过去发展的束缚,塑造新的企业竞争能力。轻管理3层次决策模型第二步:管理分层借鉴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从组织生态学视角看人格化的企业,认为企业和人的需求有很多的相似性,非常类似奥德费ERG理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生存需求、尊敬需求和基业长青的3个需求层次。企业需求层次和人的需求层次论类似,因此轻管理把这种组织生态化的企业需求层次点称为企业需求层次论。

富裕阶段小康1富裕阶段阶段1温饱」阶段1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图企业需求层次图企业需求3个层次中,人在温饱阶段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企业在弱小阶段的生存需求相似,就是活下去。生理需要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的一种,是对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所有动物都需要的最基本的最低维持生命的需要,包括对食物、水、住所、衣服、性、睡眠等的需要,它基本上是人的生理机能的本能需要。而弱小阶段的企业,首先是赢得利润,才能维

持生存,因此采取的各种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的主要目的都是创造利润,积累资本,期望把企业做大做强。这个阶段企业的第一需求可以归结为一个初创阶段的需求一企业生存需求。小企业成为大企业后进入到企业需求的第二个层次---成长阶段的需求---企业尊重需求,企业希望作为个人能力和身份的象征能够得到社会的尊敬。当人从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的时候,人就会产生社交的需要,同人往来、进行社交、获得朋友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希望被社会和团体所接纳、得到认可;在与人交往的基础上,就会产生对尊重的需求,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二个方面;通过观察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对企业形象、内部员工、企业环境、雇主品牌、和谐管理等都开始关注,期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因为企业不像人那样需要社交,所以企业成长阶段主要的需求是获得内部和外部的尊重。当企业成长为具有较高美誉度的知名企业品牌和雇主品牌的优秀企业的时候,企业进入到企业需求的第三个层次---成熟阶段的需求一企业基业长青需求。成熟阶段的企业都希望能够基业长青,永远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当人富裕以后,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社会认可,经济也非常宽裕,这时候让他们感觉生存的意义就是自我实现了,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的需求,是指精神方面的最高人生目标的需求。而成熟阶段强大的企业同样期望能够基业长青,永远带领行业的发展的方向,企业也期望能创造出更多的辉煌,这种需求也是期望自我实现,并且常常是作为企业领导人个人自我实现的载体来自我实现企业领导人的追求和梦想。企业对于基业长青的自我实现需求也是没有止境的。并且处于最高层次企业需求的企业,可能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丧失领导地位,可能退回到企业尊重的需求层次和生存的需求层次,企业需求既有满足一上升的一面,又有挫折一倒退的另一面,是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不断变化的。管理分层第1步:根据企业需求层次对管理的山坡进行分层当我们在前面分析企业的三个需求层次的时候,企业生存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企业长青的需求是由企业发展阶段决定企业的需求层次的,而企业在不同的需求层次,企业适用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如下图:管理时山脚管理的山顶管理的山艘管理时山脚管理的山顶管理的山艘企业初创、成长、成熟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状况决定了企业需求的3个不同层次,即经营状况、管理成熟度、管理情景决定管理需求层次。企业3个需求层次决定了3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为了形象化解释企业需求层次决定的管理方式方法,我们把企业初创阶段最低层次的需求一生存的需求层次比喻为管理需求的最低层次,即管理的山脚,把企业成长阶段第二层次的需求一尊重的需求层次比喻为管理第二层次的需求,即管理的山腰,把企业成熟阶段最高层次的需求一基业长青的需求对管理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比喻为管理的山顶。于是,不同的管理需求阶段就形成了管理的山坡。企业对管理水平的需要是一个山坡,企业越小,对管理要求越低,管理处于山脚下的状态,随着企业越发展壮大,对管理需求的层次就要越高,就像爬山一样,对管理的需求逐渐上升,先是到达山腰,最后企业成为行业领袖,就需要最高层次的文化管理,企业的管理就居于山顶了。如果企业在山顶管理跟不上,就会很快走下坡路,处于对管理其他层次的需求阶段。第一,企业管理的山脚阶段。企业主要的任务是经营,在企业生存的需求阶段主要靠经营和领导行为才能发展壮大,而不是靠管理来发展壮大。对管理要求较低,主要是高效管理的方式方法。这时候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处于初级阶段,相当于在山脚下,刚刚开始探索适合企业各各种管理方法,这时候主要需要的是高效管理方法。第二,企业管理的山腰阶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已经成为行业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企业进入到尊重的需求阶段,相当于企业管理已经发展到山腰,管理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但是到底距离管理完善水平高超的山顶还有一段距离,这时候企业探索的是如何让管理形成成熟的机制和体制,靠管理系统来进行系统的自我完善和管理,企业管理急需提升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形式。这时候主要需要的是规范管理方法。第三,企业管理的山顶阶段。随着企业的成熟和壮大,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企业进入到基业长青的需求阶段。这时候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标杆,管理体系、方法、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并且高效运行,管理系统运行良好,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已经走到了顶峰。这时候企业期望的是能够保持基业长青和长期竞争优势,这个阶段对于管理的需求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管理方式方法,外面也没有企业可以学习的标杆,企业发展进入到黄金时期。这时候企业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因循守旧,无法跟上时代发展,如何突破自我,进行破坏性创新管理,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提高个人效率成为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能否让全员发挥聪明才智进行破坏性创新就决定了企业在山顶停留的时间长短。一旦企业无法突破自我,就会被跟随者打败,企业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而企业管理需求就掉下管理的山顶,进入管理的山腰或山脚。如果企业经营困难,下跌到管理的山脚,企业管理就面临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方法提高企业效率的第一需求。如果企业处于衰退早期,企业就仅仅下跌到管理的山坡,让管理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新系统就成为企业的第一需求。这时候主要需要的是文化管理方法。管理分层第2步:根据管理山坡的层次对管理进行分层企业根据不同的管理层次,选择不同的管理逻辑起点,采取三种不同的管理思路:第一,企业管理的山脚阶段。这时候提高效率是首要任务,管理方法中的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等方法是核心,目标是企业实现高效管理。第二,企业管理的山腰阶段。这时候组织效率是首要任务,管理方法中的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等方法是核心,目标是实现规范管理。第三,企业管理的山顶阶段。这时候提高个人效率是首要任务,管理方法中的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等方法是核心,目标是实现文化管理。战略管理即解决企业核心能力。企业自己需要审察经营的业务、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观察市场需求和技术演变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独具慧眼地识别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并界定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有哪些,这就是战略管理需要回答的问题。轻管理认为60分钟制定不出的战略,那么再过10年依然做不出,战略不是会议室的产物,它产生于咖啡馆里。文化管理即解决企业持续经营问题。企业文化决定了对员工行为与习惯,从而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构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而她认为制度文化最重要<而通常人们认为是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最大的功能就是达成共识<合作),形成凝聚力让员工的价值观变得有效,让员工有归宿感,有鲜明的形象,激励员工,促进企业目标等。我们不能统一人的思想。价值观是以自身需求评价自身及以外事物存在的意义和发展。轻管理3层次决策逻辑第三步:行动和改进管理行动第1步:从不同的管理逻辑起点选择相应的管理方法轻管理认为企业不同需求层次上对管理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企业生存需求阶段的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其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找资源来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尊重需求阶段的管理是规范管理,主要要实现人与事关系匹配的流程管理和权利与责任关系匹配的组织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以及基业竞争的战略管理。企业基业长青需求阶段的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主要包括基业企业文化的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以上三个管理层次之间是递增的关系,要求企业依次实现这些管理内容,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不能打乱,也不能只管理好一个内容而忽略其他。计划、目标、流程和组织管理统称为基础管理,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战略、文化管理则是更高层面的管理,不要把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来做,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当我们从不同的管理逻辑起点选择最佳的管理方法后,就可以根据管理需求的嘴角方法建立企业的轻管理方法系统。企业轻管理方法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不同管理层次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行动第2步: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选择最适合的管理工具有效的管理方法常常是一些常识。很多种管理工具可能实现的都是同一种管理方法。管理工具是管理者根据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的方式或手段,其最后效果,不但取决于工具本身的因素,还取决于管理双方的性质与特点,并受管理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的管理工具,各有长处和局限,各自在不同领域发挥其优势。出发点决定终点。要科学有效地选择管理工具,就必须依照管理目标和实际需要,综合地、系统地分析管理工具及其应用的相关因素,采用根据管理目标选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办法,来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层次的管理工具。管理行动第3步:根据不同经营目的动态完善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管理逻辑起点具有不同的经营目的,动态调整企业的管理方法,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系统。第一个管理逻辑起点的经营目的是创造利润。从历史上看,企业发展历史的外部环境决定了最初管理的逻辑起点只是效率,其目的是创造利润;同样管理生存的需求层次决定了最初管理的逻辑起点只是效率,其目的也是创造利润。第二个管理逻辑起点的经营目的是创造顾客。管理逻辑的第二个起点的经营目的是创造顾客,这是工业化逐步发达的经营环境决定的。德鲁克认为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你能为顾客创造价值,而企业能为有能力为顾客创造价值,是因为企业首先能为员工创造价值,员工才愿意为企业工作。为股东创造价值是结果而不是条件。员工可以求实名得长利,可持续发展。在以创造顾客为经营目的的管理阶段,第二次革命性的管理观念革命,是企业与和利润分离。德鲁克发现了企业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关系,提出管理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利润并不是管理的目的、而是创造顾客后的结果。利润来源于创造顾客,而不仅仅提高效率。当企业开始关注顾客的时候,企业的管理重心已经从对内效率和效果的管理转移到同时兼顾对企业外部顾客的管理,这说明企业已经度过生存阶段,开始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关注如何更好为他人创造价值,企业的需求阶段就发展到了尊敬需求的阶段,企业经营已经开始不在仅仅为了获得利润而工作。创造顾客阶段的管理强调对顾客的挑选,认为应该明确分清打交道的顾客和不想与之交往的顾客,只和愿意与之交往的顾客交往才能提高利润。第三个管理逻辑起点的经营目的是成为优秀的品牌雇主。利润从何而来,是管理的逻辑起点。因为工业社会进入了网络社会,当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顾客越来越难通过以控制为主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时候,毫无疑问,我们的管理逻辑需要新的起点,创造顾客虽然难以超越,可也必然会被超越。稻盛和夫就不认同德鲁克的观点,他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为员工,员工为企业服务,将一生托付企业,企业首先必须为所有员工利益考虑。轻管理认为,网络社会里,提高个人效率是管理逻辑的第三个起点,而这个起点企业的经营目的是成为优秀的品牌雇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做最佳雇主是一种可以带来财务回报的投资,而不仅仅是一种法规或者可有可无的成本。这是由网络社会透明的经营环境决定的。【作者简介】丁雪峰: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国际人才专委会秘书长、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企联合<北京)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主任;《轻管理-企业管理的真正秘密》、《轻管理实操--企业管理很简单》作者;《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1、2、3、4、5》主要作者。新浪微博:丁雪峰轻管理。联系方式:参考文献:[美]赫伯特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丛书,管理行为一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3.[美]孔茨奥唐奈里奇.管理学经典教科书一管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0.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9.戴维R.安德森《数据、模型与决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Greeno,J.G.TheNatureofproblemSolvingAbilities,InEstes,W.K.(Ed>,HandbookoflearningandCognitiveProcess,5,Human,InformationProcessing,Hillsdale: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78.HolzmanS.Intelligent.Decisionsystems,Addisi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INC.1989.Simon,H.A.ThestructareofILLStructuredproblems,ArtificialIntelligence.1973(4>Reitman,W.R.CognitionandThougt:AnInformationProcessingApproach,NewYork:Wiley.1965.NewellA,SimonHA.HumanProblemSolving.EnglewoodCliffs,NewJersey,PrinticeHall,INC.1972.本研究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资助作者丁雪峰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助理院长。徐东升.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的企业能力发展研究.2009年.cnki.中国硕博论文库《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将于2018年10月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轻管理是丁雪峰博士在十多年孜孜不倦的管理学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30多名管理专家、200多名知名企业家和人力资源高管的调研探讨,经过对400多本书、9000多篇文章的文献研究和11遍反复修改,历时3年半潜心完成的重要管理学创新著作。“轻管理”,即适度管理,是一种为复杂的管理做减法的概念,英文译为:appropriatemanagemento指在管理中不盲目应用复杂的管理方法,而是从管理的原点和管理的有限性、管理的层次性、管理的阶段性的本质特征出发,根据企业不同的管理需求层次和管理现实中的主要矛盾,按照管理的山坡模型和轻管理决策模型,举重若轻地、动态地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是丁雪峰博士在广泛借鉴、继承西方100多年管理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和对管理“重思”的基础上,对管理进行的“重识”和“重构”,并重新定义了管理的价值、作用、决策、逻辑、方法、工具。《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通过创造性设计出的轻管理决策模型,清晰揭示了管理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机理,指出了穿越管理丛林很简单、理解管理理论很简单、选择管理方法很简单、应用管理方法很简单的具体思路、方法和步骤。《轻管理》专家推荐语APPROPRIATEMANAGEMENTTheRealSecrettoMakeManagementVerySimple丁雪峰博士的《轻管理一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展现的是所有管理者、领导者必须明了的复杂管理现象背后的真正秘密。以前很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